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 者 朱和平</b></p><p class="ql-block"><b> 2022.04.09</b></p> <p class="ql-block"><b> 自3月28日回京,用一周多時間,重新編寫《素書》寶塔圖。</b></p> <p class="ql-block"><b> 塔:源于印度,用于收藏佛骨、佛經(jīng)、佛像,稱佛塔,隨佛教傳入中國。14世紀(jì)后,逐漸世俗化。傳統(tǒng)文學(xué)如《西游記》中托塔天王手上的塔、《白蛇傳》中的雷峰塔,及現(xiàn)實(shí)生活中的文峰塔等,更成為鎮(zhèn)妖避邪、啟發(fā)文人文運(yùn),而富有更多的文化內(nèi)涵和象征意義。用文字編輯成塔及各種藝術(shù)造型,古已有之。</b></p> <p class="ql-block"><b> 2003年,我第一次將《孫子兵法》輯塔成功,并取得國家專利著作權(quán),先后在抗日戰(zhàn)爭紀(jì)念館、中國軍事博物館等地展出。隨后,又陸續(xù)編寫了《道德經(jīng)》《金剛經(jīng)》《茶經(jīng)》《毛澤東詩詞》《朱熹詩詞》《習(xí)近平一帶一路講話》等。《素書》成塔,是在2019年底,在鞍山完成并展出。此次,是在原有基礎(chǔ)上進(jìn)行重新修訂校對,并增加新的版式。</b></p> <p class="ql-block"><b> 《素書》,是一本成就帝王之師的書。當(dāng)年,張良圯橋拾履,得黃石公所贈,張良熟讀,用于劉邦,而成帝王之師、大漢第一功臣。</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素書》,是謀略大方的書,也是一本啟蒙國家統(tǒng)一的書。張良祖上為韓國五朝宰相,韓為秦滅,張良曾顧勇士刺殺秦王贏政,不果。后,張讀《素書》,眼界大開,遂以華夏統(tǒng)一為己任,當(dāng)劉邦依麗食其之言分封六國舊族時,張良及時勸止,才有昔日的大漢一統(tǒng)天下。我們今天談華夏統(tǒng)一,第一個要講秦始皇,第二個就應(yīng)該講張良——一個讀透《素書》而只用其中一二的張子房先生。</b></p> <p class="ql-block"><b> 我們今天能讀到《素書》,要感謝一個盜墓賊。史傳《素書》有秘戒“不許傳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可能是張良未得其人,亦或太愛其書,臨終藏玉枕內(nèi)而隨葬之。后經(jīng)四百多年后,晉亂,盜墓賊掘其墓,才見天日。</b></p> <p class="ql-block"><b> 《素書》,共分六章,1293字(不計(jì)標(biāo)點(diǎn)符號,宋張商英言1336言,或有其它版本)。在文言文當(dāng)中是最容易讀懂的,但言簡意深,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應(yīng)用的。如張商英在序中言:“其書簡,其意深,雖堯、舜、禹、文、傅說、周公、孔、老,亦無以出此矣。”這就是《素書》的奧妙之處,不道、不神、不圣、不賢之人,無以用之。</b></p> <p class="ql-block"><b> 《素書》,從論述道、德、仁、義、禮的五種修行品德開始,總括修身正己、為人處世、行權(quán)謀略、治國安邦四大思想體系。是“理身、理家、理國”之上品,士人修行、為政之要務(wù)。修之必有大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天 使 黃 石 鑒 子 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圯 橋 拾 履 啟 賢 良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投 錐 勇 士 多 遺 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讀 罷 奇 書 佐 帝 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自 古 豪 杰 非 盛 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而 今 壯 士 幾 聽 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經(jīng) 倫 莫 小 書 生 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 道 文 章 論 短 長。</b></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海市|
隆昌县|
安塞县|
汪清县|
大田县|
池州市|
沽源县|
东丰县|
崇义县|
华亭县|
鹿邑县|
嘉黎县|
西城区|
彭水|
东安县|
句容市|
社会|
镇巴县|
东安县|
菏泽市|
华蓥市|
丹棱县|
嘉鱼县|
安岳县|
宽甸|
微山县|
观塘区|
渝中区|
柳河县|
常州市|
玛曲县|
八宿县|
武山县|
白水县|
固安县|
甘南县|
甘孜|
乐都县|
麦盖提县|
双鸭山市|
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