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記錄下這篇美篇,是希望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抗戰老兵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4月3日下午,接到家屬唁電,驚聞張老辭世歸隊,心中不勝傷感。前一次探望張老,是春節前的1月27日,當時的情形還歷歷在目,張老反復招呼我們坐,當時的張老雖然已經102歲高齡,但張老不戴眼鏡還能寫字,離開時我們和張老說再見,老人不停揮手和我們道別。不想這竟成了永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2.01.27</p> <p class="ql-block"> 沒有誰能擋得住歲月的子彈,國家的槍在記憶里不銹,愿老兵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知道張老存在的信息,是在2015年2月底,然后在3月7日邀上義友我們開始了第一次走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訪時根據老人口述整理:</p><p class="ql-block"> 張華魁老人在7、8歲的時候父母身亡和弟弟妹妹一起成為孤兒,1939年老人連城師范畢業,先后在武平縣武東六甲中心小學、東留小學、桃溪小蘭小學等地教書。1944年12月,響應國民政府“十萬青年十萬軍、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號召,應征加入抗日知識青年志愿軍抵抗日本鬼子侵略,臨行前一弟一妹在家務農。然后走路到達上杭縣后被編入國民革命軍知識青年志愿軍208師638團。軍長黃維、師長郭發鰲、團長練仲宏,部隊在上杭呆了一個月左右,開往江西省會昌縣進行訓練,因為老人耳朵很聾幾乎聽不到聲音,我們用筆和他交流發現老人的記憶也比較混亂和模糊,無法了解他團以下的具體信息,只是老人很確定的告訴我們:部隊駐扎在浙江杭州。老人本村一起參軍者陳能爵,現在已經不在人世。同一班的有李程浩,廣東五華縣人;吳仔華,安徽人;巖前人梁德忠后來去了臺灣,改革開放后每次回大陸探親都會到家中看望他,前幾年逝世。</p><p class="ql-block"> 我問老人是不是軍官,他回答不是;排長?不是;連長?也不是;是兵?老人說有管人;管多少兵?沒有管兵,都是軍官;我寫:是不是文職軍官?還是教書?老人說忘記了,好像是,也有教書;你參加過軍事訓練嗎?剛去的時候每天都訓練;有配槍嗎?有。老人說抗戰勝利后,青年軍改編為人民服務隊,接收日本鬼子的投降物資;我們人民服務隊第一總隊被安排在蘇北南通市開展安民保民的群眾工作,組織和訓練群眾,得到了人民的歡迎歌頌。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接觸抗戰老兵這個特殊的群體,完全是一個偶然的機會。2014年9月,廈門工作的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王啟炎聯系我,告訴我巖前有一位99歲的抗戰老兵,希望我能去走訪和記錄整理老兵的抗戰經歷,我參與“尋找身邊的抗戰老兵”和后續的慰問活動由此開啟。“尋找你身邊的抗戰老兵”公益活動,2014年9月2日由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360公司、博時基金聯合在北京啟動。</p><p class="ql-block"> 他們是一群不怕流血犧牲的人。硝煙散盡,解甲歸田,勿論帽徽和番號的異同,抗戰老兵,都用相同顏色的鮮血,愈合過民族的創口。</p><p class="ql-block"> 仍對2014年9月23日第一次走訪抗戰老兵練傳志爺爺記憶猶新,99歲的練老背已經駝了,練老靜靜地坐在那里,和我們講述70多年前打鬼子的故事,那個時候的練老,是閩西抗日名將練惕生的傳令兵,練老對自己什么時候入伍,期間發生了什么事情記的一清二楚,甚至恍惚間讓我們忘記了他是一位年近百歲高齡的老人。</p><p class="ql-block"> 練老 1937年隨同鄉來到廣東,加入當時的國民黨62軍 157師,從和日軍的粵北大戰開始了自己的兵戎生涯,他的第一任師長,是同為巖前鎮老鄉的抗日將領練惕生,葉劍英元帥的同學,解放后曾任福建省政協副主席。 1949年,練傳志所在的157師等共計27個師在傅作義總指揮的指揮下,和平改編到人民解放軍的序列,練傳志被編入第四野戰軍24師,師長龔少卿、后改為整編第二師,負責集中學習的國民黨軍少校以上軍官的勤雜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練傳志練老(2014.09.23)</p><p class="ql-block"><br></p> 至2015年6月,發現并走訪抗戰老兵9人,分別是巖前練傳志、平川王錦坤、中山危徳彰、中山程維和、十方肖仁良、大禾林興華、桃溪張華魁、城廂李啟能、平川劉守常。<br><br> <p class="ql-block"> 王錦坤、程維和、肖仁良、張華魁、劉守常五位老人都是青年軍抗戰老兵。</p> 程維和程老(2014.09.25) 王錦坤王老(2014.11.13) 肖仁良肖老(2014.11.24) 劉守常劉老(2016.06.11) 危德彰是遠征軍老兵,機槍手。危老出生于1922年,七歲時父親離世,13歲時母親離世,14歲時被拉壯丁關押一年多后強征入伍。1937年入伍時,曾隸屬國民革命軍183師,后來編入198師。師長叫葉佩高,此后,一直都呆在機槍連,是使用輕型機槍的士兵。解放戰爭時期,他加入了解放軍。曾經參與過兩次長沙會戰,在云南曾經參加過騰沖戰役,最遠還到過緬甸。<br><br> <p class="ql-block"> 危德彰(2015.01.31抗戰老兵暖冬行動)</p> 林興華的父親在他11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他和母親相依為命,沒有兄弟姐妹。1945年2月,縣長帶著100名兵來到老人所在的龍坑村,騙老人說幫忙辦事,結果被五花大綁抓了壯丁。 1945年4月底,國民黨陸軍58軍(或整編58師)過來挑選了包括林興華在內身強體壯的50來個壯丁,每人挑50斤鹽巴,走路前往江西吉安。5月,老人開始新兵訓練,分配的是迫擊炮連,訓練的就是迫擊炮。新兵訓練兩個多月的時候,日本兵打下了贛州,然后日本部隊從泰和過來接著打吉安?!叭毡静筷爠佑昧孙w機,吉安的大街很多都被炸掉了,吉安有飛機場,飛機場也被炸了。國軍部隊的飛機隨后起飛,轟炸他們的部隊,這個時候日本部隊和我們就相隔一條大河”、“我們迫擊炮連有九門炮,一門炮6個人,我們用的是82迫擊炮,我們用迫擊炮開路,陸軍步兵在我們的飛機、火炮掩護下向日軍展開進攻;日本兵也用迫擊炮回擊我們,他們用的是81迫擊炮”。老人說這是他從軍后的第一次戰斗,就是和日本兵打的。 戰斗非常激烈,最后日軍往九江方向敗退,他們的部隊乘勝追擊,“每天我們的部隊追上日軍后都會展開戰斗,然后第二天日軍撤退,我們繼續追擊”。四天以后,日軍經過高安縣、德安縣撤到九江。1945年8月15日,日本國投降,日本兵把所以武器擦拭干凈后由我們部隊接收,然后上交九江倉庫入庫。<div> 老人說:整個戰斗我們548團是追的最緊的部隊,我們的武器裝備也是最好的,全部是中正式的配槍和裝備,我們是最有打的部隊;其它547團的裝備比較差,“漏底槍”,他們的部隊在我們后面跟。<br><div> 1949年12月,老人所在部隊與林彪的第四野戰軍45軍133師相遇,老人自愿報名參加解放軍,編入第四野戰軍45軍133師398團一營機炮連(后在迫擊炮連),擔任炮長(班長)。1950年1月參加廣西遷江剿匪,立二小功;1951年到廣州番禺縣軍事政治學習,1952年上半年文化學習,原來的任務是守南大門;1952年10月,所在133師調往46軍,師番號不變,開往朝鮮戰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45軍134、135師沒有動;1953年4月5日入黨,7月23日休戰,部隊評功,立個人三等功,隨后為防止可能的戰爭,部隊繼續駐守朝鮮,直到1955年開始實行義務兵制度。1955年3月,老人在朝鮮復員回鄉。,<div><br></div></div></div> 林興華林老(2015.01.03) 李啟能是黃埔17期第七總隊第二大隊第七中隊步科學員,1941年6月畢業后老人分配在國民革命軍陸軍37軍60師179團團部當少尉附員,參加了第二、第三次長沙會戰。<div> 1941年9月,日軍進攻長沙,發起第二次長沙會戰,老人是聯絡官,長沙以北有三條河,駐守新江河的是陸軍20軍(川軍);駐守撈刀河的是陸軍第四軍;老人所在的37軍駐守汨羅河,那三條河的河水最終匯入洞庭湖。老人那個時候的主要任務就是聯絡友軍部隊,37軍由原19路軍改編,軍長陳沛是廣東人,師長是董煜,第二次長沙會戰持續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最終日軍敗退武漢。<br><div> 1941年12月,日本軍隊集結12萬多的兵力發動了第三次長沙會戰,國軍部隊10多萬軍人在長沙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指揮下投入戰斗。此時老人已經是陸軍37軍60師179團3營7連的中尉排長,此戰中,七連是全師的前哨連,駐扎在湘英與平江交界一個叫長樂鎮的日軍必經之地。12月底,日軍開始發起進攻,老人所在的連隊撤退到汨羅河北邊,以河堤為工事執行警戒,李老所在的排哨在最前面,發現日軍以鳴槍示警,連哨在他們的后面。12月29日,20多個日本鬼子進入長樂街,老人下令用機槍向他們掃射,看著中槍的日本鬼子掉入河中。隨后日軍用炮彈向他們開火,那一戰老人左肩膀因為中了日軍炮彈受傷。在他們后撤到周公塘陣地時,連長李豪陣亡(湖南武岡人),團長命令李老代理連長繼續組織戰斗,反復混戰后,敵軍撤退。此戰,七連全連陣亡32人。</div><div> 而后,部隊接到命令撤退到山里。日軍大部隊隨后到達撈刀河附近,準備向長沙進攻,撈刀河由國軍陸軍4軍駐守,上級的命令是人在陣地在;老人所在師接到的命令是:繞道日軍后面包抄他們。國軍好幾個軍在福臨鋪、金井將三四個師團的日軍緊緊地包圍了,20多萬人在那里激戰了三天三夜后,日軍殘敵向北逃竄,敗退回武漢?!暗谌伍L沙會戰中,七連傷亡很大,連長李豪陣亡,三排長王杭陣亡,42名戰士壯烈犧牲。”<br><div> 1944年5月,日軍以攻占湘桂鐵路(衡陽-來賓)為目標,發動長衡會戰,李老時任連長,在帶領全連官兵反復沖殺中,身上多處地方中彈,身負重傷,昏迷中被人用擔架抬到了泉溪市野戰醫院。1949年年底,老人在身在廈門,時任國軍22兵團教導團少校教官,兵團長李良榮退臺灣,老人和教導團團長楊其精(福建惠安人)一起陣前起義加入解放軍。<br><br></div></div></div> 李啟能(2015.05.23) 2022年 4月2日張華魁爺爺辭世歸隊,2014年9月--2022年4月,尋找的抗戰老兵從1到9,而今,由9變0,老兵不死,只是凋零……<div><br></div> 感恩家人,感恩義工組織,感恩中華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福建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團隊、中石油福建龍巖銷售分公司等平臺,讓我有機會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參與到關愛抗戰老兵這樣有意義的活動中。<div><br></div> <p class="ql-block"> 2015.03.14廈門電視臺軍情全球眼武平中山采訪抗戰老兵危德彰,拍攝抗戰紀錄片</p> 2015.03.15廈門電視臺軍情全球眼武平平川、大禾采訪抗戰老兵王錦坤、林興華,拍攝抗戰紀錄片 <p class="ql-block"> 2015.06.03廈門電視臺軍情全球眼武平城廂采訪黃埔17期抗戰老兵李啟能,拍攝抗戰紀錄片</p> <p class="ql-block"> 2015.06.14-16帶隊組織武平縣遠征軍老兵危德彰和連城縣抗戰老兵李乾仁前往廈門,實現他們看大海的夢想</p> <p class="ql-block"> 一起前往廈門幫助老兵完成看大海心愿的還有武平義友朱春華、修美英、陳莉群;連城義工張百耀;龍巖廣播電視報段勇彬;抗戰老兵志愿者王啟炎。</p> <p class="ql-block"> 感謝廈門電視臺軍情全球眼欄目組洪耘大哥、大呂、詹小妞、還有帥氣的主持人呂帥哥等人的熱情款待。</p><p class="ql-block"> 感恩,我們在廈門得到了很多人的無私幫助,海西晨報的陳曉青記者陪同老兵一起游玩。洪耘大哥不僅為我們接風,<span style="font-size:18px;">幫我們聯系好了</span>入住位于輪渡中山路附近的廈門城際商務酒店,酒店羅水蓮羅總親自安排為所有老兵和同行義工免費辦理入住手續。還聯系好了大嶝島戰地觀光園的曾清根曾總,為我們免除了門票,安排好了豐盛的午餐,更是由曾總全程陪同親自為老兵做講解員。</p> <p class="ql-block"> 在廈門抗戰老兵陳文展家中,三位素不相識的老兵歡聚一堂,共同回憶70多年前與日本鬼子戰斗的崢嶸歲月,共話現如今的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5.06.25陪同武平電視臺及龍巖電視廣播臺記者采訪抗戰老兵李啟能、王錦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5.07.04福建中醫藥大學生走訪抗戰老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5.07.13福建日報記者采訪危德彰老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5.07.18陪同閩西日報傅記者和集美大學生采訪及走訪抗戰老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5.08.15抗戰勝利70周年關愛老兵、生日共慶活動</p><p class="ql-block"><br></p> 2015.10.10送達老兵回家致敬禮包 <p class="ql-block"> 2016.01.10送達抗戰老兵暖冬物資</p> 2016.03.08陪同縣委辦及電視臺記者采訪抗戰、抗美援朝老兵林興華 縣醫院探望遠征軍抗戰老兵危德彰 <p class="ql-block"> 2016.09.08以“不銹”致偉大--抗戰老兵中秋走訪活動</p> <p class="ql-block"> 2017.01.15陪同龍巖愛心人士慰問抗戰老兵</p> <p class="ql-block"> 縣醫院探望抗戰老兵</p> <p class="ql-block"> 2018.02.08抗戰老兵暖冬行動</p> <p class="ql-block"> 2018.05.10陪同南京民間歷史博物館采訪抗戰老兵林興華</p> <p class="ql-block"> 2018.09.22中秋探訪抗戰老兵</p> <p class="ql-block"> 2018.09.22中秋探訪連城縣抗戰老兵李乾仁,廈門回來后再次見到李老,老人非常開心</p> <p class="ql-block"> 2019.01.22抗戰老兵暖冬慰問</p> <p class="ql-block"> 2019.08.30武平義工、南京“思源愛民公益基金”致敬抗戰老兵慰問</p> 2019.09.17義工協會送達抗戰老兵致敬禮包 <p class="ql-block"> 2020.01.11新春致敬抗戰老兵慰問</p> <p class="ql-block"> 2020.01.16義工協會、龍巖市中小企業發展商會慰問抗戰老兵</p> <p class="ql-block"> 2020.06.13端午慰問抗戰老兵</p> <p class="ql-block"> 2020.10.02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致敬老兵慰問活動</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1日為百歲抗戰老兵張華魁爺爺過百歲大壽</p> 2021.02.09老兵回家慰問活動 <p class="ql-block"> 2022.01.16春節探望慰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远县|
江门市|
大丰市|
伽师县|
大邑县|
内黄县|
广安市|
彝良县|
兰州市|
南投县|
高清|
绥棱县|
安宁市|
青铜峡市|
涡阳县|
泰兴市|
和林格尔县|
南乐县|
平江县|
威海市|
常州市|
保靖县|
泸溪县|
漳浦县|
义乌市|
浑源县|
合水县|
比如县|
佛山市|
饶河县|
定襄县|
新乐市|
台北县|
绵阳市|
高淳县|
聂荣县|
大余县|
车险|
龙川县|
法库县|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