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日追劇《人世間》,每每坐在電視前,時時就會想起曾經的《渴望》劇情與及當年那種火爆場面。</p><p class="ql-block">舉國皆哀劉慧芳,舉國皆罵王瀘生,萬眾皆嘆宋大成。這是當年火爆場面的寫實。</p> <p class="ql-block">當年,是什么時年?1990年12月至1991年初,五十集電視劇巜渴望》首次播放期間。隨著它的播發,在人們心中引起的波瀾,可以說不亞于前幾年的汶川地震。時至今日,已老太的我,坐下來寫這影評時,心中也有無限感慨!</p> <h3>是的,電視劇《渴望》當年確實轟動全國,感動千萬人。以至于后來被稱為中國電視劇發展的歷史性轉折里程碑,它創下的巔峰效應成為一個時代的神話。</h3> <h3>記得那時我正值中年三四十歲,白天忙于工作,下班回家匆匆做飯吃,然后坐在電視機前等著看《渴望》。每天兩集,看后過不了癮,晚上睡覺做夢都在想。第二天上班,同事們見面就議論,"嗨,昨天看沒"?不提名,都知道說的是電視劇《渴望》。"看了,這劉慧芳咋就這樣倒霉,叫我昨晚上都在替她難過"。"王滬生這小子太可恨了"!上班議論《渴望》,晚上萬人空巷看《渴望》,這確實是那個年代的真實。</h3> <h3>這是什么樣的一個電視劇呀?為何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今天不少年輕人要問,心里是有質疑的。</h3> <h3>這也難怪,若沒有從當年那個是非顛倒,混亂動蕩的年代走過來,又經過亂而治年代的人,是很難感同身受的。</h3> <h3>電視劇《渴望》其人物背景,其故事情節,就是產生在那個特殊復雜的年代里,是那個年代,人們對愛情,親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h3> <h3>故事開始于一段復雜的戀情:年輕漂亮的劉慧芳面對兩個追求者遲疑不決,一個是車間副主任宋大成,一個是來廠勞動的大學畢業生王瀘生。她渴望愛情,但是前者有恩于她,后者身處困境,需要幫助。這使她左右為難。</h3> <h3>但是,她最終選擇了王瀘生。因為她善良,因為她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知識份子困境的同情,并由此產生的愛情。</h3> <h3>婚后,劉慧芳的妹妹劉燕撿到一棄嬰,劉慧芳對其萌發了母愛,王滬生不情愿,只好勉強收留,取名劉小芳。一年后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王東東。</h3> <h3>深感失望的宋大成與劉慧芳的好友徐月娟結了婚,但宋大成對徐月娟感情不深,經常幫助劉慧芳一家。</h3> <h3>王瀘生的父親是著名學者,文革初期突然被抓下落不明。母親急憂交加,病發身亡。姐姐王亞茹是醫生,在送別未婚夫羅岡去干校后,發現已有身孕。她不顧羅岡的勸阻,偷偷生下了一女兒。</h3> <h3>羅岡突然深夜返京,王亞茹驚喜中未發現他神色有異。羅岡帶著女兒悄然離去,留下一封信,告之他被通輯,讓王亞茹忘掉他。</h3> <h3>王瀘生父親文革后恢復名譽,全家決定搬回洋樓住。王瀘生,王亞茹只認王東東,不認劉小芳,不讓其到洋樓住。劉慧芳不舍,帶著女兒只好住娘家。兩人的婚姻磕磕碰碰,充滿結蒂。此時王瀘生初戀情人肖竹心出現,劉慧芳得知后提出離婚,兩人分手。</h3> <h3>劉慧芳讀夜校與教師羅岡認識,偶然間,小芳身世大白。原來小芳是羅岡被遺棄的女兒。</h3><h3>劉慧芳的妹妹劉燕是報社記者,通過和羅岡的接觸愛上了羅岡。</h3> <h3>羅岡對劉慧芳產生了感情,或者說對劉慧芳養大了自己的女兒的感謝,向劉慧芳表達了愛意。但劉慧芳知道王亞茹是小芳的生母后,堅持要向小芳說出真相,要成全羅岡,王亞茹一家人。</h3> <h3>自私狹隘的王瀘生,王亞茹,當知道曾經嫌棄的小芳是自己親人時,對劉慧芳心生愧疚。王瀘生向劉慧芳請求復婚,劉拒絕。</h3> <h3>宋大成經常幫助劉慧芳,致與徐月娟的婚姻有裂縫,生活中兩人誤會多多。劉慧芳為找酷意出走的徐月娟,心疲身累注意不集中,在馬路中被車撞傷,成了殘疾人。</h3> <h3>結局不圓滿。或者說,生活還沒有結局,甚至殘酷。電視劇最終是劉慧芳癱瘓了!這是一個處處為別人著想,猶如圣母般善良,純潔而崇高的女人。好人一生平安的主題曲,在這里響亮地唱起了,實使觀眾痛心無比。</h3> <h3>好人劉慧芳的后半生,誰來照顧?這牽動著億萬觀眾的心。《渴望》沒有按人們的思維去繼續,就結尾了。于是人們開始想向,猜測:是含辛茹苦帶大的養女小芳嗎?但她巳千方百計讓她去認生母了呀!是她曾經愛過,又為他付出了全部的王瀘生嗎?但他卻巳經重重地傷害了她呀!是為感謝她,而愛上了她的羅岡嗎?但她也把他成全給了王亞茹呀!</h3><h3>………………</h3> <h3>沒有圓滿的結局,給觀者留下了無盡的遺憾和猜想,以至于劇結束后的好久好久,我們一批癡迷者(當時還沒有追星一說),常在一起議論劇中人物,甚至有了一些共識引用在你我生活中,那就是:娶妻要娶劉慧芳類,嫁夫要嫁宋大成似。</h3> <h3>可以說,《渴望》確實影響和指導了曾經人們的婚戀觀,價值觀,乃至人們的思想和生活。</h3> <p class="ql-block">今天,時過境遷,人們的思想,生活,追求及婚戀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我曾聽一群三十多歲的后輩們議論,對《渴望》有萬多個搞不懂——:</p> <h3>劉慧芳誰都不想傷害,誰都想體諒,該說的事她偏不說,該罵的人她偏不罵,該離的婚她優柔寡斷,該愛的人她卻迎還拒,于是左是誤會右是冤枉。她的賢惠忍讓恰恰成為婚姻不幸的溫床。</h3> <h3>劉燕既然愛上了羅岡,憑什么退出?她想成全羅岡與王亞茹及孩子劉小芳成一家嗎?她神經錯亂了么?再說那個王亞茹真可厭,當初不知劉小芳是自己女兒時,萬般刻薄嫌棄。劉燕去成全這種人,值得嗎?</h3> <h3>宋大成憨厚老實到了極點!為幫助劉慧芳一家人,把倒霉事攬在了自己一身,被誤解被冤枉還樂此不疲。這種人,居然還被當時的年輕女人看好。搞不懂那時的人的思維!</h3> <p class="ql-block">還有許許多多搞不懂,甚至被現在年輕人認為愚之極的人和事,這里就不一一說了。</p> <p class="ql-block">今日《人世間》,也是再現了普通人那個年代的平常生活:鄭娟的溫柔善良,秉昆的倔強仗義,秉義的正直清廉,周蓉對愛情的不顧一切……,這等等人與事,現今觀者們,給予了更多的理解和好評。</p><p class="ql-block">兩部連續劇反響都火爆,為何《人世間》更能使年輕人理解?</p><p class="ql-block">我認為:《渴望》與《人世間》,這兩部劇寫的都是社會底層百姓的悲歡離合,普通人的愛情和家庭。年代起點靠近,然《渴望》展現年代不長,固定在那幾年。而《人世間》,是從那個時候寫到改革開放,寫到近期的拆遷,在這個過程中,觀者因劇中人思想的變化而變化,而理解。</p> <p class="ql-block">《渴望》的成功,就在于將人生的,人性的一切,有機地溶合在社會大時代的背景中,加上演員出色的表演,具有較高的社會審美價值,也是中國第一次用電視劇,展示了普通人"真實"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而《人世間》的成功,同樣秉承了以上的成功經驗,并將內容擴展上升到了一個時代。因此可以說,《人世間》代表著我們那一代人的真實生活。</p> <p class="ql-block">這種經過藝術渲染的,"真實"的力量,是文學乃至電影電視劇創作的基礎,千年不衰。這也是為何《渴望》播出已三十多年了,仍感動和感染著我。</p><p class="ql-block">由此我深信,《人世間》這個代表一個時代的真實,也將永恒!</p> <p class="ql-block">文字:老幺妹原創</p><p class="ql-block">圖片:劇情照網絡 </p> <h1> 謝謝閱讀 歡迎評論</h1><h1> 轉發收藏隨意并謝了</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宁县|
化德县|
海伦市|
金山区|
嘉定区|
都兰县|
蓬莱市|
永登县|
嘉兴市|
双桥区|
德令哈市|
固始县|
天峨县|
屯门区|
河北区|
七台河市|
安庆市|
定陶县|
九江县|
河池市|
陇南市|
通渭县|
沙坪坝区|
三门峡市|
鹤山市|
宁武县|
庆安县|
融水|
巴青县|
钦州市|
石城县|
贡山|
古浪县|
黄冈市|
营口市|
乌什县|
巴里|
宜川县|
浙江省|
松滋市|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