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劉凌滄</b></p><p class="ql-block">劉凌滄(1908年—1989年),本名劉恩涵,字凌滄(為徐世昌總統賜字),河北固安人,我國著名工筆重彩人物畫大師。童年隨民間畫工學畫,1926年入北京中國畫學研究會,師從徐燕孫、管平湖學習工筆重彩人物畫,在傳統技法上受到嚴格訓練。后入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學習,同時從事繪畫創作,并兼任《藝林旬刊》《藝林月刊》編輯。后任教于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和京華美術學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人物簡介</b></p><p class="ql-block">劉凌滄(1908—1989)我國著名工筆重彩人物畫大師。河北固安人。本名劉恩涵,字凌滄(為徐世昌總統賜字),童年隨民間畫工學畫,1926年入北京中國畫學研究會,師從徐燕孫、管平湖學習工筆重彩人物畫,在傳統技法上受到嚴格訓練。后入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學習,同時從事繪畫創作,并兼任《藝林旬刊》《藝林月刊》編輯。后任教于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和京華美術學院。1933年至1937年任北平藝專講師,兼任京華美術學院教授。1949年任職于民族美術研究所,次年執教于中央美術學院任中央美術學院講師、教授等職。生前歷任中國美協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名譽會長,北京中國畫研究會顧問,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是我國著名的中國畫藝術家和美術教育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藝術成就</b></p><p class="ql-block">劉凌滄先生一生從事中國畫的學習研究,專攻工筆重彩人物畫,擅長古典歷史畫和仕女畫。先后為我國培育出黃均、范曾、劉大為、李延聲、馬泉、胡勃等諸多成名弟子,在我國美術界是大師級領軍人物。作品有《赤眉軍起義圖》《淝水之戰》《文成公主》等。出版有《唐代人物畫》《中國工筆人物畫技法》《中國古代人物畫圖譜》《中國工筆重彩繪畫技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劉凌滄與青年女畫家周思聰</p> <p class="ql-block"><b>劉凌滄連環畫主要作品目錄:</b></p><p class="ql-block">1.《趙武靈王》劉凌滄,1954年11月大眾美術。</p><p class="ql-block">2.《大鬧通天河》劉凌滄,1956年河北人美。</p><p class="ql-block">3.《大鬧通天河》劉凌滄,1982年河北人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工筆泰斗 如霞滿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記著名工筆畫大師劉凌滄先生</b></p><p class="ql-block"> 劉凌滄先生,1906年生于河北省固安縣的農家。自幼酷愛繪畫,但家庭生計艱難,僅在私塾就學兩年。14歲時在霸縣畫店跟李東園師傅做學徒,后有機會進京,拜楊冠如先生為師,從而苦學深鉆,技藝大有長進。五?四運動后,在北平加入“中國畫學研究會”與著名畫家金城、周養庵、管平湖、胡佩衡、王夢白、陳半丁、徐燕孫同會,主要拜管平湖、徐燕蓀二先生為師。20年代,他畫的《孫中山先生奉安行列圖》,其人數眾多,規模浩大,莊嚴肅穆,形象生動的描繪了為大總統送葬的盛況,一時洛陽紙貴,各大報刊竟相頭版轉載,宋慶齡夫人還親切召見了凌滄先生,并給予殷殷鼓勵。</p><p class="ql-block"> 1933年起,劉先生就被聘為北平的京華美術學院任教授,至45年又兼聘為國立藝專從教(中央美術學院的前身),爾后到北華美專、中央美術學院至終,未曾稍懈,他的一生是偉大奮斗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他那典雅傳神而饒有韻致的工筆重彩畫在畫壇上嬌然突出,獨樹一幟。幾年來,我多方查詢資料,得知劉先生的生前僅畫過二冊連環畫作品,這與他龐多的國畫作品相比,是覺彌足珍貴的,也是甚為遺憾的。而且他62年制的《趙武靈王》又鮮為少見,再版較多的是他63年繪的《大鬧通天河》,這兩冊均在河北人美出版。不愧為大家之作,氣勢宏魄,頗見匠心。</p><p class="ql-block"> 劉先生的國畫主要作品有:《赤眉軍無鹽大捷》《岳飛威震襄陽》《卓文君聽琴》《淝水之戰》《屈原天問》《兵車行》《木蘭從軍》《文成公主》以及《司馬遷》《陶淵明》《杜甫》《韓愈》《史可法》等幾百幅著名歷史人物造像,1983年,郵電部發行了劉先生一套四枚的《中國古代文學家》郵票。</p><p class="ql-block"> 李可染先生曾說:“劉先生的畫會用顏色,顏色經他一用,就會變的高雅、渾厚、艷而不俗。”其實他對用色可不是隨隨便便的,而是煞費苦心的,往往一張墨線畫完后,釘在畫板上,反反復復的看,研究那地方該著哪種色,色度的深淺到什么程度,那里該上石色,那里該上水竹色,有時一張大畫要研究好幾天,整體設計后,直到胸有成竹才開始著色,而調色時更是嚴肅認真,某種顏色成分多了一點,或少了一點都不能放過,一定要恰到好處才罷休,不然他總是心里不舒服,這也是他認真之處。劉先生常說:“為一個畫家,要對藝術負責。”他最反對不負責任的隨便涂抹,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他都是認真對待,畫什么都是把自己的感情滲透進去,有時忘了喝水吃飯,真是苦心經營,他用自己的藝術語言表達自己對藝術的感情,他的一塊圖章上刻著“我用我法”,便能充分表明他的藝術情緒,他一生畫畫很少有廢品,尤其是晚年,只是每畫一張,總覺得不滿意,看出很多缺點并說:“下次再畫要改進。”但他人看來是那樣的完美無缺,幅幅精品。由此,可以看到劉老的博大襟懷,高尚情操,是至上的藝術境界。劉先生常對學生說:“搞藝術這一行是苦行僧,首先要肯吃苦,有一種苦學的精神,下苦功夫,才能畫得進去。”劉先生還創造了在生宣上工筆兼寫意的畫法,填補了畫壇技巧的空白。</p><p class="ql-block"> 晚年的劉凌滄先生,聲譽日隆,成為中央美院學子和工筆畫壇最受愛戴的巨擎泰斗。1978年被推為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名譽會長,1981年被美院學生公舉為優秀教師,1986年負之耄耄的劉先生還擔任著中央美院中國畫系研究生導師和美院進修班導師。他在課余,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眾多著述和專論,深見他的理論水平和造詣,稱謂他巨匠大師,是當之無愧的。</p><p class="ql-block"> 1988年劉先生在中國研究院授課時發病,次年三月于世長辭,終年82歲。現代美術教育開辦以來,中國師資眾多,但是生前身后受到學子由衷愛戴的畫壇師表,亦為數有限,劉先生則榮居其一。當代名公如徐悲鴻,傅抱石在他的生前都對他的高超藝術給予高度的評價。在他身后。葉淺予先生中肯的指出:“劉老師的一生是老誠持重,謹慎小心的一生,是勤勤懇懇提攜后進的一生,特別是門戶之見較深的老一輩畫家中,能夠跳出舊的壁壘,虛心接受時代思潮,成為一位開明的長者。”海內外各地他的學生,都是有大成就的,俱都已成名家,可謂桃李滿天下,名師出高徒。</p><p class="ql-block"> 他的學生,著名工筆畫家潘茲絮,以詩寄托深深的哀思,“北國風,江南雨,我未歸,師作古,拳拳師生情,漫漫丹青路。忍聽薤露歌,淚落頓如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文/馬石生</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南县|
新竹市|
贡山|
凤凰县|
清河县|
墨江|
泰来县|
上虞市|
肃北|
环江|
彭阳县|
道孚县|
甘泉县|
靖江市|
新闻|
舟山市|
大埔县|
荣昌县|
盈江县|
延安市|
朝阳县|
广昌县|
灌云县|
澳门|
海晏县|
青浦区|
上虞市|
高雄市|
昂仁县|
安康市|
定日县|
屯昌县|
囊谦县|
安阳县|
山西省|
綦江县|
濮阳县|
东至县|
锡林郭勒盟|
汉沽区|
金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