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共研,科學銜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小銜接"是兒童從幼兒園向小學過渡之間的銜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兒童結束以游戲為主的學齡前生活,走上以學習為主的正規學習生活的過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專家說"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決定了我們不能片面性銜接,也不能突擊性銜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實施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行動計劃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幼小銜接,樹立科學導向,減緩銜接坡度,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院于3月29日組織全區學前教師開展了第四次“雙向共研,科學銜接”為主題的線上交流教研學習活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活動內容包括專題講座、專家點評、交流互動等形式。上午由自治區教研負責人帕麗達老師介紹本次教研活動主題,自治區教科院郭昱彤老師針對“以校為本”小課題選題及立項申請書填寫做了專題講座。通過線上視頻觀看了由烏魯木齊市紅旗幼兒園、烏魯木齊市第20小學聯合教研活動帶來的兩節觀摩課,由王海燕和李娜老師通過繪本故事《逃家小兔》,從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的兩個不同年齡段課程出發展開了幼小銜接教研活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繼續聽取了由和田市試點幼兒園、試點小學聯合教研活動,以及八一幼兒園、八一小學聯合教研活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一幼兒園的園長針對她們幼兒園開展的幼小銜接活動做經驗分享,她提出語言環境的銜接,從給幼兒提供感興趣的語言材料、創設語言游戲環境、鼓勵兒童多與人交往等各種形式以此激發孩子語言表達興趣和語言表達的思維,講故事,聽故事等形式,組織游戲活動豐富孩子的語言交流環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觀摩課結束后,幼兒園和小學雙方教研員圍繞幼小銜接聯合教研主題開展了深入研討。首先,雙方教師代表談了對幼小銜接方案發布的感想,并提出了一些困惑:怎樣從幼兒園的自主游戲過渡到小學常規學習;是否可以在小學更加大膽地做更多的項目化學習;怎樣保持同樣的標準去做好幼小銜接;如何讓幼兒順利過集體生活,有規則意識等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緊接著,王海燕老師做了幼兒園一日作息簡介,并從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心理適應三方面介紹了自己班怎樣開展幼小銜接。李娜老師做了小學一日作息簡介。雙方對兩者作息上的不同點和共同點進行了研討,提出哪些環節可以在銜接上做出微調。幼兒園在時間與課堂傾聽習慣方面進行有效融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學科融合研討環節,新疆師范大學杜繼鋼教授提出可以嘗試讓小學生進入幼兒園,對幼兒園大班的弟弟妹妹分享入小學一年級后的經驗,做到“大手拉小手”的幼小科學銜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線上聯合教研活動的時間一晃而過,結束后,我園教師針對“幼小銜接”的話題進行了溝通。老師們學習得也很認真,同時也收獲頗多紛紛分享了自己的學習筆記。</p><p class="ql-block"><br></p> 園校互通,雙向銜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更好的開展幼小銜接工作,今年3月初我園與溫宿縣第二小學教研室老師開展了“園校互通,雙向銜接”教研活動。邀了溫宿縣第二小學黨支部書記劉姍姍及溫宿縣第二小學數學教師劉思君、彭家香,語文教師曾紅梅、郭曉艷利用兩天下午的大班教研活動時間與大班老師們進行交流探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交流活動開始,劉姍姍書記指出:我們要讓大班的孩子親身感受小學生活,進一步激發對小學生活的憧憬與向往,減少小學生活的陌生與神秘感,更好地幫助他們從心理上做好入學前準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劉書記說:“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讓其任意發揮,可以非常精彩,若不是白紙,孩子們的創造力可能會得到限制。”所以,在大環境下可以適當減少知識性任務,多培養孩子們的行為習慣、動手實踐方面,讓孩子們能夠全面發展,更快的適應小學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園書記吳貴平說到:幼兒園時期主要是以游戲和能力發展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學教育主要是以正規課業和靜態知識的學習為主的教育,兩者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兒童身心的調整來適應,這種適應的調整就是幼小銜接的主要任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小銜接的工作重點,不是知識儲備,而是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引發其對知識的好奇心,培養孩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尤為重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園長周海霞說:“幼兒園要將孩子的常規重視起來,小中大班要有不同標準的常規培養。從量變到質變,把孩子培養成有準備的孩子,把園、校變成有準備的園、校,減少坡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數學老師劉思君老師認為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并建議大班的孩子作息時間可以調整到與小學接近的作息時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著,第二小學曾紅梅老師在交流中談到,幼小銜接是在給孩子一定知識儲備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對孩子進行規則意識、任務意識、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動手能力、生活習慣的養成等各種行為習慣的培養。雖然每個幼兒都應該具備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但在幼兒階段,我們是否可以把重心放到多聽、會說、能簡單、完整的表達即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小學郭曉燕老師從小學語文學科的角度,提出幼兒園在識字、寫字、語言表達、閱讀方面這幾個方面可以怎樣進行有效銜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幼小銜接教研活動,老師們各抒己見,踴躍發言,現場教研氛圍濃厚,思維在不斷碰撞、交融中,正式開啟了第二幼兒園和第二小學結對合作探索之路,為幼兒園和小學的雙向銜接架起了“縱深式”學習和交流的橋梁,為幼小雙向銜接工作的落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雙方老師們明確了幼小銜接工作的方向和具體實施策略,努力實現家、園、校通力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有效銜接,為孩子們輕松、快樂、自信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活做好扎實準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成長的道路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起點,不等于毫無準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用心守護,科學銜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讓孩子如待放蓓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綻放美麗人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靜待花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幼小銜接是一個長期且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面對幼小科學銜接,我們應立足實際,從幼兒入園的第一天開始,從幼兒一日生活的點滴做起,關注幼兒年齡特征,將幼小銜接工作常態化、生活化,多方面、多層次探索適宜的切入點,繼續做實做細,為建立幼小科學銜接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共同助力幼兒健康成長。</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河县|
桓仁|
连山|
青岛市|
石楼县|
台东市|
古浪县|
娄烦县|
南部县|
安乡县|
寻甸|
土默特左旗|
富锦市|
郧西县|
色达县|
镇巴县|
平乐县|
新津县|
奉节县|
八宿县|
子长县|
邹城市|
南开区|
尉犁县|
屯门区|
和政县|
江孜县|
登封市|
莆田市|
五常市|
教育|
岑巩县|
乳山市|
松江区|
承德县|
宜君县|
澄迈县|
潜山县|
汽车|
惠来县|
肥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