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品悟國學名著《菜根譚》之六十</p><p class="ql-block"><b> 虛心明義理 實心卻物欲</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譯文:一個人一定要有心懷若谷的胸襟,只有謙虛才能容納真正的學問和真理;一個人的內心要抱著擇善的堅決態度,因為只有堅強的意志才能抵抗外來的物欲誘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品悟:一位真正有學問的飽學之士,就會懂得“五?!?,即:仁、義、禮、智、信。那么,他就會禮賢下士,處處會以謙虛謹慎待人,盡管他并非完美無暇的君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謙虛是做人的基本素養。因為這個世界沒有一個完美的人,是人就會有缺點。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做學問就更應該虛心好學、取長補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驕傲會使人經常處于洋洋得意之中,自以為是,聽不進忠言。然而,成功并非一次努力一蹴而就,大多數時候需要智者的幫助和指點,這些智者或許都是平凡之人,可往往這種指點和鼓勵會成為觸發靈感、堅持不懈的動力來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是一種氣度和智慧,更是成就百業的大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做人也應該敞開胸懷,然后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否則就會落得孤家寡人、窮途末路的下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戰國時期,燕昭王求賢,禮賢下士請教大臣郭隗。郭隗建議說:你拜別人為老師,那么比你強百倍的人就會來助你;你把別人當朋友,那么比你強十倍的人就會來幫你;你把別人當下屬,那么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就會來共業;如果頤指氣使,怒吼呵斥,那么招來的只能是奴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治國理政是這樣,做凡人也如此。生活中很多人事事都想追求完美,并想方設法的來達到這個目標。其實,萬事無法求完美,常常是得失并存,事情發展過程中總有很多變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菜根譚》作者洪應明就提醒世人,總想展示自己的才華,是缺乏見識的表現。一個真正學問廣博的人,即便是飽學之士,卻表現甚少;而學識貧乏的人卻常常賣弄自己。 所以,無論在什么場合,無論學問有多大,應學時刻保持謙虛待人的清醒得頭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道家提出 “滿招損、謙受益”的思想,對國人影響深遠。道家是以虛無為本,認為天地之間都是空虛狀態,但是這種空虛卻是無窮無盡的,萬物就是從這種空虛中產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連孔子這樣儒家大圣賢尚能不恥下問,何況吾輩凡夫俗子。“滿招損、謙受益”確是至理名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謙虛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國家,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汪洋;泰山不擇塵土,故能成其崔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位丹青愛好者千里迢迢來到法門寺向住持釋圓和尚訴說:“我一心一意要學丹青,可至今沒有找到一個滿意的師傅,許多人都是徒有虛名,有的畫技還不如我?!?amp;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釋圓和尚聽了淡淡一笑,要求他現場表現才藝。繪畫者問畫什么,釋圓說:“老僧平素最大的嗜好就是品茗飲茶,施主就為我畫一把茶壺一個茶杯吧?!?lt;/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年輕人寥寥幾筆就畫完了,一把傾斜的茶壺正徐徐吐出一脈茶水來,源源不斷地諸如茶杯,沒想到和尚說他畫錯了,應該把杯子布置在茶壺之上才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年輕人說:“大師沒有搞錯吧,哪有杯子往茶壺注水的?!贬寛A哈哈大笑:“原來你懂得這個道理??!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夠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總是將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壺還要高,香茗怎么注入你的杯子里?澗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脈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取別人的智慧和經驗?!?lt;/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優秀的人會經常處于心理自滿狀態,會導致人喪失繼續進去的決心,或導致人瘋狂進取的沖動。無論是那種狀態,其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忽視自我欠缺,對別人的長處視而不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無論是飽學之士還是胸無點墨之人,如果言行上常常處于自滿姿態,表現為飄飄然不可一世,就會招來人們厭惡,引人嫉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世上沒有過分完美之人,也沒有無所不能之人,所以,過于出風頭,就會遭受唾棄和打擊;過分秀完美,會遭到挑剔和敵視。同情比自己弱者是常態,敵視比自己強者也是常態,這更是自古以來人世間之常態。所以為人處世應該謙虛謹慎,切忌狂妄自大。</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门县|
海南省|
乐山市|
嘉义市|
怀仁县|
沐川县|
巩留县|
肃南|
烟台市|
曲阳县|
汉源县|
张家港市|
堆龙德庆县|
阳城县|
望奎县|
大竹县|
四平市|
临颍县|
类乌齐县|
营口市|
齐河县|
宜宾市|
湟中县|
二连浩特市|
福泉市|
县级市|
治多县|
静乐县|
宁国市|
韶山市|
许昌县|
合江县|
泸州市|
大姚县|
汉源县|
祁东县|
东阳市|
梨树县|
丁青县|
乡城县|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