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徐門弟子”陳緣督

昨日重現(xiàn)

<p class="ql-block">陳緣督(1902――1967),廣東梅縣人。原名陳煦,字緣督,號梅湖。 1917 年從金北樓學(xué)畫,1923 年入中國畫學(xué)研究會。</p><p class="ql-block">1926 年參與創(chuàng)辦湖社畫會,為副總干事;曾任教于國立北平藝術(shù)專科學(xué)校和京華美術(shù)??茖W(xué)校。</p><p class="ql-block">1929年,在他的一次個展上,剛恒毅樞機主教對他的畫技大加贊賞,并誠邀他畫一幅中國式的圣母像。他果然不孚眾望,一幅圣母謨拜圣嬰的絹繪不久即完成。這幅作品后來在許多公教刊物上出現(xiàn),廣揚四海,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公教畫家們創(chuàng)作的靈感被激活了。</p><p class="ql-block">1932年圣神降臨節(jié),他請求領(lǐng)洗,取圣名路加,并被任為輔仁大學(xué)藝術(shù)教授,在他的四周形成了一個基督徒畫家的群體。后在他的組織下,上海、北京舉辦了多次基督宗教藝術(shù)展,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績。</p><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后,他又先后任教于北京藝術(shù)師范學(xué)院、中央工藝美術(shù)學(xué)院,曾當選北京新國畫研究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會常務(wù)理事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水滸》之五《楊志賣刀》,繪畫:陳緣督,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55年2月出版,50開,83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水滸》之八《宋江殺惜》,繪畫:陳緣督,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55年3月出版,50開,81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水滸》之十一《清風(fēng)寨》,繪畫:陳緣督,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55年6月出版,50開,140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水滸》之十九《大名府》,繪畫:陳緣督,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58年1月出版,50開,206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水滸》之二十《曾頭市》,繪畫:陳緣督,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55年6月出版,50開,149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水滸》之二十一《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繪畫:陳緣督,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56年12月出版,50開,96圖。</span></p> <p class="ql-block"><b>【連環(huán)畫貼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精研古法,博采新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被遺忘的民國名家陳緣督</b></p><p class="ql-block"> 陳緣督是金北樓的高足,民國時期北平畫壇的風(fēng)云人物。他擅長人物、動物畫,在連環(huán)畫方面也是貢獻良多,作品部部經(jīng)典,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和藏家追捧。 文革中,他盛年離去,從此中國美術(shù)界失去了一位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國畫家、連環(huán)畫家。而他也逐漸被人們遺忘!</p><p class="ql-block"> 陳緣督(1902—1967)現(xiàn)代著名書畫家、連環(huán)畫家、美術(shù)教育家,也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守護者。原名陳煦,字緣督,號梅湖,廣東梅縣人。1917年進京謀生,受金北樓賞識,從其學(xué)山水、走獸。后在金北樓點撥下專攻人物畫。1923年入金城、周肇祥創(chuàng)辦的“中國畫學(xué)研究會”,1926年9月金北樓去世后,在陳緣督(梅湖)的提議下,由金北樓長子金開藩繼承父志,會同其父的其他弟子惠孝同(拓湖)、趙夢朱(明湖)、陳少梅(升湖)、李五湖等在金北樓故居錢糧胡同14號組織湖社畫會,金潛庵任總干事,陳緣督、惠孝同任副總干事,陳還擔(dān)任評議員。后歷任北京藝術(shù)師范學(xué)院、中央工藝美術(shù)學(xué)院教授。北京新國畫研究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會常務(wù)理事。</p><p class="ql-block"> 1929年陳緣督的《漁翁》《承恩圖》《征民夫》《春夜宴桃李圖》等五幅作品入選第一屆全國美展,其參展作品數(shù)量與張大千、林風(fēng)眠相同,比齊白石多3幅。之后,其畫作在日本和歐美多次舉辦展覽,1930年作品參加比利時國際博覽會時,獲金牌獎,為中國贏得了榮譽。</p><p class="ql-block"> 陳緣督一生主張“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藝術(shù)理念,強調(diào)保存?zhèn)鹘y(tǒng)繪畫,尤其是重視對宋元繪畫的研究和繼承,同時,并不排斥對西畫的學(xué)習(xí)。其藝術(shù)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民國時期,主要從事中國畫,以人物畫和動物畫最為著名,陳緣督走的是宋元一路畫風(fēng),曾臨摹歷代名跡,故傳統(tǒng)功力深厚。他筆下作品細膩入微、畫面精致考究,人物、動物以及各種場景的描繪神形兼?zhèn)洌蜩蛉缟?lt;/p><p class="ql-block"> 第二階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陳緣督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要數(shù)連環(huán)畫,上世紀50年代,他在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的連環(huán)畫套書《水滸傳》(全26冊)中單獨創(chuàng)作完成了分冊<span style="font-size: 18px;">《楊志賣刀》(之五)《宋江殺惜》(之八)《清風(fēng)寨》(之十一)《大名府》(之十九)</span>《曾頭市》(之二十)《梁山伯英雄排座次》(之二十一)等6冊連環(huán)畫作品,其中《大名府》206冊,篇幅之長為該套書中列第二位,還有1953年人美出版的連環(huán)畫《白蛇傳》《巧媳婦》;1957年河北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的連環(huán)畫《西游記》之《高老莊》等大量連環(huán)畫。他在人物該畫上細膩入微之特點,是頗具影響的精品之作。有評論家認為,陳緣督運用傳統(tǒng)白描手法于小幅之上,一文一圖,以圖濟文之窮,以文點圖之睛,可謂篇篇上乘,幅幅精彩,部部經(jīng)典,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和藏家追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陳緣督連環(huán)畫作品目錄:</b></p><p class="ql-block">1.《鼠疫細菌戰(zhàn)犯》<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陳緣督,</span>春明書店1951年1月。</p><p class="ql-block">2.《陳國世大破地堡群》<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陳緣督,</span>廣藝書局1951年7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王同倫護廠捉特務(wù)》陳緣督,新大眾1951年9月。</span></p><p class="ql-block">4.《永遠光榮的李鳳蓮》<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陳緣督,</span>美術(shù)讀物1952年1月。</p><p class="ql-block">5.《好班長》<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陳緣督,</span>廣記書局1953年2月。</p><p class="ql-block">6.《鴨綠江上》陳緣督,新美術(shù)1953年3月。</p><p class="ql-block">7.《巧媳婦》<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陳緣督,</span>人民美術(shù)1953年5月。</p><p class="ql-block">8.《白蛇傳》<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陳緣督,</span>人民美術(shù)1953年9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9.《楊志賣刀》(水滸傳之五)陳緣督,朝花美術(shù)1955年2月</span></p><p class="ql-block">10.《宋江殺惜》(水滸傳之八)陳緣督,朝花美術(shù)1955年3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1.《戚繼光抗倭斬子》陳緣督,天津美術(shù)1956年4月。</span></p><p class="ql-block">12.《清風(fēng)寨》(水滸傳之十一)陳緣督,朝花美術(shù)1955年6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3.《曾頭市》(水滸傳之二十)陳緣督,朝花美術(shù)1956年6月。</span></p><p class="ql-block">14.《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水滸傳二十一)陳緣督,朝花美術(shù)1956年</p><p class="ql-block">15.《仇大姐興家》(聊齋故事)陳緣督、金協(xié)中,天津美術(shù)1956年12月</p><p class="ql-block">16.《白兔記》<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陳緣督,</span>天津美術(shù)1956年8月。</p><p class="ql-block">17.《高老莊》(西游記)陳緣督等,河北人美1957年11月。</p><p class="ql-block">18.《大名府》(水滸傳之十九)陳緣督,朝花美術(shù)1958年1月</p><p class="ql-block">19.《大名府》(水滸傳之十九)(第2版)<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陳緣督,</span>人民美術(shù)1962年</p><p class="ql-block">20.《宋江殺惜》(水滸傳之八)(第2版)<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陳緣督,</span>人民美術(shù)1962年</p><p class="ql-block">21.《楊志賣刀》(水滸傳之五)(第2版)陳緣督,人民美術(shù)1962年</p><p class="ql-block">22.《清風(fēng)寨》(水滸傳之十一)(第2版)陳緣督,人民美術(shù)1962年</p><p class="ql-block">23.《曾頭市》(水滸傳之二十)(第2版)陳緣督,人民美術(shù)1962</p><p class="ql-block">24.《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水滸傳)(第2版)陳緣督,人民美術(shù)1962年</p><p class="ql-block">25.《高老莊》(西游記)(第2版)<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陳緣督</span>,河北人民1980年</p> <p class="ql-block">《高老莊》(西游記)繪畫:陳緣督,河北人美1957年</p> <p class="ql-block">《白兔記》繪畫:陳緣督,天津美術(shù)1956年</p> <p class="ql-block">1962年5月6日立夏《野豬林》陳緣督作</p> <p class="ql-block">1962年5月《飛云浦》陳緣督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陳緣督與民國時期的天主教</b></p><p class="ql-block"> 1930年,民國輔仁大學(xué)創(chuàng)設(shè)美術(shù)系,美術(shù)系老師陳緣督結(jié)合中、西方文化傳統(tǒng),用中國畫技法描繪天主教圣母像,開創(chuàng)了民國天主教畫派,這一畫派的核心人物是陳緣督及他的學(xué)生陸鴻年、王肅達、劉彥斌、徐濟華等。當時,該畫派作品在歐洲許多國家有極大影響力,師生們的繪畫集《中國公教美術(shù)》《我主圣傳圖》大量印制,1938年至1950年,先后有英文、法文、德文版發(fā)行。</p><p class="ql-block"> 該畫派以《圣經(jīng)故事》為主要題材,將其中的宗教人物中國化,譬如圣母瑪利亞的繪像中使用了傳統(tǒng)仕女畫的造型和技法,還有的參用了中國民間信仰中的觀音菩薩像,面孔也是中國人的形象,實現(xiàn)了中西合璧的奇觀。</p><p class="ql-block"> 《圣經(jīng)》故事圖像進入中國,則有著更早的歷史。萬歷三十三年刊行的《程氏墨苑》,是制墨名家程君房的墨樣圖案集,其中有四種圖像涉及圣經(jīng)故事。這四種圖像是傳教士利瑪竇贈與程君房,程氏請畫家丁云鵬摹繪,然后翻刻在書中,以木刻版畫模仿西洋銅版畫,體現(xiàn)了極為高超的雕版技巧。《程式墨苑》里的圣經(jīng)故事圖像,當是基督教傳入中國的早期圖像史料。</p><p class="ql-block"> 《圣經(jīng)》故事圖像進入中國,則有著更早的歷史。萬歷三十三年刊行的《程氏墨苑》,是制墨名家程君房的墨樣圖案集,其中有四種圖像涉及圣經(jīng)故事。這四種圖像是傳教士利瑪竇贈與程君房,程氏請畫家丁云鵬摹繪,然后翻刻在書中,以木刻版畫模仿西洋銅版畫,體現(xiàn)了極為高超的雕版技巧?!冻淌侥贰防锏氖ソ?jīng)故事圖像,當是基督教傳入中國的早期圖像史料。</p> <p class="ql-block"><b>輔仁大學(xué)的天主教畫派(1936年)左起:</b><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u>陸鴻年、王肅達、徐濟華、陳路加(陳緣督)、陳垣(輔仁大學(xué)校長)、白立鼐修士、張懷(輔仁大學(xué)教育學(xué)院院長)、李智超。</u></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20世紀初天主教繪畫中國化的嘗試以輔仁大學(xué)為例</b></p><p class="ql-block">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天主教開始繪畫中國化運動。其中,以陳緣督為代表的輔仁大學(xué)美術(shù)系的畫家團體堪稱這次運動的“主力軍”:他們嘗試運用中國化的表現(xiàn)形式,創(chuàng)作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化的天主教繪畫作品。這些作品在國內(nèi)外展出后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促進了天主教繪畫中國化的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本文從創(chuàng)作題材、藝術(shù)表現(xiàn)、繪畫技法的角度,闡釋當時的藝術(shù)家們對天主教繪畫中國化的理解以及實施的路徑。</p><p class="ql-block">一、梳理這個時期輔仁大學(xué)美術(shù)系畫家們創(chuàng)作的天主教繪畫作品,大致有以下特點:</p><p class="ql-block"> 在題材上,以圣經(jīng)故事為主,尤其圍繞“圣母與圣子”的題材進行大量創(chuàng)作;畫家們筆下的圣母,典雅沉靜、素樸平實,表情、形象、姿態(tài)類似中國傳統(tǒng)的白衣觀音像;畫面充滿濃郁的情感色彩,特別表現(xiàn)出一種其樂融融的家庭氣氛。代表性作品,如陳緣督的《月窗前的圣母》,圣母懷抱圣子坐在屋內(nèi),畫面簡潔,氣氛寧靜而溫暖;王肅達的《圣母子與天使在花園》,畫面選擇在中式花園中,通過精細的工筆描20世紀初天主教繪畫中國化的嘗試以輔仁大學(xué)為例文 吳濤繪出恬靜溫馨的氛圍。之所以選擇這類題材,顯然更符合中國“重視家庭倫理”的文化傳統(tǒng)。正如當時的樞機主教剛恒毅所說:“這些題材是如此的富有人情意味與甘飴甜蜜,即使外教人也容易領(lǐng)悟。”(《剛恒毅樞機回憶錄》)相對而言,西方天主教繪畫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耶穌受難”題材則較少出現(xiàn),而且淡化了苦難的色彩,比如陳緣督的《負十字架的耶穌》,畫面清和寧靜,與表現(xiàn)這一題材的西方繪畫大異其趣。</p><p class="ql-block"> 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畫面人物形象的服飾都是中國漢服,通常都是穿著衣襟、長袍、飄帶;背景為中國傳統(tǒng)建筑或者裝飾,比如室內(nèi)陳設(shè)的家具、屏風(fēng)、花燈,或者是室外的長廊、庭院、假山,都是中國民間的生活景致;畫作延續(xù)了中國傳統(tǒng)“文人畫”的風(fēng)格,使用松柏、牡丹等各種象征性的視覺符號,注重意境的表達;或者是采用中國傳統(tǒng)年畫、版畫的形式,洋溢著歡快、喜悅的氣息。比如,陸鴻年的《提燈盛會》,這幅以圣母子為題材的工筆兼寫意人物畫,人物、景物都充滿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尤其是畫中的天使活潑可愛,延續(xù)了中國傳統(tǒng)年畫《百子圖》的風(fēng)格,喜慶的氣氛躍然紙上。</p><p class="ql-block"> 在繪畫技法上,大多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工筆畫法輔仁大學(xué)美術(shù)系畫家們創(chuàng)作的天主教繪畫作品,大致有以下特點:在題材上,以圣經(jīng)故事為主,尤其圍繞“圣母與圣子”的題材進行大量創(chuàng)作;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畫面人物形象的服飾都是中國漢服,背景為中國傳統(tǒng)建筑或者裝飾;在繪畫技法上,大多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工筆畫法而非寫意畫法而非寫意畫法,采用這種寫實的技法一方面可以避免在宗教畫作中呈現(xiàn)過多的隨意性和主觀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與西方寫實性繪畫的溝通與交流;通過細秀流暢的線條(而不是西方繪畫通常使用的塊面體積)來展現(xiàn)人物形象的情緒和情感;主要采用遠景式構(gòu)圖或者散點構(gòu)圖,注重畫面的留白,使作品充滿詩意,充分展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特色;此外還采用精細工整的題字和圖章,使畫面虛實有度、整體呼應(yīng)。比如,陳緣督的《耶穌與孩童》,人物神態(tài)生動,線條輕細柔和,構(gòu)圖疏密有致,屬于中國畫中常見的“疏可跑馬,密不透風(fēng)”的布局方式。</p><p class="ql-block">二、采用中國化的形式來表現(xiàn)天主教的題材,是這個時期天主教繪畫作品的共同特征,也是畫家們的主動選擇,這其中就蘊含著畫家們對天主教繪畫中國化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1933年,陳緣督相繼在《圣教與美術(shù)》《民族美術(shù)》等文章中,闡述了采用中國化的藝術(shù)形式表現(xiàn)天主教題材的原因:一是使用中國化的方式,“循民族之特性習(xí)慣,易引起同情”,可以創(chuàng)作出中國人認同、接受的天主教繪畫藝術(shù),他引用歷史上佛教藝術(shù)的例子來說明天主教繪畫中國化的意義;二是創(chuàng)制中國化的天主教繪畫,不但有助于“保存中國固有之美術(shù)”,同時也可以使中國美術(shù)“因之進展發(fā)揚”,從而促進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這實際上是當時中國畫家們普遍關(guān)注的一個問題),由此使中國化的天主教繪畫能夠與佛教美術(shù)一樣,在中國藝術(shù)史占據(jù)一席之地。總之,在陳緣督看來,用中國化的方式來表現(xiàn)天主教主題,不僅在藝術(shù)上可以更加貼近中國人的文化習(xí)慣和審美意趣,同時也可以豐富中國的宗教藝術(shù),拓展中國繪畫的表現(xiàn)形式。實際上,這與陳緣督一貫主張的“精研古法,博擇新知”的思想是一致的。</p><p class="ql-block"> 因此,1937年,他在輔仁大學(xué)的天主教美術(shù)展覽上,鼓勵畫家們創(chuàng)作宗教題材的作品,“因為中國畫家多半都眷戀中國歷史與小說的題材”。他認為,盡管中國繪畫藝術(shù)是“象征的和主觀的”,與西方繪畫藝術(shù)完全不同,但是這并不是一種障礙。相反,“中國繪畫的價值,并不在于它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它能表現(xiàn)藝術(shù)家的思想”,因此畫家們盡可以采用中國繪畫的方式來“表現(xiàn)出他的風(fēng)味與技巧”,中國歷史上“佛教與道教都曾有過杰出的畫家和畫派”,他主張中國畫家“可以借鑒這些老前輩”,同樣來表現(xiàn)天主教題材。</p><p class="ql-block"> 這段天主教繪畫中國化的嘗試并沒有延續(xù)太長時間就因為抗戰(zhàn)爆發(fā)而中斷,但是具有相當?shù)囊饬x。天主教中國化是不同文化的交融、理解與溝通,天主教繪畫中國化也不會僅僅局限于藝術(shù)符號的改變,而必將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深入和豐富。20世紀初天主教繪畫的中國化嘗試,是在特定歷史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的一種特殊文化現(xiàn)象,其作品不僅具有藝術(shù)的價值,更為可貴的是,它代表了一種有益的嘗試,也一定會繼續(xù)延伸下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作者:吳濤 武漢工程大學(xué)藝術(shù)設(shè)計學(xué)院</b></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楼县| 榆社县| 永清县| 全南县| 独山县| 金阳县| 紫云| 玉溪市| 高邮市| 都安| 平阴县| 稻城县| 灵丘县| 明溪县| 信阳市| 山丹县| 高邑县| 北宁市| 龙岩市| 舞阳县| 龙川县| 和平县| 西充县| 民丰县| 新竹市| 轮台县| 库尔勒市| 东乌珠穆沁旗| 潍坊市| 长汀县| 额敏县| 疏勒县| 桃江县| 彭泽县| 葫芦岛市| 辽源市| 太白县| 奉节县| 中江县| 通榆县| 壤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