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湖邊水庫位于廈門本島東北部,是廈門本島集水面積最大的一座小型淡水水庫,屬于重點保護水域。</p><p class="ql-block">觀湖臺,這是是山海健康步道的網紅打卡點。</p> <p class="ql-block">湖邊水庫一帶是不亞于環筼筜湖片區的文化、藝術公園,碧水、鮮花和森林是這里最主要的景觀。</p> <p class="ql-block">曾有人說,廈門有兩個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個是筼筜湖,另一個就是湖邊水庫。作為廈門島內惟一應急備用水源,湖邊水庫的水質至關重要,這也決定了這一片區的規劃開發只能是遵循生態條件下的保護性開發。將城市的開發建設與特定的自然資源和條件結合起來,使人工和自然協調、和諧,形成科學、合理、健康的城市格局,使這里成為本島東部真正有效的“氧氣吧”和“綠肺”。</p> <p class="ql-block">湖邊水庫片區原來猶如一顆蒙塵的明珠,近年來經過綜合整治,為她洗去塵埃,精心裝飾,使之煥發光彩。</p> <p class="ql-block">現在,湖邊水庫已經成為離塵不離城的“東筼筜湖”,成為一顆“鷺島藍寶石,活力夜明珠”。</p> <p class="ql-block">環湖步道直接連接山海健康步道,是市民健身的一條熱線。</p><p class="ql-block">作為山海健康步道的其中一環,游人到此可以觀水,但不能臨水、戲水——為了保護水資源,湖邊加設了圍欄。漫步湖邊水庫,環湖地帶喬木佇立如林,湖邊公園鳥語花香,有人輕歌曼舞,有人閑庭信步,有人親密偎依在長椅上,在清新的空氣中,生命舒展而又愜意,這里是湖邊人每天的鍛煉場所,也是游人“想散散心“的去處,更是創業者放飛夢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廈門是一座多山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座多水庫的城市,大大小小上百座水庫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其中廈門島內就有二十多座水庫。</p> <p class="ql-block">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廈門人民響應國家 “備戰備荒為人民”和“廣積糧”的政策,掀起一波又一波修建水庫的運動。</p><p class="ql-block">運動過后,水庫開始造福廈門,除了提供部分飲用水,還起到抗災減災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廈門島上大大小小二十余座水庫,它們像是鑲在廈門島版圖上的一塊塊碧玉。既有大家熟悉的上李水庫、湖邊水庫、塔頭水庫、萬石巖水庫,也有西宅水庫、勝利水庫、茂后水庫、鬼仔坑水庫等袖珍水庫。</p> <p class="ql-block">湖邊美稱“蓮湖”,史上并無湖。當地稱周邊高而中間平坦的地為“湖”,湖邊因而得名。湖邊社東有地叫湖仔尾,舊有湖仔尾宮,也足可佐證。</p><p class="ql-block">清道光《廈門志》中《鷺江山水1形勢記》一文寫道:“……又自洪濟東分一支,結虎山、東澳、湖邊、何厝、高林、五通諸社。”可見,湖邊古就有之。</p><p class="ql-block">水庫大壩沒建前,行走在江頭到五通公路的車輛,到了金山和橋頭之間,坡陡路窄,險象環生。后來,為解決禾山東部的農業和生活用水,前線人民公社在湖邊建水庫,總庫容750萬立方米。1960年春天,大壩建成,連接下湖和金山間的山凹。路平了,但是水庫淹掉數以百計的民居和土地。</p><p class="ql-block">湖邊社遷高,真的坐落在湖邊了。從此,湖邊更加名副其實。</p> <p class="ql-block">當地老人回憶道:“從前禾山有六大街市最繁華,第一是江頭街,第二就是我們湖邊社的橋頭街,然后是昭塘街、殿前街、蓮坂街、安兜街。”</p><p class="ql-block">如今,江頭街變成了臺灣街。江頭位于廈門島中心,古代廈門出島從廈門城出發到江頭就分叉了,一條往東到五通,過渡到翔安的劉五店,至泉州府城;一條往北到高崎,過渡到集美,至同安縣城。</p><p class="ql-block">那么橋頭街呢?在哪里?老人說,在湖底!民國初年,街上就有百貨店、郵電局、照相館、醫院、理發店、當鋪、修車鋪、碾米廠、農貿市場等等,附近的村莊都來這里趕圩。后來建水庫,橋頭街就被淹了。</p> <p class="ql-block">湖邊出過很多名人。</p><p class="ql-block">中國婦產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林巧稚祖籍就在湖邊。</p><p class="ql-block">1958年炮擊金門期間,湖邊社16位青年女民兵組成的“花木蘭排”,承擔24小時站崗守護橋頭街大木橋的任務,被福建省軍區授予“海防對敵斗爭先進集體”稱號。</p> <p class="ql-block">湖邊水庫雖小,不見碧水連天,青峰座座。但水青青的靜靜的如碧似玉,座落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心,猶如一只明亮的眼珠。水庫邊上有無數的樹木,樹冠交織在一起,如巨傘遮天蔽日,如在夏天赤日炎炎之時,在這樹下定是涼風徐徐,宛如一群綠衣仙女在為我們輕搖蒲扇。</p> <p class="ql-block">湖畔的青石板小路蜿蜒直至林中深處。林間小道鋪滿落葉和小草,踏上去發出沙沙的輕響。早起的鷓鴣一聲輕啼,畫眉婉轉的歌喉隨即迎和,鳥鳴讓庫區更顯寧靜。</p> <p class="ql-block">空氣中彌漫著樹木和小草特有的清香,讓人不由自主地深吸一口氣。</p><p class="ql-block">樹木蔥郁,除了枯葉,看不到一丁點垃圾。湖邊水庫就在鬧市區,但這一刻卻靜謐的如同化外仙境。</p> <p class="ql-block">有廈門版“瓦爾登湖”之稱的湖邊水庫,青山綠水,已經成為廈門島又一個綠色“會客廳”。</p> <p class="ql-block">蓮湖臺是山海步道的一個節點。</p> <p class="ql-block">記得早些年有人在水庫里發現鱷魚,為此曾轟動一時。</p> <p class="ql-block">山海步道林海線侯卿觀湖平臺。侯卿是所在的后坑社的舊名,人大代表曾建議民政局恢復地名“后坑”為“侯卿”未果,現在只有一些建筑物和路名使用侯卿,還有一個侯卿小學。</p> <p class="ql-block">湖邊水庫如今已是廈門島東部一道美麗的風景線。</p><p class="ql-block">經過整治,水清了,天藍了,發黑發臭的湖邊水庫留在歷史,水庫沿岸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半湖水一半城的美麗畫卷在眼前徐徐鋪開。這畫卷,如詩如畫,美得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有位詩人寫道:“有一些浪潮,注定與湖里有關,有一些話題,注定成為一個時代恒久的經典”。我想,那些浪潮里一定有一波是關于湖邊水庫的,那些話題里一定有一個是關于經濟特區的抒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峪关市|
惠州市|
防城港市|
云阳县|
渑池县|
徐汇区|
科尔|
巴青县|
龙南县|
布拖县|
临汾市|
綦江县|
双江|
荣成市|
雅江县|
宁晋县|
绥芬河市|
东莞市|
西畴县|
福海县|
丰镇市|
柘荣县|
巴东县|
瓮安县|
松江区|
赤城县|
灵石县|
襄垣县|
长汀县|
于都县|
土默特左旗|
临颍县|
海宁市|
扬中市|
临江市|
宜春市|
宁武县|
聂荣县|
扎兰屯市|
进贤县|
灵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