<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下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張開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圖片來自網絡</h3> 根據與王士成戰友微信聊天記錄整理。 <p class="ql-block"><b> 外出執行任務,工作表現出色。</b></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一年五月,王士成被派到谷城縣過山公社聯盟大隊宣傳毛澤東思想,當時叫軍宣隊。他們軍宣隊一同去的三人,一位是六八年老兵周金鐸戰友,一位是七一年云南兵小唐,他們與社員們同吃、同勞動,同學習。最讓他記憶猶新的是有這樣一個故事,他們三人每天中午、晚上吃飯都是大隊安排在貧下中農家輪流帶火的,(地主、副農、四類分子家不安排)。那時,部隊火食費每人每月16.5元,45斤糧票。在社員家每戶吃二餐,每天晚飯后他們都主動把錢、糧票付給群眾,每天付款、糧票時,都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請鄉親們收下。因為當地百姓對解放軍特別尊重。還記得有一位老奶奶,她是五保戶,大隊沒有安排他們到她家吃飯,老奶奶也多次邀請軍宣隊到她家吃飯,都被他們婉言謝絕了。這位奶奶特別不高興!生氣的找到大隊干部理論:“你們為什么不安排解放軍到我家吃飯?難道我老太婆是四類分子嗎?”問的大隊干部啞口無言。經過老奶奶多次跑到大隊責備干部,可她老人家就是想不通。奶奶說:“解放軍在我家吃飯,是我家的光榮!也是我對解放軍的熱愛!更說明軍民一家親,魚水之情!我老太婆也算一個”。第二天,軍宣隊經請示部隊首長批準,中午來到了奶奶家。他們三人一起動手,打水,摘菜,洗菜,生火,打掃衛生。幫老奶奶做飯,忙得不亦樂乎。這頓飯他們和奶奶吃的高興,大家歡聲笑語。飯后,他們付給奶奶錢和糧票。奶奶不肯收,而他們始終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臨走時,還多給了奶奶的錢,請老人家收下。奶奶的舉動,感動了王士成一輩子!終身難忘那段軍民一家親的經歷。</p><p class="ql-block"> 軍宣隊與社員們勞動間息,組織社員在田間地頭學毛選,晚飯后,干部、社員全村人,集中到隊部開會,先學毛選,再總結一天的勞動成果。每個人談體會,表決心,如何抓革命促生產,提倡做好人好事等。</p><p class="ql-block"> 那個年代,全國軍民為落實毛主席關于:“救死扶傷,實行革命人道主義”;“備戰備荒為人民”;“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應當積極地預防和醫治人民疾病”;“推廣新醫療法”等重要指示。王士成刻苦鉆研新醫療法,他表哥是地方醫院醫生,他請表哥給寄來很多新醫療法醫學書籍,認真學習,熟記人體穴位,在連隊衛生員的指導下,他在自己身上找穴位試針,找感覺,找體會,撐握技能。經過理論與實際操作,撐握了人體的很多穴位,并能準確的扎針起針,取得了很大的進步。</p><p class="ql-block"> 他在被派到聯盟大隊軍宣隊期間,只要聽說那位群眾頭疼感冒,腰酸腿疼等不適癥狀,他都主動的為他們扎針發藥。他每天早上在連隊吃完早飯后,總是到連隊衛生室領一箱常用的藥品及外傷敷料,背著藥箱,到群眾中去。晚上歸隊,他的一箱藥就被他為群眾治病發光了。天天如此,也得到連隊衛生員的支持,更得到營部軍醫的鼓勵和稱贊。當地社員群眾都親熱的稱他“王軍醫”……</p><p class="ql-block"> 王士成同志在遠離部隊,遠離領導的情況下,努力培養自己獨當一面的工作能力,行為舉止嚴格要求自己,保持軍人的優良本色,盡可能地為當地多作些工作,按照部隊首長要求,圓滿的完成了軍宣工作任務,分別受到當地政府和部隊領導的好評。</p><p class="ql-block"> 由于思想上進步快,工作表現突出,王士成同志于1971年6月光榮的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入黨后,他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表現更加3出色。</p><p class="ql-block"> 1972年夏天,湖北隕西縣羊尾漢江邊,駐著黃陂縣民兵團,配合鐵道兵十三師修建襄渝鐵路。當時多數民兵患痢疾、重感冒,那里地勢險要,交通不便,缺醫少藥。師部衛生科緊急從部隊抽調三位同志到師衛生科報到,包括王士成等三人接到命令后,立即整好行裝,從谷城火車站乘悶灌車到了湖家營車站,因前方鐵路還沒通火車,師衛生科又派軍車,把他們三人接到陜西白河縣師衛生科住地,由衛生科首長對他們進行交代,要求他們三人分別到各個民兵營注意有關事項。王士成被分到黃陂縣李集民兵營,與六十一團衛生隊同志匯合。衛生隊派了一名軍醫,一名醫助,二名衛生員,加上他共五人,成立了一個醫療小組,配合李集衛生院醫護人員,一同為民兵同志治病。王士成專門負責針灸,天天背著理療器和大小銀針,到各山坡各個工棚,為民兵患者扎針。在衛生隊軍醫的指揮下,在全體衛生人員共同努力下,用了三個月時間,使全體民兵患者擺脫病患,全部康復。他們全體同志受到了民兵營領導和民兵同志的一致感謝和好評!歸隊前,民兵營領導和醫務人員為他們送行,并合影留念。當時在那里,十幾個人合影照相,連一塊平整地方都找不到,全是山坡。最后民兵營長跑到江邊和船夫協商,在船上照了一張分別照。至今他還保存在身邊。由于年代以久,加之無通信聯絡方式,不知這些戰友及民兵、李集衛生院的同志今在何方?王士成祝他們身體健康!全家幸福美滿!……</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醫療小組人員與民兵營領導合影(后排第四王士成)</h3> <p class="ql-block"> 1972年底,部隊派王士成去參加十三師帶新兵人員集訓,在集訓中,由于他克苦訓練,隊列動作比其他人標準,總被首長叫出隊列作示范。從隊列、喊操、謝擊、拼刺刀、投彈等方面,都是名列前矛。當年的新兵連駐扎在湖北省十堰市白浪火車站。師直后組建一個新兵營,給水營編為新兵三連,王士成是該連的四班長,全連大部分新兵都是湘潭人。在新兵訓練期間,他帶的班也總是全連先進班。全班同志思想進步快,軍事動作過硬,受到營、連、排首長的表揚和同志們的稱贊。</p><p class="ql-block"> 1973年3月份,訓練結束,他們與新兵一同乘火車奔赴北京市密云老連隊,行軍途中,他細心照料新兵們的行車安全和飲食衛生,從而圓滿的完成了這次訓練新兵的任務,受到新兵連首長的好評。</p><p class="ql-block"> 1974年5月份,由于當時政治需要,王士成被派到北京市密云縣第三小學任校外輔導員。宣傳毛澤東思想,講革命英雄故事,利用課余和體育課時間,教學生們學習軍事動作。經常組織全校師生到工廠、農村、部隊、革命烈士陵園,學工、學農、學解放軍,緬懷革命先烈,學習先輩們保家衛國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每次組織活動,他都請示部隊首長,給派車支援學校。他每周三、六、日,風雨無阻的到學校,和老師、學生一起開展活動。</p><p class="ql-block"> 通過他們的校外輔導活動,使孩子們鍛煉身體,陶冶情操,讓幼小的心靈樹立起英雄主義形象,增強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從而受到廣大學生們的喜歡,同時也受到校方領導的好評。</p><p class="ql-block"> 1976年6月份,部隊抽調他們一個排到東壩朝陽農場,為師部盡快從北京市密云搬北京東壩打前站。當時從各個團抽調一個排,組建了一個臨時建筑連,以給水營這個排為基礎的技術骨干。當時王士成是瓦工班的班長,帶領全班同志發揮技術特長,對其他戰友進行傳、幫、帶,經過全連指戰員的奮力大干,出色完成了營建任務,受到了上級首長的好評。</p><p class="ql-block"> 1977年3月份,師部從給水營抽調8名技術骨干到六十五團十八連,這8個人在給水營都是班長、副排長、統計員等,十八連駐在上甸子下河村(密云水庫北面),十八連過去是修鐵路,打山洞,從來沒建過房子。王士成他們以技術骨干身份調到十八連,準備建下河火車站的站房及配套設施。在那里,他們8個人,個個都是師傅級。營、團首長經常深入基層工地看望他們,鼓勵、關心他們,促使他們工作積極性百增。北京市密云縣下河車站房建任務完成后,十八連又調到穆家營修建火車站房,后又調一個排到黃土坎修建站房。他們這些技術骨干,為這些房建項目的勝利完成,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1978年夏天,王士成等人作為技術骨干又被調到六十五團十六連,當時十六連在七機部第五研究院。主要任務是修建職工宿舍及科研大樓內部維修。大樓內外是全副武裝的軍人站崗,他們雖然是軍人,每個人都發有特別通行證胸卡,方可進入。這是個保密單位,王士成他們是共產黨員,帶領戰友們在科研大樓內干活,身感責任重大。他們白天干活,晚上或星期天及雨雪天,他就為全連上技術課,和戰友一同學習建筑技術,提高全連的操作技能。</p><p class="ql-block"> 1978年11 月份的一天,連隊通知他參加志愿兵考試,當時他特別激動,但當時還不明白轉志愿兵是什么意思。他立即從白石橋路,乘坐公交車趕到翠微路考點,由于路途延誤,當他趕到考點時,考試時間快結束了,有的戰友已經交卷。他利用最后的一點時間,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所有答題。</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接到團軍務股黎股長的通知,告知他己留隊,轉為志愿兵。并派他送退伍殘疾戰友去揚州安排工作。他在揚州住了半個月,天天去揚州民政局和地方領導協調安置戰友工作的事宜。經過這次的送兵,他深有體會的說,歷年來的送兵同志真不容易……!真是接兵容易,送兵難呀!</p><p class="ql-block"> 王士成同志在部隊期間,多數時間都是被部隊派出去執行任務,過去部隊有個潛規定,派出去執行任務的人,必須是思想好,作風過硬,具有獨當一面的工作能力,經得起各方面考驗的人才能勝任,王士成同志多次外出執行任務,都能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完成任務,做到了為部隊爭光,可以說是一步一個腳印,無愧于優秀的兵,無愧于一名共產黨員。1980年、1983年先后被部隊評為一級、二級“技術能手”。</p> <p class="ql-block"><b> 回鄉永保軍人本色,多次換崗,崗崗閃光</b></p><p class="ql-block"> 1984年2月,王士成轉業回到了江蘇省淮陰縣工作。回地方后,沒有走任何關系,縣里有關部門看了他的檔案后,就安排他到一個建筑公司,到了地方單位,雖然工作性質還是搞建筑,但工作環境發生了變化,他不畏困難,知難而上,積極向地方有經驗的同志學習,刻苦鉆研新的業務知識,</p><p class="ql-block"> 他記得剛進建筑公司,有一次,公司派一位德高望眾,技術全面的領導找王士成談話,其實就是對他的專業技術進行考核。當時,他對這位領導提出的所有問題,都是對答如流,這位領導很滿意。后來把他安排到質量安全科任專職安全員。由于他在部隊一直從事的是瓦工、木工操作,對砌墻、制作木門窗等都特別熟習。</p><p class="ql-block"> 王士成到質量安全科后,每天跟在科室老同志后面去工地巡查,參加分項、分部工程驗收。在工地巡查中,經常發現有個別工人砌墻操作不規范,他都會當面指出。有時遇到有的工人當面反抗他說:“你是從部隊下來的,只會打槍放炮,懂什么砌墻呀”?王士成對這些工人說:“不服你下來,我上去砌段墻給你看看”,經過他現場操作,砌出來的墻,平整度、垂直度、灰縫飽滿度、灰縫均勻度,動作利索等,都比他們砌的要好,得到了現場所有人的稱贊。每到一個工地,都會遇到這種情況,他都是用實際操作,回答了人家對他的看法。經多次較量,才得到全公司二干多人的認可。 </p><p class="ql-block"> 王士成憑著他原有地鐵道兵部隊時期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憑著他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技術技能,他很快打開了工作局面,樣樣工作干得有聲有色,從而贏得了領導的欣賞。</p><p class="ql-block"> 干了二年專職安全員,公司提他為質量安全科副科長,主持工作。半年后提他為科長!負責全公司的質量安全及工程資料收集整理。就是各項目付工程款,都要經他簽字確認實物工程質量,方可支付工程款。由于王士成工作認真負責,嚴格執行驗收規范及驗收標準,公司和他個人年年都被評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p> <p class="ql-block"> 后被調到監理公司工作,先后被派去蘇州、南通、南京等地負責監理工作長達八年。在作監理工作期間,王士成擔任總監代表,他針對自己過去雖然有現場施工經驗,但對各種建筑工程施工標準、規范,從理論上還有待于更進一步的學習提高的實際,他刻苦鉆研業務知識,找來有關專業方面的標準、規范,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結合在建筑施工現場的檢查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監理的業務能力。</p><p class="ql-block"> 淮陰市(今改為淮安市)屬地級市。每年市質量監督站,建工局都會組織季度工程質量大檢查,對全市各縣工程質量、安全進行檢查,每次都邀請王士成參加。每次他都盡心盡職,認真查找工程中存在的問題。每到一個市、縣,都得到當地領導的歡迎,多次受到市局領導的肯定和表揚。</p> <p class="ql-block"> 1988年4月,建設部在山東泰安舉行全國貫徹討論八八“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學習研討班,淮陰縣派王士成參加了這次研討班,更提高了他對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水平。這次研討班講課老師教授,全都是編寫標準的老師教授權威人士。分項、分部,誰編寫,誰講課。通俗易懂,討論起來更捷徑。</p><p class="ql-block"> 轉業回地方這么多年來,只要市級以上組織建筑學習培訓班,單位都會派王士成參加,提高他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每年都會有大批建筑學校畢業生來到王士成單位進行崗前培訓,實習。都是王士成給他們講課和指導實習。建設局每年都要對下屬各公司,項目經理、安全員、廠、站負責人的安全培訓,王士成也是講課老師之一,給他們講安全知識課。</p><p class="ql-block"> 2000年,由于單位經濟效益不景氣,面臨單位改制,他經朋友介紹,受南京一家監理公司聘請,先后派蘇州、南通、南京監理部任總監、總監代表。</p><p class="ql-block"> 2010年,淮陰區住建局一紙通知,要求他回淮陰區“城區解困房辦公室”上班,負責城區解困房建設(退休留用)。在這個崗位上,是考驗人思想、品德、廉政、公平為民辦實事的崗位,在這個崗位上,他參加了招、投標,工程款支付,工程驗收,配合房屋安置部門安置,解困房中的投訴等工作。他都按政策要求,正確的結合實際處理好各種復雜關糸,解決問題。在解困辦工作八年,沒出現過違規違法行為,直到光榮退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左:王士成,右:戰友陳立國</p> <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1日,全國慶祝建黨100周年,當地黨組織給王士成同志頒發了“在黨50年紀念章”,他懷著激動的心情感慨的說:“50年來,在部隊和地方各級黨組織的教育和培養下,自己從一名不董事的青年,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成為當今地方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覺得這一生收獲很多,同時也感到,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祖國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感謝偉大的黨,決心永遠跟黨走,在有生之年,爭取為黨多作一些事。同時要保護好身體,少給社會添麻煩,少給子女添麻煩,老兩口幸福的安度晚年。</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士成光榮在黨50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身著老式軍服,回顧軍旅生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王士成老伴,右:王士成</h3> <p class="ql-block"> 時隔38年,我與王士成戰友不曾見過面,從老王發來的照片看,老戰友發福了,臉胖了,脖子粗了,肚子也比在部隊時期大很多,身體很健壯,看得出,他還是那么性格開朗,滿面春風,樂觀向上。老伴看起來也很有氣質,身體也不錯。夫婦倆生育3個子女(一男二女),個個都是事業有成,現在他們已經是四世同堂,家庭幸福美滿,其樂融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士成2016年回到老單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中鐵十六局機關留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晚年的王士成身著舊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軍裝與老伴個合影</p> 全集完 以上圖片來自王士成提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周县|
孝义市|
富阳市|
绥德县|
鲁山县|
略阳县|
阿克苏市|
广灵县|
上高县|
禄丰县|
化德县|
玉田县|
邯郸县|
错那县|
沈丘县|
海丰县|
磐安县|
莱阳市|
巴彦县|
临夏市|
辰溪县|
宝应县|
青田县|
苏尼特左旗|
阿勒泰市|
贵定县|
鄄城县|
隆尧县|
紫云|
龙州县|
汉寿县|
兴城市|
扎鲁特旗|
肥乡县|
英山县|
上栗县|
梧州市|
开远市|
行唐县|
聊城市|
老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