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巴爾魯克山廣袤的山巒和草原地帶,生活著一支“游牧”的哈薩克族牧民。</p><p>他們的生產生活依然是承襲祖先的方式,一年四季,追隨季節的變化,沿著冬牧場→春秋牧場→夏牧場的路線,輾轉反復,年復一年。 </p><p><br></p><p><br></p> <p>近幾日,我有幸零距離和他(它)們在巴爾魯克山間一個狂風爆雪的天氣里相遇。我感謝上蒼賦予我這個千載難逢的時機,更要感謝帶我來這里采風的攝影師黨彤老師。他用幾十年積累下來的氣象經驗,又綜合了附近各地的天氣預報,就能準確地判斷出在什么地方、什么時間出現別樣的奇特景觀。為此,我還開玩笑說:“是不是上蒼特別偏袒你,早早傳音給你,讓你去有奇跡的地方等候……” </p> <p><br></p><p> 可惜的是,頭一次這樣野外拍攝,沒有經驗,又是剛剛步入攝影隊伍行列,準備工作做得很不到位,由于好奇心極強,見啥拍啥、錄啥,沒有預判,沒抓住重點,結果到了關鍵時刻手機電量用完了,充電器不知道什么原因也充不進去電了;隨身帶的佳能傻瓜相機也沒電了而且充電器出門的時候忘帶了;更郁悶的是,我的單反相機不但沒電了,還出了點小故障,拍的照片顯示太暗看不清楚,雖然黨老師的車上有戶外充電器,但需要時間去充呀,最關鍵時刻、最精彩的畫面出現在面前,我甘瞪眼無器材可用,無法拍照、錄像…… 我只能用雙眼記錄了我一生都不會忘記的壯觀場景,牧民轉場的艱辛漫長而壯觀,令人震撼,迎著狂風大雪在山溝里前行,在沒有遇到驛站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停下來,只能趕著羊群前行,沒有什么特殊的裝備,騎在馬背上,身穿皮大衣、頭戴皮帽子,只露著眼睛和鼻子,帽子的兩側由于呼出來的熱氣遇到了外部的冷氣瞬間就結成了白霜。他們穿著靴子,手上握著馬鞭,伴隨他們的還有那忠實的牧羊犬,唯有牧羊犬左邊右邊前方后方忙碌地穿梭著,幫助主人收攏著分散的羊群。 </p><p><br></p> <p> 前行途中,黨老師告訴我們:“這里風太大了,前面有個轉場驛站,一定停留了不少轉場的牧民和羊群,他們要在那里休整吃干馕,等風雪小了再繼續趕路……”說這些話的時候,就好像是他給牧民安排好了一樣。</p><p>車上了一個坡,拐了一個彎,我猛然間看到,正如黨老師說的那樣,這個不大的彈丸之地,果然停留了四五個羊群。</p><p>我們也下了車,風太大,下車時我是費了好大的勁才將車門推開,站在那里就好像我會跟著風伴著雪在空中旋轉,飄飄然然有點暈的感覺……</p><p><br></p> <p>為了不讓各自的羊群串群丟失,牧羊人站在那里,經受著風雪的洗禮,狗臥在那里眼睛卻向四周觀望,好像隨時準備沖出來攔截外出的羊群。在哈薩克牧民的心里,狗是他們最好的幫手,它是牧民家中不可缺少的成員,而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時我觀察到風雪里的馬,屁股對著風的方向,頭朝前方,一動不動,靜靜的站立著,簡直就是一尊壯美的雕塑。在我看來,最辛苦的要數駱駝,它們的背上馱著好多好重的物品,即使休息的時候,背上的物品也不卸下來,馱著物品臥在地上。黨老師后來告訴我,駱駝身上馱的物品要等到了目的地才能卸下來。 </p> <p>放眼望去,牧羊人、駱駝、馬、牛、羊和忠誠勤勞的牧羊犬,都顯得如此的和諧,如詩如畫,儼然是一幅天然的不需要任何色彩來描繪的油畫,實在是太壯觀了,給人于無限的遐想……</p><p>這次野外拍攝,我收獲了很多知識,也為黨老師淵博的野外知識和經驗所折服,被牧羊人、狗、羊、駱駝、馬、牛的那種和諧生存方式所震撼。我只能用有限的鏡頭和文字記錄下這宏觀、感人的瞬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康市|
巴彦县|
铜陵市|
尚义县|
隆化县|
河北区|
萝北县|
郸城县|
通渭县|
鄂尔多斯市|
道孚县|
海阳市|
丰都县|
汾阳市|
南召县|
海兴县|
北安市|
体育|
皋兰县|
宝应县|
隆林|
密云县|
永仁县|
叙永县|
大同市|
梓潼县|
昌吉市|
房产|
蛟河市|
新余市|
沙坪坝区|
青岛市|
二连浩特市|
赞皇县|
汶川县|
南投县|
海宁市|
济阳县|
北碚区|
盱眙县|
师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