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蝶戀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密州上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鹄錈粝∷断?,昏昏雪意云垂野。</span></p> <p class="ql-block"> 這篇詞寫于熙寧八年(1075年)正月,作者經過兩個月的遷徙,于熙寧七年的十一月到達密州任所。離開了“市列珠璣,戶盈羅綺”自古繁華,且三年職場順遂的錢塘,面對的是人地生疏、旱災、蝗災接踵,新法弊端叢生的貧窮落后之鄉,作者心情凝重,懷戀、疑慮與自感任重的情懷并存,借上元佳節來臨,寫下了這篇詞。</p> <p class="ql-block"> 上元,即農歷正月十五,俗稱“元宵節”。副標題“密州上元”,可開篇卻是回憶杭州的上元節。</p><p class="ql-block"> 起筆“燈火錢塘三五夜?!边@一句沒有用任何的形容詞,但古時的城市,一旦日落便是暗夜籠罩,難見點亮,也是如豆幽光,這里用“燈火”足可想象,沿街鋪門大開,燭煙繚繞,燈籠高懸,人聲鼎沸的熱鬧。何況還有十五的明月,光華如霜,更是將一座城市籠罩在燈火與月光交相輝映中。在燈火與月光的籠罩下,盛裝而行,觀燈的男男女女,遠遠看去,真如一副美麗的圖畫。不僅如此,更有富貴人家掛起帳幔,鼓喧笙歡,伴著麝香的輕煙裊裊,從帳底逸出,彌漫在整個街道,作者借“帳底吹笙香吐麝”七個字使錢塘上元節的繁華更有了層次?!案鼰o一點塵隨馬”,反用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暗塵隨馬去”的句意,描寫江南上元時節,氣清土潤,盡管人流如織,車水馬龍,但并無塵土揚起。作者在此插入“塵土”一句,是由杭州空氣的滋潤而聯想到密州的旱情而生的對比與感慨,并以此銜接,轉寫密州。</p> <p class="ql-block"> 下篇,以“寂寞山城人老也”一句過渡,詞的情調陡轉,凄涼、傷感之情撲面而來,上篇的種種繁華盡在“寂寞”二字中成為回憶與對比?!叭死弦病?,熙寧八年,東坡還不滿四十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所謂的“老”完全是說心情的黯淡與落寞。寂寞、生疏的環境;看不到希望的未來;“山城”貧瘠、落后的自然條件;作者不由地發出“人老也”的悲嘆。密州的上元之夜沒有張燈結彩的熱鬧,他隨意閑行,傳入耳畔的簫鼓之聲卻是農民正在舉行的社祭,人們祈求豐年的真誠與渴望吸引、打動了他,直到“火冷燈稀霜露下”的深夜才默默離去,此時已是彤云密布,云天低垂,一場大雪將至。</p> <p class="ql-block"> “擊鼓吹簫”在這里也是作者心情的轉折,人們對自然的虔誠以及災害面前不屈不撓的頑強堅持,給予作者希望與信心,盡管天寒地凍、大雪將至,但“瑞雪兆豐年”的希冀與喜悅卻悄然涌上心頭。這“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也是寫作者暗暗慶幸農民們的虔誠感動了上蒼,與“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對應。</p> <p class="ql-block"> 這篇詞巧妙利用詞牌上下篇的結構,用白描的手法、對比鮮明的語言分別描述了杭州與密州上元節的風景,并將自己的心境、希冀隱含在這不同的景致描寫中。樸實無華、含蓄深沉,卻能深深打動人心。</p> <p class="ql-block">圖片源自網絡,謹表謝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闻县|
岚皋县|
屏东市|
诸城市|
南汇区|
密山市|
门源|
雷波县|
临清市|
留坝县|
中西区|
邓州市|
罗源县|
柳河县|
九寨沟县|
嘉兴市|
克东县|
临沧市|
栾川县|
林甸县|
大丰市|
梅河口市|
浦东新区|
吉木萨尔县|
石景山区|
罗田县|
阿克苏市|
大荔县|
许昌市|
宜黄县|
屏南县|
繁峙县|
余庆县|
滨州市|
寿阳县|
区。|
兴仁县|
新安县|
若羌县|
木兰县|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