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清明,陰曹地府總是比較繁忙的,閻王辦的主任秘書們電話不斷,通知全體大小鬼們參加一年一度的盛大宴會:“陰界美食節盛會”。與會同志紛紛到來,黑白無常兩個保安忙著指揮停車位,奈何橋的孟主任跑到主席臺給閻總倒水,其他同志按照級別紛紛就坐,大會開始。閻王同志敲了敲話筒:“各位領導、海外華鬼、臺灣鬼界同胞、同志們、朋友們大家好,今天這個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感恩,馬上就到清明節了,你們的后代子孫將在節日期間前來探望你們,于此同時,他們會帶來美酒、美食、好煙好茶,甚至金銀財寶等,有些特別盡孝的后代們,還會帶給你們美元、寶馬轎車、蘋果手機等特殊消費品。” 閻王爺停頓一下,喝一口茶繼續說:“我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要感謝清明節,正因為世上的親人們有了清明節這個祭祖的節日,才讓你們的后代子孫們有探望你們的習俗和時間,要知道啊同志們,從前的這個時候可不是祭祀的清明節呀,而是踏青節、桃花節、三月節,那是世上的男男女女打情罵俏、踏青賞春的節日。之所以后來改叫清明節,這就要提一下寒食節,而提到寒食節,必須記住一個人,當然,他現在也是一個鬼了,他就坐在你們身邊。俗話說,吃水不忘挖井人,大家要不忘初心,學會感恩。下面,就請偉大的美食家、著名的廚師、晉國革命的先行者、寒食節的締造者介子推同志上臺,給大伙普及一下他在人間的先進事跡。”閻王爺話音未落,從會場后排站起一個鬼來,身體瘦弱,臉色蒼白,面帶微笑,一瘸一拐地走上主席臺,頭頭是道的講述了那段不尋常的歷史。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人世間的公元前672年,春秋時期的晉國,晉獻公閑來無事,便率兵打獵,順便攻打一個叫驪戎的弱小國家。那時候的中國內有上百個國家,小國相當于今天意大利首都羅馬境內的梵蒂岡國,幾十上百的老百姓,國土面積不如一個村。當年驪戎就像這樣的小國,不堪一擊,主動求和,除了割地賠款之外,還獻上兩個絕色美女:驪姬和她的妹妹。晉獻公眼睛一亮:臥槽,怎么這么美麗!具體怎么個美?《莊子》里面有專門介紹:驪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基本上就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發財嘍,晉獻公把驪姬姊妹倆都納入懷中,并立驪姬為妃子,對她百依百順,由此,拉開了晉國宮廷幾十年內亂的序幕。不久,驪姬為晉獻公生了個兒子奚齊,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驪姬想廢掉太子申生,改立自己的兒子奚齊為太子,于是,施計挑撥晉獻公父子關系。晉獻公言聽計從,果然中計,結果父子反目成仇,太子被殺,晉獻公另外兩個兒子重耳和夷吾倉皇流亡。此事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有記載:及破驪戎,獲驪姬,愛之,竟以亂晉。 公元前651年,在秦國的幫助下,夷吾回國繼位,就是晉惠公。為了斬草除根,夷吾不依不饒,派人一路追殺唯一的皇位競爭者公子重耳,重耳再度出逃,逃跑時候只有介子推等幾個隨從,匆匆忙忙,身上也沒帶多少錢,一群人風餐露宿,饑寒交迫,苦不堪言。從小錦衣玉食的官二代哪受過這個苦啊,這天,在一個荒蕪人煙的地方,重耳往地上一坐,死活不走了:“我病了。”大家趕緊圍過來問:“公子哪兒不舒服啊?”重耳說:“我頭暈眼花,四肢無力,感覺身體好像被掏空,是不是性生活過度?”隨從中只有介子推略懂醫術,現場為重耳把脈。經過望聞切問一通檢查,介大夫說:“公子沒病,您這是餓的,沒別的,先湊合吃點野菜吧。”重耳說:“怎么又是野菜,就不能找點別的東西吃嗎?多久沒吃肉了你們算算,都給我找去,誰能找到肉,有朝一日我當了皇帝,就給他加官進爵,封萬戶侯。”眾人無奈,只好分頭出去覓食。前不著村后不著店,上哪兒給你找肉吃啊,當然是空手而歸。就在公子重耳餓得奄奄一息的時候,奇跡出現了:介子推一瘸一拐,不知道從哪兒燉了一碗紅燒肉端過來了:主公,吃點紅燒肉,這碗硬菜壓餓。重耳大喜過望,一把搶過碗來,狼吞虎咽,風卷殘云,連碗底的湯都喝了,吃完一抹嘴:解饞啊,再給我來一碗。介子推:真的好吃啊?重耳:是啊,特別香,你這廚師的手藝越來越精了!介子推:公子過獎了,其實廚藝一般,主要是食材新鮮,要不我扒開給你看看?說著,介子推就要脫褲子。重耳大吃一驚,這才注意到,介子推一條大腿根部往下流血,老介是個男人,這流淌的血肯定不是一月來一次那玩意兒,這個應該是他身上的肉。重耳感動得熱淚盈眶,走過去摸著介子推包扎緊緊的腿,關切地問:“割肉的地方,離陰莖遠不遠?” 公元前636年,公子重耳結束了長達19年的流亡生活,在秦國幫助下回到祖國,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依靠武裝奪取政權,成為晉國第22位君王,史稱:晉文公。經過這么多年的顛沛流離和浴血奮戰,終于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自然要對那些追隨自己多年的部下論功行賞,召開常委會研究干部的時候,介子推小心臟咚咚地跳個不停:終于等到封官加爵時候了!散會后,組織部文件下發,老介翻來覆去找不到自己的名字。操他個奶奶的,一碗大腿根部的紅燒肉,難道換不來一個省部級?是的,真的沒有換到,因為晉文公把介子推這事給忘了。老介很失落,也很生氣,他寫了一封長長的上訪信郵寄出去。信訪局收到信后,馬上向一把手匯報:老大,此次人事安排有重大疏漏!晉文公一看信訪件,這才想起來:哎呀,怪我怪我,把介子推給忘了,趕緊,去他家里把人給我請過來。介子推是個倔脾氣,他真生氣了,寄出郵件以后,背著母親跑了。晉文公只好親自登門,結果已是人去屋空。據隔壁鄰居老解說,介子推心灰意冷,不愿再入朝為官,也不想見重耳,帶著老娘一起離家出走,不知道去了哪里。介子推“割股啖君”的光輝事跡,在晉國是婦孺皆知的,當年我落難之時,曾許諾封萬戶侯,如今發達了,居然把人家給忘了,這說不過去呀,你讓其他干部怎么想?晉國人民怎么看?秦國等其他國家會怎么評價?將來歷史如何書寫?不行,說啥也得把這個人給我找出來。于是,一場全國范圍內的大搜捕開始了。 終于,有放羊人舉報:在綿山里面看到過一個男人背著母親,在一片蘆葦地里捉麻雀。晉文公立刻帶人趕赴綿山,一到現場就傻眼了,綿山蜿蜒數十里,重巒疊嶂,林深柴密,在這里找一個人猶如大海撈針。活要見人,死要見尸,燒他娘的。晉文公一聲令下,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山風呼嘯,濃煙滾滾,煙霧繚繞,鬼哭狼嚎,介子推就是想出來也找不到路了。山林燒光后,漫山遍野都是燒死的野豬、野兔和半死不活的老虎豺狼,大家再往里面走走,在一棵大柳樹的枝椏里,發現了介子推母子二人的尸骨,已經燒得面目全非。晉文公悲痛萬分,禁不住仰天長嘆:“蒼天啊,大地啊,我他媽怎么想出放火燒山這個餿主意啊!”此事在《莊子》中有記載: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介子推被焚的日子,正是現在的清明節前一天,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從這一天起,全國一個月內不許燒火,家家戶戶只能吃冷飯,謂之“寒食節”。身為偉大領袖,你自己沒腦子做蠢事,憑啥不讓我們燒火?山西人民表示不服,經常在寒食節期間偷偷燒火做飯。晉文公發現后,惱羞成怒,索性把綿山一帶的禁火時間延長到了105天。史料記載:太原、上黨、雁門冬至后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誰家不吃冷食就判刑半年,地方官員還要處罰一個月的工資。 到了東漢末年,曹操實在看不下去了:一年近三分之一時間不讓燒火做飯,老百姓天天吃涼菜喝涼水,誰腸胃受得了?這傻逼規定害死人啊,還談什么以民為本?談什么初心?于是頒布了《陰罰令》,明文規定取消寒食節。喜訊傳來,人民群眾奔走相告,都夸曹大大的政策好。三國歸晉后,司馬家把寒食節重新提起,不過時間縮短到了3天。吃冷食喝涼水3天也受不了啊,早春時節,乍暖還寒,誰還不想喝口熱湯呢。因為缺乏最基本的人性,寒食節后來慢慢地淡出了節日的舞臺。到了唐朝,唐玄宗明確規定:寒食節要繼續搞下去,我們中華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不能丟;但是寒食節期間,活人不需要吃寒食,寒食上墓祭祖,宜編入五禮,永為恒式。這樣,唐朝就把寒食節和清明節合并,確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全國放假4天。人心不足,慢慢的有些地方干部享樂思想嚴重,反映回鄉掃墓時間太緊,到唐德宗時,清明假期又延長到了7天。同時,把農歷三月初三的三月三、女兒節、桃花節這些踏青賞花談戀愛的節日,跟清明節在時間上間隔太近,也就和清明節合并了。至此,清明節、寒食節、女兒節三節合一,在清明時節掃墓祭祖的習俗流傳至今,那些去世的親人們,每到這個節日,便會得到后輩們的祭祀與祭拜,祭品豐富,財源滾滾。介子推介紹完畢,臺下眾鬼歡呼,掌聲經久不息。 清明時節細雨,路上紛紛行人。又到一年一度風清景明時節,人們千里迢迢,急急趕路,紛紛春雨,匆匆歸人;桃花簌簌,梨花風起,縷縷鄉愁,點點哀思。《周記》里說:“墓,冢螢之地, 孝子所思慕之處也”,千年流傳的清明祭祖,是世間人們的一種責任、是一廂感恩,是一縷哀思、是一片心靜,是思接千載、神游萬仞的孝道傳承。而此時此刻,人們是否還記得歷史上的介子推,和那一碗飄香四溢的紅燒肉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汾市|
武功县|
祥云县|
延寿县|
略阳县|
大关县|
菏泽市|
石嘴山市|
威信县|
富锦市|
阿鲁科尔沁旗|
宁乡县|
固原市|
白城市|
夏邑县|
达孜县|
中宁县|
玛纳斯县|
杨浦区|
自贡市|
祁连县|
乌拉特后旗|
东明县|
三明市|
桃江县|
礼泉县|
临潭县|
台北县|
邢台县|
依安县|
屏边|
东丰县|
哈尔滨市|
凤台县|
卢湾区|
平罗县|
金昌市|
道孚县|
兴宁市|
湖南省|
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