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36年7月,賀龍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翻過了巍巍雪山,進入了茫茫草地。</p> <p class="ql-block"> 當離開阿壩還不到一個星期,許多紅軍戰的干糧袋就空了。走在前面的部隊把野菜都吃光了,后面的部隊路過此地時,沒有什么東西可吃的了,饑餓成了紅軍的最大威脅。</p> <p class="ql-block"> 怎么辦?在師團長會議上,賀龍說"同志們,為了生存和斗爭,我們就要找吃的,只要有能吃的東西,都要抓來吃,咱們可以去釣魚嗎!″</p> <p class="ql-block"> 他接著又說:"草地里有許多河溝和水塘,里邊肯定有魚,而且還不會少,因為這里是藏民生活地區。藏民信佛教,佛教又多是神教,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水神就是魚,所以他們不敢吃。我們現在釣魚來吃,讓魚給革命戰士補充營養,這是多么好的事。″</p> <p class="ql-block"> 釣魚沒有魚竿怎么釣?賀龍看出了大家的困惑的表情,他快步的走到一匹馬旁,隨手扯下幾根馬尾。然后又從自己身上取出一根別針,放在嘴里咬幾咬,就很快成了一個魚鉤,再將馬尾和魚鉤拴牢,捆在一個竿子上,這樣很容易的把一個魚竿做好。大家看到此景,無不對賀龍的技藝和豐富的經驗,交口稱贊。</p><p class="ql-block"> 賀龍不僅號召大家去釣魚,而且還親自去釣。那些河汊,水塘有沒有魚?只要他望上一眼就能知到七八成;哪種魚吃什么食,他都了如指掌。例如有的魚吃麥麩,有的魚吃米飯,有的魚吃蚯蚓。有的魚吃蛙肉。不同的魚類,口味不一樣,至于說哪些魚走哪層水,吐什么泡賀龍也了解得一清二楚。</p> <p class="ql-block"> 賀龍和任弼時</p> <p class="ql-block"> 他告訴身邊的同志說魚有百種,釣法不同,千篇一律,兩手空空。 釣魚跟打仗一樣,要善于隱蔽埋伏,要沉得住氣。總之,知彼知己,才能誘敵上鉤。</p><p class="ql-block"> 賀龍的這些釣魚"絕計″是他垂釣經驗的總結。</p><p class="ql-block"> 一次,賀龍和警衛員李家斌外出十幾里地釣魚, 當他們在一個水塘旁釣的出神時,忽然遠處想起“啪!啪!啪″的槍聲,仔細一看,幾十個藏族騎兵從一個草梁子上沖了過來,這些人一邊打槍,一邊大聲吼叫,頓時情況危機。</p><p class="ql-block"> 李家斌和另外幾個警衛人員來不及多想,他們一邊勸賀龍收竿,找個安全地方躲一躲,一邊拔出機槍,朝著藏兵沖過來的方向迎了上去, 依托前面的一條土坎同藏兵對射起來,子彈"嗖嗖嗖″的從頭上亂飛。戰況異常激烈,警衛人員都為賀龍安全捏一把汗。</p><p class="ql-block"> 可是蹲在水塘邊的賀龍卻一動也不動,依然若無其事的抽著煙斗在釣魚,沒有多久,藏兵見沒有撈到便宜,被迫掉頭逃竄了。直到此時,警衛人員心頭懸著的石頭才落了地。</p><p class="ql-block"> 賀龍去回頭告訴他們說:"不要緊張,是幾條游魚,拖不走漁翁,我們還是釣我們的魚吧!″</p><p class="ql-block"> 之后他釣了幾條一尺多長的魚,才高高興興的收竿返回宿營地。</p> <p class="ql-block"> 到了晉西北,賀龍釣魚的機會少了,但是他一有機會就讓警衛員把收藏的魚鉤拿了出來供大家鑒賞。他說:"這魚鉤是我托人從河南帶來的,河南的魚鉤頂好。別看他小,可是能釣起十幾斤重的大魚,好好保存著,將來好在松花江釣魚。聽說松花江魚多的很,據說多的在船走過時,魚都會擠到岸上來。″</p><p class="ql-block"> 這時盡管戰爭繁忙,但是賀老總對釣魚還是暗暗懷有很大的興趣。</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戰爭時期,雖說沒有更多的時間和場合釣水里的魚。但賀老總卻釣了不少地面上的"魚″。他常說:"打仗要和釣魚一樣,要知彼知己誘敵上鉤。將計就計,趕魚入網。</p><p class="ql-block"> 1939年9月,當駐靈壽縣城的日寇第八混成旅約150人。準備侵犯我晉察冀邊區一重鎮陳莊時。賀龍指揮120師采用"將計就計,趕魚入網″的戰術,全殲來犯之敵。甚至連日軍旅長水源這個老奸巨猾的大"魚"也沒掙脫身。</p><p class="ql-block"> 事后,賀龍高興的說: "我胡子垂釣的技術還是夠高超的啊!″</p> <p class="ql-block"> 建國以后,賀龍的工作更加繁忙,但他仍沒有放棄釣魚的愛好。偶爾帶幾個人到北京龍潭湖等地釣上幾回,收獲頗豐。</p><p class="ql-block"> 盡管這種釣魚的機會不多,但是賀老總已經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垂釣高手了。</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賀老總釣魚的故事。這就是紅軍取得長征勝利,人民軍隊能戰勝一切強敵的秘訣,也是紅軍指戰員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p> <p class="ql-block">編 輯 : 任錦晟</p><p class="ql-block">制 作 審 核:梁鳳鳴</p><p class="ql-block">圖 片 : 網 絡</p><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純音樂《十送紅軍》</p> <p class="ql-block"> [ 完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泗县|
长岭县|
方城县|
淮阳县|
罗源县|
甘谷县|
澄城县|
西昌市|
乌拉特中旗|
大英县|
洛南县|
南安市|
铅山县|
萨嘎县|
高雄市|
灵武市|
扎鲁特旗|
乌兰浩特市|
扶风县|
新丰县|
翁源县|
武宁县|
双鸭山市|
左云县|
合作市|
荔波县|
武冈市|
嘉善县|
松桃|
织金县|
兴山县|
富阳市|
东城区|
习水县|
夏津县|
闻喜县|
衡水市|
德昌县|
东平县|
呼图壁县|
三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