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折柳”象征著惜別懷遠。“折柳”在古人離別時,有折柳枝相贈之風俗,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折柳”一詞寓含“惜別懷遠”之意。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遠行者。人們離別時折柳相送,在思念親人、懷念故友時也會折柳寄情。</p> <p class="ql-block"> 在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遠行者。“折柳”一詞寓含“惜別”之意。</p> <p class="ql-block"> 我國“折柳送行”的習俗最早見于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古時柳樹又稱小楊或楊柳,因“柳”與“留”諧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離別贈柳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舍的心意。</p> <p class="ql-block"> 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有《折楊柳枝》,歌詞是:“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人。”</p> <p class="ql-block"> 李白“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就說明了這樣一個風俗: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十里長堤,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白居易《青門柳》“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p> <p class="ql-block"> 魚玄機《折楊柳》“朝朝送別泣花鈿,折盡春風楊柳煙。”“折柳贈別”蘊含著一種對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愿,也喻意親人離別家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p> <p class="ql-block"> 人們離別時折柳相送,在思念親人、懷念故友時也會折柳寄情。“折柳”一詞也寓含“懷遠”之意。張九齡“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李白“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李白《宣城送劉副使入秦》“無令長相思,折斷楊柳枝”,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p> <p class="ql-block">美水釀好酒</p><p class="ql-block">知青酒醇香</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陉县|
扬中市|
宾川县|
定日县|
龙南县|
伽师县|
兴隆县|
赤壁市|
安吉县|
江油市|
娱乐|
蓬莱市|
都兰县|
青岛市|
志丹县|
博客|
扎兰屯市|
万安县|
丰都县|
共和县|
玉田县|
安达市|
章丘市|
万安县|
台州市|
郓城县|
揭阳市|
岳池县|
朝阳县|
马山县|
雅安市|
临湘市|
始兴县|
龙川县|
台山市|
菏泽市|
望奎县|
前郭尔|
吴忠市|
韶山市|
平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