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光 榮 參 軍</span></p><p class="ql-block"> 參軍是我從小的夢想,兒時和孩子們玩耍,都是打仗的游戲,對方是敵人,我方是解放軍,從來沒有敗仗,始終是勝利者。看電影是打仗片百看不厭,如是生活片或戲劇片什么的就提不起興趣。那時家里孩子多,生活比較困難,看一場電影大概也就是一毛錢,但也沒有,多數時侯是站在電影院門口看到認識的熟人,口里喊著大爺帶我進去,有時能成功有時別的孩子先說了就沒戲了,往往只有等到電影快散場了,守門的人撤退了才進去看個結尾。</p><p class="ql-block"> 1969年3月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我們取得了勝利,但蘇聯在中蘇中蒙邊境陳兵百萬,戰爭一觸即發,到年底我的愿望實現了,被批準參軍了。記得有一天陰云密布,天上飄著雪花,我從外面回到家里,看到有2位解放軍來進行家訪,印象深刻,到部隊知道一位是原三團參謀王鶴林,一位是工兵營舟橋連的程水新,后來我到舟橋連任排長和副指導員時,他是司務長。</p><p class="ql-block"> 記得我們是1969年11月發的入伍通知書,北豪塹大隊有我和趙玉被批準入伍,附近的小麻泥大隊有張凱,郭孝,劉海成,翠花宮大隊有張德成,賈有富,賈玉喜,白茂營有楊林,二道渠有張庭柱,信桿道有王有信,河心有朱彪,小二臺有甄躍,穆家營有劉印,大囫圇(當時叫東方紅公社)有魏長河,程總禮,井寶,趙貴平等。大囫圇公社有近30人批準入伍。三號公社有趙世義等,戰海公社有薛占有兄弟倆,李瑞,高啟,張昌軍等!</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1969年的11月中旬我們集中到大囫圇公社,公社武裝部呂部長講了話,并給我們發了軍裝等,軍裝是用小帆布制作的,也是我們這批兵唯一穿過的,洗的時候特難洗,還掉色。發的衣服有褲叉,襯衣襯褲,絨衣絨褲,棉衣棉褲,罩衣罩褲,還有棉帽,棉鞋,襪子,挎包,棉被等等。從我出生到入伍,從來沒有一下里三層外三層地穿過這么多衣服,夏天上身是一件夾衣,下身一條褲子,沒有穿過褲叉,冬天上身一件棉襖,下身一條棉褲。現在一下穿這么多都感到不適應。</p><p class="ql-block"> 壩上的11月份天己很冷了,我們是坐著解放牌卡車趕到縣城的,集中住到縣城招待所,等候全縣的新兵到來后開會。在等候時間里跟著賈有富到其一個親戚家串門,在其親戚家碰到了徐東啟。徐東啟是從張北一中入伍的,從一中入伍的還有劉春躍、崔建華、徐志貞、楊印彪等。</p><p class="ql-block"> 縣里歡送新兵的大會是在花園禮堂召開的,若大的禮堂坐滿了新兵。記得有縣里領導,新兵家屬代表,接兵部隊領導講話,接兵領導講話的是我們師警衛連連長張振華,指導員是師工兵營工兵連連長盧覺文,新兵代表講話的是縣城中學入伍的宋林根,他入伍后被抽到師宣傳隊,后因戀愛問題精神受到刺激得了病,退伍不久就去世了。</p><p class="ql-block"> 在縣城招待所住了2夜,我們被帶到張家口南站坐火車離開家鄉奔赴部隊。當時我們坐的是綠皮客車,一路南下,接兵的領導告知我們是武漢部隊的,一聽特高興,武漢可是大城市呀。第二天早上列車到了保定,軍供站給我們準備的是白面大饅頭,熬大鍋菜,里面有豬肉,白菜,粉條和豆腐等,特香,我們個個都吃的肚皮溜園,滿嘴油光。</p><p class="ql-block"> 列車一路南奔,邢臺,邯鄲,安陽,鄭州,許昌,有一批新兵下了車,我們沒下繼續往前走,到夜里11點多了到了臨穎,盧指導員帶著我們下了車,當時的臨穎火車站離著縣城還有一段路,出了車站往前走不遠就是黑乎乎的了,看到這種情況心里拔涼拔涼的,不是去武漢嗎?怎么到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了。不知走了多長時間到了舟橋連所在地,進到院里看到排列整齊的舟橋車和解放牌大卡車,心里想能開上汽車也不錯。睡了一夜起來,我們坐上汽車趕到許昌一個訓練場參觀打坦克演練,那些老兵們抱著炸藥包奔跑著爬上坦克,點燃導火索又翻身從奔馳的坦克上下來,動作一氣呵成,干凈利落,獲得陣陣掌聲。演練結束后,師長,戰斗英雄李光善講了話,后來他從一軍副軍長的位置上離職休養。</p><p class="ql-block"> 在舟橋連住的時候才知道我們是陸一軍一師直屬工兵營,營屬三個連,一連是工兵連,二連是舟橋連,三連是機械連。一聽說是工兵連,腦海里立即就想到打坑道。因為沒入伍前就幫助打坑道的部隊往山上背水泥和沙子等物資,壩上的一些山都有部隊打的坑道。當時是落實毛主席的“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指示,做好準備打仗的準備。當時心里有個小九九,千萬別分到工兵連,分到舟橋連開個汽車最牛,要不就分到機械連學一門技術也好,但分兵的時候工兵連第一個唸到名字的就是我。</p><p class="ql-block"> 當時工兵連在河南焦作市沁陽縣大郭村進行國防施工,也就是打坑道。我們在盧連長的帶領下乘列車去連隊,半夜時在鄭州倒車停留了幾個小時,我和程總禮,魏長河等幾個人和連長請了假,在火車站附近轉游了一個多小時,第二天中午趕到連隊受到老兵們列隊歡迎,當時連隊指導員是王萬朝、老連長安玉文因病休息了,連長是盧覺文,還有副連長黃本田、副指導員靳福運。在連隊吃的第一頓飯是用行軍鍋煮的面條,可能是煮的時間長而且也多都成了砣了,可能是餓了,吃的確很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個公社一塊入伍的部分戰友經過三年部隊鍛煉有的就要退伍回鄉了。現在就我知道的已有10多位戰友離世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雅县|
台东市|
叶城县|
游戏|
大埔县|
新乡县|
富顺县|
日照市|
德安县|
工布江达县|
庆城县|
大同县|
化隆|
湘潭市|
巫山县|
当阳市|
栾川县|
高陵县|
新丰县|
衡山县|
信丰县|
太湖县|
沽源县|
潜山县|
镇安县|
阳西县|
石泉县|
桂林市|
合作市|
禹州市|
沾化县|
盐城市|
华池县|
来凤县|
庆安县|
江口县|
德兴市|
杂多县|
木里|
武威市|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