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觀新疆百年史料收藏館有感</p> <p class="ql-block">編者按:</p><p class="ql-block"> 葛新宏歷經32載艱苦行程,收集新疆兵團幾十年各類票證,提供了兵團人屯墾戍邊經歷的實際物證。讓后來人了解了前輩人艱苦創業的歷史,這是最生動的教科書。</p><p class="ql-block"> “票證無言,但后人可以聽到兵團戰士人拉犁的號子聲,可以聽到秘筑中巴公路的爆破聲,可以聽到萬古荒原拓荒者的嬰兒啼哭聲;票證無文,但后人可以讀到兵團人建設邊境農場為國戌邊的事跡,可以讀到兵團人創造的開發塔里木和準噶爾兩大盆地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票證無彩,但是新疆兵團人屯墾戌邊,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無怨無悔的精神光耀青史”。</p> <p class="ql-block"> 李志國</p> <p class="ql-block"> 在五家渠市西郊一公里處的十三戶村,聽聞有一個私人民間新疆百年史料收藏館,帶著探秘和好奇的心理,我“三顧茅廬”造訪,但鐵將軍把門不得其見,后在朋友告知了館長聯系方式后,終見收藏館真顏。</p> <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25日中午,通過電話溝通,我騎行至該館所在地,館長葛新宏早在院內等候,賓主寒暄后,我與同事穆金亮進館參觀。</p> <p class="ql-block"> 進入館內,映入眼簾的是他花15萬從克拉瑪依市請來的河南南陽1966年生產的2.8米(1921年建黨至1949年建國計28年)高的石膏毛主席雕像,左側是他從新疆、特別是兵團各地收集來的珍惜藏品,上萬余件(種)老物件安靜地陳列在展廳里,向前來參觀的我“講述”著新疆近百年來的變化……我們一邊參觀、一邊聽他講述那些光陰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今年53歲的葛新宏收集這些老物件已經有30多年了,起因是初中時看到父親留下來的一些用過的票證,覺得很感興趣,于是就開始收集各類票證。隨著時間的變化,看到越來越多曾經使用過或者見過的東西逐漸被其他物品替代,但是老物件能夠體現出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于是他從此開始收集各類老物件。</p> <p class="ql-block">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占地1500平方米的新疆百年史料收藏館分為“紅日耀天山”“新疆兵團老票證”“新疆地方老票證”“紅色鏡面專欄”“新疆老書屋”“新疆農耕文化”“新疆民俗物件”7個展示單元,展出老物件15000多(種)。從去年6月截至目前新疆百年史料收藏館已接待游客13000余名(冬季閉館)。</p> <p class="ql-block"> 葛新宏滿懷深情的訴說著這些藏品的來龍去脈……此處無聲勝有聲,老物件留住了舊時光,一件舊物承載一份記憶,一段歲月凝聚一份情感。張貼在“新疆兵團老票證”“新疆地方老票證”展板上的票據,是葛新宏最自豪的。他說,收集票證是自己的強項。為了收集這些票證,他走遍了新疆各個地、州、縣(市)和兵團團場。</p> <p class="ql-block"> 有些票證的原件容易破損,但他還是把原件擺在了館里供游客參觀。“真正的實物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鳴,這些票證的時代氣息非常濃厚,展現的是我們新疆的地方特色。”葛新宏說,“真實的票證,再加上我的講解,能夠讓大家更好地回顧歷史,了解新疆的過去。”</p> <p class="ql-block"> 在所有的藏品中,葛新宏重點給我介紹了兵團的票證,他說,“票證是時代的產物,過往的歷史。懷舊不是簡單的復雜。很多票證,它讓我們懂得了珍惜,懂得了銘記。它大致分為4類:第一類是生活福利票證,主要是糧票、棉花票、肉票、工資代金券等生活必需票證,也包括電影票,看病門診票等福利票證。第二類是生產資料票證,主要是汽油、柴油、煤炭、灌溉用水、飼料等票證(代金券)。第三類是遍布天山南北環繞準噶爾、塔里木兩大盆地的萬里交通線食宿站、招待所住宿票、飯票等。第四類是見證了特殊歷史的特殊票證,這些票證是全國絕無僅有的”。</p> <p class="ql-block"> 他侃侃而談,如行云流水般娓娓道來:“改革開放后,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生產力大大解放,生產和生活物資極大豐富,各項事業空前發展,各種票證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制作精致、更便捷、“流通”范圍更大的“票證”——信用卡、銀行卡……老“票證”雖變成了文物,但我相信,它們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必將歷久彌新”。</p> <p class="ql-block"> 時光在流淌,跟隨著歷史的腳步,我們來到“新疆農耕文化”“新疆民俗物件”展示館,木犁、老式拖拉機、縫紉機、臉盆架等物品讓我們回味起舊日的時光。“看到這些老物件,讓人會想起了以前的慢日子,它見證了新疆的發展變遷”,葛新宏介紹道。</p> <p class="ql-block"> 不遠處的木輪木軸馬車吸引了我們的目光,據葛新宏介紹,該馬車是晚清時期的,距今已有百年歷史了。如今大街小巷早已看不到馬車的蹤跡,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先進的汽車。老票證、油燈、鴕鳥牌自行車……這些與近百年來新疆各族人民生產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的老物件,雖然大多已不再被人們使用,但是在新疆百年史料收藏館里,它們留住了舊時光,也留住了葛新宏的鄉愁。看著自己30多年來收藏的老物件被陳列在史料收藏館里,葛新宏感慨地說:“收藏這些老物件是我這輩子最自豪的事情。看著游客用這些老物件和現在的新生活做對比,不忘先輩的努力,更加珍惜現在的好日子,我就覺得值。”</p> <p class="ql-block"> 老物件是歷史的見證者,是前人留給我們的第一手資料。史書可以含糊其辭,但沉默的老物件卻會帶我們接近最真實的過去。我不知道在這廣袤的邊疆大地,多少老物件成為歷史記憶的碎片,還隱藏著多少塵封已久的故事。但我依然愿意相信機緣巧合,有葛新宏這樣矢志不渝的有心人,把收藏當成愛好,把收藏品展示世人作為追求,在收藏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樂此不彼。讓收藏品有一個好的歸宿,并向世人坦露秘密、了解過往,可謂功德無量。</p> <p class="ql-block"> 目前,葛新宏經過32年對新疆藏品的專題收藏,他的四個大類的新疆體裁的專題收藏,無論從收藏品種數量和收藏藏品等級上,已經達到了全國同類收藏的第一(而且是唯一)。這四大專題收藏,既是全國第一、也是全國唯一,填補了我國收藏領域的空白,是新疆人對全國收藏界和文史界做出的重大貢獻。</p> <p class="ql-block"> 走出收藏館,來到灑滿陽光的大院內,陽光暖暖的照著,我和他促膝長談,他告訴我創建收藏館的初衷以及他和合伙人劉小敬的故事,聽了他的講述,我深深的為他們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他們都是有品位的人。正是有了他們二人的大公無私和高尚的情懷,才讓這些老物件重見天日,能夠讓大家通過這些老物件了解新疆、了解兵團的過去,這么有意義的一件事,的確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p> <p class="ql-block"> 在和他的攀談中,我盡其所能想走進他的靈魂深處,發掘一些深層次的東西,是什么樣的原因,讓他幾十年如一日踔厲奮發,賡續前行呢?現在的世人被物欲橫流沖擊的缺失信仰,而他卻獨善其身,濯清漣而不妖。其境界之高潔令人謙佩不已。我生怕漏掉某個細節或者某個環節,我淺薄的筆難以表述他波瀾壯闊的收藏之路,他壯志未酬的初心不能言其窮盡,他前進道路上的宏偉藍圖不能夠被我妙筆生花。</p> <p class="ql-block">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世界日新月異,似乎一切都在變化,但也有一些東西始終不變。譬如:寓意著胡楊和紅柳深意的兵團精神,這些感天動地的事跡和精神,文人墨客抒寫者比比皆是,這里就不一而論了,但留存下來票證和老物件卻是那個時代最好的證明。</p> <p class="ql-block"> 我想,他的青云之志不改、收藏之路不停止,他的故事就會繼續下去,除了我,會有更多的人關注此事,關注收藏品、關注收藏館帶來的社會影響和社會價值,近而去發現他、關心他、愛護他,讓他的收藏之路越走越遠,藏品之花在前進的道路上芳香滿園、溢滿邊疆!</p><p class="ql-block"> 我們期待著!</p> <p class="ql-block"> 相關鏈接:</p> <p class="ql-block"> 葛新宏,男,漢族,筆名“戈新”,祖籍河南省西華縣,1969年9月,出生于新疆兵團農八師石河子市一四三團一營二連。1990年9月,大專畢業后在和田地區皮山縣二中任教。1993年,到阜康市小泉牧場任組織干事、團委書記、電視臺駐場記者。1994年起,先后在新疆特變電工股份公司、新疆屯河股份公司、新疆德匯實業公司任文秘、宣傳、行政等職務。曾被聘為《人民日報》特約通訊員、《新疆教育報》《新疆法制報》特約記者。他酷愛研讀新疆近現代史和以新疆兵團為重點的全國18個省區生產建設兵團的史籍。1998年開始,癡迷新疆兵團200個師團(場)和新疆地方100個地州縣市70年乃至100年的老票證、老資料、老物件的收藏和研究。為了收集這些老票證等藏品,他走遍新疆86個縣市、300多個團場(鄉鎮)。現為新疆票證收藏聯誼會副會長、烏魯木齊市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2013年,他主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糧票圖譜》(行業內部工具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老票證》(新疆兵團出版社出版),填補了新疆的此類收藏工具書空白。2013年8月,他在新疆票證收藏聯誼會的幫助支持下,匯編成冊了《新疆糧票圖譜》,摸清了新疆計劃經濟時期的糧食類票證的家底。2013年12月,烏魯木齊市收藏家協會授予葛新宏“特殊貢獻獎”。2014開始,葛新宏自費將各種票證制作成展板,義務分別在烏魯木齊市南湖廣場、五家渠市兵團黨校、昌吉市博物館、石河子市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和桃園景區展出,受到廣大市民群眾的贊揚。2019年12月9日,被中國收藏家協會聘任為中國收藏家協會票證收藏委員會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 2013年8月,葛新宏主編出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糧票圖譜》。圖譜收錄1950年—1998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前后實際印發使用(包括印出后未正式發行)的新疆各級政府糧食主管部門發行的糧票類票證,也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師的主要(特殊)糧票類票證。原國家農業部行政司司長、原中國收藏家協會票證專業委員會主任徐漢臣在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糧票圖譜》作序中說:“新疆計劃經濟時期所產生的票證,特別是新疆糧票,無疑是全國票證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新疆糧票(尤其是早期的)發行量少,大多用漢文和維吾爾文、哈薩克文兩種文字印制,很具有少數民族特色。新疆糧票有顯著的軍旅特色、邊關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全國最早使用公制計量單位,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公分”制糧票和“馕餅”票。新疆兵團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完整的師、團、營、連級的一整套新疆兵團糧(料、飯)票及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新疆解放初期兩大兵團數十萬官兵使用的兵團飯票。新疆糧票還有全國最大面額的1萬斤飼料票、全國最大面額的500公斤清油票。這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糧票圖譜》,收錄了660枚新疆糧票(含票樣),在給人視覺享受的同時,讓我們能更直覺地了解豐富多彩的新疆糧票”。</p> <p class="ql-block"> 葛新宏生長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對兵團有ー份特殊的情感。為了慶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60年華誕,2013年9月,葛新宏主編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老票證》出版發行。</p> <p class="ql-block">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老票證》全書收錄了1470張糧票、布棉票、代糧券、就餐證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老票證,見證了兵團60年來在發展過程中留下的時代變遷和文化烙印。</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請允許我向兵團二代民間收藏藝術家葛新宏致以最崇高的敬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县|
长兴县|
门源|
日土县|
哈巴河县|
正阳县|
禄丰县|
清原|
根河市|
钦州市|
临夏县|
宿州市|
蕉岭县|
龙陵县|
西安市|
宁陕县|
舟曲县|
雅江县|
县级市|
留坝县|
晋城|
成安县|
保德县|
社旗县|
广东省|
巴东县|
广饶县|
新乡县|
登封市|
海宁市|
洮南市|
和平区|
庄浪县|
息烽县|
云霄县|
喀喇沁旗|
盖州市|
哈巴河县|
昭平县|
建瓯市|
崇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