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歐陽金谷書法作品</p><p class="ql-block">(展出作品43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歐陽金谷</p><p class="ql-block">歐陽金谷1944年8月出生于廣東省陸河縣。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廣西民族大學函授學院中文系。1962年12月入伍,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長、省軍區參謀長、軍長、廣州軍區裝備部部長等職,原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中將軍銜。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p><p class="ql-block">歐陽金谷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共和國高級將領,在緊張的戎馬生涯中,利用節假日和閑暇時間潛心翰墨,苦習書法,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他尤其擅長榜書和行草書,其作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將人生感悟、生活閱歷、文化積淀和軍人氣質,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頗具陽剛雄渾、酣暢淋漓的獨特風格,展示了將軍書法家的藝術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真 善 美</p><p class="ql-block">[視頻]歐金谷將軍左筆榜書創作視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桂強“牛”!</p><p class="ql-block">(為李桂強題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福</p><p class="ql-block">68x68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福</p><p class="ql-block">68x68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心</p><p class="ql-block">68ⅹ68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書魂</p><p class="ql-block">180ⅹ70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武</p><p class="ql-block">137x68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虎</p><p class="ql-block">180ⅹ70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居高聲遠</p><p class="ql-block">弘毅載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書林放鶴</p><p class="ql-block">墨海游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筆駕云濤</p><p class="ql-block">翰墨傳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奮進</p><p class="ql-block">180x70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春華秋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通達古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積跬致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惠風和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茶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智達高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源遠流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益壽安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筆緣墨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寧靜致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萬事達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萬祥云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松壽鶴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心曠神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心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墨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達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谷之“福”,洪福齊天</p><p class="ql-block">將軍書法,相信大家看過不少,也都熟悉。將軍書法有種威風凜凜的軍人之氣,賞之令人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受,他們不僅是馳騁沙場的將軍,而且還都能夠寫得一手精妙絕倫的書法。鄧拓在《由張飛的書畫談起》一文里說:“我國書法家并不限于文人,武將中也不少,如岳飛、張飛等。”</p><p class="ql-block">在古代,將軍書法家可是數不勝數:東晉的“書圣″王羲之,官至會稽太守,累遷王右軍,后人稱之謂“王右軍″;唐朝的名臣、吏部尚書、書法家顏真卿;南宋中興的四將之首、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岳飛;及至近代晚清的重臣曾國藩、左宗棠等等,哪一個不是威震八方、家喻戶曉的武將書法家?</p><p class="ql-block">在當代,共和國將軍中的書法圣手也不乏其人。如開國元勛朱德、葉劍英……原中國書協副主席、軍博研究員、文職將軍李鐸等,他們的書法各具特色,都頗有一股雄渾豪邁的軍人之氣。</p><p class="ql-block">君不見,能成為將軍的人,都是具有非凡能力的人,他們具有常人所不具有的軍事和管理知識,身經百戰,不畏艱難;具有堅毅果敢,殺伐決斷,能屈能伸的性格特征。他們的書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剛正不苛,錚錚鐵骨。</p><p class="ql-block">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將軍名叫歐金谷,他的書法除了霸氣,還有文氣。因為他是經歷過戰爭考驗的軍人,不但是一位優秀的指揮員,而且還是一位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別摯著追求的將軍。他在讀書筆記中寫著:“一把寶劍一支筆,文武之道兩相持。軍中自古多豪杰,崇武尚文更雅逸。″</p><p class="ql-block">數十年的軍旅生涯,他始終如一地堅持讀書練字。在他的書房中,除了軍事書籍外,還有很多的文學、歷史、哲學等名著,特別的是他還收集了大量與書法有關的各種碑帖、拓本和書法論著,種類齊全,應有盡有,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凡是與書法有關的各種報刊雜志、書史資料在他這里都能找到,我自已作為一個專業玩收藏的書法家,也自愧不如。他曾對我說:“桂強,我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買書、愛書、讀書,除了讀書就是練字。現在,臨帖成為每天的必修課。″ “這些年來,看了多少書,臨了多少遍帖也記不清了,有些自已特別喜歡的字帖,基本上每本都遍臨了幾十上百遍,力求練精、悟透……。″</p><p class="ql-block">正因為他對書法藝術如此癡迷和執著追求,身體力行下過這么大的苦功夫,才有今天過硬、扎實的書法基礎。無論是楷書、行書、隸書還是草書,他的書法既有傳統的繼承,又有顯著的個人特點。</p><p class="ql-block">由于他長期以來堅持對傳統書法的探索研究,因此他對楷書、隸書、魏碑等各種書體都形成自已獨到的見解,對各種字體的結構、用筆和章法都能熟記于心,并靈活地用于實際的書法創作中。特別是他的大字榜書,與顏體、魏碑、隸書三體的莊重、沉穩、雄健、渾穆等特點融為一體,形成了自已氣勢恢宏、沉著雄強、渾厚樸拙、灑脫奔放的特點,字字力透紙背,入木三分,一氣呵成。欣賞他充滿視覺沖擊力的書法,心情激動,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歐將軍的大字榜書,尤以“龍" “虎" “福" “壽" “武″ “劍″等字寫得最得心應手,因求書者眾多,影響也最大。我的很多書法同行和朋友都笑稱他為“龍虎將軍"和“福將軍"。兔歲新春,筆者有幸目睹了他以飽滿激情創作的大紅“福″字榜書,其書筆酣墨暢,讓人觀后感到似有一股滿滿的福氣撲面而來。</p><p class="ql-block">“福"字,古時是指“福氣″、“運氣",現在人們對福字的理解是“幸福″。縱觀古今,因“福″字的特殊含義,往往成為書法家創作的對象,又因“福″字寓意“洪福齊天″、“吉星高照″等吉祥之意,成為中華民族千古永恒的祈福迎祥主題和人們共同追求的人生目標,一個“福″字,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祝愿。</p><p class="ql-block">歐將軍的“福″字,取法傳統,結字端莊,筆墨飽滿,線條雄強,充滿乾坤正氣。欣賞他的書法,見字如見其人,令我肅然起敬!</p><p class="ql-block">“祈福、納福、惜福、祝福"是中華傳統文化現象的概括和代表,“福、祿、壽、喜、財、吉″六大吉祥字之首是“福"字,“福″字永遠都是人類歷史上人們孜孜以求的永恒主題。</p><p class="ql-block">時值新春,新年納福。愿歐將軍滿滿的“福″氣,給大家帶來無尚吉祥,千祥云集,百福駢臻。</p><p class="ql-block">(文/李桂強)</p><p class="ql-block">2023-02-03 于古端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正氣</p><p class="ql-block">180ⅹ70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德</p><p class="ql-block">180x70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鵝</p><p class="ql-block">180ⅹ70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國夢</p><p class="ql-block">180x70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龍</p><p class="ql-block">180ⅹ70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凝心聚力 再鑄輝煌</p><p class="ql-block">137ⅹ68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韻深情 堅質浩氣</p><p class="ql-block"> 一一歐陽金谷書法作品欣賞</p><p class="ql-block"> 歐陽金谷將軍作為解放軍高級將領,曾經金戈鐵馬,征戰沙場. 一九九八年,歐陽金谷將軍時任廣州軍區某集團軍軍長,率部抗洪搶險,保衛人民財產,視災區為故鄉,視百姓為父母,表現了我軍高級指揮員帶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精神境界。</p><p class="ql-block"> 尤為可貴的是,歐陽金谷將軍“武者重文,長留書香繞戰袍”。書法對于歐陽金谷將軍說,不只是簡單的業余愛好,用以陶情冶性,更寄托著他的豪情壯懷。正如歐陽金谷將軍所說:“書如其人。吾是軍人,當求軍旅之風骨。旌旗之下,金戈鐵馬,電閃雷鳴,更有熱血忠誠,猛土如云,本身就是拔山蓋世、氣勢如虹的天地書法。吾常以營帳為家,勤與士兵為伍,無論戍邊鏖戰疆場,還是柳營演兵看劍,都深感軍中特有的精氣神。此種境界引入書法,乃是剛勁厚重、質樸與大氣,故吾常以軍旅為師,屢有所得。”</p><p class="ql-block"> 古有《筆陣圖》,喻書法為疆場;今有軍旅書家,卻從火熱的軍旅生活中悟出書法,以書法抒發天地正氣、壯烈情懷。書法的源泉在于火熱的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積累感悟、迸發靈感。歐陽金谷將軍的創作實踐給我們以新的啟示。</p><p class="ql-block"> 歐陽金谷將軍是一位富于創作激情、創作成績突出的書法家。他涉獵楷書、隸書、行草等,熱心榜書創作。他的楷書務求平正,質樸拙厚。也許沒有專擅楷書者的骨肉勻停、布置得當,但真力彌滿,絕無拘束,亦自不易。他的隸書則以漢隸為基,借鑒清人隸書,寬博雍容,給人以堂皇正大之感,相對來說,歐陽金谷將軍最擅行草。他的行草書取法王鐸、傅山,尤其與傅山的豪邁激越相通。初始,他遍覽歷代行草書,后以王鐸、傅山的連綿行草書為突破口,找到了抒發激情的獨特語言。綜觀其行草書,熔金出冶,一任流走,在大氣盤旋中,時見姿媚躍出,極富感染力。將軍風骨有書韻,書家本色是戰士,這是他胸懷廣闊、器局宏大生活的折射,更是他愛黨、愛國、愛民、愛兵赤膽忠心的自然流露。</p><p class="ql-block"> 劉熙載說:“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歐陽金谷將軍當之而無愧。</p><p class="ql-block">(原載2017年1月10日中國城市經濟網。有刪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艱難方顯勇毅</p><p class="ql-block">磨礪始得玉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奮</p><p class="ql-block">180ⅹ70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劍</p><p class="ql-block">367ⅹ144cm (丈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曠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歐陽金谷將軍的軍旅書法人生</p><p class="ql-block">早就聽說廣州軍區歐陽金谷中將酷愛書法,卻不想其藝術水平及數量遠超人們的想象。不久前,在某部一間大會議室里,我親眼目睹將軍近年來的數百篇“習作”。作品一一展現在眾人面前,并不出所料地立刻引來一片驚訝和贊嘆。</p><p class="ql-block"> 的確,在場的不乏書畫行中的專家和老師,但都認為在有限閱歷中,尚未見過將軍這樣的書者——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領導,所到之處倍受禮遇,然而,以書會友他處處和藹謙遜;他是一位叱咤風云的軍人,把使命責任高舉過頭頂,卻又可以排除一切干擾,凝神屏氣磨墨練筆;他的作品不論張計,只用捆論,勤奮可用尺子度量,個性特點必定是寫了后面,一定把前面的“摧毀”。他說:“沒有反思,就難有進步;沒有超越,就無法提高”。最讓人佩服的是,將軍的書法各體均工,行書、隸書、楷書、草書、魏碑應有盡有,對聯、扇面、斗方、條屏疏落有致,可謂小書如寸徑,大書驚雄渾。無論是揮灑的丈二榜書,還是工整題跋的靈秀小楷,皆讓人感受到一種奇古雄健與飄揚灑脫之風,其書真有揮斥八極和凌厲九霄之勢。觀賞他的書法,不僅給人一種精力彌滿,筆力驚絕之感,而且傳遞出一種神全氣旺的英武與暢快,令人震撼不已。</p><p class="ql-block"> 追溯將軍學書,源于少小躬耕,因貧困所擾,讀書甚晚。18歲時參軍入伍,立志學有所成,以圓多年夢想。1989年,全軍開展軍地兩用人才活動,身為一師之長,其時已近知天命之年。作為共和國的軍人,他深知保衛國家安寧和改革開放成果之重任;作為黨的高級干部,他更思考人民解放軍在走過幾十年光輝歷程后的共和國和平年代與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應對新的時代和新的挑戰。他向全師包括自己發出了號令: 拿出當兵習武的勁頭,從現在開始,從每一個人做起,努力成為具有科學文化知識的高素質軍人。</p><p class="ql-block"> 從此,將軍縱觀博覽,利用課外點滴時間潛心學書。他知道,“字無百日工”。學書之路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就連坐車、走路,他的手里都握著一支筆,有意無意中隨時琢磨筆法和腕力。最初,他苦臨歐陽修、顏真卿、趙子昂等的字帖 ,后又轉臨魏碑,并廣泛涉獵王羲之、王鐸、米芾、黃庭堅、孫過庭等多位書家的用筆、結體及章法,還將一些規律性的方法作了對比、借鑒。如果說,初始時他把業余學書、寫書作為一種理想追求,一種品性修養;那么后來,書法藝術不知不覺地已經成為自我心靈凈化和情感升華的一種過程和一種意識、一種精神,一種高度提煉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將軍勤學苦練,不恥下問,甘拜部屬為師,不僅在部隊傳為佳話,更成為官兵爭先恐后學習成才的動力和楷模。</p><p class="ql-block"> 在記者看來,將軍通過學習書法和從書法的海洋中不斷的認識、感受和超越,來求得自己的品味及書寫技法的提升,不僅是當代軍人與時俱進,敢于拼搏的精神象征,同時也是一位文化底蘊深厚的儒將歷經人生風風雨雨之后,依然保持戰士本色,并通過書法的形式,寄托自己對美的理解,對理想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將軍學書時間近二十年,他不拘泥于碑帖和古人。在將軍看來,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學習中國書法不僅能夠實踐“弘揚國粹,振興中華”的理想,更是考驗自己“取法乎上,僅得乎中”為“取法乎當,為我所用”的治學態度。細品近年來將軍寫下的各種書法作品,或重若崩云,或輕如蟬翼,暢澀相映,巧拙互見,真正走出了一條繼承傳統,不斷開拓,馳騁自如,富于內涵的書法之路。</p><p class="ql-block"> 將軍的書法追求氣勢和神采。許是行伍出身,將軍通常喜歡使用狼毫長鋒筆,尤其注重書寫時的“鋒變”,從而達到揮灑自如,表現胸臆之意境。他還喜歡用濃墨,說豪放和大氣更符合軍人的性格。由此,我們想象得出,將軍金戈鐵馬、拔山蓋世,以營帳為家,與士兵為伍,無論昔日鏖戰疆場,還是今朝演兵看劍,追求的是一種旌旗之下電閃雷鳴、猛士如云的豪邁和風骨,是筆隨情走,隨心所欲的鮮活和靈動,是枯潤相間,酣暢淋漓的墨趣與精神。的確,書如其人。將軍是軍人,軍旅生活融入到他的血脈中,因此,他的書法給人一種特有的精氣神。他的榜書,如濤沖電擊,氣勢奪人;他的用墨,虛實自如,化靜為動;他將雄強與虛和作了含蓄有機的結合,涵奇于凡,寫心寫性,寫出了字的節奏與韻律。</p><p class="ql-block"> 將軍身邊的工作人員都說,一旦將軍拿起筆來,就全然進入到另外一種境界,并深深地陷入這種情境中。那種孜孜不倦對常人來說不可謂不累,可對于將軍來說卻是酣暢淋漓般的愜意。不久前,北京的許多書法名家觀其揮毫潑墨、談書,不無感嘆,紛紛評價將軍書作是:“字形舒展,氣度恢宏,外密內疏,平中求險,既有碑刻之身骨,也有魏碑之風韻,豪放之氣溢于縑素,達到了人書俱老的境界”。</p><p class="ql-block">(原載:中國軍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壽</p><p class="ql-block">367x144cm (丈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長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德</p><p class="ql-block">137ⅹ68cm</p><p class="ql-block">(李桂強補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藝境無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趙樸初書藝傳承人李桂強其人其書</p><p class="ql-block"> 李桂強先生在書法方面的造詣,可圈可點的當是得益于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書法藝術的傳承。其書風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p><p class="ql-block"> 第一點是其書法中有貴和、尚中的內在精神。李桂強的書法展示著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核,他的書法早期是寫“二王"、趙孟頫、蘇東坡等入手的,所以結構上方正靈動,整體很豐滿,而且骨法很有勁道,在用筆上也是比較偏向澀,而不趨向于疾。李桂強中年后其書更注重于帖學,筆法大多學習的是蘇東坡的筆法,所以其字勢向右傾斜且扁而肥,隨后又納入顏真卿字體的雄健和米南宮的穩健的特色,最終形成自己的圓潤中常而又挺拔,方正的字體中又帶有些許的雄健。</p><p class="ql-block"> 第二點就是清新雋永。李桂強的字追求的是字的精神,而不追求字體的唯美,其書法大多是性情中有感而書,文字合一、詩書合一,因文而書,是有感而發的作品較多,所以李桂強的書法作品很少是有重復的。</p><p class="ql-block"> 第三點就是他的書法作品中藏有佛家的禪智,這個是他除書學趙樸老外,與深入研究趙樸老的佛學思想是分不開的。趙樸初的字字字如蓮花,作品中帶有很多的梵音,字體非常的古雅和平和,自然而恬淡,像是不染凡塵的白蓮花,充滿著佛家的智慧。此中意象,李桂強是深有體味和繼承的,有些作品,細細品來與趙樸老手筆如出一轍,不同之處是少了些佛家氣象而多了一份軍人之剛直正氣,令人嘆服。</p><p class="ql-block"> 縱覽李桂強作品,書法有三個顯著特點:</p><p class="ql-block"> 其一,書法用筆剛柔相濟</p><p class="ql-block"> 書法用筆,號稱千古不易。可是李桂強的書法,似乎用筆并不太難,或者說已經破除千古不易。他破解用筆之難的法則就是剛柔相濟。在李桂強的筆法里,筆走如龍,是為剛,筆走如鳳,既為柔,龍鳳顧應,合融而成剛柔相濟的筆法氣質。李桂強書法用筆,簡而約成,主追筆法的虛實結合。看透筆法,無非就是虛意實成,實筆虛續的內涵,虛實之功,也就是剛柔相濟的能力,筆法成剛含柔,不易之中有簡成,所以李桂強用筆篤定坦然,瀟灑自如。</p><p class="ql-block"> 其二,書法的結體以圓瘦為特色</p><p class="ql-block"> 觀看他的書法,字字有精神,這是因為結體成瘦的結果,字體顯精神,定位于一個瘦字。但是他書法的結體瘦不是長瘦,而取圓瘦姿態,字體不顯長扁,以求方圓,規整秀目,有精神并且很儒雅。</p><p class="ql-block"> 其三,書法章法以和諧為追求</p><p class="ql-block"> 觀賞李桂強的書法,大字顯器重,小字顯飄逸,章法之妙,在于和諧,悅目但不激烈,生動卻不沖撞,大與小顧,粗與細應,太極之法,和諧為妙。書法的章法也是文化之法,可以說是對傳統文化內涵的一種概括總結,然后融進書法的章法構造里,書法有世理,有內涵,疏密有道,濃淡成禪,可以說是章法和諧的典章。</p><p class="ql-block">(原載百度網,文章有改動和刪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李桂強書法作品</p><p class="ql-block">(展出作品45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桂強藝術簡介</p><p class="ql-block"> 李桂強,男,漢族,字瘦牛,筆名軍旅墨客,號夢墨齋,1963年1月生,廣東四會人。軍旅書法家和收藏家,趙樸初書藝傳承人。</p><p class="ql-block"> 1982年10月入伍,服役于廣州軍區著名“塔山英雄部隊”,從事電影放映員工作。曾參加對越支邊作戰,榮立戰功兩次。戰后作為提干對象被選送到桂林陸軍學院學習,后供職于廣州軍區第四十一集團軍和廣州軍區裝備部機關,從事部隊文化宣傳工作。榮獲廣州軍區“軍地兩用人才先進個人″和總政“全國軍地兩用人才先進個人”。</p><p class="ql-block"> 2003年轉業進廣州。在廣州市天河區文廣新局工作,任職廣州天河博物館館長、劉永福紀念館館長和廣州從化蘇東坡紀念館館長。廣東省委辦公廳授予“南粵英杰"、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聯合授予“廣東十大杰出藝術家",國家文化部頒發“共和國文化藝術終身成就獎″等榮譽;中國美協、中國書協和中國國家藝術促進會聯合授予“人民書畫家"榮譽,中央電視臺授予“CCTV.藝術傳承人"。</p><p class="ql-block">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榮寶齋等出版《李桂強書法作品集》(大紅袍)、《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畫家精品系列~李桂強作品集》、《中國書法藝術精粹~李鐸 沈鵬 李桂強》、《李桂強書法》等個人專著二十余部;作品多次榮登北京地鐵一號線、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展播;被中國美術館、國家圖書館、天安門城樓、深圳美術館、中國臺北故宮和俄羅斯世界頂級院校列賓美術學院等單位收藏。北京瀚海、中鴻信、廣東保利、廣東古今、廣東文雅、湖南國拍、澳門中信國際、香港佳士得、香港今是、臺北中正等國內外十余家藝術品拍賣行連續多年上拍其作品,均悉數成交。為名符其實當代最具市場潛力中青年書法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系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四會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四會市書畫學會副會長、四會市政協第九、十屆委員,世界華人實力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兼廣東大灣區分會主席,中國南方書畫院副院長、廣東南粵將軍書畫院副院長、廣東金谷書畫院院長和廣西山暉書畫院院長等。現為北京《中國美術市場報》社總編輯兼副社長。</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視頻] 行書趙樸初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趙樸初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宋.蘇軾《打葉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當代.李邕立《詠東盟博覽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才俊書家李桂強</p><p class="ql-block"> 文/孔見</p><p class="ql-block"> 桂強同志曾經是我的戰友,1996年我從北京軍事科學院調到廣西塔山英雄部隊工作,當時桂強同志在集團軍政治部從事文化工作。我也喜歡書法,因此很快熟悉。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孜孜不倦的年輕軍旅書法家的勤奮精神和才華。</p><p class="ql-block"> 桂強出生在廣東肇慶,這是個出產文房四寶之一端硯的神奇地方, 自古以來人杰地靈,出了不少書法家,南海康有為就離此不遠。桂強從小受到熏陶,接觸書法,打下了很好的底子。他當兵以后,因為字寫得好,所以很快調到政治部搞文化工作,成為自學成才的先進戰土,并出席了全軍自學成才積極分子會議,受到軍委領導的接見,加人了中國書法家協會。</p><p class="ql-block"> 桂強的書法基礎扎實。 他書風傳統,以行楷見長,用筆沉穩厚重,結字方正秀麗,擅長行書中堂、對聯、橫批等形式的創作。有時,酒后放開,由行楷而行草,寫得也是風生水起,瀟灑自在。桂強年輕好學,不僅苦臨古帖,而且讀帖認真,習字嚴謹,一筆一劃準確到位, 在他的作品中,是很難挑出瑕疵的。</p><p class="ql-block"> 桂強同志已經離開部隊轉業到地方工作了, 但我們都在廣州,時常來往。他還年輕、相信他在書藝上會大有作為。</p><p class="ql-block">作者系原廣州軍區副參謀長、少將軍銜,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趙樸初詩一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鴻圖永啟</p><p class="ql-block">200ⅹ82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寧靜致遠</p><p class="ql-block">200x82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錄《易經》句</p><p class="ql-block">200x82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 沁園春.雪</p><p class="ql-block">300x82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郎 .詠四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唐.徐凝《牡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桂強書法評語</p><p class="ql-block"> 沈 鵬</p><p class="ql-block"> 中國書法的特點之一是古法用筆,以線造型,以表現總體勢態,造成一種蘊蓄勢能的節奏韻律,使當中形成似靜而實動的獨特表現風格。</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李桂強的作品確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既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又有酣暢的筆墨功力,給人們強烈的感染力。這正是他數十年來深入研究傳統不放松,深入自然不放松,精心創作不放松的結果。他的作品感人之處不僅在于此,還在于緣物寄情。他描繪是詩,抒發的是作者之情。他筆下的作品意是追求一種精神境界,或淡雅,或靜謐,或蒼茫,使人覺得書外有意,意味無窮。</p><p class="ql-block"> 意境的創造有賴于完美、新穎的字體,形神兼備的造型和嫻熟老練的筆墨技巧。各種書法語言要素具備才能形成完美的中國書法藝術。為達到這一點,首先要具備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赤子之心,用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滋養自己,是作為一個中國書法家的魂魄所在。技法立足于傳統,著眼于創新,是民族傳統的生命活力所在,而面向生活和把握時代則是創新的原動力。希望李桂強在以后的藝術道路上越走越遠。</p><p class="ql-block">注:本文作者沈鵬先生,系原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出版總社顧問,《中國書畫》雜志主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趙樸初自度曲《百花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唐.李白《古朗月行》</p><p class="ql-block">137x146cm</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宋.歐陽修《醉翁亭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晉.王羲之《蘭亭集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趙樸初詩詞四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自作詩《六十書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文征明《拜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趙樸初詩詞七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招財進寶(合體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軍旅人生 翰墨情深</p><p class="ql-block">一一李桂強與歐陽金谷將軍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長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注:2025.1.5 補充作品重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圖片提供:廣州夢墨齋</p><p class="ql-block">編輯:一平</p> <p class="ql-block">桂強之缽</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菏泽市|
祁东县|
安康市|
汉中市|
安国市|
江华|
揭西县|
牟定县|
上思县|
阳西县|
长子县|
荥经县|
铜陵市|
博爱县|
汉源县|
改则县|
靖边县|
齐河县|
张掖市|
思南县|
陆川县|
当涂县|
离岛区|
亳州市|
淮北市|
图木舒克市|
株洲县|
鹿泉市|
同仁县|
卢氏县|
胶南市|
临高县|
任丘市|
汝南县|
灵台县|
澜沧|
太原市|
永州市|
娱乐|
福泉市|
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