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繁花似錦的橋梁世界中,廊橋是一朵絢麗多彩的奇葩。中國廊橋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技藝高超,尤其是木拱廊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然而,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里,木拱廊橋似乎被人遺忘,以至于眾多學者發出了《清明上河圖》中的木拱橋——虹橋,已成千古絕唱的感嘆。其實,木拱橋營建技術并沒有失傳,而是以木拱廊橋的形式,成為獨特的山居人文景觀。</p> <p class="ql-block">福安木拱廊橋一共有6座</p><p class="ql-block">1、潭頭棠溪橋</p><p class="ql-block">2、穆云玉林橋</p><p class="ql-block">3、康厝積谷橋</p><p class="ql-block">4、范坑洋坑橋</p><p class="ql-block">5、社口坦洋鳳橋</p><p class="ql-block">6、潭頭柘頭橋</p><p class="ql-block">登燭橋,又稱棠溪橋</p><p class="ql-block">位于福安市潭頭鎮棠溪村</p><p class="ql-block">建于清宣統元年(1909)</p><p class="ql-block">是福安市跨度最大、保存較為完好的木拱廊橋。</p> <p class="ql-block">玉林橋</p> <p class="ql-block">積谷廊橋位于福安市康厝鄉石尖村子西面的暗橋溪上,橋長 18.3米、寬 4.4米,是福安市年代最久的木拱廊橋,始建于明崇禎年間。</p><p class="ql-block">木拱廊橋除具備交通功能外,還為過往的客商、行人提供了一個遮風避雨的休憩場所。</p> <p class="ql-block">洋坑橋,位于寧德市福安市范坑鄉上坪村洋坑溪上(馬崗村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現存橋梁為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木構單拱廊橋,長24米,寬4.8米,橋臺為毛石壘砌,橋屋9開間40柱。</p> <p class="ql-block">無夢到洋坑</p><p class="ql-block">溪水的寧靜、鳥鳴的清幽、山風的閑淡。</p><p class="ql-block">沒有大紅大綠的色彩,只有純凈質樸的本性,只有斑駁、古拙的意味。</p> <p class="ql-block">柘頭村有一座小巧的廊橋,橫臥在村口的溪澗之上。這座修建于1959年的橋梁,可以算得上是福安市最年輕的疊梁拱橋,可是建造者對她一點都不馬虎,所有的工藝都十分“傳統”。橋長17米,寬4.5米,橋拱由5組巨木交叉疊建而成。橋身上了紅漆,和古樸的山村相映成趣;遠遠望去,古雅之中洋溢著青春的魅力,別有一番美感,令人暢意適懷。</p> <p class="ql-block">潭頭柘頭橋,2018年毀于燭火。</p><p class="ql-block">附:趙祥枝老師的文章《消逝的廊橋》</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福安柘頭村,地處閩東北山巒之中,冬日里偶爾下雪,遠山上還會有白茫茫的積雪景色。村口店門邊,聚集的老人習慣穿著厚厚的粗布衣,膝下放著烘手的木炭小爐。雖然生活清儉,村民相處都十分和睦。</p><p class="ql-block"> 柘頭村有兩條小溪蜿蜒穿過,加上村外邊的一條,三條溪在村口匯合。村民房子都建于溪側,溪水清澈見底,大家習慣在溪里洗菜洗衣。到了夏天,孩子們喜歡在溪里游泳摸魚。小溪雖養育了一村人,但村民往來過溪總是不便,一般都是踩著高出水面的石頭(墊腳石)過溪。若溪水漫過墊腳石,村民就要脫了鞋,扎起褲管,有時還要背著孩子,蹚水過溪。也有不小心墜入溪中,嚇得失魂落魄的。水位高或發洪水的時候只能望溪興嘆了。</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六十年代,村民在村口建了一座廊橋。廊橋是一種帶屋檐的橋,有可遮陽避雨、供人休憩的風雨亭,也保護了木材建造的橋梁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襲。這種廊橋,現在閩東北、浙東南村落里留存下來的大都成了古跡,受到保護,因為其蜿蜒獨特的造型,又被稱為蜈蚣橋。</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七十代末期,身為村支書的父親帶著村民在村頭造了一座更為堅固的水泥橋,解決了一村人的過溪難題。相比之下,村里的孩子更喜歡那座廊橋。</p><p class="ql-block"> 我們從小都喜歡在廊橋上游戲玩鬧,然而美麗的廊橋卻也成為我這一生致暗之地。十一二歲的一天下午,突然下起了雨,我和村里的幾個孩子跑到橋上避雨,就地取材玩起了蹺蹺板,我一挑三,對方三個孩子一坐上去,我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從橋上摔到了數米之下的河床。又偏逢枯水期,額頭砸在一塊堅石上,頓時血流如注,右手骨折,左腿膝蓋部位裂開大口,傷勢嚴重。幾個年輕人和知青大哥聞訊趕來抱著我跑向村醫療站,簡單包扎后用擔架沿著山路抬往公社衛生院。父親那時正在鄰村做事,村民趕去傳訊,個把小時后父親追上了我的擔架,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見到一生剛強的他落淚……說來也幸運,我落地處恰微微凹陷且有一些積水,若摔得偏些,邊上全是堅石,后果不堪設想。那次受傷,在我額頭上留下一道“人”字形疤痕,伴我一生,也警醒我做事要穩,不冒風險。</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踏出山村在外求學授教已數十年,回村的次數也不多,村中景致早已今非昔比。村中的小溪溪面被封了一半,蓋起了紅磚房;房前屋后曾被村民的布鞋草鞋踩得油光發亮的石板路,也被鋪上了水泥。2018年3月,村民在廊橋敬奉觀音,疏于看護,燭火燃開,大火蔓延越燒越旺,一座近60年橋齡的廊橋被燒為灰燼,通過微信群看到火光吞噬中的古橋,在外打拼的鄉親無不扼腕嘆息。</p> <p class="ql-block">2022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2016年新建的坦洋鳳橋</p><p class="ql-block">廊橋全長37.6米,拱跨31米,寬7.2米,</p> <p class="ql-block">俗語:</p><p class="ql-block">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p><p class="ql-block">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p><p class="ql-block">這句話是老人用來勸阻、教訓、或者表達氣憤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廊橋,不是一座冷冰冰的沒有生命的建筑,在它身上凝結著人們的智慧,承載著美好的愿望,是經典,是技藝,更是不滅的精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尧县|
鹤庆县|
长丰县|
海伦市|
读书|
平乐县|
县级市|
吴堡县|
九台市|
阳泉市|
固原市|
巴东县|
广安市|
阿图什市|
利辛县|
广元市|
军事|
色达县|
平南县|
剑阁县|
新化县|
扬州市|
益阳市|
乐亭县|
资中县|
乐都县|
祥云县|
龙海市|
余江县|
陈巴尔虎旗|
高台县|
德钦县|
江城|
华宁县|
米脂县|
宁南县|
徐州市|
富阳市|
洪洞县|
家居|
临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