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戰友文工團長、本集美篇文章的作者安平。<div><br></div><div>安平簡介:漢族,山西武鄉人,1970年11月由學校分配到5203廠工作,在五車間任文書,1980年5月調廠計量站工作。1983年11月調回蘭州,2009年3月退休。(安平提供其本人照片)</div> <div><br></div><div><br></div>一、老戰友文工團的組建初衷和愿望<br><br>我們5203廠老戰友文工團,是2016年4月間正式組建的。成立文工團的想法,起源于2014年五車間聚會上表演的10個基礎節目,先是由當年二、五車間宣傳隊和部分文藝愛好者組成,后來又吸納了廠里其他車間能歌善舞的戰友。當初的愿望就是想故地重游,重返5203廠的老根據地石堡子,為依然留守在那里的戰友和家屬們搞一次慰問演出。雖然我們已經離開了那里多年,但我們逝去的青春年華卻永遠留在了那里,在艱苦歲月中鑄就的戰友情誼,讓我們時刻銘記著我們永遠就是山溝人。<div><br>當時,從五車間退休的趙巧玲正擔任著石界子社區的主任。我們主動與她取得聯系后,她積極熱情的做了大量的籌備工作,制作幕后背景圖,租音響,找錄像攝影,安排我們的食宿。我們文工團也在加緊排練節目。</div><div><br></div><div>2016年7月11日,我們文工團租了一輛48座大巴車,還邀請了皋蘭的6名軍工二代,在石堡子與當地5203和5204廠的社區演出隊,共同成功舉辦了三地聯誼會。為了演出安全,當地公安部門還派了便衣警察,為我們順利演出保駕護航。</div><div><br></div><div>北京、上海、平涼及周邊的戰友也前來捧場助興。</div><div><br></div><div>原廠計量室的李靈芝老師傅,已有八十高齡,為了參加石堡子聯誼會,她特意從西安趕來。舞臺的聚光燈下,李師傅一襲紅裙精神抖擻,一曲高歌博得熱烈掌聲。</div><div><br></div><div>原工具科的黃金安夫婦專程從西安趕來,還給文工團送了一箱水蜜桃。演出結束后,臺上臺下無不歡欣鼓舞,互相握手擁抱照相合影,此時此景正如演出快板所描述的,“見戰友喜淚流,歡聲笑語再回首”,不禁讓人感慨萬千。<br><br>二、排練節目中的艱辛和歡樂<br><br>自從2016年我們文工團重返山溝石堡子三地聯誼會后,大家更是信心十足,情緒高漲。</div><div><br><div>說實在的,在這5年以來文工團一直沒個固定的排練場所。團員們大多數的退休費不足3000元,為了不增加大家的經濟負擔,我們一般就在露天廣場或者林蔭道上排練。每年安排兩、三個月,每周一到二次的排練時間,每次排練前要看天氣預報,下雨天就推遲排練。有時正在排練下起了陣雨,就到附近屋檐下或者雁灘公園的亭子里邊躲雨邊練習唱歌。</div><div><br><div>我們這個年齡段,上有需要我們侍奉的父母,下有需要我們照顧的孫子孫女,都是不可推卸的義務和責任。而且團員們的年齡均已60多歲,多數患有各種疾病。趙玉華因肺癌做了開胸手術,張平因骨折大腿插有鋼釬,馮雙吉的心臟搭了支架,還有的人有常年失眠,三高、腰腿疼痛等。但沒有人因病而退卻,都在堅持排練演出。</div><div><br><div>讓我總感到內疚的是團里有一些團員家住西固區,來回往返需要三四個小時,要倒好幾次公交車,這比去皋蘭縣的時間還要長,不方便。可他們從來沒有抱怨過,很多時候比市區里的團員來的還早。我總想找個市區離兩頭都比較近的中間地段,可又找不到合適的排練場地。這幾年排練中我們都是中午一起聚餐,有時也到附近的小飯館去點點便餐。</div><div><br></div><div>可后兩年排練場地離餐館有點遠,吃個午飯太耽誤時間,大家就提出輪流帶飯。說實在的還真不比家里吃的簡單,不用我安排,大家就主動分組結伴搶著帶飯帶水果。陳玉麟、趙玉華夫婦住的最遠,一大早5點左右就起來做涼面,炒臊子拌菜,蒜湯,油潑辣子,陳醋,調料樣樣俱全。有一次我們排練舞蹈,團里的歌唱家高玉潔就拉著小車,裝上烙好的春餅,六大飯盆菜,趕中午給大家送午飯。施津成有時也做幾個小菜,還買些水果讓愛人李金蓮帶過來。不太會做飯的人就訂外賣盒飯,肉夾饃小吃或者買瓜梨桃等水果。姚重麗、岳光榮夫婦一直堅持每次排練從家里提兩壺開水,還訂餐、買水果,真不是吹牛,經常瓜果帶多了,吃不完再提回去。這種不計得失,團結友愛,和諧的氣氛時常感動著我,不斷激勵我堅持搞好文工團的信心和動力。</div><div><br>常言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話一點兒不假。尤其是舞蹈,要占去每次排練十之八九的時間,既費心又費力。我要先把視頻上的舞蹈反復看,反復學動作和隊形,然后再教給大家。可經常是今天教了幾個動作,看著大家也學會了,可下次排練時就忘得差不多了。有時我也憋著氣說兩句“您把學的動作。回家再多練練,別像爬沙漠沙山一樣,邁一步退半步的”。可看到大家一遍一遍跳得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也很不忍心,畢竟都是爺爺奶奶輩的老人了。雖然有的年輕時在廠里跳過,那也是時過境遷幾十年前的事了。老胳膊老腿兒也不夠靈便,集體舞就講究個整齊,可誰也沒有專業訓練過,個人習慣動作很難糾正統一,只能采取排練時嚴格要求。但每次演出不管是誰跳錯了,我從不埋怨批評,因為我看到了大家的努力和辛勞。說起我這幫兄弟姐妹,我只有感動和佩服,從點點滴滴的小事情,就能感到大家對參加文工團的那份積極和熱情。</div><div><br>王慎玲是個京劇票友,每次演出都有她的京劇演唱節目,她雖住在西固,但排練時來得都比較早,一個人站到路邊咿咿呀呀的吊嗓子。韓蘭源,張玉琛,李金蓮,施麗等記憶力比較好,也能在家下功夫練練舞步,還能在排練中提醒大家,起到幫助其他團員的作用。李佩娟和劉紅熱心為大家服務,從互聯網上買服裝道具,而且不厭其煩的買了退退了再買,直到大家滿意為止。薛世明為了文工團的排練推掉了在其他演出團隊的活動。張雪梅為了給大家借演出用的假辮子,晚飯后出門不小心摔倒胳膊骨折了。就這樣還直埋怨自己影響了團里的演出,不等骨傷好利索又來參加排練演出。鄭華明雖然節目不多,但只要通知排練絕不缺席,還幫助找人錄制配樂詩朗誦和配置音樂。</div><div><br>我們在林蔭道上排練,坐到馬路牙邊兒午餐,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喊累,休息時大家有說有笑樂在其中,經常有過路的行人用羨慕的眼光駐足觀看拍照。<br><br>三、為03人演出是我們的義務和使命,<br><br>我們老戰友文工團從組建起沒有資金的支持,一切費用都由全體團員分攤自理。無論去哪里演出,我們都不給組織者增加麻煩,聚會收費我們自己交,往返路費自己掏,服裝道具自己買,演出資料自己找。每年4月左右開始排練節目還要不斷的更新節目。</div><div><br></div><div>2017年我們積極參加了一、二、三、五、六車間,工具科、總裝區等各單位的戰友聯誼會,為他們演出了節目,給聚會增加了快樂的氣氛。</div><div><br></div><div>2018年6月,我們一行10人應上海戰友邀請去了上海,組織者是吳穎,他領著多名上海戰友接站,并且給我們接風宴請,為每人備好了地鐵乘車卡。先是特意租了一輛大巴車,帶我們游覽了烏鎮和杭州西湖。回到上海后,還一直安排專人陪我們到上海各個旅游景點參觀游覽。走時又給我們每人送了當地特產。上海戰友這份濃濃的情意,真真切切的感動著我們。</div><div><br>2019年,當我們得知北京地區5203廠戰友要舉辦第四屆聯誼會時,就主動聯系了組委會,得到了他們的熱烈歡迎和極度重視。為便于我們演出,組委會租用了自北京聚會以來最豪華的宴會廳和音響設備。我們也不負眾望,不僅給北京戰友帶去了精心排練的節目,還為每桌菜肴添加了蘭州特色小吃,釀皮子和玫瑰花饃,以表達我們的一片真情謝意。</div><div><br>我們還連續幾年由高玉潔牽頭,參加蘭州市老科協主辦的文化扶貧義演,參與了他們每年的重陽節慶祝活動。</div><div><br>2020年對于我們老戰友文工團來講是極其重要的一年,實際上在2019年大家就已經信誓旦旦,摩拳擦掌了,決心要為蘭州戰友參加軍工建設50周年的慶典努力排練更精彩的節目。疫情剛剛好轉,有的團員就開始按耐不住了,不斷地打電話催著我:“團長,現在公園的廣場舞早都跳開了,我們也該排練了吧”。從這年6月份開始,我們又緊鑼密鼓的排練了一臺新節目,我總想著經過團員們的辛苦努力,應該讓03廠更多的戰友看到我們對老廠和戰友的深情厚誼。<br><br>四、戰友們的支持和相助。<br><br>這次蘭州地區5203廠軍工戰友紀念進廠50周年的慶典活動,在諸多戰友的熱情支持和協助下,我們老戰友文工團共成功的演出了4場。</div><div><br>首先我們主動與皋蘭五二小區所屬的福利區物業和社區聯系,得到了他們的贊許。9月5日,老廠長張廣平清晨六、七點鐘就和物業李主任一道組織掛橫幅豎幅,鋪上地毯。還安排了慶典活動的主持人,社區的心橋藝術團團長張翠玉為我們聯系音響,并與我們同臺表演。</div><div><br>為組織好蘭州聚會,郝軍提前一個月就和各車間群主組成了蘭州戰友慶典活動組委會,起草倡議書,精心安排布置,具體分工責任到人,針對疫情采取了有力措施。組委會成員們也都各負其責。細心落實每項具體事務,在大家互相配合下,使蘭州的慶典活動搞得有聲有色。</div><div><br>蘭州活動結束以后,9月12日在石堡子,我們與華亭工業園區和學校的演出隊共同登臺演出。這是原五車間趙巧玲從中協調實現的。當我們大巴車剛到操場,就聽到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熱烈歡迎5203廠老戰友文工團》的橫幅已映入眼簾。演出結束石界子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趙主任、李主任還宴請了我們。</div><div><br>下午我們又馬不停蹄的趕到平涼。這是文工團應原一車間白平生主任的邀請,去參加平涼的聚會。給了我們一次為平涼戰友演出的機會。<br>平涼組委會用他們的熱情周到的服務,一次次的感動著我們。當我們即將到達賓館時,老遠就看到馬路邊“熱烈歡迎蘭州老戰友光臨平涼”的橫幅,組委會成員和部分平涼戰友已等候多時。他們還準備了蘋果、香蕉、冬棗等三大箱水果慰問我們。為了確保演出效果,當晚白平生叫外甥調試音箱,直到后半夜2點調試滿意方才休息。</div><div><br>聚會結束我們就要返程的時候,正趕上下雨。平涼幾十位戰友站在車外頻頻招手為我們送行。車上車下戰友淚流滿面,反復相互祝福祝愿“多保重,多保重”。</div><div><br>在這里我要特別向老戰友,文工團特邀的戰地記者王華表示敬意。這5年里他始終跟隨我團,為每次演出提供無償服務,他為我們攝影,制作美篇,寫報道。尤其是2018年去北京演出,他本來身患重病應該住院治療的,可為了參加北京聚會,不惜推遲了復查時間。在我們演出結束后,組織大家去北京、天津兩日游也無法參加,就急急忙忙返回了白銀。王華真不愧是樸實熱情,非常敬業的好戰友。</div><div><br></div><div>原五車間戰友張秀芳,祁建濱夫婦,主動為我們安排彩排場地,給每個節目錄像,為我們留下了美好的時光,還為我們去皋蘭演出提供了來回接送的便利。</div><div><br></div><div>還有原二五車間的陳玉琴、金天元夫婦,把女兒租用的練舞場免費讓我們使用,騎著摩托車大老遠給我們開門,還特意接通飲用水供我們飲用。我們排練時經常有戰友來捧場,李學忠,路永德,陳利鴻,劉彩蓮等給大家買水果。</div><div><br>我們老戰友文工團,顧名思義就是個群眾文藝團體,盡我們最大努力,排練精彩的節目為03廠戰友演出,是我們的初衷和使命。</div><div><br></div><div>這5年時間里,我們主場演出和參加其他演出共計20場左右。去年為蘭州戰友參加軍工建設50周年的慶祝活動,在皋蘭、石堡子、平涼等四地演出。這些演出應該是老戰友文工團的收官匯報表演了。原來只想著興趣相投的戰友們在一起唱唱跳跳,活躍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可卻得到了5203廠戰友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譽。</div><div><br>平凡的舉動獲得了不同凡響的成功,讓我們感到了意外的快樂和滿滿的收獲。我很清楚,沒有文工團全體兄弟姐妹的辛勤付出,沒有03廠戰友的支持和相助,我們這個圓滿的句號是畫不圓的。<br><br>五、我們的“副業”還要繼續<br><br>時光催人老,歲月不饒人。老戰友文工團的團員們都已經“奔七”了,不得不停止優美的舞步,不得不停止歡快的舞曲,漫步在輕松休閑的養老路上。</div><div><br>5年的相處使大家親如手足,都不愿意就此疏離。大家笑稱老戰友文工團要改為吃喝玩樂團,并一致要求每月聚會,繼續參加市老科協每年的義演,繼續組織里集體旅游,這就是我們的副業。</div><div><br>實際上是自文工團組建起來,每年包車旅游從未間斷過,2016年去寧夏的沙坡頭、水洞溝;2017年隴南的官鵝溝、扎尕那;2018年陜甘川三省交界青木川,四川劍門關;2019年,去了北京、天津、大連、青島。2020年四川的瀘沽湖等。每次旅游從進入車廂到行程結束,大家一路歌聲一路歡笑,這就是一幫率性隨意的老頑童,歡樂和諧的一家人。<br></div></div></div></div> 文工團員高玉潔,是團里的歌唱指導。在職時,她就是5203廠宣傳隊員,也是廠里小有名氣的歌手。(安平提供照片) 老戰友文工團的舞蹈藝術指導張靈健,是安平在地方工作的初中同學,他對獻身國防建設事業的軍工人滿懷敬意,所以十分樂意地接受安平的邀請,加入了老戰友文工團。(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施麗。施麗從5203廠建廠開始,就是廠宣傳隊員,她不但舞姿優美,歌也唱得挺好。(王華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陳玉麟。陳玉麟是資深的5203廠宣傳隊員,他和愛人趙玉華表演的舞蹈《花兒與少年》,是老戰友文工團深受觀眾喜愛的節目。(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趙玉華。趙玉華自年輕時就是宣傳隊的骨干,后來因重病做了開胸手術,但她不懼病魔心態好,加入老戰友文工團后,繼續堅持排練和演出。(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薛世明。薛世明是5203廠宣傳隊員,七十年代初曾和陳玉麟等戰友代表廠里參加平涼地區文藝調演。(薛世明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王慎玲。王慎玲年輕時也是單位的文藝骨干,她嗓音清亮甜美,表演的京劇清唱字正腔圓,很受觀眾歡迎。(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岳光榮。岳光榮是個熱心人,也是老戰友文工團的骨干力量。(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姚重麗,年輕時就是五車間宣傳隊員,她有一定的舞蹈功底,現在是老戰友文工團的骨干力量。(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張玉琛,不管主持節目還是跳舞唱歌,都是一把好手。(張玉琛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張雪梅,排練和演出節目時認真刻苦,是老戰友文工團的骨干力量。(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鄭華明,退休后的鄭華明,經過刻苦排練,也成了老戰友文工團的骨干力量。(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陳以蓮是路永德戰友的愛人,她是老戰友文工團的骨干力量。(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韓蘭源,記憶力好,領悟舞蹈動作快,經過刻苦排練學習,韓蘭源成了老戰友文工團的主力之一。(韓蘭源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張平。張平身體曾多次受重傷,但是為了演出,他克服傷痛,堅持排練,受到戰友們的稱贊。(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李佩娟。李佩娟年輕時就是5車間宣傳隊員,退休后她參加了老戰友文工團,是團里的主力之一。(李佩娟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施津成,嗓音渾厚嘹亮,是文工團合唱里的領唱。也是老戰友文工團的骨干力量。(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李金蓮。李金蓮年輕時就經常在單位參加文藝演出,現在是老戰友文工團的骨干力量。(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馮雙吉,是老戰友文工團的骨干力量。馮雙吉現在也是廣場舞指導。(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劉紅。劉紅是團里年齡最小的演員,也是舞蹈演員主力之一。(安平提供照片) 隨團記錄員王華,負責老戰友文工團演出活動的拍照、記錄和宣傳工作。 2019年4月13日上午,老戰友文工團員們在開往北京的列車上。(安平提供照片) 參加北京地區5203廠戰友第四屆聚會的老戰友文工團,于2019年4月13日下午抵達北京火車西站。(安平提供照片) 北京。老戰友文工團表演的第一個節目:最炫民族風。(安平提供照片) 北京。文工團表演藏族舞蹈《我的九寨》。(王華提供照片) 北京。文工團員陳玉麟、趙玉華夫婦演出精彩的節目《花兒與少年》。(聚會組委會提供照片) 老戰友文工團員們在天安門廣場留影。(安平提供照片) 老戰友文工團在北京參觀鳥巢。(安平提供照片) 2020年9月5日,老戰友文工團在皋蘭縣五二小區廣場演出,第一個節目:大合唱《友誼地久天長》,歌詞作者為5203廠戰友楊貴文,這首歌,深情地表達了軍工情和戰友情。<div>皋蘭是老戰友文工團為紀念5203廠戰友參加軍工建設五十周年演出活動的第一站。(王華提供照片)</div> 詩朗誦《五十年后再相會》。(王華提供照片) 王慎玲京劇清唱:毛主席詩詞《婁山關》。(王華提供照片) 舞蹈《我的祖國》。(王華提供照片) 老戰友文工團在皋蘭演出最后一個壓軸節目:《最美不過夕陽紅》。 皋蘭演出結束后,老戰友文工團合影留念。<div>照片人物前排左起:王慎玲、李佩娟、張秀芳、張廣平、安平、高玉潔。中排左起:張玉琛、李金蓮、劉紅、姚重麗、陳以蓮、趙玉華、施麗、張雪梅、薛世明。后排左起:岳光榮、施津成、韓蘭源、張靈健、張平、鄭華明、馮雙吉、陳玉麟。(王華提供照片)</div> 2020年9月6日上午,老戰友文工團在蘭州演出。這是老戰友文工團參加蘭州地區5203廠戰友紀念進廠五十周年活動演出的第二站。(安平提供照片) 藏族舞蹈《毛主席的光輝》。(安平提供照片) 男聲小合唱《牧馬人之歌》。(安平提供照片) 薛世明和高玉潔表演二人唱《拉手手親口口》。(安平提供照片) 旗袍走秀《龍文》。(安平提供照片) 在蘭州地區5203廠戰友紀念參加軍工建設五十周年活動上演出結束后,老戰友文工團全體團員合影留念。(王華提供照片) 2020年9月11日,老戰友文工團在陜西隴縣游覽關山草原時,為了演好第二天在石堡子和第三天在平涼的兩臺節目,不顧旅途疲勞,在觀景臺上排練節目。(王華提供照片) 同上。(王華提供照片) 同上。(王華提供照片) 同上。(王華提供照片) 2020年9月12日,老戰友文工團在石堡子演出。這是老戰友文工團紀念參加軍工建設五十周年活動演出的第三站。圖為健身舞《點贊新時代》。(王華提供照片) 老戰友文工團在石堡子廣場舞臺上演出舞蹈《我的祖國》。(王華提供照片) 文工團表演舞蹈《夢中的蘭花花》。(王華提供照片) 文工團大合唱《石堡子,我想你》。(王華提供照片) 高玉杰獨唱:《眷戀》。(王華提供照片) 文工團表演唱:《最美不過夕陽紅》。(王華提供照片) 在石堡子演出結束后,老戰友文工團在52總廠指揮部的三線建設文化園大門前合影留念。(郝軍提供照片) 2020年9月13日,老戰友文工團在平涼戰友聚會上演出大合唱《友誼地久天長》。平涼是老戰友文工團在紀念5203廠戰友進廠五十周年慶典活動上演出的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王華提供照片) 配樂詩朗誦《五十年后再相會》。 陜北民間舞蹈《夢中的蘭花花》。(王華提供照片) 平涼聚會演出現場。<div>9月13日下午2點,5203廠軍工戰友紀念進廠五十周年慶祝活動圓滿結束。(王華提供照片)</div>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老戰友文工團是一個紀律嚴明的群體,團員們有著軍工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優良傳統。為了認真演好每一個節目,這些奔“七”的老人犧牲了休息時間,放下了家務,克服了病痛,認真排練節目。圖為團員們在蘭州雁灘公園排練。(安平提供照片)<div><br></div> 前兩年,在文工團員養老金平均收入3000元,排練和演出沒有活動經費的情況下,文工團員們動員自己的親朋好友關系,借場地而不是租場地排練節目。為了省錢,有些演出服裝也是能借就借。圖為姚重麗借用的蘭州西關免費場地。(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員們在李佩娟借來的蘭州西站室內場地上,刻苦排練節目。(安平提供照片) 大家在陳玉琴借來的雁灘室內場地排練節目,從照片上能看出來,老團員們跪在地上很吃力。(安平提供照片) 大多數時間,文工團員們都像這樣頂著大太陽,在馬路邊或公園的空地上排練節目。圖為大家為建國70周年排練節目,用紅旗擺出“7”字。(安平提供照片) 用扇子排出“0”字,合起來就是“70”二字。(安平提供照片) 排練節目非常辛苦,為了節約時間,老團員們都是在現場簡單地吃點東西,然后接著排練。(安平提供照片) 瞧,高玉杰和李佩娟涼面吃得多香!(安平提供照片) 這頓飯吃的是餅夾菜。(安平提供照片) 為了參加5203廠軍工戰友紀念進廠五十周年的慶典活動,2020年8月,文工團員們在張秀芳戰友提供的場地上彩排健身舞《點贊新時代》。(安平提供照片) 老戰友文工團彩排結束后合影留念。 2014年6月15日,經過緊張排練,老戰友文工團在五車間戰友聚會上第一次演出。圖為女聲小合唱《心愿》。(王華提供照片) 舞蹈《毛主席的光輝》。(王華提供照片) 藏族舞蹈《卓瑪拉》。(王華提供照片) 2016年6月29日,老戰友文工團在五車間演出之后,第一次受邀在二車間戰友聚會上演出女聲小合唱《石堡子,我想你》。(安平提供照片) 2016年8月,老戰友文工團受邀在三車間戰友聚會上表演大合唱《感恩》。(王華提供照片) 在三車間聚會,陳玉麟、趙玉華在舞臺上眉目傳情,暗送秋波,夫婦倆把反映少男少女戀情的舞蹈《花兒與少年》演繹得活靈活現,淋漓盡致。(王華提供照片) 三車間聚會。文工團表演舞蹈《板藍花開》。(王華提供照片) 2016年9月12日,老戰友文工團在乘車去關山老廠演出的路上。(王華提供照片) 2016年9月13日,老戰友文工團在石堡子演出女聲小合唱《石堡子,我想你》。這首謳歌三線建設精神、緬懷軍工情戰友情的歌曲,是由安平根據歌曲《北大荒人的歌》曲調填詞而成,歌曲一問世,即引發了五二軍工人的強烈反響,許多戰友聽到這首歌后,都禁不住心潮澎湃熱淚盈眶。(王華提供照片) 快板表演《蘭州娃憶當年》。(王華提供照片) 舞蹈《板藍花開》。(王華提供照片) 金蘭蘭和吳彩云的武術表演:《二十四式太極拳》。(王華提供照片) 2017年6月17日,老戰友文工團在工具科戰友聚會上演出小合唱《再唱山歌給黨聽》。(王華提供照片) 男聲小合唱《眾人劃槳開大船》。(安平提供照片) 旗袍走秀《水墨》。(王華提供照片) 2017年7月16日,老戰友文工團在6車間戰友聚會上演出大合唱《感恩》。(王華提供照片) 2017年7月16日,老戰友文工團在6車間戰友聚會上演出健身操《最炫民族風》。(王華提供照片) 舞蹈《板藍花開》。(王華提供照片) 男聲小合唱《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安平提供照片) 2017年7月17日,文工團在參加一車間戰友聚會時,因沒有表演場地,只能演出快板、京劇清唱、小合唱等不需要場地的節目。圖為她們在聚會上表演的女聲小合唱《再唱山歌給黨聽》。(安平提供照片) 2017年9月10日,老戰友文工團在總裝區戰友聚會上演出大合唱《石堡子,我想你》。(王華提供照片) 藏族舞蹈《卓瑪拉》。(安平提供照片) 薛世明和陳玉麟表演詼諧幽默的陜北民歌二人唱《蘭花花》。(安平提供照片) 2018年5月,在上海地區5203廠戰友舉行的歡迎會上,文工團員們演唱緬懷關山三線歲月,謳歌軍工情戰友情的大合唱《石堡子,我想你》。老戰友們滿含深情的歌聲,勾起了上海戰友對關山軍工歲月的回憶,一曲歌畢,許多人早已淚濕衣襟。(安平提供照片) 老戰友文工團與上海戰友合影留念。(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戰友在上海留影。(安平提供照片) 2019年10月1日,老戰友文工團參加蘭州市老科協歡慶建國七十周年活動,圖為他們在萬達廣場演出后的留影。(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在社會活動中演出歌伴舞《共圓中國夢》。(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參加文化下鄉活動并演出節目。(安平提供照片) 文工團在科技助力扶貧活動中演出節目。(安平提供照片) 2019年10月,老戰友文工團在蘭州黃河鐵橋旁留影。(安平提供照片) 2019年10月,老戰友文工團在蘭州留影。(安平提供照片) 5203廠老戰友文工團的團員們,是一群充滿朝氣樂觀向上的老人,他們熱愛祖國,熱愛生活。自老戰友文工團成立以來,他們發揚三線建設軍工人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優良傳統,不講條件,不要報酬,不計較演出場地,堅持義務演出。而且所有的演出費用和路費住宿費全部自理。<div><br></div><div>來自軍工隊伍的5203廠老戰友文工團員們,在演出中謳歌祖國,謳歌三線建設精神,謳歌軍工情戰友情。他們用自己優美的舞姿、動人的歌聲和深情的朗誦,在火紅的夕陽里演繹著五二軍工人的家國情懷!<div><br></div><div>請大家繼續關注《咱們的老戰友文工團二:樂游天下》。謝謝大家!<br></div></div> 注:本集美篇很多照片雖然署名由安平提供,但實際上也有一部分是其他文工團員提供的。在此向提供照片的所有戰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孜县|
柳州市|
荔波县|
东明县|
元氏县|
巩留县|
益阳市|
清镇市|
阿克|
泰顺县|
萨嘎县|
积石山|
石泉县|
哈密市|
繁峙县|
曲沃县|
新巴尔虎左旗|
泉州市|
江永县|
东安县|
霍山县|
临安市|
榆树市|
秦皇岛市|
内丘县|
巴彦淖尔市|
潜山县|
农安县|
岑巩县|
黄梅县|
密山市|
乌审旗|
清水县|
饶平县|
沭阳县|
英吉沙县|
西安市|
达孜县|
江安县|
进贤县|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