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家,不僅是房屋、住所,是血緣關系最近的人一起生活、生存的地方。是笑聲最多、沒有猜忌、遮風擋雨、放松身心、和諧溫馨的窩……</p><p> 我小時候的家在武功鎮西大街,這里是我生命開始的地方。記憶中的家是爺爺開藥方時的墨香;是繼祖母拜佛的木魚聲聲;是父親教誨我們要禮貌大方、著裝整潔;是叔父勤奮節儉、專心苦讀為我們樹立的榜樣;是母親、叔母做飯時的炊煙、做衣時的針線;更是我們一幫小孩子時而讀書寫字、時而追逐打鬧還端著的飯碗;是井水倒出的小蝦;是榆樹上捉住的金蟬,是堂兄折疊的紙手槍,是爺爺炕席背后藏著的米花糖……那時我們天真無邪、自得其樂的生活在祖輩的手心上,別提有多幸福了!</p><p> 快樂的時光其實很短,祖父有病后,父親常扶起病床上的祖父,讓祖父時而靠著他的背、時而靠在他胸前問寒問暖……那一刻,我們明白了,家是有愛心、孝心的地方。祖父去世后家徹底一分為二,父親周末回鄉下老屋與我們團聚,叔父一家與繼祖母在武功鎮生活。我突然認識到家是變化的、是與生老病死有關的,會隨著時光變遷分解、發展的。“分家”未分心,兩地生活的魅力與溫馨,仍煥發愛的活力。</p> <p> (2002年5月時拍我的父親、母親)</p><p><br></p><p> 老屋偏遠貧瘠,仍飲用漆水河的水,吃祖輩土地種出的糧食,在父母的關愛下,缺吃少穿的我們堅強長大。家比過去多了推動的石磨,圈養的豬(家字面里也有此意)、養過的羊、狗、貓、雞、兔、鴿子;有了我姊妹用勞動換回的糧食,還有屋后成熟的紅棗……慢慢家里的棉油燈換成了煤油燈、又換成了電燈,在歲月流逝中父親退休、我們姊妹先后成家、家里添蓋了房子…… 后來我們有了孩子,家里的歡歌笑語多了起來,逢年過節,一大家人齊聚一堂其樂融融,下一輩無憂無慮的重復著我們兒時的快樂,為人父母的我們在肩扛手提的生活中,增加了責任感,使命感……。 2002 年父親去世了,母親成了我們對家的唯一依靠,在珍惜一年又一年的親情歲月里,我們繼承了父親善行謙和、仁愛孝敬等優良品德,認真對待工作,齊心服侍母親。時光交替中三妹三弟也都退休了,如今大家庭溫馨和諧,小家庭互相照顧,快樂幸福。</p><p><br></p> <p> (2018年拍的全家福)</p><p><br></p><p> 我兩口從教一生,三個女兒都成家立業。大女兒與女婿在高校任教,倆外孫即將高考;二女兒遠嫁四川,與女婿奮斗保險領域,外孫上幼兒園;三女兒與女婿同在一三甲醫院上班,小外孫也上幼兒園了。</p> <p> (2021年春節拍)</p><p><br></p><p> 二弟從教、從政多年,并自考取得律師資格。為人謙讓隨和,辦事細心體貼,“打官司”情、法尺度拿捏得當,被告原告認可。其妻勤儉樸素,持家細心忙碌。兒子兒媳從事科技工作,尊老愛幼、干練能干。女兒女婿同心同力,打拼愛家,小兩口有一女兒乖巧可愛,懂事聽話。</p> <p> (這張照片缺二女婿與其女兒)</p><p><br></p><p> 大妹妹、妹夫曾在縣屬國企工作,都是心細善良樸素之人。妹顧家向善、心底慈悲。夫大度熱情、明理能干。倆女兒小時乖巧聽話,長大后志強踏實,婚后夫妻協力,小家美滿。大女兒生有一子,二女兒生有一女,均可愛機靈。兒子在外拼搏有為,其女學習用功,未來可期。</p> <p> (這張照片拍于2021年)</p><p><br></p><p> 二妹身處農村,早年辛勞忙累,堅強勤奮。近年與夫出門打工,同甘共苦、出力流汗、省吃簡用、逐漸改變了生活環境,如今家里有土地,城里有住房,衣食住行有保障。女兒已成家立業,生一女一子拼接成“好”。兒子兒媳也在城里工作,生一兒子。一家人其樂融融。</p> <p> (這照片也拍了兩年啦)</p><p><br></p><p> 三妹一直在醫院工作,上班膽大心細、盡職盡責,對患者和顏悅色、親近溫和。妹夫在高校工作,是個讀書、教研“狂”,科研教學都是強手。女兒女婿學習優異、落戶新加坡工作,在異國他鄉養育一兒一女。兒子在京城工作,設計構圖、速寫作畫、深得領導賞識。</p> <p> (這張喜慶的照片拍于2018年)</p><p><br></p><p> 三弟工作較早,從最艱苦的工作做起,小心謹慎、踏實肯干,一步步走上一企業領導職務,以身作則、辦事涇渭分明、條理清楚。妻從教是個好老師、從政是個好干部,細心明理,勤懇敬業。兒子搞科研、心細思路新,兒媳在醫院、上進有作為,倆人都在西安上班。</p> <p> (2010年時的叔父、叔母)</p><p><br></p><p> 祖父去世后,叔父一直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任教。他是一位耿直無私、熱衷教研、愛生如子的好老師、好教授。武功鎮家里雖然生活環境優于老屋,但困難時期的口糧緊張并不比農村好。窮苦時期他的工資基本全用于買“黑市糧”了。叔母靠給人做針線活兒換得些許報酬補貼家用。堂兄他們既使吃糠咽菜仍經常餓肚子。上初一時我長住武功西街,曾和堂兄在小火爐上煮凍蘿卜吃,那蘿卜湯喝起來又澀又酸,喝到肚子后咕嚕嚕響個不停,但止饑的效果不錯……堂妹那時營養跟不上,人瘦小視力差,小堂弟也體質差,小小年紀挖、找中藥材賣錢貼補生活……</p><p> 那時交通不便,熱愛工作的叔父回家并不多,艱苦困苛的環境下,激發了堂兄堂弟獨立、擔當、能吃苦、有拼勁的激情,幾年后通過努力、分別掌握了當時令人羨慕的修表、開拖拉機的技術活。再后來堂兄堂弟先后結婚,堂妹以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考上大學,小堂弟也考入軍醫大學,從此,西街家里徹底擺脫饑荒,轉入一個嶄新的生活狀態。</p><p> 西農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叔母農轉非后和叔父生活在一起,叔父才徹底告別了在大灶每天早晚稀飯饅頭豆腐乳、午飯湯面片的日子,能吃到叔母做的可口飯菜了。堂兄經過自己努力,有了積蓄后在武功鎮南街買了臨街莊基地,并蓋了門面房。堂弟也把西街屋里翻蓋一新,堂妹與小堂弟也結婚成家了。隨著下一輩的出生,笑容長期掛在了當爺爺的叔父臉上…… </p><p> 叔父是2016年去世的,叔母早于叔父于2014年去世。如今,堂兄、堂弟、堂妹家庭幸福,生活狀態良好。</p> <p> (2007年堂兄家的全家福,加上后來出生的里、外孫,這一大家有18口人啦)</p><p><br></p><p> 堂兄是個“能工巧匠”,小時畫畫寫字都高于常人。初中畢業后他修過馬達、鐘表,后來發展到配眼鏡、修眼鏡。他熱衷善事,籌款修繕廟宇,還為武功鎮城隍廟返修重建后書寫了碑文。堂嫂樸實大方,操勞顧家。三個女兒個個優秀,女婿個個精干大方。長女生有倆女一子,二女兒女雙全,三女有一個兒子。兒子兒媳繼承父業,經營眼鏡店,并養育了令人羨慕的倆兒子。</p> <p> (堂弟全家福拍于2017年)</p><p><br></p><p> 堂弟小時就敦厚樸實,長大后更是個吃苦在前,誠信肯干,為人稱道的男子漢。先期開過大拖拉機,后來開過多種農業機械。耕田種地、拉貨運輸,先人后己、受人尊重!妻子持家有方,不辭勞苦。子女均成家立業,夫妻和睦。長女有倆女,次女兒女雙全,兒子生了兒子。全家生活井井有條,日子過得美滿幸福。</p> <p> (堂妹快樂的一家)</p><p><br></p><p> 堂妹是個有心的人,大學畢業時為了照顧叔父叔母,她來到了西農附中工作。她嫁給了李叔(李梓芳,武功縣最早的西醫大夫,曾和我祖父一起在武功縣聯合診所坐堂)聰慧能干的兒子,夫妻恩愛,工作順心。對叔父叔母晚年多有善待、關愛尤佳。她工作順利,夫妻和睦且教子有方,兒子已成家生子,一家生活如意,安享天倫之樂。</p> <p> (軍人出身的小堂弟一家)</p><p><br></p><p> 小堂弟是 個軍醫,即使不當兵,他身上那種干練灑脫,雷厲風行的作風令人難忘。當年從醫也是叔父意在堂弟繼承祖業。堂弟雖為西醫,行醫過程繼承祖輩“醫者仁心”,在部隊深受官兵信任。轉業受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醫院,他心心為燈,守護著師生的安康。妻子賢良、持家有道。女兒乖巧懂事,已工作上班了。</p> <p> (這張照片距今已62年了,那時的家只有一個)</p><p><br></p><p> 家,爺爺在世時的家,父親、叔父在世時的家,我們的家,和現在一個個孩子組成的家,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我們那時的家,大鍋吃飯、人員聚集、和諧熱鬧、充滿生氣……如今,雖然家的總人口增加了,但由于“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起碼有兩代新生家庭的人數減少了,家變小了,幸福指數變大了。大都是幾個成年人守著一個小孩,唯一缺少的是一堆孩子的歡天喜地、撒歡打鬧……成年的子女們在這個嶄新的時代追求著夢想和幸福,只有我們對未來“一小養幾老”的現象有種莫名的擔心!如今老屋沒人住了、西街家里也很少住人了,我們自己城里的房子也經常空閑著。到子女家去, 幫子女分擔家務,雙手捧起管我們叫爺爺奶奶的“小太陽”、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p><p> 家,曾經的家,駐守著我們從未遠去、難以割舍的情懷,清貧與磨煉,成長與拼搏使我們更加珍惜眼前擁有的幸福……退休后的我們,不時離開喧鬧的城市,回到我們出生、長大的地方去看看、坐坐,掃掃院落、為新栽的樹木澆水整枝……在那里總能“看到”故去親人的身影、“聽”到早起的雞鳴……不由聯想到父輩、祖輩的恩澤,心,才能放松下來、安靜下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桑日县|
建宁县|
奉新县|
三原县|
新沂市|
青神县|
南开区|
工布江达县|
崇州市|
遂昌县|
汾阳市|
双桥区|
青阳县|
勃利县|
齐齐哈尔市|
石屏县|
綦江县|
隆回县|
榕江县|
藁城市|
托里县|
蓝田县|
绥芬河市|
麦盖提县|
中方县|
五大连池市|
香格里拉县|
德昌县|
宁津县|
双辽市|
景东|
嵩明县|
蛟河市|
潞西市|
松滋市|
土默特右旗|
乡城县|
嵊泗县|
横山县|
浑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