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沈永昌、蔡海燕夫妻倆自駕游記</p><p class="ql-block"> 早就想到西北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西北大地的幅員遼闊、滄桑古樸;感受西北人民的灑脫不屈、善良豪爽;感受西北文化的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于是,在春節過后,放下一切雜事,整理好行裝,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拍 。</p> <p class="ql-block"> 結束了前面的拍鳥旅程,我們于2月27日中午離開河南,向西行駛,趕往下一個目的地--甘肅。在高速上行駛了500多公里,當晚在陜西咸陽的武功縣休整。28日早餐后離開武功縣,繼續前行。一路上海拔不斷上升,大山越來越多,我們在崇山峻嶺中穿行著。途中很少看到車輛,服務區也不多。中午想找個地方吃飯,大部分服務區的餐廳都沒有開。后在一服務區停下,停車場上只有我們一輛車,還好我們帶有方便面,在加油站工作人員的休息室里解決了午餐。俗話說:吃飽飯好干活!把油箱加滿油,我們繼續趕路。一路走來,人煙越發稀少,映入眼簾的,是光禿禿的大山,上面幾乎沒有植被,偶有幾株小樹,被寒風吹刮得左右搖晃。越向西行,山勢越高,重重疊疊,有的巍然聳立,有的險峻陡峭,給人以高險幽深的感覺。漸漸地,我們駛出大山,地勢逐漸平緩些,傍晚六點多,到達永泰古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永泰古城</span></p><p class="ql-block"> 永泰古城座落于甘肅景泰縣寺灘鄉,修筑于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明政府為防御北方的少數民族入侵而修建的,是重要的軍事要塞。古城形似橢圓,城墻上設有炮臺、射擊垛口,城樓四座,下有甕城,形似龜的肩足。從空中鳥瞰,猶如金龜,故名“龜城”。在上世紀50年代,村里有30多個姓,住有1300多人,隨著歲月的變遷,環境的變化,繁茂不再,逐漸荒廢。</p><p class="ql-block"> 進得城來,彌漫的羊膻味撲鼻而來,偌大的古城不見人影,只有夕陽映照下見證了歷史滄桑的城墻和破敗的房屋,一片荒涼。躊躇間,順著城墻往北走,想找個人家打探一下情況。剛到城門邊,便聽到一陣陣羊叫聲,順聲望去,正有羊倌趕著一大群羊進入甕城,此時夕陽斜照,好一個牧歸圖!拿起相機,拍了幾張,便和羊倌一同邊聊邊來到他的羊圈邊。從聊天中得知,村里現在只有20多戶人家,幾十個人,大部分以牧羊為主,另有幾家開農家樂的。因是寒冬,不是旅游季,開店的老板大都回永泰縣城了,留在村里的差不多都是以牧羊為生的人。他們家養了幾百只羊,前院住人,后院養羊。同他一起來到后院,羊倌打開一個門鎖,里面有一二十只剛出生幾天的小羊羔,從門里爭先恐后的沖出來各找各媽要吃的,院里擠得是一團糟!惹得羊倌一陣叫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出得院來,羊倌幫我們給開農家樂的老板打了電話,一會兒老板來了,是個結實的大小伙。告別羊倌,和小伙一同來到他家。農家樂還不錯,屋里爐子燒的暖暖的,有種到家的感覺。吃過晚餐后,想找衛生間,老板的母親告訴我們,入冬以來天氣寒冷,氣溫往往在零下十幾二十度,水管被凍住了,沒有水,要上衛生間,就到門口的露天地里解決,反正破敗的土墻很多,隨便找個地方就行。聽得我瞪大了眼睛??!小伙兒也說,大家都是這樣的……(家里吃用的水是村里在路邊打的大井里的水,是從雪山上引下來的雪水)無奈,只好入鄉隨俗了。但是我悄悄地告訴你,村里有很多監控探頭,一定要小心,不然你的狼狽模樣就會被探頭發現了啊!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凌晨,早起拍星星,等待日出。霧霾比較大,作業未完成,回來早餐。8點半左右,先生先出去等待各家的羊倌放羊上山,我在院子里看小伙兒訓練他家的牧羊犬,各種口令,犬兒執行得有模有樣!表演完一遍,小伙兒又用一個棒球,引逗得犬兒在院里院外,上梯子上墻,追著球跑,真是太棒了!之后,我也趕到城門口同先生一起等待著。不一會兒,就有羊倌趕著羊群出現了。出北門有三條路,陸陸續續,羊倌們趕著羊群從不同的方向過來出了城門,到遠處的雪山腳下吃草去了。有的羊倌返回了,沒有其他的事,就聚在街邊曬著太陽聊著天,一派祥和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忙了一上午,告一段落,回去收拾好行李,與老板一家告別, 離開古城,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拉卜楞寺,距離394公里。</p><p class="ql-block"> 越往西走, 車輛越少,一路上,村莊鄉鎮間隔的很遠,服務區也不多,且距離較長。中午時分,遇一服務區,下來休息、午餐。結果停車場和服務區被我們夫妻倆包場了,掃碼進來一看,除了一個防控員和超市的一個營業員外沒旅客。餐廳也不開,我們只好又吃了方便面。餐后稍事休息,繼續前行。由于在山里行駛,隧道較多、限行40公里。進入臨夏市后入烏瑪高速。海拔越來越高,天氣越發寒冷,公路兩側,群山重疊,層峰累累。一些大山上,生長著一叢叢矮小的不知名的植物,在寒冷的冬季也已枯萎。很快,在夏河出高速,行駛了十幾公里就到了目的地——拉卜楞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拉卜楞寺</span></p><p class="ql-block"> 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譽為“世界藏學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真大! 寺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積86.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0余萬平方米。擁有世界上最長的轉經長廊,周長三公里。主要殿宇90多座,形成了一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偉建筑群。廟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分別涂以紅、黃、白等土質顏料,非常醒目。部分殿堂還融合吸收了漢人建筑風格,增蓋宮殿式屋頂,上覆鎏金銅瓦或綠色琉璃瓦。非常壯觀! </p><p class="ql-block"> 俗話說得好: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下午喇嘛們在寺院上課,僧侶們在廣場上圍坐著進行分組辯經。雖然聽不懂他們在說什么,但辯到激動處,揮舞著手勢,針鋒相對,雙方互不相讓,氛圍濃厚。讓人感到他們都是有朝氣的陽光青年。于是記錄下了這一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月3日 早八點半出發到寺院拍片。今天來轉山祈福的藏民很多,有的人口中默念,一步一叩拜,讓人感受到她們的虔誠。在長長的轉經長廊里,朝圣的人們口中念念有詞,邊走邊轉著經筒,絡繹不絕。跟著轉經人走了一段路,經打聽,原來今天是藏歷新年初一,心存善念的人,在這個正月里要轉上三百六十圈。(一圈下來近兩個小時,一天才能轉幾圈? 有的人凌晨三、四點就起來開始轉山,不禁讓人敬佩他們的虔誠與執著。)附近幾十公里甚至幾百公里的藏民都會來轉經祈福。在路上還看到許多藏民手提著干松柏,到寺廟里進香叩拜祈福新年。在陽光的照射下,紅白黃相間的建筑群在藍天的映襯下,色彩鮮艷醒目! 整個寺區更顯莊嚴肅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看時間不早了,離開拉卜楞寺繼續前行。路上不斷被好景色吸引,拍拍停停...…又行駛了幾十公里,被路邊草地上的幾人吸引了。停下車過去一看,原來是藏民用雪山上流下來的清水刷洗著地毯,幾個人用桶輪流接水倒上地毯,年輕女子用刷子使勁的刷洗,還有幾人把接好的水背在后背往回走,原來家里的水管在冰天雪地里被凍住了。這當中有個四五歲的小朋友也在瞎忙著……孩子很可愛,小臉蛋凍得通紅,兩只大眼睛盯著我們看了一會,又去幫大人忙了。我回車里拿來幾個從家里帶來的石榴給孩子吃。孩子沒見過石榴,看看我又看看家人,家人也不知是什么,嘰嘰喳喳的捂著嘴笑個不停。我取出小刀,拿了一個劃開皮掰下一塊給孩子,他拿在手上不知該怎么吃,大眼睛瞪瞪的看著我...我剝下一粒放進他的嘴里,讓他咬。慢慢地,他的嘴動了動,然后看看我又看看石榴,我又剝了幾粒放進他嘴里,這時,他主動的嚼了起來,又看著他的媽媽,不知說了什么,他媽媽笑了。我把手中的石榴剝了幾塊分別遞給她們,讓她們共同分享,并和她們聊了一會。剩下的兩個石榴讓孩子放進三輪車里慢慢吃。兩相比較,令人感慨,內地的孩子真的是太幸福了!走時孩子與我們揮手告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山后沿著248、345國道往回家的方向走著。途經若爾蓋縣時在路邊看到一塊大石,上面刻著“降扎溫泉”的紅色大字,出于好奇,想看看西北的溫泉是什么樣子的,我們就拐了進去。可剛走幾十米,就遇到一個卡哨,被當地的藏民攔了下來。原來這里是生態保護區,進去的人都要登記。在我們出示了證件后,他們都很好奇,說這么冷的天還會有人從這么遠的地方過來旅行參觀,很開心!并告訴我們,離溫泉還有六、七公里路程,路不好走,慢點開。謝過了他們,向山里行進。沿途上隔一段距離就能看到一兩個藏民背著工具在路邊撿拾垃圾,開始我們以為這些人是這里的環衛工人,直到一個大拐彎過去,幾十個藏民婦女出現在我們面前。她們有的在路邊坡上,有的在河邊撿拾著垃圾、石頭、樹枝,清理河道。她們當中有身背孩子的老人,有青年,還有小朋友,最讓我們難忘的是,她們當中有白發蒼蒼的老人,也在參加勞動。于是下車過去和她們聊了幾句,雖然語音不通,但大致意思聽懂了一些。這里是白龍江上游,為了保護環境、保護水源,她們自發的組織起來,清理河道,把從山上沖下來的樹枝雜物從河里清理到路邊,然后拉走,不使河道堵塞,讓河水能盡情的流淌,義務來做這些事情。真讓我們感動!藏民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告別了藏民,繼續盤旋上山,來到了溫泉大門,又被一道哨卡攔住了,繼續身份登記!這批人員與山下第一道卡的人可不一樣了,有環保局的,有林業局的...看到我們是從安徽過來的,好奇的說,還沒有看到過從這么遠的地方來的人呢!買過門票進去后,我們開始參觀。與我們想象的不一樣,溫泉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上,水流從山頂往下流淌著,冒出陣陣熱氣,長久的沖擊,水花四濺,在嚴冬里結成片片冰瀑,形態各異,美麗極了!溫泉的生意很好,來泡溫泉的人很多,都是當地的藏民。在這里,我們參觀了最原始的男女共浴溫泉。</p> <p class="ql-block"> 后記:此次旅行從2月22月至3月9日歷時16天,行程4650公里,過路費1733元,油費2278元,吃住費3323元,共計花用:7334元。真是一次快樂開心的窮游。</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闵行区|
册亨县|
吴堡县|
司法|
蛟河市|
鄢陵县|
吉隆县|
新巴尔虎右旗|
大姚县|
东源县|
泽普县|
兴仁县|
巧家县|
且末县|
盱眙县|
兖州市|
镇原县|
莎车县|
曲松县|
平乡县|
万全县|
巴彦淖尔市|
启东市|
阳新县|
从江县|
洪湖市|
富锦市|
巴彦淖尔市|
新平|
榆中县|
延川县|
镇原县|
双牌县|
临邑县|
汪清县|
历史|
那曲县|
宜章县|
于都县|
潞城市|
墨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