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書里書外人世間——簡述粱曉聲和他的《人世間》 作者:高文穎

綠葉

<p class="ql-block">今年的春節,過得真是豐富多彩——《人世間》的開播、又趕上了冬奧會的開幕式、閉幕式。電視機前,為張藝謀設計、導演的這兩個幾乎接近完美的藝術品叫好外,李路導演的粱曉聲同名長篇小說電視劇《人世間》像吸鐵石一樣把我牢牢地吸引住了。非常感謝導演李路,他用一流的作品、一流的編劇、眾多一流的演員導演出一流的《人世間》!</p><p class="ql-block">作為文學愛好者,真有一肚子話要說。</p><p class="ql-block">現在,我家掀起了讀粱曉聲作品的熱潮——晚上看電視《人世間》(原來守候在央視一臺,現在守候在央視八臺,今天晚上播完了),白天看書——雖說三本《人世間》比磚頭還厚,卻也堅持看完了——常常喜歡躺在床上看,看得有滋有味。畢竟都是七十多歲的人了,記憶力明顯減退。事實證明,已經不適合看長篇了——常常看了后邊的,忘了前邊的,更不敢連夜看了。不過,從骨子里還是不甘心——老兩口都說不能再買長篇小說了,省點兒眼睛吧。可是,《人世間》是第十屆矛盾文學獎第一名啊,必須買!</p><p class="ql-block">想想在鄉下插隊的時候,想看書,也有精力,卻沒有多少書看;上大學了,是借批判之名,看了一些所謂的毒草,常常是抓住一點,不及其余,進行斷章取義的批判。畢業了,工作了,卻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接著就又成家了,然后又相夫教子、拼命工作……只能忙中偷閑地看了些自己喜歡的書…… </p><p class="ql-block">真是,不知不覺的,就退休了……</p><p class="ql-block">我和老伴都是粱曉聲的同齡人。對他寫的作品,一直很喜歡。想到現在是網絡時代,大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真正坐下來,認真看書的人太少了。我倆也想給自己的女兒、女婿、外孫女做個榜樣——多看好書,對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是有益的。</p><p class="ql-block">我倆還是喜歡紙質的書,因為,書中寫的精彩段落可以多看幾遍,仔細體會文字細節描寫的魅力和富有哲理深意的金句內涵。 做家務或吃飯時,聽音頻播講136集,男女聲情并茂的演播,讓我常常淚眼婆娑……</p><p class="ql-block">最難得的是:老伴也和我一起做這件事,步調一致,讓我有幸福快樂的感覺!尤其是在全省居家抗疫的這段時間里,在做了無數次核酸排查“奧密克戎”陽性患者的過程中,天天居家隔離的日子里,全方位欣賞粱曉聲作品的熱潮,讓我的生活非常充實。我寫出了《在煙火處,感受生活的百味——電視劇“人世間”觀后感》大約近一萬字吧。我是用心去寫的。</p><p class="ql-block">我還把家里的粱曉聲散文《我心靈的詩韻》、《路過你生命的每一個人》找出來,又看了一遍。重讀他的早年獲獎作品《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又被感動得熱淚盈眶……</p><p class="ql-block">老伴說我成了粱曉聲作品研究專家了!</p><p class="ql-block">專家自然不夠格,喜歡他的作品倒是真的。早年看過他的《年輪》、《今夜有暴風雪》《母親》、《父親》、《隨想錄》等,對他的家庭也比較了解。總之,對他很關注。但是,我一直認為:西北作家柳青、路遙、陳忠實等才能代表中國文學的高地。總覺得粱曉聲的作品一直局限于知青、北大荒內容中。讀完《人世間》,我覺得他完全可以稱之為中國一流的作家啦!他的《人世間》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第一名當之無愧!</p><p class="ql-block">為了寫《人世間》,他從五十七歲開始做準備。為了這部作品,足足寫了五年。每天十多個小時的伏案寫作,終于使頸椎、腰椎病復發了,手,幾乎拿不住筆了(他堅持手寫),不得不住進了醫院。結果,老病沒等治好,卻又查出了胃癌。醫生建議做全胃切除的手術。他思量再三:如果做手術,第三部就不知道能不能寫完。最后決定:先治頸椎、腰椎病,緩解疼痛、能維持正常寫作再說。</p><p class="ql-block">看到這,我感動、難受得流出了淚——為寫作不顧命啦!這簡直就是另一個路遙!記得路遙為了寫《平凡的世界》,住在破舊的一間小房子里,天天與老鼠一起睡覺、吃饅頭(如果不帶出給老鼠的饅頭,老鼠夜里作妖、讓他不得休息)……</p><p class="ql-block">粱曉聲的脖子、腰上天天戴著頸托、腰托寫作,最終完成了115萬字的《人世間》!</p><p class="ql-block">這就是粱曉聲!用心血、甚至快搭上自己的生命來寫這部書啊!</p><p class="ql-block">我知道:一個人要做成大事,確實需要一種精神!和他的這種精神比起來,我們真的是地地道道的凡夫俗子啊!</p><p class="ql-block">是哪個詩人說的?你若想活得精彩些,你就要比別人辛苦些(大意是這樣)!</p><p class="ql-block">粱曉聲活出了這種精氣神!活出了我們同齡人的精彩!他的《人世間》一定會留芳百世的!</p><p class="ql-block">最近,從網上看到粱曉聲的四弟粱曉文(已經病逝)寫的《我眼中的二哥》和粱曉聲的《兄長》等回憶性散文,對他和他的家,了解得更多一些了。我原來知道他有個大哥 ,知道他大哥的精神病挺重,但是,不知道如此的嚴重——病重時,黑白天顛倒,晚上常常像念經似的,自言自語,有時還砸東西……全家人住在一個小屋里,害得大家無法正常生活,全家人幾乎都崩潰了……</p><p class="ql-block"> 他家的貧困真的超出了我的想象——房頂上的煙囪被大雨澆塌了,屋子里到處都是雨水。而媽媽上班沒在 家,“遠在大三線山溝里工作的爸爸兩三年才顯影一次”,幾乎不記得爸爸長什么樣。那時大哥還沒生病,上中學一直住校,只有兩個弟弟和妹妹在家。塌下來的碎磚瓦塊險些把正在寫作業的哥倆砸在里邊……</p><p class="ql-block">粱曉聲雖然排行老二,但是,做飯、打水、買煤、抹墻、點煤爐……什么活都得干。冬天,不放心家里的爐子,怕幼小的弟弟妹妹出事,常常逃課回家照看他們……</p><p class="ql-block">可憐他自己還是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呀!</p><p class="ql-block">俗話說:苦難是作家的財富,貧窮成就了作家。</p><p class="ql-block"> 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全對。為什么這么說呢?</p><p class="ql-block">想想,有多少窮人家的孩子不照樣重復著父輩那平平凡凡的日子呢?有幾個像粱曉聲這樣貧民出身的優秀作家呢?</p><p class="ql-block">我想,關鍵還是在于: </p><p class="ql-block"> (1).母親的善良、慈愛影響了粱曉聲品格的形成。雖然家里很窮,沒錢買書,但是,目不識丁的媽媽受他姥爺(梁母的父親是鄉村的老師)的影響,喜歡讀書人,向往知書達禮,又會講很多故事。所以,她從不反對孩子攢零錢買書,甚至支持兒子這樣做。記得董卿在《朗讀者》中,和粱曉聲有這樣一個感人的對話。他講述了自己早就想擁有一本《青年近衛軍》(在《隨想錄》里,寫的是要買“紅旗譜”),為這本書,他已經想的快失魂落魄了。于是,就去他媽媽工作的地方找媽媽要買書的錢。看到媽媽在潮濕的地下室里工作,昏暗的燈光,彎曲的背,他難受極了。但是,他還是鼓足了勇氣說出了找媽媽的理由。旁邊的工友批評媽媽:不要慣孩子,給他吃,給他喝,就夠嗆了,還給他錢買閑書?媽媽卻慢慢直起腰,從兜里掏出錢,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p><p class="ql-block">過早懂事的粱曉聲心疼媽媽,就沒有買書,而是用這一元五角錢給媽媽買了水果罐頭。</p><p class="ql-block">媽媽感動又心酸得流下了淚,懂事的孩子呀……于是,又湊夠給他買書的錢,叮囑兒子:再不要買罐頭了…… </p><p class="ql-block">可以看出,粱曉聲從小就非常懂事,不僅幫助媽媽分擔家務,還知道疼惜起早貪晚、掙錢養家的媽媽。愛看書,得到了母親的支持。盡管他的母親目不識丁,我卻分明感覺到他的媽媽是偉大的!崇尚知識,這在一個小孩子的心中打下的烙印是無法抹去的。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他說“如果誰認為一個人沒有導師就不可能走上文學道路的話,那么,我的回答是:——我的第一任導師,是母親。我始終認為這是我的幸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受中外文學名著的影響很早、很深。</p><p class="ql-block">粱曉聲家的附近有個小人書攤,這是哥哥帶他常去的地方。哥哥愛看書,學習特別好,這對粱曉聲也是有潛移默化影響的。加之每次買東 西剩下幾分錢,媽媽就給他了。他攢夠一、兩毛錢,就可以買一本自己早就看好的小人書了。后來,他已經擁有三十多本了。有時,在火車站出租小人書,掙點錢,用這些零錢,再買喜歡的書。</p><p class="ql-block">還有,家附近有收廢品的點兒。文化大革命時,膽子小的怕惹事,把所謂的“毒草”當廢品賣了。粱曉聲發現了這些寶貝,就適當給點兒錢,把這些“毒草”買了回來,然后,偷偷地鎖在一個木箱子里。這些“毒草”,在他的求知欲最旺盛的青少年時期,在別人還在武斗、閑逛的時候,他“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靈魂,已被這些中外“大毒草”深深地吸引住了……</p><p class="ql-block">這樣,他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看過不少中外名著。他的作品中,不止是《人世間》有中國古典文學的痕跡,仔細琢磨,他的很多作品里都有外國文學的影子。是的,中外名著,滋養了他。</p><p class="ql-block">(3).他是文學的好苗子,又幸遇懂他的伯樂。</p><p class="ql-block">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預備的。</p><p class="ql-block">在小學時,粱曉聲說:最難忘的、深深地記住了給他各個方面成長的是語文老師(略寫吧,幾句話說不完)。一個人,在他上學的時候,遇到一個好老師,真的是他一生的幸運!他寫的《我和橘皮的往事》值得一讀(《路過你生命的每一個人》)。</p><p class="ql-block">在兵團,粱曉聲憑著自己的文學底蘊,很快就在《兵團戰士報》發表、引起大家注意的文章,可以說小有名氣。在兵團,在崔干事的舉薦下,有幸參加過四次“創作學習班”,這對粱曉聲來說真是雪中送炭!也可以說如魚得水!當復旦大學文學系的資深教授來招生時,發現了才華橫溢、談吐不凡的粱曉聲時,伯樂終于找到了這匹千里馬。雖說是工農兵學員,但是,畢竟是名牌大學中文系呀!這是文學藝術的殿堂。</p><p class="ql-block">我覺得,這段時間的大學學習,對粱曉聲走向更加輝煌的文學之路來說,至關重要!</p><p class="ql-block">大學畢業后,又分到理想的工作單位,搞自己喜歡的文學創作,真是時代的驕子!</p><p class="ql-block">小時候的貧窮、苦難,對于走上文學之路的粱曉聲來說,確實是真正的財富。</p><p class="ql-block">加之豐富的閱歷、執著的追求、勤奮的學習,胸中有丘壑,他已具備寫一部史詩般的《人世間》了。他把自己一生庫存的素材都融進《人世間》里了。布局謀篇,大有高屋建瓴之勢——《人世間》的問世,自然是水到渠成了。</p><p class="ql-block">有的作家,處女作,也是代表作;有的作家,雖然中年寫出振聾發聵的作品,但是,以后,再怎么寫,也無法超越自己。粱曉聲是年輕時就獲得全國小說大獎的人,后來,他的一系列作品都是反映上山下鄉、邊疆生產兵團的內容,好評如潮,得獎無數。但是,大家一直認為他是知青作家的代表。而在他六十歲開寫的《人世間》,真可以說是鴻篇巨制——作者從七十年代寫到改革開放后的今天,橫跨中國五十年的歷史,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描寫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細致、形象、生動地描寫了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喜怒哀樂、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日常,從而刻畫出一群有血有肉、鮮活生動的人世間老百姓形象。可以說:這是一部充滿煙火氣、彰顯道義和擔當、在悲歡離合中抒寫情懷和熱望的最好的長篇小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書中的周父周母,他們愛國、愛自己的工作、愛家、愛自己的兒女,他們正直、善良、簡樸、能吃苦……他們望子成龍、渴望兒女有出息……</p> <p class="ql-block">周父周母的形象,何曾不是我們父母的化身呢?又怎么能沒有作家父母的影子呢?我和老伴看到丁岱勇、薩日娜的精湛演繹,多次眼含淚水,思緒萬千……</p><p class="ql-block">太感人了!相信和我同齡人也和我一樣,常常被感動得稀里嘩啦……</p> <p class="ql-block">他們的大兒子周秉義主動去了遙遠的北大荒,寶貝女兒周蓉,偷偷地跑到遙遠的貴州大山里,去尋找自己的心上人。他們遠離家鄉,吃了很多苦,卻以苦為樂。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祖國的邊疆、獻給了大山里的孩子們……</p><p class="ql-block">他倆參加高考,憑著自己的真才實學、勤奮努力,都考上了名牌大學,兩個人的命運,從此,發生了改變——秉義走上了仕途,成了人民的當家人,公家人,成了周父周母的驕傲。他為官一生,心系百姓,兩袖清風,卻也遭到一些人的嫉妒、一些不明真相人的辱罵、上告信的攻擊……</p><p class="ql-block">可以說:為了不負眾望,當好軍工廠的書記、市長,秉義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身心,常常是殫精竭慮、搞得身心疲憊……由于過度勞累而終于生病……</p><p class="ql-block">當官不容易,當清官更難!真正想為老百姓做實事,談何容易啊!</p><p class="ql-block">秉義的飾演者辛柏青在“光字片”動遷前的那番掏心掏肺的動人演講,讓我和老伴熱淚不止……</p><p class="ql-block">我們的祖國需要這樣的清官!周秉義這個人物形象,讓我們對國家打黑反腐的治理能力有了期待,有了希望!還是好干部多!</p> <p class="ql-block">而周蓉是周父周母最疼愛的寶貝女兒。她美麗而又有理想、有追求——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常常跟隨大哥、大哥的女朋友郝冬梅、同學蔡曉光一起偷偷看中外名著,飽讀詩書。她又很任性、敢愛敢恨——不顧一切偷偷去貴州大山里追隨詩人、反革命分子馮化成,這段愛情,真有蕩氣回腸之感!讓人唏噓不已……</p><p class="ql-block">大學畢業后,因為成績優秀,成了大學里的年輕副教授,成了學生愛戴的老師。事業上,她是成功的,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典型代表——工作一絲不茍,永不停止學習,深愛自己的學生……</p><p class="ql-block">但是,她缺少社會經驗,辦事不靈活,不喜歡拉關系、走后門,常常一根筋……而在課堂上,講古論今,縱橫捭闔,揮灑自如……</p><p class="ql-block">這就是周蓉!她的缺點也是那么的可愛——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這種清高是很難行得通的。</p><p class="ql-block">回城后,周蓉和馮化成兩個人的大吵小鬧,害得鄰居不得安寧……</p><p class="ql-block">原來愛得轟轟烈烈,現在卻用最惡毒的語言傷害對方。浪漫的愛情不能當飯吃,過日子,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瑣碎,渴望有大一點的房子把女兒接來…… </p><p class="ql-block">可是,按行政級別分房子,何時能分到呢?待遇的不公正,只有虛職職稱的知識分子找誰說理去?</p><p class="ql-block">作家粱曉聲在筒子樓不也住了十二年嗎?想把爸爸媽媽接來,盡心照顧。可是,住哪里呢?</p><p class="ql-block">關于這個話題,我更是有一肚子苦水要講……真是一言難盡哪……小說中的分房子情節,就發生在我的家里……</p><p class="ql-block">往事隨風去了!</p><p class="ql-block">簡單說說蔡曉光吧:</p><p class="ql-block">蔡曉光對周蓉的愛是真誠的,對周家人一直當自己的親人,有事找到他,無論大事小情從沒拒絕過。他是演藝界的代表人物,辦事靈活、有能力、有水平。作者對這個領域非常熟悉,對亂象點到為止,很有分寸。人嘛,哪有十全十美的。我想:人這輩子,身邊有一兩個真心實意關心你、愛著你的親朋好友,那是很幸福的事情!周蓉雖然失去了馮化成,但是,有蔡曉光真心實意地愛著,她還是很幸福的。當年,她不顧一切去追隨馮化成,還利用蔡曉光對她的愛傷害他。而蔡曉光卻依然默默地守候在她的身邊,真是有胸懷呀!這是周蓉大幸運。應該說周蓉是很自私的,是很盲從的,她為馮化成付出那么多的情感,結果是自己傷透了心……也讓父母操碎了心……</p><p class="ql-block">長期把女兒放在弟弟家,自己沒有盡媽媽的責任,所以, 女兒玥玥的叛逆讓這個大學教授束手無策,也是很正常的。</p><p class="ql-block">這個話題不是幾句話就能說透的。為了尋找跑到國外的女兒,周蓉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工作,追她到法國,陪女兒十二年哪!</p><p class="ql-block">多少艱辛?苦辣酸甜,只有自己知道。</p><p class="ql-block">生活的真實,愛情的波折,人生的不圓滿,恰恰是人們生活中最真實的東西。而真實的東西總是最好的!</p><p class="ql-block">好在周蓉一直有蔡曉光陪在身邊,周父雖然心疼女兒,可是,除了給馮化成一個大耳光,又能有什么辦法呢?感情的事,誰能說得清呢?</p><p class="ql-block">類似周蓉的婚變,在我的身邊大有人在!太真實啦!</p><p class="ql-block">應該說,周蓉的上進、博學、深受學生的喜愛。退休后,筆耕不輟,寫出了《芳華》小說,比她當教師干得還出色!在周蓉身上,我同樣看到了作者的身影……就連寫小說,也用手寫、用稿紙(改編后的《人世間》,周蓉用的是電腦)。</p><p class="ql-block">我是很喜歡周蓉這個形象的,血肉豐滿,她好像就在我身邊……</p><p class="ql-block">秉昆和鄭娟以及六小君子的故事是全劇的重點,我在《在煙火處,感受生活的百味》里寫了很多,這里不贅述了。</p><p class="ql-block">我這里還要說的是:兩個考上大學的孩子,一個當了令人羨慕的大官,一個成了頗有學識、深受學生喜歡的大學教授,真正地給周父周母臉上爭光了!</p><p class="ql-block">可是,他們卻沒有享受多少有出息兒女的孝順。恰恰是父母認為最沒出息、總在身邊的這個小兒子、小兒媳天天照顧一股急火攻心而臥床不起成了植物人的母親,天天給她端屎端尿、按摩、做飯、喂飯、洗涮、盡孝心……</p><p class="ql-block">事實上:粱曉聲寫的秉昆、鄭娟,原型是生活中的四弟和四弟妹呀!</p><p class="ql-block">他倆看到了《人世間》小說,但是,卻沒有來得及看到搬上銀幕的《人世間》,就病逝了,留下了遺憾。</p><p class="ql-block">但是,對老人,對他們的大哥,四弟、四弟妹是竭心盡力了。他們是令人敬佩的。讀到粱曉聲那些回憶親情的散文,真是讓我淚流滿面……常常分不清是《人世間》的故事,還是粱曉聲家的真事,甚至覺得好像是發生在我家的往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小說中的秉昆、鄭娟他倆的愛,沒有那些浪漫的語言,也沒有那些肉麻的話,但是,他們的愛卻經得起大風大浪的考驗……</p><p class="ql-block">生活是美好的,瑣碎的日常生活是最真實的;生活,沒有十全十美的,不完美,才是生活的真諦!</p><p class="ql-block">說不贅述了,卻又滔滔不絕地說了這么多,打住!</p> <p class="ql-block">搬上銀屏的《人世間》有不少改動。但是,主旨沒有變。</p><p class="ql-block">由著名編劇王海鸰改編的《人世間》細節描寫更細致、矛盾沖突更尖銳、情節更曲折了。一句話:改編后的《人世間》并沒有使原著面目全非,卻有錦上添花的感覺!主題更鮮明了!煙火氣更濃了……</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導演李路,他把中國眾多飾演過男女一號的主演、大腕云集《人世間》演配角,中青大腕飾演主角。這些演員的精彩表演,確實讓我的視覺很過癮。各個形象都是那么的生活化——真實、生動,不做作。原著中那些富有哲理的金句,被這些演員,演繹得更生動、更耐人尋味…</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主題歌,詞和曲配得太妙了,聽也聽不夠:</p><p class="ql-block"> “歲月的列車,</p><p class="ql-block"> 不為誰停下,</p><p class="ql-block"> 命運的站臺,</p><p class="ql-block"> 悲歡離合都是剎那。</p><p class="ql-block"> 人像雪花一樣,</p><p class="ql-block"> 飛很高,又融化。</p><p class="ql-block"> 世間的苦啊,愛要離散雨要下。</p><p class="ql-block"> 世間的甜啊”</p><p class="ql-block"> 走多遠都記得回家。</p><p class="ql-block"> 平凡的我們,</p><p class="ql-block"> 撐起屋檐之下一方煙火,</p><p class="ql-block"> 不管人世間多少蒼桑變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們啊,</p><p class="ql-block"> 像種子一樣,</p><p class="ql-block"> 一生向陽,</p><p class="ql-block"> 在這片土壤,</p><p class="ql-block"> 隨萬物生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寫于2022年3月30日上午</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p><p class="ql-block">高文穎,網名:綠葉。1951年出生。下過鄉、當過民辦教師。1973年到吉林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外語系俄語專業學習。1976年畢業,一生都是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2014年,加入吉林省作家協會。主要作品《我的非洲之旅》、《鄉村女教師軼事》、小說《創傷》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 電話:1384301023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玛县| 新野县| 延寿县| 镇平县| 商都县| 凤阳县| 九江县| 张家界市| 曲水县| 鄂托克前旗| 乌苏市| 资源县| 西乡县| 子洲县| 乐都县| 万山特区| 克拉玛依市| 霸州市| 邢台市| 汤原县| 常山县| 灯塔市| 乾安县| 南宫市| 得荣县| 鄢陵县| 富阳市| 古交市| 华亭县| 揭东县| 金门县| 沁源县| 普定县| 巩义市| 阿尔山市| 天津市| 思茅市| 彭泽县| 昂仁县| 齐河县| 宣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