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福建沿海記

楊堯定

<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春暖花開,正值疫情低谷。我們呼朋喚友,三家六人相約, “五一”后錯峰出行,自駕福建沿海,體驗了一回“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美景和愉悅。</p><p class="ql-block">  福建自駕比較簡單,沿著G15高速一路向北就是了。我們在廈門租車,到霞浦還車,直線距離雖不算遠,但途中在各款景點間彎彎繞繞、來來去去,總行程也有近1400公里。</p><p class="ql-block">  5月6日,我們由廈門高崎機場入閩,在鼓浪嶼、集美、環島東路、胡里山炮臺轉一圈;驅車南靖云水謠景區,游土樓、觀古榕。5月9日離開鷺島,過惠安、宿平潭。5月10日到霞浦,追逐灘涂的光影和楊家溪的晨霧。最后,5月13日從霞浦乘高鐵離閩。</p> <p class="ql-block">廈門鷺江畔的步道</p> 飛機降落廈門已是午后。我們到酒店匆匆安頓一下,遂直奔鼓浪嶼而去。屈指算來,這應該是我第五次上鼓浪嶼了,也算“舊地重游”吧。<br>  鼓浪嶼,以前上島非常簡單,在對岸鷺江道邊上的輪渡碼頭買票上船就是,相當上海黃浦江乘個輪渡過江罷?,F在不行了,要上島,還得到5、6公里外的郵輪碼頭去坐船。設計思路當然不錯,游島么,順便游覽一下鷺江兩岸美麗風光不好嗎?<br>  同行兄弟恰好有個當地朋友,申請了一個島上親友團資格,于是無需奔波,我們直接在老輪渡碼頭跟島上居民同船過渡了。<br> <p class="ql-block">坐輪渡上島</p> <p class="ql-block">菽莊花園一景</p> 鼓浪嶼變化不大,溫馨浪漫,風韻依舊。日光巖下、晃巖路旁,曾經的音樂廳、體育場、菽莊花園、鋼琴博物館,還是那么熟悉、那么親切。藍天下,沙灘上,椰樹婆娑、翠林欲滴。那些千波渡月、壬秋詩閣、印心聽濤等一眾景點,依然阿娜多姿、引人入勝。<br>  變化較大的倒是那些小街小巷,有好幾次都差點走迷路了。商業大發展,沿街小鋪、網紅小店,當然就多了,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老馬難識途啊。<br> <p class="ql-block">還是一樣的港灣</p> <p class="ql-block">還是熟悉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印心聽濤</p> <p class="ql-block">千波渡月</p> <p class="ql-block">鋼琴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網紅飲院</p> <p class="ql-block">太太們的留影是必須滴——背靠鷺島</p> <p class="ql-block">身倚玉欄</p> <p class="ql-block">面朝大海</p> <p class="ql-block">第五次上島,最近一次也已時隔五年。怎么滴也得留個影……</p> 按說,到了鼓浪嶼,登日光巖是必須滴。遺憾的是,大家眾口一詞,太累了,不登日光巖。于是,我也只得灰溜溜地放棄了登頂。<div>  傍晚時分,回首眺望夕陽下金色的日光巖,我問自己,可還記得當年吟誦的“晃巖磅礴沐天風,屹立鷺江第一峰”? 無奈,第五次鼓浪嶼之行,終于與日光巖失之交臂……</div> <p class="ql-block">夕陽下遠眺廈門</p> <p class="ql-block">揮別日光巖</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的廈門一日游,行程自然排得滿滿的。集美、環島東路、胡里山炮臺、廈門大學,均在計劃之中。</p><p class="ql-block">  30多年前,我第一次來廈門時就到過集美。曾深深折服于這里融合著閩南民居和西洋特色的校園建筑;更久久陶醉于海邊一眾古色古香、禪意濃郁的鰲園庭院。</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集美,除了滿湖“漾漾春水綠,碧池照松影”的龍舟池,鰲園早已華麗轉身為近300畝的“嘉庚公園”(又稱“集美鰲園景區”)。天很熱,游客很少,園門又遠。好不容易走到公園里,但見寬闊的園區與遠處浩瀚的大海連成一片,鰲園和嘉庚墓舊址似乎遠不可及,女眷們再也邁不動腳了。只能隨便拍幾張撤了。</p> <p class="ql-block">集美中學</p> <p class="ql-block">龍舟池</p> <p class="ql-block">嘉庚公園正門(因疫情已關閉)</p> <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走進公園</p> <p class="ql-block">鰲園似乎遙不可及</p> 環島東路沿岸線蜿蜒,但見藍天碧海、云動波涌,椰林茵草、旖旎溫婉。像極新加坡的East coast Park,一派異域風情,滿目迷人景色。<br>  車停黃厝——這里與金門隔海相望,也是當年和金門炮戰時承受炮擊最多的地方。說起來,我每次廈門之行幾乎都與金門有緣。一次是乘船游覽外島,近距離觀察。一次是坐“小三通”上島,零距離接觸。這次隔海相望,也算一解渴念。<br>  駐足海岸,遙望金門,突然想到余光中的“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確實,近在咫尺、骨肉相離,難免令人唏噓。<br> <p class="ql-block">黃厝沿海,現為“一國兩制沙灘”</p> <p class="ql-block">環島東路沿海休閑旅游區</p> <p class="ql-block">面朝金門的媽祖金像(對面即金門)</p> <p class="ql-block">  胡里山炮臺,建于1896年,為半地堡、半城垣式結構。因系德國設計,其既有歐洲風格,又具明清神韻,很有味道。當年,這里曾被稱為“八閩門戶,天南鎖鑰”,可見其重要。登上炮臺,但見城垣蜿蜒、關隘層層。環顧遺址,黯然懷古,陡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胡里山炮臺的鎮關之寶是同類火炮之最的德國克虜伯巨炮。此炮被稱為全球現存原址最完整、最大的后膛裝海岸古炮。望著地堡中的巨炮和那遙指大海的巨型炮筒,似看到“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豪邁。</p><p class="ql-block">  臨了,途徑廈門大學,嘗試著進去逛逛。還好,大門進去,地下車庫兜一圈出來,算是到了廈大,不虛此行。</p> <p class="ql-block">炮臺門樓——橫匾為“天南鎖鑰”</p> <p class="ql-block">雄風依舊</p> <p class="ql-block">炮王克虜伯</p> <p class="ql-block">遺址尋古</p> 昔日炮陣地 <p class="ql-block">遙望鷺江口</p> <p class="ql-block">廈門大學游泳館</p> 到了廈門,南靖土樓是不能不去的。南靖主要有“田螺坑”和“云水謠”兩個景區。<div>  田螺坑我曾去過,那兒的土樓比較集中。標志性的土樓攝影作品“四菜一湯”就在田螺坑。然而,相對于田螺坑,云水謠的名稱卻更給人一種浪漫的神秘感。</div><div> 于是,決定去“云水謠景區”。</div> <p class="ql-block">世界遺產名錄——最高最奇特的和貴樓</p> <p class="ql-block">和貴樓奇特的內觀——中間全建在會晃動的沼澤上</p> <p class="ql-block">工藝精美的懷遠樓</p> <p class="ql-block">懷遠樓內景</p> 云水謠為一狹長區域,古村、土樓沿幽長的古道傍溪離散分布。這里原名長教古鎮,歷史悠久。村里的石道曾是古代閩西南的交通要道。電影《云水謠》就是在此拍攝的。影片獲“金雞獎”后,古鎮遂改名為“云水謠”。云水謠的土樓雖不那么成群集中,但這些700多年前建造的土樓保存完好,儀態萬千,很吸引人。<br>  除了幽長古道、神奇土樓,景區最有特色的是沿途眾多歷經千百年的古榕樹。這些古榕蔽天遮日,風姿綽約、青翠迷人。漫步在光滑的鵝卵石古道,滿目山清水秀,一片純凈清涼,超然世外,時光猶如就此凝固。<br>  從景區入口到出口,整整3公里的卵石路,一路走來,說不累是假的。但直至坐上接駁車,大家還直呼“游盡春風意未闌”。<br> <p class="ql-block">長教古道,處處奇秀</p> <p class="ql-block">古屋合影——抒思古之幽情</p> <p class="ql-block">來此寫生的學生眾多——午休去了</p> <p class="ql-block">古榕樹下古棧道</p> <p class="ql-block">古榕下,水石間</p> <p class="ql-block">古水車坊</p> 云水如謠 離開廈門,沿G15北上去平潭,途徑惠安。以往看多了關于惠安女風情的攝影和美術作品,很想去一睹真容,于是拐道前往。<br>  不料,千算萬算,不如地圖導航錯算。目標惠安女風情區,結果百度將我們導到了崇武古城風景區。其實惠安和崇武是兩個不同的縣,惠女灣景區還遠在20多公里之外呢。<br>  我們當時完全不知情,興致勃勃地進了景區,大為失望。崇武古城景區與惠安女風情紋絲不搭,完全沒有想象中那種傍海臨崖的石屋、石巷、石板路的風光,更沒有頭包披巾的惠安美女。幸而,沙灘漁船、椰林石岸,遠遠的城墻遠遠的船,一番別樣情趣。將錯就錯,也很值得一游。<br> <p class="ql-block">新建的崇武古城墻</p> <p class="ql-block">天色雖不通透,感覺也還不錯</p> <p class="ql-block">古城景區海灘</p> <p class="ql-block">包上頭巾,自己演一回“惠安女”——畢竟有藝術功底,神形俱佳</p> <p class="ql-block">這個“惠安女”看來很高興</p> <p class="ql-block">這個“惠安女”在秀pose</p> <p class="ql-block">忙碌的攝影師們</p> <p class="ql-block">三個“老爺子”也留個影</p> 平潭屬福州市,位于廈門與霞浦的途中,一個由120多島嶼組成的百島之縣??h城所在平潭島為福建第一大島,距寶島僅68海里,是大陸離臺灣最近的地方。平潭人喜歡說:“如果沒去過臺灣,那就來平潭看看”。<br>  我們決定入住平潭,純粹是為了追網上紅極的“藍眼淚”。平潭的海灣里有一種浮游生物,受海浪拍打時會發出淺藍色的熒光。它們晝伏夜出,在合適的氣候下,會成群成片地沿海灣的沙灘隨海浪起伏,呈現一片藍光,煞是壯觀靚麗。這就是“藍眼淚”。平潭島可謂追藍眼淚的網紅熱點。我們當然是慕名前往嘍。<br>  網傳藍眼淚最盛期為6、7月份。5月初,離得也不算遠了,所以平潭各大酒店幾乎每天都有關于藍眼淚出現區域的預報,也有人專門帶車過去追藍眼淚。<br> <p class="ql-block">網上別人拍的“藍眼淚“</p> 晚飯后,了解了一下預報,我們就興致勃勃地開車出發了。大家都很興奮。但人生地不熟,兩眼一抹黑,完全靠導航在海邊的道上盲人騎瞎馬地亂轉。<br>  轉到一個海灣,看到停著幾輛車,下面海灘上一群人在咋呼。于是停車下去。那啥呀?一群人在海里亂蹦,攪動海水,希望出現藍眼淚。倒是有那么幾點星星點點的藍色,但四周漆黑一片,根本沒法拍的呀。<br>  折騰到半夜,啥也沒追著,只能回去洗洗睡了。<br> <p class="ql-block">晚上我們在追“藍眼淚”——只差掉眼淚</p> 藍眼淚沒追著,天亮后去追海島風情吧。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也。我們沿平潭的環島東路慢慢行駛。管它有名無名,但凡一眼望去有感覺的,就停車拍照。走過路過不能錯過。 <p class="ql-block">平潭名言</p> <p class="ql-block">  猴研島景區,平潭最東端,就是這里距寶島68海里,故又名“68海里風景區”。放眼望去,一派“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的浩瀚。除了藍天碧海和有點特色的島石,幾無長物。然而,于島盡頭面東而立,遙想阿里山林海云濤,“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卻是別有滋味在心頭。</p> <p class="ql-block">萬里送行舟——猴研島海灣小碼頭</p> <p class="ql-block">延伸向大海的猴研景區</p> <p class="ql-block">面向臺灣的鏡框——寓意兩岸同框</p> <p class="ql-block">太太們也來個68海里同框</p> <p class="ql-block">  東海仙境景區的“仙人井”,因一直徑近50米,深40多米的天然海蝕豎井而名。</p><p class="ql-block"> 我們到那兒時,雖適逢退潮而未能見著“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奇景,但登高遠望,各種的絕壁懸崖、石屋凌岸,滿目的山水相依、海天一色,依然令人賞心悅目,實在漂亮! </p> <p class="ql-block">仙人井觀景臺遠眺</p> <p class="ql-block">觀景臺上</p> <p class="ql-block">仙人井俯瞰</p> <p class="ql-block">仙人谷全景</p> <p class="ql-block">  北港村,面朝大海,背靠名山,風光優美。村里的民居以青灰色花崗巖為建材,歷史久遠,是平潭最典型的石厝特色古屋。我們遍尋崇武而不得的臨海石屋,這里比比皆是,很有感覺。難怪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將其推介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名副其實!</p> <p class="ql-block">北港村</p> <p class="ql-block">石屋凌崖</p> <p class="ql-block">美景隨拍</p> 搞笑的是“長江澳風力田”??疵Q挺誘人的,我們就照著導航按圖索驥,尋路而往。誰知那兒修路,導航領著我們多次駛入斷頭路、循環路,折騰到目的地,精氣神都沒了,誰也不愿下車,我只好獨自背著相機去灘涂。<br>  何曾料想,除卻頭上幾片嗡嗡作響的風電轉葉,眼前唯見全無“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氣勢的茫茫沙灘。無奈,“揮手自茲去”也……<br>  受限于時間,我們就這樣走馬觀花,告別平潭,前往霞浦了。<br> <p class="ql-block">長江澳風力田,總得留張照片……</p> 霞浦,有中國最美的灘涂,被譽為攝影者的天堂。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到此追光逐影。<br>  2011年我曾到過霞浦,十年后再次踏上這片熱土,當年的18線小縣城早已變身為高樓密布、車水馬龍的現代化城區了。滄海桑田,頓生“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感慨。<br>  霞浦的著名攝影點很多,我們只能挑一些經典了。北岐的日出,小皓的暮色,楊家溪的榕楓,沙江S灣的竹排,下尾島的海蝕洞。還有光影棧道三沙,觀日地標花竹,等等。一圈下來,驚喜連連。<br> <p class="ql-block">霞波瀲滟</p> <p class="ql-block">  北岐拍日出,天氣太不給力,一片朦朧;潮汐也不配合,海水滿灘。人不少,長槍短炮手機PAD,都在等日出。</p><p class="ql-block"> 太陽終于出來了,雖然不見晨光里五彩繽紛的灘涂,但畢竟是霞浦,日暈的金黃,山巒的緋紅,海水的瀲滟,還是美得可愛。那種“海日東南出,應開嶺上扉”的感覺真的不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等待日出</p> <p class="ql-block">霞光初現</p> <p class="ql-block">太陽終于出來了</p> <p class="ql-block">海日東南出,應開嶺上扉</p> <p class="ql-block">唯一跟我們一起趕日出的女眷,拍得好不好,總得留個影</p> 小皓拍日暮,我們去了兩次。先是平潭過來的那天傍晚,再是第二天收工前。如果有晚霞,那五彩的沙灘、海浪、歸帆,應該是非常漂亮的。可惜,還是天氣不給力。頭天還稍微有一抹霞色,第二天干脆啥色都沒了。<div>  不過,腳下廣闊的沙灘,遠處浩渺的海天,間或林立的竹竿,扯網晚歸的漁民,在輕煙霧歛中,“千嶂里,滄海日暮歸帆起”,還是蠻有意味的……</div> <p class="ql-block">歸帆與漁網</p> <p class="ql-block">收工了</p> <p class="ql-block">滿載而歸</p> <p class="ql-block">暮色中的灘涂</p> <p class="ql-block">我們也滿載而歸</p> <p class="ql-block">暮色蒼茫,惜無霞光</p> 沙江S灣,被認為是霞浦最有煙云水墨感的著名景點。港灣里,眾多竹竿呈S形排列在水道兩邊,線條優美,布局雅致。登上村里最高的6層樓頂,整個港灣就都在眼前了。但見船只在S形的水道竿影間穿行,整個畫面就像一幅飄逸靈動的水墨,呈現幾近極致的韻律感,美得令人窒息。不愧“煙云沙江,水墨天成”。<br>  <br> <p class="ql-block">沙江S灣全景</p> <p class="ql-block">一舟穿行</p> <p class="ql-block">水墨天成</p> 下尾島海蝕洞,網紅打卡點。天熱,進洞的路又遠,但一路“孤峰絕頂云煙競秀,懸崖峭壁滄海橫流”的景色還挺不錯。<div>  可惜,這兒長槍短炮的攝影朋友遠不如拿著手機拍抖音自嗨的小姐姐們多。幸運的是,恰逢退潮,那些網紅們朝思暮想的沙灘、岸石、海蝕洞,全部袒露無遺。</div><div> 我們爬坡、登石、進洞、拍照,也與那些小姐姐們一樣,美美地過了一把網紅的癮。</div> <p class="ql-block">下尾島海灣</p> <p class="ql-block">觀景臺遠景</p> <p class="ql-block">海蝕洞石灘</p> <p class="ql-block">海蝕洞印象</p> <p class="ql-block">留影前,捯飭一下先……</p> 到了霞浦,榕楓公園當然是必去的。說起榕楓公園,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楊家溪榕樹下晨霧里的“老農牽牛”和“妹妹趕鵝”,應該都知道的了。其實,那是榕楓公園的一個傳統節目,由攝影團隊請老農或妹妹表演走場,供大家拍攝。<br>  我們老早趕到榕楓公園,正下著靡靡細雨。恰遇一團隊請了“老農牽牛”走場,我們乘機一陣蹭拍。霧氣是人工施放的,雖然少了些許陽光透射的視覺震撼,但總的感覺不錯。<br>  這邊“老農牽?!眲倓偵?,那邊過來一個妹子,問我們是否要拍“妹妹趕鵝”?原來是趕鵝妹子。大爺們遇見美眉還有什么說的?價都不還,拍!最后,女眷團的三位還分別上陣,過了一把“大媽趕鵝”之癮。收獲滿滿……<br> <p class="ql-block">長槍短炮伺候</p> <p class="ql-block">老農出場,鐵壁合圍</p> <p class="ql-block">經典畫面</p> <p class="ql-block">妹妹趕鵝來了</p> <p class="ql-block">三位太太的“大媽趕鵝記”</p> <p class="ql-block">這才是正正經經的“楊家溪風景區”——拍得多認真!</p> <p class="ql-block">  原定榕楓公園晨拍后的太姥山游覽計劃,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徹底打亂,只能直奔“三沙”去了。</p><p class="ql-block"> 三沙光影棧道沿海岸線而筑,是一條全長2公里的休閑觀景木質步道,全程高低錯落、蜿蜒曲折,真的移步易景。</p><p class="ql-block">  憑欄遠望,但見海天一色,舟影綽約、動靜相宜。延綿的魚排網箱錯落有致,直融入湛藍的天際。一派“寒云淡淡天無際,片帆落處沙鷗起”的意境,令人贊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三沙光影棧道——恰如其名</p> <p class="ql-block">白云清淡天無際</p> <p class="ql-block">孤帆遠影碧空盡</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們來到“中國觀日地標”花竹。接近落日時分,在最佳日出觀賞點欣賞近晚美景,很有點黑色幽默。</p><p class="ql-block"> 但美景真不負人,站在觀景臺居高臨下,近邊是綠意蔥蘢的玲瓏山色,遠處是山島竦峙的無垠海景。放眼四望,島礁帆影井然有致。雖無日出時的云霧飄渺,卻有海天間若隱若現的輕盈柔美,在“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的風輕云淡之下,依然如仙境般迷人。</p><p class="ql-block">  突然想到李商隱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似乎有點跑題,但真的“無題”!</p> <p class="ql-block">中國觀日地標石碑</p> <p class="ql-block">近山遠水美無邊</p> <p class="ql-block">滄海藍天渺無垠</p> <p class="ql-block">三位大爺演繹新版“西西弗斯推石記”</p> <p class="ql-block">女眷么,只能擺拍了</p> <p class="ql-block">太太們出鏡言別</p> <p class="ql-block">哥仨合影收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至此,福建自駕全程Over。五月花季,我們在八閩大地的游歷,留下了開懷的笑顏,帶走了面朝大海的愉悅和春暖花開的感懷。希望還會再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聂荣县| 钦州市| 台湾省| 五常市| 宁城县| 吴堡县| 黄骅市| 砚山县| 信阳市| 镶黄旗| 广宁县| 临沧市| 淳安县| 恩平市| 隆子县| 衡水市| 泰顺县| 固始县| 莱芜市| 老河口市| 隆林| 锡林浩特市| 随州市| 隆安县| 临高县| 得荣县| 灵武市| 正蓝旗| 白沙| 三原县| 玛曲县| 永昌县| 鹿泉市| 和平区| 沙湾县| 甘肃省| 玉树县| 丹巴县| 增城市| 上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