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彭家莊胡姓一族,在莊內人們的傳統觀念中總以為是傳說中的“坐地戶”。直到2007年《般陽胡氏族譜》第七次修譜成功并公開,世人方知真相,原來此胡非彼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般陽胡姓始祖,于明洪武二年由直隸棗強遷居淄川明水(萌水)店,至十一世,瑛、璇、珙三人“住邑又西路彭家莊”,屬六門次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般陽胡姓于乾隆六年創《般陽胡氏族譜》,在彭家莊祖居百年以上姓氏中屬創譜較早的姓氏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清兩朝, 在彭家莊優秀的歷史人物中,有一個胡姓人鼎鼎大名,他就是清朝歲貢生胡姓十四世胡彥(延)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據《般陽胡氏族譜》載:胡彥祚是十一世瑛之玄孫,其父輩即十三世名諱失考,胡彥祚兄弟三人、兄名彥林,弟名彥宅。胡彥祚嗣子思敬(十五世),孫靈緒即十六世,自十七世始譜無記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宣統《淄川縣志》“三續貢生”載:“胡延祚 字綿堂,歲貢生。有文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什么是貢生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朝的秀才,考取比較嚴格,考生通過縣試,府試以后,還要通過院試。三試合格者才能稱秀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秀才是分等級的,一等是廩生。所謂廩生,就是秀才經過歲考和科考兩試成績優秀者。廩生政府每月給廩食。并有資格被選為貢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貢生:即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代貢生,別稱“明經”。貢生算是地方層面的高級知識階層。就相當于是今天的特別大學的大學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貢生具體又分為六種,人們比較重視的是歲貢、恩貢、撥貢、優貢、副貢。這五類貢生和舉人、進士一樣被視為正途出身,備受贊譽。最后一種貢生稱為例貢,說白了就是花錢買的,這類貢生是最讓人不待見,也是最不值錢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秀才到做官還有很長的距離,只有考中了舉人才有做官的資格,貢生則沒有做官的資格。但是貢生有待遇:一是,見縣官不用跪拜,作揖即可。二是,有生活補助,每個月發給固定的銀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朝時期的科舉考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童生試:也叫“童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學習成績優秀的一二等學生)后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鄉試: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考試,秀才、廩生、貢生都有資格參加,考中的叫舉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會試: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又稱中式進士),第一名叫會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殿試:是科舉制度最高級別的考試,殿試試題由內閣預擬,然后呈請皇帝選定。有時由讀卷官預擬后徑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擬題。殿試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上資料來源“百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胡彥祚的名字在《宣統淄川縣志》上用的是:胡延祚,三字中間一字是“延”;而《般陽胡氏族譜》中用的是“彥”。筆者認為胡彥祚,胡延祚皆為一人,只是在不發達的古代用了同音不同字而已,此種現象在當代社會亦不足為奇,故無須有岐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關于胡彥祚的有關文字資料極少,除宣統《淄川縣志》記載十二字外其他幾無,有關他的事跡、軼聞皆為民間口耳相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傳說胡彥祚天資聰慧,勤奮好學,苦讀寒窗、學業扎實,四書五經,過目不忘。初讀私塾,便漸露頭角,在發小、鄉友中出類拔萃,脫穎而出。第一次參加童試便以優異成績高中秀才,令全莊人刮目相看、寄予厚望。但后來每次參加鄉試卻都是因特殊與意外情況而落榜,傳說有一次是因為筆墨弄臟了卷面被取消錄取資格。傳說還一次,不知是何原因在試卷的關鍵處粘上了一攤蒼蠅屎,被判卷老師生氣的將其剔除。總之,每次都是意想不到的不順利,是天不作美,還是時運不濟或另有他故,不得而知。按學識才華他考上舉人、貢士綽綽有余,比他差的甚至是他后來的學生都先后中舉高就,可就是他屢試不第,屢戰屢敗,也令眾鄉親深感遺憾。還傳說胡姓家族對胡彥祚中舉,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深信不疑,認為是早晚的事,很早就在其宅院大門口預留了豎旗桿的地方,但卻始終沒達到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傳說而立之年的胡彥祚被聘為私塾先生教書育人。曾在彭家莊有名的“樂靜園”學堂施教多年。也有傳說清朝光緒年間的禮部、兵部尚書畢道遠(萬家莊人)曾是他的學生。他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傳說道光年間修建的“樂靜園碑記”便是其杰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傳說胡彥祚既博學多才又品德高尚,他樂于助人、友善鄉鄰,善良厚道,多有善舉。在周圍附近村莊的私塾先生中他有著很高的威望很好的口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彭家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人胡彥祚 夜救教師劉子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0年代初,彭家莊小學從大臨池鄉調來一位公職教師名叫劉子安,村里人都親切的稱他劉老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劉老師家是大臨池北邊的大洞村,老婆孩子都在家中。他自幼讀私塾,有著很好的文化功底,寫的一手漂亮的毛筆字。40年代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都曾在地方武裝中當過文書,并曾利用自己的身份說服曾是他學生的地方武裝頭目,救下一眾人性命。他思想進步,獻身教育,教書育人。對工作認真負責,從不馬虎,對學生嚴格要求的同時又真誠的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劉老師不光工作好,而且多才多藝,年輕時由于他母親有眼疾,家里窮無錢看病,長年遭受痛苦。他自學、自研醫學書籍,竟把母親的眼病治好了。由此,也在四鄰八莊出了名,他道德高尚,為百姓義務療疾不取分文,所以提起劉子安老師,彭家莊的大人、孩子無人不知、沒人不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個春天的傍晚,一位自稱劉老師老鄉的人找到他,說他的妻子捎信讓他晚上回家一趟,家里有急事。劉問來人家中有什么急事?來人說:他妻子病的很歷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劉老師處理完學校的事情吃完飯后,趁著月光匆匆步行向老家趕。當走至彭家莊西一片叫“馬道地”的地方時,月色下、朦朧中有一人招手讓劉子安停下,并直接了當的說:你今晚無論如何不能回家。劉急問為什么?來人說:今晚有人要算計你,你回去兇多吉少。你趕緊回彭家莊,待明天白天可回家看看。劉老師聽后半信半疑,想走近一點認清來人的面目,但怎么向前湊,卻都是保持著一段固定的距離,劉老師很奇怪,心想今天這是怎么了?劉老師問來人:咱倆不認識,你怎么讓我相信你說的話是真的?你是哪個莊的?叫什么名字?來人略一思忖說:那么我就實話告訴你吧,我是胡彥祚,就是彭家莊人,劉老師說:彭家莊人我基本都認識,怎么沒見過你?也沒聽說你的名字?來人說:你不可能見過我。我不會騙你的,</span><b style="font-size:20px;">因為你是個好人</b><span style="font-size:20px;">!明天問問你彭家莊的同事便明白了。我說你今晚回家兇多吉少,是因為你身上帶著銀子,算計你的人就是沖著你身上的銀子。聽我勸,趕緊回去吧!說完,來者轉身便不見了。劉老師驚出一身冷汗且又深信不疑,因為此時他身上確實帶著剛發的工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到學校,劉老師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一夜未眠,百思不得其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一上班,他就迫不及待的找到自己的同事彭姓老師敘說昨晚發生的事情。最后一再追問:彭家莊胡姓中有無胡彥祚此人?是干什么的?彭姓老師聽完,大驚失色連聲問:你說的都是真的?劉老師連連點頭。彭姓老師也是讀私塾出身,學識淵博,經多見廣,對農村中老一輩傳下來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軼聞趣事多有了解并深諳其中玄機奧妙。隨即他冷靜正常的拍著劉老師的肩膀略顯激動的說:劉老師,好人自有好報,你昨天晚上的事百年不遇,實在是大吉大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幾十年過去了,劉子安老師也早已作古,可故事至今還在莊內流傳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3月于張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衷心感謝為本文撰寫提供有關歷史資料的淄博六中聶廷生校長,原周村二中邵其昌老師)</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平县|
高要市|
南丰县|
都匀市|
彰武县|
荃湾区|
鹿邑县|
普洱|
辽阳县|
确山县|
桑植县|
迭部县|
来安县|
舞钢市|
江油市|
碌曲县|
贵南县|
怀安县|
建湖县|
繁昌县|
义乌市|
淮滨县|
江西省|
漠河县|
鄂伦春自治旗|
铜梁县|
武冈市|
石门县|
拜泉县|
图片|
滁州市|
沾益县|
昌乐县|
博客|
新津县|
黄浦区|
姚安县|
海林市|
松潘县|
永和县|
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