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69年11月14日,岀早操回到宿舍,老兵私下里議論道“我們營是最后一個梯隊撤離營房,有可能今天就要啟運。”聽到這個消息后心里頓時敞亮多了,困擾幾天的謎團終于迎刃而解。因為我們是最后一個梯隊撤離營房。所以,彈藥庫的警衛(wèi)任務自然由我們站好最后一班崗位。 </p><p class="ql-block"> 果不其然,早飯后不一會兒,值日排長吹響哨子,下達集合口令。大家很快以排為單位在宿舍站好,值日排長整隊后向連長報告應到、實到人數(shù)后歸隊。連長:“今天上午9:00點以前,抓緊時間打好背包,整理好個人物品。9:00點以后,一排到彈藥庫裝運彈藥,二、三、四排到火車站裝營具。解散。”</p><p class="ql-block"> 大家立即開始打背包,先把解放鞋插在背包后面,再扣上洗臉盆固定好;把棉大衣疊整齊卷起來,兩個袖子留在外面,將卷桶固定在背包上方,把兩個袖子分別固定在背包左右兩側(cè),試背一下背包帶是否合適。然后到儲藏室取小包袱(個人換季服裝),用細繩捆好,在包袱皮上寫好自己的通信地址、收件人姓名、寄件人地址和姓名等。剛把個人物品整理好,營部通信員傳達營長張維平的口諭“車皮快到了,立即組織人員去火車站裝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知就是命令,大家心急火燎的來到火車站,悶罐車皮剛剛調(diào)整到位。營部書記和通信員立即將車皮編號牌粘貼在推拉門上,從前向后依次為乘坐、重機槍和火炮庫、軍馬、馬車及鞍具、營具的順序區(qū)分開。</p><p class="ql-block"> 營長張維平用宏亮的聲音下達任務道:“機槍連、炮連先裝自己的槍炮、軍馬、鞍具和馬車,而后幫助裝營具。7、8、9連裝營具。各連干部要親自組織,盡可能將辦公桌、餐桌、床頭柜、文件柜和會議桌等有平面的營具做到面對面裝載,防止列車運行時磨壞營具。”</p><p class="ql-block"> 裝載是一件非常繁瑣而又十分費事的工作。因為在搬家時沒有統(tǒng)一指揮,更沒有分門別類地堆放,但裝載時為了保護營具,要求各連必須以連為單位相對集中,把混在一起的家具分開。因此,現(xiàn)場就岀現(xiàn)有的人在往前面抬,又有人在往后面搬。加上月臺場地有限,來回搬動時磕磕絆絆,費時費力。</p><p class="ql-block"> 當三炮連、三機連的戰(zhàn)友們扛著重機槍、82迫擊炮、75無后座力炮通過時,其他連隊必須給他們讓道。尤其是軍馬班的戰(zhàn)友們牽著軍馬路過時,大家主動原地不動,生怕嚇著喜怒無常,生性多疑的無言戰(zhàn)友,如果把它們?nèi)敲耍谶@里發(fā)起飚來哪可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 連長賈章振親自指揮,要求把床頭柜、寫字臺擺放的車廂兩頭,一層一層的碼整齊,做到面對面,腿對腿,再用長條凳子把上面的空間擠緊。中間裝雙層床和文件柜,相互擠緊,最后在推拉門處收尾。</p><p class="ql-block"> 營長張維平一邊組織指揮,一邊檢查裝載質(zhì)量,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干部以身作則帶頭搬,戰(zhàn)士任勞任怨加油干,終于在下午14:00點前,將營具全部裝進車廂。</p><p class="ql-block"> 往回走時肚子咕嚕咕嚕的亂叫,饑餓難耐。各連直接帶到食堂,還省去了洗漱和飯前一支歌的習慣,直接進食堂就餐。大家席地而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把飯菜消滅的干干凈凈。</p> <p class="ql-block"> 回到宿舍時,映入眼簾的是地上擺著一箱一箱(1440發(fā))、一盒一盒(720發(fā))、一包一包(20發(fā))的子彈和一箱一箱(20枚)的手榴彈。文書李德秀正在一排戰(zhàn)友的協(xié)助下,按半自動步槍80發(fā)、沖鋒槍150發(fā)、班用輕機槍500發(fā),手榴彈一人4枚,子彈帶、手榴彈袋各一條(個)分配給各班。</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一幕驚的我目瞪口呆,一臉木蘭。這是怎么了,真的要打仗嗎?沒有聽說哪里發(fā)生戰(zhàn)事呀!正在胡思亂想嘞,值班排長又吹響哨子,并大聲喊道“集合”。連長賈章振站在隊道:“根據(jù)上級命令,從現(xiàn)在開始武器裝備隨身攜帶,做到人不離槍,槍不離彈;手榴彈裝在手榴彈袋(形狀類似軍用挎包,制作有4個小兜)內(nèi)固定好,也要隨身攜帶。任何人不得私自進行槍彈結(jié)合和擰開手榴彈鐵蓋,各班班長嚴格檢查落實。”</p><p class="ql-block"> 散會后,老班長立即請領彈藥,將班攜帶的一鐵盒子彈交給老兵張文飛保管,要求徒步行軍時大家輪流扛。將個人攜帶的彈藥迅速分發(fā)到人,強調(diào)沒有命令任何人不得槍彈結(jié)合,不準擰開手榴彈蓋子。</p> <p class="ql-block"> 我領到子彈后,按要求先打開一包,裝滿兩個彈夾(8+8)后,把剩下的4發(fā)用擦槍布包好(防止生銹)。其余3包原封不動,裝在子彈帶小兜里(子彈帶有10小兜),系上扣子。把手榴彈裝在手榴彈袋里,蓋好袋口,系好帶子。從此,它們成為我無聲的戰(zhàn)友,寸步不離。</p><p class="ql-block"> 不一會兒,炊事班送來米袋,一條裝大米5斤,一人一條;一人三張烙餅。這一陣忙碌的都有點暈菜了,隨即向老班長請教:</p><p class="ql-block"> 我:“是不是要準備打仗了?”</p><p class="ql-block"> 老班長:“打不打仗我不知道,但我們已經(jīng)進入一戰(zhàn)備。”</p><p class="ql-block"> 我:“哦!什么是一級戰(zhàn)備呀?”</p><p class="ql-block"> 老班長:“戰(zhàn)備等級分為四級,等級不同戰(zhàn)事的緊張程度各異。現(xiàn)在部隊進入人不離槍,槍不離彈,枕戈待旦的程度,意味著要隨時準備打仗。”</p><p class="ql-block"> 我:“哪帶這么一點子彈夠用嗎?”</p> <p class="ql-block"> 老班長:“目前,我軍執(zhí)行的是以上甘嶺戰(zhàn)役為例,一次戰(zhàn)斗彈藥消耗量為標準,也叫一個基數(shù)。武器裝備的戰(zhàn)斗性能不同,一個基數(shù)的彈藥數(shù)量各異。彈藥又分為攜行量和運行量兩種。”</p><p class="ql-block"> 我:“什么是攜行量、運行量?”</p><p class="ql-block"> 老班長:“剛才發(fā)給你的和班里那一盒子彈就是攜行量,通常是半個基數(shù)。但戰(zhàn)前還要加大儲備,到那時就不是80發(fā)了,有可能是今天的兩三倍甚至三四倍。運行量就是團后勤處和師后勤部負責運送的彈藥,原則上師、團兩級各運行0.25個基數(shù)。這部分彈藥要等連隊進入陣地后,才能補充到位。”</p><p class="ql-block"> 我:“糧食也有基數(shù)嗎?”</p><p class="ql-block"> 老班長:“當然有呀!上級明確規(guī)定連隊平時要儲備15天的主(副)食,執(zhí)行任務時要攜帶7天的糧食,三天的副食。今天,每人發(fā)一條米袋,裝大米(或炒面)5斤,這是你三天的口糧;一人三張烙餅,就是你今天的晚餐。炊事班還要帶4天的糧食,這些都是連隊執(zhí)行任務前必須要準備到位的。”</p> <p class="ql-block"> 下午16:30分左右,營部號目(司號班長)吹響岀發(fā)號。大家迅速扎好腰帶,戴好子彈袋,背好挎包、水壺、手榴彈袋,整理利落后再背上背包,帶上槍,全副武裝到宿舍門前集合。</p><p class="ql-block"> 連長賈章振用宏亮的口令親自集合整隊、稍息立正、向后轉(zhuǎn),向營房行注目禮;敬禮、禮畢。他將一串口令一氣呵成,情不自禁地流下兩行熱淚。大家莊嚴肅穆地向營房行注目禮,瞬間離別之情涌上心頭,潸然淚下。尤其是長期留守看護營房的戰(zhàn)友,他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失聲痛哭。他們的哭聲意味著我們結(jié)束了渤海灣抗登陸作戰(zhàn)任務,即將告別老營房,告別滄州的父老鄉(xiāng)親,奔赴塞外執(zhí)行拱衛(wèi)祖國北大門的戍邊任務。</p><p class="ql-block"> 我們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雄赳赳氣昂昂地向滄州火車站開進!去迎接更加艱巨而光榮的任務。</p><p class="ql-block">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誠謝</p><p class="ql-block"> 待 續(xù)</p> <p class="ql-block"> 作者簡介:劉元吉,網(wǎng)名燕山老兵,四川省彭山縣人,1969年2月入伍,軍旅生涯25年,曾榮立三等功三次,轉(zhuǎn)業(yè)到石家莊市,現(xiàn)已退休。在含飴弄孫之余,喜好自駕游、照相,偶爾弄點小文,以娛自心。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沽区|
惠州市|
阿克苏市|
昆明市|
湖州市|
阳山县|
体育|
绥棱县|
黄平县|
板桥市|
沂南县|
红原县|
沧源|
女性|
汪清县|
乌兰察布市|
宜宾县|
阳西县|
灵山县|
洱源县|
琼结县|
板桥市|
永善县|
广河县|
丘北县|
昌宁县|
太康县|
凤凰县|
岳池县|
徐闻县|
资兴市|
吉水县|
郓城县|
高青县|
衡南县|
上林县|
西林县|
沾化县|
宁德市|
盐城市|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