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p><p class="ql-block">唐代詩人崔灝的《黃鶴樓》成了千年古城武漢的美麗神話,吸引了眾人向往之情。</p> <p class="ql-block">伴隨著春天的拍節,沐浴著和煦的輕風,帶著淡淡的花香,懷著多年向往的千千情結,來到武漢。</p> <p class="ql-block">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擁有三鎮:武昌、漢口、漢陽。</p><p class="ql-block">清末漢口開埠和洋務運動開啟武漢現代化進程,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近代史上數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來到武漢,首先來到紅樓打卡,尋找武昌起義的硝煙。</p> <p class="ql-block">這座紅色兩層的樓房,因其外觀紅磚紅瓦,被稱為“紅樓”。該樓是清朝政府湖北諮議局局址,1910年建成。現是武昌起義紀念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4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紀念館占地28畝,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館內收藏有與辛亥革命有關的歷史文物1000多件,歷史照片10000余張,分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展覽、黃興先生生平事跡展覽等基本陳列。</p><p class="ql-block">在這里可以了解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基本史實。</p> <p class="ql-block">1911年10月10日,在孫中山革命思想的旗幟下,湖北革命黨人打響了推翻清王朝統治的“第一槍”。隨后,武昌起義得到全國響應。<span style="font-size:18px;">起義成功后,革命黨人進駐紅樓,設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這里便成為中華民國事實上的政府所在地。</span>因此,這里被譽為“首義之區”,紅樓則被尊崇為“民國之門”。</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開創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一舉傾覆了清王朝260余年的專制統治,開啟了民主共和國的大門,創建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為民主革命運動開辟了前進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首義的勝利是革命軍人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p> <p class="ql-block">戰爭是殘酷的,炮火之下的武漢三鎮處處是廢墟,但是為了心中的理想,革命軍人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這種革命精神值得敬仰和學習的。</p> <p class="ql-block">1926年10月,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克武昌后,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國民黨湖北省黨部進駐紅樓。1927年3月,湖北省農民協會第一次全省代表大會在這里召開。1949年5月,中共湖北省委在這里設立。</p> <p class="ql-block">紅樓不僅是辛亥革命的重要舊址,更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重要歷史見證。見證了晚清政府的風雨歲月,見證了辛亥革命的勝利。</p> <p class="ql-block">惜別首義紀念館,打卡黃鶴樓,感受天下第一名樓的韻味。</p> <p class="ql-block">黃鶴樓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山東蓬萊閣合稱中國四大名樓,稱為“天下江山第一樓”。歷代名士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陸游、楊慎、張居正等都先后到這里吟詩作賦,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p> <p class="ql-block">黃鶴樓的得名,有兩種美麗動人的傳說。“因仙”一說曾有仙人駕鶴經此,遂以得名。一說是曾有道士在此地辛氏酒店的墻上畫一只會跳舞的黃鶴,店家生意因此大為興隆。十年后道士重來,用笛聲招下黃鶴,乘鶴飛去,辛氏遂出資建樓。美麗的傳說給黃鶴樓增添了無限的神秘感和無盡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黃鶴樓為武漢黃鶴樓公園主要景觀,位于武昌蛇山,西抵司門口大橋頭,南臨閱馬場及紅樓,北臨京廣鐵路干線,海拔85米。</p> <p class="ql-block">黃鶴樓相傳始建于三國時期,歷代屢毀屢建,現樓為1981年重建,主樓高49米,共五層。由于這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前人流傳至今的詩詞、文賦、楹聯、匾額、摩巖石刻和民間故事,使黃鶴樓成為山川與人文景觀相互倚重的文化名樓。</p> <p class="ql-block">黃鶴樓外建有白云閣、鑄銅黃鶴、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建筑,與<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span>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散發出深厚的文化神韻。</p> <p class="ql-block">白云閣歷史上曾是南樓的別稱,坐落在蛇山的高觀山山頂,離黃鶴樓274米,閣高41.7米,比黃鶴樓僅低10米,是觀賞黃鶴樓、蛇山、長江的極佳景點,也是觀賞三鎮云彩的最佳處。</p> <p class="ql-block">“白云千載空悠悠”的詩句,抒發了遠方游子的懷鄉之情,崔詩一出,歷代不少著名詩人紛紛以“白云”入詩,為這座文化名樓著色添彩。毛澤東即有“白云黃鶴之鄉”的名句,郭沫若也有“白云千載意,黃鶴為低回”的詩作。</p> <p class="ql-block">拾級而上,欣賞武漢三鎮的旖旎風光,領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詩意。</p> <p class="ql-block">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萬里長江第一橋”。</p> <p class="ql-block">武漢長江大橋,1955年9月11日動工興建,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橋合龍工程。主橋全長1155.5米,上層橋面為雙向四車道城市主干道,下層為雙線鐵軌,是新中國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素有“萬里長江第一橋”美譽。</p> <p class="ql-block">武漢大橋作為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成就,大橋圖案入選1962年4月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成為新中國建設的重要標志。</p> <p class="ql-block">據歷史檔案顯示,在武漢建第一座長江大橋的設想最早由湖廣總督張之洞提出,用以溝通南北鐵路。1912年5月,中國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被北洋政府聘為粵漢鐵路會辦。詹天佑在進行粵漢鐵路復勘定線的過程中,考慮到將來粵漢鐵路與京漢鐵路會跨江接軌,為此在規劃武昌火車站(通湘門車站)時也預留與京漢鐵路接軌出岔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主席的詞就是大氣磅礴,寫盡了大橋雄偉壯麗的美。</p> <p class="ql-block">累了,餓了,來到戶部巷,嘗嘗武漢特色美食。</p> <p class="ql-block">戶部巷、曇華街、胭脂街、漢正街、吉慶街等是武漢幾條著名的古老街道。這里是過去富人們的住宅區。據說胭脂街離戶部巷都很近,是舊時富人們,包括兩湖總督張之洞的丫鬟小姐們出來買胭脂的地方,可惜因為時間關系,沒有去轉轉。</p> <p class="ql-block">戶部巷是條并不寬敞的小巷,是一條食品街。位于武昌的司門口,這里早在明清時期便是布政司衙的所在地,因為它靠近漢陽門碼頭,車船往來較為頻繁,是幾百年來深受碼頭文化的影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戶部巷是武昌市民生活的縮影,這條老街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便承載著武漢的味道,被譽為“漢味小吃第一巷”。</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美食與西安、長沙、成渝的美食一樣,把辣字演繹到了極致,各種鴨雜與辣味料理結合得淋漓盡致。</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烤肉、鴨脖、米粉、武昌魚,鐵板魷魚和田螺、竹筒米果、臭豆腐干兒、牛肉、大小龍蝦、江南各式糕點等各種美食。</p> <p class="ql-block">來到這里,品嘗著吃武昌魚的美食,體會“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吃了中餐,來到曇華林打卡,見識文藝復古街。</p> <p class="ql-block">曇華林舊時指此地有較多小型庭院,并善植曇華,因古時花、華二字相通而故名。</p> <p class="ql-block">這里不僅文藝,一磚一瓦都刻著老武漢的歷史記憶。</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武漢的文藝復古第一街,這里適合拍照閑逛、擼貓,累了到喜歡的咖啡館享受咖啡之香。</p> <p class="ql-block">整條街給人的感覺就是清新,生活氣息濃郁,卻不那么商業化。</p> <p class="ql-block">跟隨導游的步伐來到八七會議會址。會址位于武漢鄱陽街139號,原俄租界三教街41號,是1920年英國人建造的一排西式公寓,當時是原共產國際駐國民政府農民問題顧問拉祖莫夫的住宅。</p> <p class="ql-block">1927年7月15日,武漢國民政府的汪精衛叛變革命,實行“寧漢合流”,革命處在危急關頭。中央于8月7日在此召開緊急會議,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毛澤東在會議上,提出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論斷。</p> <p class="ql-block">一樓辟為陳列室,展出了會議通過的《告全黨黨員書》等重要文件的復印件和全部會議參加者的照片及其生平簡介。二樓按當年舉行會議的原樣進行復原陳列。</p><p class="ql-block">這棟百年歷史的紅色史跡,訴說著那段風云突變、力挽狂瀾的革命歷史。</p> <p class="ql-block">旅行社安排的酒店還是整潔、舒適,較為低調,不張揚。</p> <p class="ql-block">打卡湖北省博物館,見識四件鎮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博物館籌建于1953年,坐落于武昌區東湖風景區,占地面積81909平方米,建筑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現有館藏文物26萬余件(套),以青銅器、漆木器、簡牘最有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為該館四大鎮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越王勾踐劍是春秋戰國晚期的一件精美絕倫的青銅器制品,制作工藝非常精湛,劍上的精美雕刻至今仍然保存十分完好。</p> <p class="ql-block">曾候乙編鐘一共有65件青銅編鐘,堪稱稀世珍寶。</p> <p class="ql-block">這是鄖縣人頭骨化石的復制品,但仍然是珍貴文物。</p> <p class="ql-block">青花四愛圖梅瓶是元代的陶瓷器,瓶身上的花紋精美細膩,這是非常美的一件文物。</p> <p class="ql-block">跟隨導游的步伐來到了武漢大學。</p><p class="ql-block">武漢大學<span style="font-size:18px;">近代中國建立最早的國立大學。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上奏清政府設立自強學堂,歷經傳承演變,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民國四大名校之一。</span>占地5187畝,環繞東湖水,坐擁珞珈山,環境優美,風景如畫,被譽為“中國最美大學”。武大的中西合璧宮殿式的古建筑、歷史沉淀的大樹、漫天飛舞的櫻花,已成為全國旅游的靚麗名片。</p> <p class="ql-block">武漢大學早期建筑經歷了7年的建設,主要建筑有文、法、理、工四個學院大樓和圖書館、體育館、學生宿舍、學生飯廳及俱樂部、華中水工實驗所、珞珈山教授別墅(十八棟)及街道口牌坊、半山廬等。占地面積3000余畝,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工程造價400多萬元(銀元)。</p> <p class="ql-block">三十年代圖片館</p><p class="ql-block">在獅子山頂,建于1933—1935年。左右側分別矗立著文學院、法學院,也是飛檐翹角,此種布局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左文右武”、“文華武英”的特色。</p><p class="ql-block">三座古色古香的的建筑,坐落在獅子山上,琉璃藍瓦,飛檐勾角,樸實莊重之中又顯得流暢靈動。</p> <p class="ql-block">文學院和法學院分別位于圖書館的左右兩翼,是一對姊妹樓,平面為方形四合院,立面有4層,宮殿式屋頂。</p><p class="ql-block">文學院</p><p class="ql-block">1930年4月開工,1931年9月落成,由漢協盛營造廠中標承建,總造價17.68萬元,建筑面積3928平方米。屋頂采用翹角,意為文采飛揚。</p> <p class="ql-block">法學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屋頂則是平角,意為法力嚴肅。</span></p> <p class="ql-block">老齋舍(學生宿舍)</p><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竣工,建筑主體以花崗巖的灰色為主色調,質樸大方、厚重沉穩。</p><p class="ql-block">入口處修建有百步梯,一路向上,氣勢宏偉。每棟每層以《千字文》前16個字命名,形成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16個齋舍,形容這里包羅萬象。</p> <p class="ql-block">老齋舍是武漢大學最早的學生宿舍。宿舍屋頂做成了平面,由于是依山建筑,蘊涵“地不平天平”的理想追求,即:雖然眾生起點不一,但通過努力學習,都會達到一樣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雖然不是櫻花盛開的季節,但櫻花大道兩旁的郁郁蔥蔥櫻花樹在烈日的照耀下,更顯寧靜與神秘,別有一番風味。</p> <p class="ql-block">露天電影院</p> <p class="ql-block">情人坡</p> <p class="ql-block">武漢大學體育館又名宋卿體育館,建于1935—1936年,建筑面積2748平方米,是當時中國規格最高的大學體育館。是以武昌首義都督、后來的民國大總統黎元洪之號命名的,因為建造的資金主要是黎元洪家屬捐贈的10萬元大洋,這筆錢原先是黎元洪籌建江漢大學的基金。</p> <p class="ql-block">1938年,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召開,推舉蔣介石為總裁,號召全國軍民團結抗日。</p> <p class="ql-block">行政樓</p><p class="ql-block">原名為武漢大學工學院大樓,建于1934年至1936年,美國工程師凱爾斯等設計,上海六合營造公司承建。</p> <p class="ql-block">十八棟</p><p class="ql-block">位于武漢大學珞珈山腰東南英式鄉間別墅風格的住宅群,一共十八棟,后增蓋四棟。日軍侵占武漢后,將有些別墅的內構造改成日式的,并拆除了一棟,所以目前現余21棟,但是大家還是用十八棟來稱呼這個別墅群。 </p><p class="ql-block">1938年,周恩來和鄧穎超曾在珞珈山19號樓居住過4個月,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會見過斯諾、史沫特萊等國際友人。這棟樓因此有“國共合作抗日小客廳”之稱。</p> <p class="ql-block">武大的早期建筑,見證了百年的輝煌歷史,如今風采依然。</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網紅地楚河漢街,青年人最喜歡逛的商業步行街。</p><p class="ql-block">楚河漢街是以民國建筑為主體、充滿復古風情的濱水步行街,是年青人最喜歡狂的地方,楚河貫穿其中,共有三個街區,集合200多個國內外一流商家,內容包括購物、餐飲、文化、休閑、娛樂等,來到這里逛街想空手而歸都很難。</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美食多到讓人眼花繚亂,必吃的湖北菜、粵式茶點、川味火鍋、韓國烤肉、日本料理……</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處處可以感受到楚文化的魅力,昭君廣場、屈原廣場、漢街大戲臺……</p> <p class="ql-block">來到東湖打卡,欣賞“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景色。</p><p class="ql-block">東湖由聽濤、磨山、落雁、吹笛、白馬、珞洪(武漢大學)等6個景區組成。有100多處景點,12個大小湖泊、120個島渚星羅,34座環湖綿延起伏的山峰,112公里的綠蔭步道。自古以來,東湖就是游覽勝地。屈原在東湖“澤畔行吟”,楚莊王在東湖擊鼓督戰(清河橋古橋遺址);三國時期,劉備在東湖磨山設壇祭天;李白在東湖湖畔放鷹臺題詩;朱德寫下“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后將比西湖強”的詩句。</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鐘愛東湖,將其稱為“白云黃鶴的地方”,來到東湖44次,并在此接待了64個國家的94批外國政要;2018年4月,習近平在武漢東湖賓館同印度總理莫迪舉行非正式會晤。歷史的一次次留痕,日積月累出東湖的“名湖氣質” 。</p> <p class="ql-block">聽濤景區是一狹長半島,前身是民族資本家周蒼柏先生的私家花園~“海光農圃”,是東湖風景區的第一個開放景區。</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點有行吟閣、屈原紀念館、滄浪亭、長天樓、魯迅廣場、九女墩、湖光閣、楚風園、寓言雕塑園、碧塘觀魚和中國內陸最大的東湖疑海沙灘浴場等。</p> <p class="ql-block">這里樹木茂密,湖面寬闊,湖邊的垂柳在微風中飄蕩,亭臺樓閣點綴其中。</p> <p class="ql-block">磨山景區居東湖中心,總面積12平方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優美如畫的自然風光,又有豐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觀,是武漢市最靚麗的旅游休閑勝地,被譽為“綠色寶庫”。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別致的園中園和濃郁的荊風楚韻風情是磨山景區的四大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登高峰而望清漣,踏白浪以覽群山,能體味到各種山水之精妙,領略?“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楚天臺仿楚國著名建筑“章華臺”遺意,依山而建外五內六層,頂層居磨山之巔,這里是東湖景區的最高處,可近觀東湖,遠眺漢口。</p> <p class="ql-block">吹笛景區因臨湖有一座吹笛山而由此得名。有大小山峰17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高的馬鞍山海拔136米,森林覆蓋率高達8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相傳姜太公、楚莊王、趙子龍、朱元璋等歷史名人曾在這一帶留下足跡和美麗的傳說。</span></p> <p class="ql-block">登上凌霄閣俯瞰公園,蒼松翠柏,紅花綠葉盡收眼底,有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勢。</p> <p class="ql-block">落雁區占地面積10.2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4.29平方公里,山水相依,蘆葦密集,水鳥聚集。這里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百年以上的雪松、銀杏、廣玉蘭、女貞、三角楓等100余株,其中樹齡最長的達800余年。</span></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點:清河古橋、鵲橋相會、雁洲索橋、蘆洲古渡、趙氏花園、古樹奇觀、雁棲坪沙、蘆洲落雁等。</p> <p class="ql-block">欣賞這里的歸雁、晚霞,體會“落霞與歸雁齊飛”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江城三天行程不知不覺地結束了,領略了“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意境,武漢的美麗景色將永遠鐫刻在心里,成為生活歷程的一段美好記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沐川县|
曲靖市|
武穴市|
柳江县|
年辖:市辖区|
三穗县|
永顺县|
泊头市|
昌乐县|
牡丹江市|
崇左市|
普兰店市|
静乐县|
博湖县|
鹰潭市|
沙田区|
中宁县|
万源市|
三门峡市|
来安县|
河北省|
长丰县|
天祝|
阿克|
德令哈市|
阿鲁科尔沁旗|
元谋县|
泗水县|
溧水县|
仁寿县|
新田县|
余庆县|
盐山县|
宝清县|
文化|
鄂州市|
林西县|
淮滨县|
凯里市|
洮南市|
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