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6月15日~28日,我和老伴游覽了秀美多難的巴爾干七國。數百年來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德國等經常在此撕殺,輪番占領,成為歐洲的火藥桶。圖為我老伴2005年拍攝的波黑一處千瘡百孔建筑。</h3> <h3>巴爾干半島山地占70%,青山綠水碧湖,城市風格各異。這里多民族雜居,多宗教信仰。圖為有800年歷史的普利雅瑪山洞城堡,建在離地123米的懸崖上。</h3> <h3>城堡內部</h3> <h3>波斯托依那溶洞全長20多千米,深200米,是世界上第一個被地質界命名為喀斯特地貌的鐘乳石巖洞。洞內千姿百態(tài),五顏六色。若氧化鐵滲流入碳酸鈣,則成棕紅色;若氧化錳滲入,則成灰褐色。</h3> <h3>斯洛文尼亞的皮蘭古城,保存了中世紀風貌,與意大利的威尼斯隔海相望,歷史上曾有五百年是威尼斯公國的領地。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的現任夫人梅拉尼婭就出生在這里。</h3> <h3>皮蘭市海濱???</h3> <h3>皮蘭市中心廣場的自行車愛好者。后面豎立的銅像是出生于皮蘭的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塔爾蒂尼。</h3> <h3>斯洛文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中心廣場。1965年4月,第28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這里舉行。中國獲得了除女單和混雙兩項外的五項冠軍,莊則棟成為26、27、28連續(xù)三屆世界男子單打三冠王。</h3> <h3>圣方濟會報喜教堂。</h3> <h3>龍橋??</h3> <h3>著名的景點——三橋</h3> <h3>雨中的盧布爾雅那市區(qū)街道</h3> <h3>市中心公園中的亞當和夏娃雕塑</h3> <h3>布萊德湖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腳下,是旅游、避暑、度假的著名勝地。</h3> <h3>哥特式天主教堂。</h3> <h3>德國皇帝亨利二世於公元1004年,在山崖上修建的布萊德城堡。</h3> <h3>爬到山頂上,累的來不及喘氣,就被絢麗耀眼的布萊德城堡建筑所吸引。</h3> <h3>箭樓和瞭望塔</h3> <h3>在布萊德城堡上可以看到布萊德小鎮(zhèn)的全貌</h3> <h3>在游輪碼頭</h3> <h3>湖心島上的圣瑪麗亞教堂</h3> <h3>住宿的布萊德溫泉酒店??,溫泉水質柔滑細膩,而且可以飲用。</h3> <h3>亞得里亞海濱度假小鎮(zhèn)</h3> <h3>克羅地亞普利特維采湖是從高到底由十六個湖泊,經數十個瀑布串連而組成,習慣稱“十六湖”,是克羅地亞最美最著名的國家公園。</h3> <h3>第一觀景臺大瀑布,落差78米。飛流直下,氣勢磅礴。</h3> <h3>十六湖地處喀斯特地貌區(qū),水中含有大量的石灰?guī)r等礦物質,使湖水呈現各種藍綠的顏色,與中國九寨溝相似,人們稱之為“歐洲的九寨溝”。</h3> <h3>“S”形的行人步道,一側是咆哮的瀑布,一側是碧波粼粼的湖水。</h3> <h3>高山峽谷,森林茂密,郁郁蔥蔥,大小瀑布,宛如銀練,湖與湖之間由木橋蜿蜒相連,腳下湖泊,藍中透綠,晶瑩通透,美色如畫。</h3> <h3>我走了六個小時,十二公里,游了十六個湖和數不清的瀑布峽谷,竟然沒感覺累!果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人在畫中游,疲累身后拋。</h3> <h3>里耶卡的早晨</h3> <h3>斯普利特古城</h3> <h3>戴克里先宮</h3> <h3>戴克里先雕像,他是羅馬帝國最后一個皇帝,因迫害基督教徒而惡名遠揚。</h3> <h3>在老城堡中,男聲合唱團以四個聲部唱的鏗鏘有力,委婉悠揚。</h3> <h3>歐洲最漂亮的古城——杜布羅夫尼克。</h3> <h3>杜布羅夫尼克城臨海靠山,站在城墻上可覽全貌。</h3> <h3>城門前</h3> <h3>城墻上</h3> <h3>城中大部分建筑保持著16世紀的風貌</h3> <h3>克羅地亞共和國的首都——薩格勒布市,市中心的圣斯蒂芬大教堂和圣母瑪利亞立柱像。</h3> <h3>著名的圣馬可教堂。</h3> <h3>多拉克市場</h3> <h3>在耶拉西奇廣場,與老伴合影。</h3> <h3>查林雅末克廣場。這里曾發(fā)生過大規(guī)模殺戮。克羅地亞與塞爾維亞同屬歐洲南部的斯拉夫民族,又都信仰基督教。但克族是天主教,塞族是東正教。二戰(zhàn)中克族是德國納粹傀儡,屠殺抵抗的塞族人。戰(zhàn)后塞族在蘇聯(lián)的支持下又反殺克族人。</h3> <h3>克羅地亞旅游古城——希貝尼克市,圣多納圖斯教堂。</h3> <h3>希貝尼克市圣雅各布大教堂??</h3> <h3>克羅地亞海濱旅游城市——扎達爾,圖為市中心的圣瑪麗教堂??</h3> <h3>海邊的多晶硅太陽能風琴廣場,巧妙設計的面向大海的管口,里面有太陽能提供動力的可移動的音階簧片,海風吹來可演奏各種樂曲。</h3> <h3>黑山共和國布德瓦海濱城市的古城墻。</h3> <h3>布德瓦海濱???浴場</h3> <h3>布德瓦市老城街道</h3> <h3>科托爾峽灣的湖心小島</h3> <h3>科托爾古城墻是保存完好的中世紀老城,位于陡峭的圣喬瓦尼山之下。</h3> <h3>科托爾市古城</h3> <h3>太熱了,來杯加冰可樂。</h3> <h3>科多爾城墻和護城河</h3> <h3>圣尼古拉教堂</h3> <h3>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斯庫臺小鎮(zhèn)</h3> <h3>阿爾巴尼亞共和國自詡為山鷹之國</h3> <h3>位于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市的斯坎德培廣場</h3> <h3>阿爾巴尼亞獨立紀念碑,看著眼熟吧?60、70年代人們在宣傳畫和各種印刷品上經常能看到的雕塑。</h3> <h3>我們這一代人看著眼熟,這也是當年的宣傳畫。</h3> <h3>在阿爾巴尼亞各地,能看到數十萬個當年中國無償????援助的碉堡,現在有的改為售貨店,有的空閑著,在鄉(xiāng)村有的成了動物們的樂園。</h3> <h3>清真寺與現代建筑並立。阿爾巴尼亞是信仰穆斯林教的民族。</h3> <h3>阿爾巴尼亞少女幾乎顏值都很高,熱情開朗,笑對鏡頭。</h3> <h3>馬其頓共和國的旅游勝地——奧赫里德湖。</h3> <h3>奧赫里德市圣索菲亞教堂??</h3> <h3>薩木伊爾古城堡</h3> <h3>達瓦爾達河石橋</h3> <h3>亞歷山大廣場</h3> <h3>母與子雕像</h3> <h3>塞爾維亞共和國首都——貝爾格萊德市圣薩瓦大教堂</h3> <h3>多瑙河與薩瓦河交匯處</h3> <h3>貝爾格萊德古堡要塞,現改為兵器博物館。老公2005年留念。</h3> <h3>1999年5月7日夜間,美國派出一架B—2隱形轟炸機,從國內飛了一萬多公里,在貝爾格萊德上空,向中國大使館發(fā)射5枚精確制導導彈,穿透五層樓在地下室爆炸,名中國記者當場身亡。攝于20005年。</h3> <h3>現已在中國大使館原址上建孔子學院。</h3> <h3>施工中的孔子學院</h3> <h3>老公參觀鐵托總統(tǒng)舊居,在鐵托塑像前留念。</h3> <h3>首都共和國廣場</h3> <h3>尼什市是君士坦丁大帝的出生地,身后是他的紀念碑。</h3> <h3>尼什市古城堡</h3> <h3>逛老街時,老公買的油畫,我與畫家合影。</h3> <h3>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黑)的首都薩拉熱窩。攝于2005年。</h3> <h3>薩拉熱窩的教堂塔樓。電影《瓦爾特保衛(wèi)薩拉熱窩》中,我們那一代人都看到過。</h3> <h3>著名的銅匠街。波黑有50%是穆斯林族信仰伊斯蘭教,35%人信仰東正教,15%人信仰基督教。銅匠街是穆斯林集中地。</h3> <h3>東正教的塔樓與伊斯蘭教的宣禮塔並肩而立。</h3> <h3>波斯納河上的拉丁橋,這里因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而出名。</h3> <h3>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的繼承人裴迪南大公夫婦,在拉丁橋附近被薩爾維亞青年普林希普開槍射殺。史稱“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導火索。圖為事件發(fā)生地文字記述。</h3> <h3>薩拉熱窩市中心</h3> <h3>薩拉熱窩步行街</h3> <h3>南斯拉夫解體后,波黑的三個民族(穆斯林、薩爾維亞、克羅地亞)爆發(fā)戰(zhàn)爭。從1982年4月打到1995年12月。在美國主持下三方簽署了代頓和平協(xié)議,戰(zhàn)爭結束。圖為炮彈落在在一次婚禮上,炸死15人的鮮血,在地上做成雕塑以示紀念。</h3> <h3>科索沃戰(zhàn)爭是由民族矛盾引發(fā),從1999年3月至6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薩爾維亞進行了連續(xù)78天的轟炸。圖為被炸的樓房殘跡。</h3> <h3>美麗的穆斯塔爾市內,內雷瓦特河上的石橋。</h3> <h3>石橋邊上的小鎮(zhèn)</h3> <h3>穆斯塔爾古城</h3> <h3>古城夜晚</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
蓬溪县|
淮阳县|
罗定市|
新化县|
陕西省|
寿光市|
大洼县|
信丰县|
白山市|
桂阳县|
揭东县|
麻阳|
额济纳旗|
吕梁市|
寿宁县|
青田县|
阆中市|
永胜县|
襄垣县|
于田县|
民和|
潞城市|
江源县|
三门峡市|
定州市|
贵南县|
平和县|
明溪县|
西平县|
准格尔旗|
永胜县|
册亨县|
宣威市|
贡山|
南岸区|
张家港市|
连城县|
隆尧县|
车致|
旺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