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哦,賈村原</p><p class="ql-block">李濟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引子</p><p class="ql-block">沖著賈村原的名氣去,上了賈村原,你卻會無名的失望。</p><p class="ql-block">失望,那是因為你不懂賈村原。</p><p class="ql-block">就像理解張承志,你必須了解伊斯蘭,理解遲子建,你必須了解鄂溫克族,理解阿來,你必須了解土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理位置</span></p><p class="ql-block">不要被簡單的表象所迷惑,正如許多典型的例子一樣,簡單的表象下面常常隱藏著厚重的秘密。</p><p class="ql-block">小時候讀《敕勒川》,真正開始理解《敕勒川》,卻是在賈村原。“天似穹廬,籠蓋四涯”,在生活里讀懂了《敕勒川》,也讀懂了賈村原。</p><p class="ql-block">眼光放遠了,放大里看,賈村原是單調的,是貧乏的,這也是人初上賈村原失望的原因。</p><p class="ql-block">似乎能一眼望到邊,一色的,黃的,麻的。拉長了距離,或者是換個角度,還是一色的,黃的,麻的。所以失望的同時,就會用光禿禿來形容賈村原的景象。而這些失望啊,全因為這單調、這貧乏、這一色,全因為你不了解賈村原。</p><p class="ql-block">一眼能望到邊,無遮掩的一覽無余,滲透到了賈村原人的性格里。直腸子,不遮遮掩掩。別人對上是狗,對下是狼,對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是鬼。而賈村原人,實騰騰,寡言少文,對誰都是一樣,倒成了稀欠,“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慢火熬爛骨頭,慢慢地,人自然會了解賈村原人,也會從骨子里喜歡賈村原人。</p><p class="ql-block">賈村原看起來一馬平川,這是你對她的總體印象。重感悟,有全局,這是我們的特點,也是我們的優點,這也是我們活得智慧和通透的根基。辯證地看,賈村原人受限于她的一馬平川,也受惠于她的一馬平川,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耿直的賈村原人感念這一方特殊的土地。</p><p class="ql-block">以托缽佛的身份行走在賈村原。南有蟠龍山(是龍首),北有龍尾村,中有龍新村(是龍心),賈村原叫龍川,蛛絲馬跡,都有緣由和起因。象大蟲,大蟲就是老虎,所以也叫大蟲嶺,名稱體現時尚和風氣,冷兵器時代,大蟲象征武力和威猛。想象可以插上翅膀,可以類比,是賈村原冬天空曠天空上的大雁,是賈村原春天一望無際原野上的小燕子,在高處看賈村原,惟妙惟肖,象神龜,寄予了仁者長壽的美好祝愿。</p><p class="ql-block">在北邊六盤山余脈千隴諸山,南邊秦嶺山脈之間,賈村原一座黃土臺原橫亙其間,大致東南西北走向,略呈南低北高之態,東南起底店坪,西北收塘坊口,最南端蟠龍山,最北端井邊頭,東梢頭東坡,西梢頭西坡,東西寬大約十余公里,南北寬大約三十余公里。賈村原西有金陵河,東有千河,北有清水河,南有渭河,東西南北坐擁四水,所以鄉諺村語才欣欣然傳唱“賈村原象條船,四面八方水圍嚴”。仔細揣摩這些口歌,賈村原人居鐘靈毓秀風水寶地的自喜很明顯的蘊含其中。賈村原大大小小的村莊,李家凹,杜家凹,上官村,南皋村,廣福村,西營,東坡,北村,文酒,端西,蒼園,陵厚寺,鐘樓寺,車家寺,井邊頭,大坡口,段家窯,白石溝,馬家村,韓家村,魯家村,劉家村,三家村,強家堡子,宋家原邊,靈龍,馬塚,新莊,老莊,北社,南社,大槐樹,吳家溝,就如同乘坐在同一條船里的人,或支頤遙望,或把盞品茗,或指宿探月,或搖扇撫膺,或狂吼秦腔,形態各異,姿態萬千,各富情趣,村村莊莊各有各的不同。而這些風格不同的村莊,除了讓我們心生敬重,也會讓我們把鄉民口中的順口溜牢牢地記在心中,做為我們走進這些村莊觸摸這些村莊表象之下文化靈魂的拐杖。“走進賈村街道不要耍人,走進杜家凹不要賣文,走進廣福村不要逞能,走進東坡村不要胡掄……”,口中默誦著這些順口溜,心存敬畏,服低服小,謙恭自矜,情不自禁的努力尋求埋藏在這些簡單表象之下的厚重秘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滿眼干渴</p><p class="ql-block">賈村原一眼望不到邊,這一眼望不到邊孕育了賈村原的性格。除了廣袤,高風旱原,高是她的特點,少水也是她的特點。外地人總是謔笑賈村原人的嗇皮,奇怪加嘲笑地說,“上了賈村原,討水比登天還要難,能給三個蒸饃,不給一碗水”,雖有些夸張,但也是實情。下雨天的房檐水都要用盆盆罐罐接起來,一點都不敢浪費。村村有大澇池,洗衣喂豬飲牛,都是大澇池里的水。如果有幸能看見河,賈村原人,或許會不無羨慕地說,賈村原要有條河就好了。好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情況都有了些改變,大澇池在賈村原也成為了永遠的歷史。</p><p class="ql-block">羨慕歸羨慕,但更多的時候,賈村原人不是把目光投向外面,而是更多的專注于自己腳下的土地。賈村原缺水,那就自己想辦法解決,挖井,一旦選定了地址,如同愚公一樣,那就深挖不止。這土地也終給他們的堅持以回報,不換地方,一镢頭挖到底,三十余丈,多能見到水,環境再一次塑造了他們的性格,忍耐,堅持,終會有結果。這種集體性的性格,也是賈村原人無論走到哪里都受人們歡迎的原因之一。出門在外,無論在本鄉還是在異鄉,無論從事什么工作或職業,如同在賈村原挖井一般,一旦選擇了地方,一镢頭挖到底,吃苦耐勞,恒毅執著,堅持不懈,環境塑造了性格,許許多多成功的例子,也足以證明了這種性格的可貴。</p><p class="ql-block">賈村原人性格中的耿直、恒毅,都是這深情的土地賜予的,賈村原人懂得感恩,懂得回報這深情的土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遷應變</p><p class="ql-block">手扶犁鏵,或把纜繩深深地嵌在肩胛里,矚望這土地的回報,秋種夏收,日夜勞作,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賈村原人耿直恒毅的性格,誰會做逃離土地的選擇。</p><p class="ql-block">即使逃離土地,賈村原人的性格,也使賈村原人的逃離有賈村原人的特點。學手藝的多,最早是裁縫待詔木匠,即使離開家鄉,也不打算做和土地的長久告別,既工既農,受到實惠之后,即成一種方向,也成一種風氣。誰家有個木匠或裁縫,金手銀胳膊,在土地中挖弄之外,就活便得多,到了婚娶的年齡,小伙子就不愁媒人踏斷門檻好姑娘嫁上門來。</p><p class="ql-block">一直延續到改革開放,政策松動,發展加快,各個地方大搞基本建設,建筑行業快速發展,大小工地如雨后春筍,應時而動,樸拙厚實,憑力氣吃飯,靠實干養家,賈村原人快速投入到建筑行業,一時間賈村原人就成了建筑行業的主力軍,艱難困苦中的求生,奇跡也從積累中產生。都是從瓦工干起,吃苦耐勞,埋頭苦干,從瓦工到領工,到技術員,到建筑行業的老板。賈村原建筑行業的大老板多,可能連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一門心思把一件事情干到底,不知不覺間,他們竟成了老板。賈村原是沉默的,她對她的兒女們的養育也是無聲的,賈村原只是默默地把她的性格塑造在她的兒女的性格之中,惠澤其本,潤物無聲,這就是賈村原性格深處蘊藏著的品格和胸襟。</p><p class="ql-block">迫不得已離開生養自己的土地,賈村原文化賜予他們的東西,他們卻從來不敢言棄,勤勞,善良,忠厚,知恩圖報。</p><p class="ql-block">“富出門,窮在家”,這是賈村原女人的善良,也是賈村原女人對她們將要出門的男人的安慰。一拃厚的鍋盔,能挑到房檐上的長扯面,只有男人要出門的時候,女人才大方的把窮日子不當日子過。吃過女人調好攪好的長扯面,背上女人裝好的麥子色的厚鍋盔,賈村原出門在外的男人,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罪都能受,什么業都能創。</p><p class="ql-block">賈村原人就是賈村原人,他們始終知道,他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說復雜復雜,說簡單簡單,原來啊,一切皆有因緣,或許,所有的原因和道理,一切的一切,都注定在賈村原的環境里,都注定在賈村原人的性格里,都注定在賈村原永遠的沉默中。</p><p class="ql-block">哦,賈村原,一覽無余的賈村原,干旱少雨的賈村原,亙古不變的賈村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務耕順道</p><p class="ql-block">耕讀傳家,男耕女織,耕是根本,賈村原是平原,是典型的黃土臺原,大平小不平,村莊星布,窯堡羅列,崗嶺起伏,原凹交錯,你從賈村原一個個村莊名字的不同變化,大體便可知道賈村原地形大中有異的細微變化。耕是根本,最在乎的是耕,最看重的也是耕,耕最講究傳承,逐漸的傳承,耕完全滲透到了賈村原人的性格之中,浸透到了賈村原人的靈魂之中,耕種的水平和技藝,耕種的付出和收獲,完全已經成了賈村原人的尊嚴和面子,對土地的感情,也完全成了一種膜拜和信仰,老黃牛一樣,默默地耕耘,默默地付出。社會在發展,民以食為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永遠是一個讓人難以做出選擇的問題,</span>這永遠是一個無需選擇的問題,無比沉重,無私的付出和利益的權衡,其間總會有透徹心扉的疼痛和無奈。賈村原一年一季,主要種植小麥,小麥生長期長,粒飽面足,出粉率高,土質原因,十旱九收。現實面前,賈村原人總是做著智慧的思考和聰明的選擇。</p><p class="ql-block">即使做些小生意,賈村原人把口碑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改革開放初期,有在寶雞市賣面皮賣豆腐的,你可以說他們的東西不好,可你要說他們缺斤短兩,他們絕不認這個賬,臉紅脖子粗的,做人貴在誠信,他們會連整個食品擔子撂給你的,來換個一身清名。</p><p class="ql-block">賈村原人就是這樣,窮是大家都窮,苦焦是大家都苦焦。在村子里活人就是這樣,活人講個面子,沒面子,還不如羞死。所以有些事就是絕對不能做的,比如偷雞摸狗,比如吃喝嫖賭。你就活在村子里,有些事,即使有天大的困難,你也必須做到,借東西,打廂工,眾人眼里有規程,都靠自覺,請客不到,抬喪沒人,才是最大的沒有面子和丟人?;蛟S,這就是賈村原人要面子里的骨氣,這就是賈村原人生楞?倔里的尊嚴。</p><p class="ql-block">賈村原賦予了賈村原人的性格,賈村原不大,一眼可以望到邊,黃色的是土地,麻色的是村莊,橋鎮、賈村、蟠龍三個鄉鎮(現在橋鎮、賈村合并為賈村鎮),要說簡單也簡單。要說地形簡單,賈村原的植被也很簡單,除了綠色的小麥,就是房前屋后路邊堎邊的槐樹椿樹楸樹雪草車前草蒲公英。賈村原的房屋也簡單,還有賈村原的飲食,還有賈村原的婚喪嫁娶禮儀文化。賈村原簡單里的神奇,簡單里的秘密,<span style="font-size:18px;">簡單里的性格,</span>簡單里的豐富,<span style="font-size:18px;">簡單里的精神,簡單里的文化。除了這些一景一物和雜雜拉拉的物事情理應該知道之外,還有一些禽禽獸獸小鳥小動物也不得不知道,也不得不銘記于心,叫“燕嘀嘀”的小燕子,叫“黃瓜鷺”的黃鸝鳥,叫“鹐包包”的啄木鳥,叫“野巧兒”的喜鵲,叫“貓驟溜”的小松鼠,叫“野狐”的狐貍,叫“水狼”的黃鼠狼,叫“兔娃兒”的野兔。之所以必須記住它們,是因為,是它們參與塑造并見證了賈村原簡單之中的神秘,厚樸之下的性格,是它們和賈村原厚重的黃土一起,用自然,用生靈,塑造了賈村原人的性格。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是自然之子,這話放在賈村原,放在賈村原人身上,是永遠也不會錯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故事里有性格</span></p><p class="ql-block">知道黨崇雅不是賈村原本地人,他不選擇歸隱,而選擇退居于此。亦或是他的先祖遷居于此,腳踏樸拙的賈村原,遙望大秦嶺,俯瞰古老的渭河,大眼界決定了大格局,如何立足于腳下的土地,做行之不止的努力,其實他們心里比誰都清楚。是不是賈村原這個看似簡單的地方,才是黨閣老的先祖選擇遷居于此,亦或是黨閣老本人選擇退居于此的真正原因,其中的道理他們肯定都<span style="font-size:18px;">了然于胸。</span>我在想,這么智慧的一個人,亦或是眼光長遠承先啟后的先祖,他或他們,是在選擇一個環境,是在選擇一片深情的土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在選擇一群人,是在選擇一種樸拙厚重踏實有情有義充滿善良的心靈,是在選擇一種性格,</span>更是在選擇一群人浸在靈魂里的道德精神和骨氣。</p><p class="ql-block">還有,在缺吃少穿忍饑挨餓的年月里,外地來乞討的人,別的地方都不去,也一定要到賈村原去一去,為什么?討飯人上了門,主人會護了狗,以防狗傷了討飯人,盡力給討飯人一口吃的,不給霉變腐爛的東西,即使鍋里沒有吃的了,也要把自己碗里的吃食留一口給討飯的人,一個饅頭,或一勺面粉,也要讓孩子雙手恭敬的送給討飯人,都是人,他們要送給討飯人溫飽,他們也要留給討飯人最細膩最溫情的尊嚴。</p><p class="ql-block">簡單的賈村原,貧瘠的賈村原,這里面到底有著怎樣的神秘之處呢?</p><p class="ql-block">由平凡簡單的賈村原,我想到了賈村原的人,許許多多,燦若星辰,普普通通,流金溢彩,平平常常,眾目所望,生楞?倔,憨厚老實,樸拙少文,恒毅多力,大智若愚,聰慧機敏,不同地域,各行各業,專業行家,領軍人物,技術能手,文化翹楚,工程負責,建筑老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尾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賈村原是小地方,也是大地方。慢慢地,我才明白了,賈村原不只是賈村原的賈村原,也是黃土高原的賈村原,也是北方的賈村原,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賈村原。炎帝母親姜嫄的安葬地白荊山,橋鎮出土的</span>“華夏第一瓦”,最早出現“中國”二字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何尊出土地,原來“看中國來寶雞”的真正原因才在這里。賈村原不大,但她有著和我們這個民族血脈相連血肉與共的靈魂和性格在,這才是她深層的真正的魅力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哦,賈村原,沖著賈村原的名氣去,上了賈村原,你慢慢的走,你細細的品,興之所至,但愿你的興趣,最終不會讓你大失所望!</p> <p class="ql-block">個人簡介</p><p class="ql-block">李濟民,陜西寶雞陳倉人。創作中短篇小說《老井臺人家》《村子與狗》《鄉村人物》《賊娃子》等多篇,小小說三十余篇,散文三百多篇,詩歌數百首,百余篇在報刊雜志廣播網絡發表。檔案用“積明”,創作用“濟民”,音同意殊,繼承求變之間,常思社會不變之理,常想文學永久之責,以求文學有益于世事。</p><p class="ql-block">通訊地址: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西城高中</p><p class="ql-block">電話:15091706202</p><p class="ql-block">微信:lijimin1530607633</p><p class="ql-block">qq:1530607633</p><p class="ql-block">郵箱:1530607633@qq.com</p><p class="ql-block">郵編721300</p><p class="ql-block">【原創聲明】本文系李濟民原創作品,若轉載請注明原出處。</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井市|
八宿县|
西乡县|
太原市|
灌南县|
安陆市|
彝良县|
松潘县|
连州市|
云安县|
汝城县|
云阳县|
平远县|
长泰县|
高青县|
汤原县|
忻州市|
城步|
鄂州市|
邹平县|
通河县|
汾阳市|
乐东|
宾川县|
内乡县|
同江市|
资中县|
合肥市|
库尔勒市|
永平县|
齐齐哈尔市|
抚州市|
承德县|
兴业县|
梅河口市|
铁岭市|
青海省|
陆良县|
鸡西市|
碌曲县|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