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運河邊,減河邊。</p><p class="ql-block"> 一水二分御碑苑。</p><p class="ql-block"> 曾經千重帆。</p><p class="ql-block"> 書畫園,文化園。</p><p class="ql-block"> 事在人為御筆點。</p><p class="ql-block"> 茫茫滄海遠。</p> <p class="ql-block"> 御碑苑位于滄縣捷地鄉,因乾隆御制詩碑而得名。景區以明清時期北方傳統園林為基調,依托水利樞紐建筑和眾多碑亭為主背景,形成的水利工程和運河文化相融合的人文景觀。</p><p class="ql-block"> 景區內有九園十八景。</p> <p class="ql-block">景區大門(入口處)</p> <p class="ql-block">乾隆御詩碑 碑文記錄了大運河的治理背景、改閘為壩的水利工程,碑上刻有乾隆皇帝御筆詩文,書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乾隆皇帝在碑文中倡導“事在人為”精神,因此也稱“事在人為”碑。</p> <p class="ql-block">憲示碑 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由時任河間兵備道西林巴圖魯丁所立。碑文大意:“無論官兵還是百姓都不得在兩條河的堤岸上取土,不得在河壩上下釘橛、置網、捕魚。”</p> <p class="ql-block">倒影</p> <p class="ql-block">游弋</p> <p class="ql-block">“人智河清”巨印 由著名篆刻家韓煥峰先生創作。印面66×66cm,印高88cm。章法得體,蒼渾高古。</p> <p class="ql-block">獅吼柳 傳說是在二百多前年人們為了鎮壓水患而栽種的一棵柳樹,因此地水土濕潤,生長茂盛,風雨二百年而不枯,樹干兩人而不能抱,惜近幾年而枯死。</p> <p class="ql-block">古碑桃花相映紅</p> <p class="ql-block">景區一瞥</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p> <p class="ql-block">捷地舊閘 是大運河上主要分洪閘口,修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1933年中華民國水利委員會改建為8孔分洪閘,所用設備購于德國西門子公司,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由于保養維護得當,至今仍能使用。</p> <p class="ql-block">閘板</p> <p class="ql-block">申遺碑 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里程最長的人工運河,2005年由鄭孝燮、羅哲文、朱炳仁三位專家呼吁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項目。</p> <p class="ql-block">翰苑碑廊 該碑廊名家薈萃,眾多名家翰墨集于一苑。現有碑刻百余塊,作者多是全國、省市書法界的名家、大家。同時滄縣也是“中國書法之鄉”。</p> <p class="ql-block">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運河垂釣</p> <p class="ql-block">捷地新閘</p> <p class="ql-block">漁舟唱晚</p> <p class="ql-block">河邊野炊</p> <p class="ql-block">運河上的公路橋</p> <p class="ql-block">運河夕照</p> <p class="ql-block">綠柳夾岸</p> <p class="ql-block">梨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县|
彰武县|
怀远县|
盐山县|
民县|
昌宁县|
福泉市|
霍林郭勒市|
象州县|
裕民县|
佛学|
大石桥市|
天峨县|
凤阳县|
信阳市|
仪陇县|
星座|
汉沽区|
黄骅市|
泗洪县|
汪清县|
梨树县|
罗源县|
龙海市|
永清县|
平凉市|
绥江县|
高唐县|
察雅县|
平定县|
宁蒗|
承德县|
资阳市|
平南县|
徐闻县|
寿宁县|
高雄县|
大英县|
临武县|
兰溪市|
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