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記憶中這么多年不知去了多少趟南京,真正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山陵風景區的梅花山和秦淮河夫子廟。這其中至少有三次光臨了秦淮河和夫子廟。南京畢竟是歷史文化薈萃之地,夫子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最高學府,秦淮河是中國第一條歷史文化名河,明長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城垣,三者交織串聯起大量歷史文化景點,形成了獨具南京特色的秦淮河夫子廟文化景觀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種以儒家思想與科舉文化,民俗文化為內涵,集自然風光,山水園林,廟宇學堂,街市民居,鄉土人情,節慶活動和美食文化于一體的秦淮河夫子廟。特別值得走一走看一看,切身感受一下秦淮河夫子廟當年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夫子廟始建于六朝古都南京東晉時期。當時立太學于秦淮河南岸,爾后到了北宋景祐元年孔廟就在東晉學宮擴建,祭奉孔夫子,故稱“夫子廟”。目的在于希望士子們遵循先圣先賢之道,接受封建教化,當然也有治國培養人才之作用。后因戰亂焚毀,南宋紹興九年重建,在明代夫子廟作為國子監科考場,當時南方各省考生云集,因此這里集中了許多服務性行業。如酒樓、茶館、小吃等等,青樓妓院也應運而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淮河夫子廟歷經朝朝代代,因戰亂兵火毀了又建,建了又毀。民國二十六年抗日戰爭期間又被日軍焚毀,歷盡滄桑。我們現在看到的應該是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之后陸續維修重建的。其建筑風格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特色。同時具有廟、學、市、街、景合一的特點。其中夫子廟是前廟后學的布局,即孔廟、學宮和貢院三大文教古建筑群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江南貢院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科舉考場。中國南方各地開科取士之地。僅明清時期全國半數以上的官員出自江南貢院,被譽為“中國古代官員的搖籃”。</p> <p class="ql-block">秦淮河是南京的一條主要河流。在古代它是南京文明的發祥地,不少原住民和后來發展起來的啇業城邑,大多數依傍于秦淮河兩岸。同時,也是歷代王孫公子宴飲游樂的繁華之地。唐代詩人杜牧〈泊秦淮〉詩云:“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說的就是六朝古都南京朝代更迭,但這里的歌舞升平照樣如常。從另一個側面來說,杜牧的詩是最早給秦淮河命名的古詩。盡管之前有秦始皇南巡的傳說,謂秦時所鑿之淮水,故曰秦淮,但爭議頗多,史料不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歷史源頭看秦淮河,它畢竟浸潤著古都南京的城市之根,濡染著明城墻下的文化之藪。作為長江下游的一個支流,秦淮河帶著長江上游青藏高原的純正血脈,在蘇皖交界處三面環山一面平地上流淌。由于南京丘陵地貌所致,在一般人想象中河流總是向東流,而秦淮河卻是向西北流入長江,獨特的個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秦淮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京城的美大部分都落在了秦淮河畔。尤其是號稱十里的內秦淮河是南京的繁華中心。可以想象無數文人墨客自古以來,科考士人云集這里,擇一酒館小住小酌,看秦淮河兩岸里歌舞升平,聽往來船只的漿聲,發思古之幽情,任憑思緒詩性緩緩流淌,是何等的愜意和浪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你讀到近代中國散文家朱自清于1923年寫就的著名散文〈槳水燈影里的秦淮河〉時,其優美的文字娓娓道來,是那么的如醉如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六朝金粉”的秦淮河,隨著歷史長河的流淌,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風韻。現在的秦淮河又恢復了絕跡多年的“秦淮畫舫”和每年的“元宵燈會”的游園活動,成為了開放式的國家5A風景區,是人民大眾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十里秦淮夫子廟”又煥發了新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拍攝于南京夫子廟</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文圖并編輯于惠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文成县|
靖西县|
高雄县|
文水县|
衡东县|
远安县|
随州市|
高淳县|
华阴市|
丹东市|
勐海县|
宁武县|
宜宾市|
隆化县|
分宜县|
田阳县|
咸阳市|
泰顺县|
镇江市|
义马市|
丰都县|
乐清市|
新野县|
鹤峰县|
横峰县|
平果县|
玉溪市|
宝鸡市|
贵阳市|
通海县|
平乐县|
新津县|
孟州市|
临沂市|
湘潭县|
灵璧县|
科技|
辛集市|
宁晋县|
井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