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二零一八年十月二十六日晚,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大劇場,新編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正在演出,有幸臨場觀劇。這是本人和老伴,首次在現場觀看芭蕾舞劇。</b></h1><h1><br></h1><h1><b>經典的歌曲,熟悉的歌詞,耳熟的舞劇音樂,另樣的故事情節,演員的精湛表演。將過去和現代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讓人浮想聯翩,感概不已。 </b></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b>傳承革命精神,延續紅色情懷。上海芭蕾舞團原創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十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在國家藝術基金的大力支持下,作為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目,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大劇場舉行全球首演。這是第一次用芭蕾舞劇的形式把《閃閃的紅星》搬上舞臺。</b></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b>七十年代的電影《閃閃的紅星》,將一個濃眉大眼、活潑可愛的少年潘冬子形象呈現在觀眾眼前。</b></span></h1><h3><b style="font-size: 20px;"><br></b></h3><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b>1972年5月,作家李心田出版了小說《閃閃的紅星》,講述年輕紅軍戰士潘冬子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故事。</b></span></h1><h3><b style="font-size: 20px;"><br></b></h3><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b>1974年10月,由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時年11歲的小演員祝新運演活了潘冬子這個角色,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而由作曲家傅庚辰創作的音樂《紅星照我去戰斗》《映山紅》《紅星歌》至今仍廣為傳唱。</b></span></h1> <h1><b>如今,這部國人心中的銀幕經典又以全新的面貌登上芭蕾舞臺。與以往那些作品不同的是,舞劇《閃閃的紅星》第一次以成年潘冬子的視角進行敘事。通過蒙太奇式的分切與組接,行軍路上的種種與兒時的記憶相互交織,令潘冬子更加堅定了信仰,那就是為拯救更多的母親,守護更多的家庭而英勇戰斗。</b></h1><h3><b><br></b></h3><h1><b>幾次回憶式的閃回,構成了舞劇的特殊表達。每一次行軍,都猶如一種變奏,在行走、埋伏、急行軍中,劇情緩緩流淌。</b><br></h1> <h1><b>編導趙明以現代化的語言講述紅色經典,當代精神。紅色激情的注入,結合芭蕾的浪漫,使這部舞劇具有爆破感。舞劇中,大小兩位“潘冬子”頻頻“對話”,兩人的肢體語言相互呼應,此時無聲勝有聲。</b></h1> <h1><b>原創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舞劇音樂根據全新的故事結構進行度身創作,并保留了《紅星歌》《映山紅》《紅星照我去戰斗》的經典樂段。“映山紅"代表著祖國母親,潘冬子接過旗子、拿過槍,成為一名革命戰士,他對祖國的忠誠、紅軍戰士與百姓的魚水情都令人動容。</b></h1> <h1><b>《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等經典芭蕾舞劇,多以女性為主角,《閃閃的紅星》則專門為男演員吳虎生量身打造。跳慣了西方芭蕾里高大英俊的“王子”“伯爵”,對男主角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b></h1> <h1><b>演員“入戲”了,自然流露出來的情感打動了觀眾。銀幕上未曾出現過成年的潘冬子,塑造出了一個嶄新的角色。</b></h1><h1><b><br></b></h1><h1><b>《閃閃的紅星》剛柔并濟。芭蕾藝術舒緩、柔美,與紅軍戰士堅毅、剛強的默契結合,讓觀眾耳目一新。</b><br></h1> <p dir="ltr"></h3><h1><b>劇中反面角色胡漢三表演占時不多。一襲黑衣的胡漢三,一群黑裝的還鄉團,一排標著胡府的黑色燈籠。襯托出紅星紅袖的潘冬子,紅旗引領下的紅軍,手執紅飄帶的的鄉親們更加鮮亮,藝術效果頗佳。</b></h1><h1>
</h1> <h1><b>《閃閃的紅星》是上海芭蕾舞劇團繼《白毛女》后,又一大型革命題材芭蕾舞劇。它不僅是對經典故事的復述,它的語匯、結構都是現代的,是立足于當代的全新創作。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中國,這部劇既好看又有意義。</b></h1><h1>
</h1> <h1><b>掌聲中,舞臺大幕徐徐落下,許多觀眾不愿離場,精彩的表演令人回味。</b></h1><p class="ql-block"><br></p> <h5><b>【注】部分圖片來自網銘</b></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百色市|
乌兰县|
稷山县|
三穗县|
东乌珠穆沁旗|
烟台市|
桃园市|
城市|
共和县|
上饶县|
渑池县|
尼木县|
赤城县|
准格尔旗|
渭南市|
金华市|
汉阴县|
桐梓县|
定远县|
金阳县|
花垣县|
马公市|
永胜县|
宁津县|
曲阳县|
东兰县|
西宁市|
永仁县|
南召县|
平乡县|
三河市|
于田县|
天等县|
唐河县|
竹北市|
望都县|
兰坪|
梨树县|
灵丘县|
乐至县|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