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洪水村遠景 洪水村紋身的阿婆韓眉出老人 洪水村的母女們(2010年2月19日拍攝)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農歷三月三,又是海南黎族、苗族人民傳統的民族節日,也稱“愛情節”。這是黎族、苗族人民悼念祖先、慶賀新生、贊美生活和歌頌英雄、歌頌愛情的傳統佳節。也是青年們的美好日子,又稱“愛情節”、“談愛日”。黎語稱“孚念孚”,是海南黎族、苗族人民悼念勤勞勇敢的祖先、表達對愛情幸福向往之情的傳統節日。</p><p class="ql-block"> 然而,隨著新一輪新冠病毒的襲來,“今年的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節慶活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唱響民族團結進步主旋律’為主題,主會場設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和五指山市水滿鄉”的慶典活動被叫停,改為線上進行,這不能不說非常遺憾,但疫情防控是國家大事,必須遵守。</p><p class="ql-block"> 這里,我將今年2月中旬到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洪水村采風的圖片及該村過去的圖片進行整理對比,讓這個古老黎村走近大家視野,相信感受強烈,為洪水村的巨大變化叫好。</p><p class="ql-block"> 洪水村是黎族農民居住的山區自然村落,四周高山起伏、俊秀挺拔,林木繁茂,河流縱橫,自然資源豐富,保持著典型的原始生態環境,保留完好的民俗民風,“有海南的香格里拉”之稱。</p> 俯瞰今日洪水村 俯瞰今日洪水村-老村美景 俯瞰今日洪水村-新村晨光 洪水村委會位于昌江縣王下東南邊,距離鄉政府12公里,轄俄力、南力、南方、桐才四個自然村,現有水旱田面積300多畝,橡膠面積3200多畝,主要農作物為水稻、山蘭稻、木薯;經濟作物是橡膠。其中俄力村人口350人,69戶,是我20年間光顧最多、留下豐富影像最多的村子。<br> 當日中午,我們在昌江霸王嶺一帶拍完木棉花景觀后,就自駕坦克300越野車翻山越嶺駛入王下鄉,這里可是大名鼎鼎“黎花三里游”之福地,2018年底王下鄉獲評全國第二批、全省唯一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2019年底王下鄉實現全鄉脫貧,當地森林覆蓋率也提高至98%。我們先旅拍了黃帝洞和十里畫廊,爾后在蜿蜒的水泥路上行使20分鐘就順利到達了黎花二里洪水村,要知道在十多年前這里還是小小泥沙路,車輛進山很不容易,也不安全。<br> 下午四點多,在進村前的高坡上,我們專門停下車并登上車頂,居高臨下拍下現在老村新貌,還放飛無人機留下最新的影像,希望新舊對比用。 居高臨下的洪水村美景 從山坡下來進村,立刻被“時光里”民宿的醒目招牌和嶄新的茅草屋接待中心所吸引,感到震驚和歡喜。記得前幾年來,因為村民早在2012年后就陸續搬進新村磚墻后,不少茅草屋倒塌與破損,令人心痛與遺憾。<br> 村民告訴我,政府從2019年開始設計策劃,在原來茅草屋的基礎上進行修繕作為民宿,游客可以入住體驗。堅持著在開發中保護,保護中開發的原則,保護生態,就地取材,空間規劃。提升了鄉村游魅力,努力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村民的“金山銀山”。 <br> 特別是黎族居住文化活化石—金字型茅草屋得到了很好保護,并保留了黎族棉紡織工藝、民族織錦、藤編、牛皮凳等非物質遺產和黎族生產、生活風貌,在黎族文化和生態文化優勢的基礎上。去年底,民宿還引進了國內現進的聲光電技術,打造了沉浸式古村落夜游項目,其中包含懷舊時光、錦繡時光、四季時光、戀愛時光四個文化展館。讓古老黎族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碰撞,煥發了新的活力。<br> 2019年10月,該村在縣里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小型公交接駁的方式,按日發2班次解決通客車問題,打通人民群眾通客車“最后一公里”,真正實現了村村通客車。<br> 我們進村后,立馬利用陽光西下的有限時機,對修舊如舊老村子茅草屋和周邊花園式的庭院進行了一輪長槍短炮的拍攝,希望留下更多的影像資料。在聽說晚上有燈光秀打亮老村的消息后,決定留下住在村里,可惜最低580元的民宿房間早已住滿,好在善良的村民韓定榮夫妻給了我們最大支持,他們殺雞網魚弄出一桌豐盛的黎族飯菜,用黎家特有的糯米酒讓我們盡情暢飲,享受節日般的快樂,特別是腌制的山鼠肉還是第一品嘗,讓人好奇與后怕。飯后,還將我們安排到他家里居住,令人十分感動……。<br> 縣政府籌集資金,對洪水村黎族傳統茅草屋村落進行修復升級,重建船形屋民宿,增加黎族歷史文化的展示內涵。 映入眼簾的是黎族船形和"金"字型茅草屋,大門旁擺放著傳統的農作工具,四周都是蔥蔥郁郁的植物。 映入眼簾的是黎族船形和"金"字型茅草屋,大門旁擺放著傳統的農作工具,四周都是蔥蔥郁郁的植物。 映入眼簾的是黎族船形和"金"字型茅草屋,大門旁擺放著傳統的農作工具,四周都是蔥蔥郁郁的植物。 映入眼簾的是黎族船形和"金"字型茅草屋,大門旁擺放著傳統的農作工具,四周都是蔥蔥郁郁的植物。 映入眼簾的是黎族船形和"金"字型茅草屋,大門旁擺放著傳統的農作工具,四周都是蔥蔥郁郁的植物。 映入眼簾的是黎族船形和"金"字型茅草屋,大門旁擺放著傳統的農作工具,四周都是蔥蔥郁郁的植物。 映入眼簾的是黎族船形和"金"字型茅草屋,大門旁擺放著傳統的農作工具,四周都是蔥蔥郁郁的植物。 映入眼簾的是黎族船形和"金"字型茅草屋,大門旁擺放著傳統的農作工具,四周都是蔥蔥郁郁的植物。 映入眼簾的是黎族船形和"金"字型茅草屋,大門旁擺放著傳統的農作工具,四周都是蔥蔥郁郁的植物。 映入眼簾的是黎族船形和"金"字型茅草屋,大門旁擺放著傳統的農作工具,四周都是蔥蔥郁郁的植物。 村民韓定榮夫妻倆在辣椒地里勞作中 夜色中的洪水村老村燈光秀 夜色中的洪水村老村燈光秀 村民韓定榮(右1)親自下廚,為我們準備的一桌豐盛的黎家晚宴 第二天黎明時分,我再次飛起了無人機,迎著曙光,沿著老村、新村、水稻田和山間河流,拍下了一幅幅美輪美奐的精致圖片和影像視頻。早餐后,我們邀請75歲阿婆韓眉出老人,穿戴黎族服裝服飾,走進裝飾一新的茅草屋老村子,用鏡頭記錄老阿婆重游故地的喜悅與歡顏,而現在這些紋身的阿婆隨著年歲的增加,也越來越難拍攝到了。隨后我們還在新村街道進行了街拍,也走進了村民家拍到他們的早飯盛景……。<br> 脫貧后的村民生活有了較大改善,水電早已落戶每家,家電摩托車已是標配,不少家庭還有了小車、農用車等運輸工具,出行不在是難事,村里新建的公廁已開放。雖然新村的住房已有十年之久,大家進行了一些加大加高改造不太規整,但寫在臉上的笑容與自信隨處可見,其樂融融,才是最真實的寫照。 俯瞰今日洪水村-全景圖 俯瞰今日洪水村-民居水田 魚眼中的洪水村晨景 洪水村俄力新村村民在田間勞作 洪水村俄力新村村民在田間勞作 洪水村俄力新村村民在田間勞作 洪水村俄力新村村民在田間勞作 洪水村俄力新村街景 洪水村俄力新村街景 洪水村俄力新村街景 洪水村俄力新村街景 洪水村俄力新村街道上紋臉阿婆 俄力村村長林國強在家中與遠道而來的親朋好友共進早飯 俄力村村長林國強在家中與遠道而來的親朋好友共進早飯 洪水村俄力新村街上新建的公廁 洪水村紋臉阿婆韓眉出老人老村中亮相 洪水村紋臉阿婆韓眉出老人老村中亮相 <p class="ql-block"> 下面這組圖片是2010年春節,我在當時的洪水老村拍攝的,現在已成為歷史資料。</p>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2010年2月19日,拍攝于昌江王下鄉洪水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门市|
尉犁县|
曲水县|
万山特区|
宜都市|
长治市|
贵阳市|
鹤山市|
朝阳市|
资兴市|
体育|
景德镇市|
大连市|
洛阳市|
富阳市|
全州县|
吴堡县|
彭阳县|
高碑店市|
陵川县|
厦门市|
监利县|
炉霍县|
施秉县|
和硕县|
石泉县|
自贡市|
淳化县|
柯坪县|
大姚县|
吴川市|
仙游县|
石家庄市|
临城县|
普陀区|
上栗县|
高密市|
汝州市|
庄河市|
洛南县|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