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14日是父親周年忌日。我們驅車駛往紅安的紅軍墓園看望父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昏蒙蒙的太陽躲進厚厚的云層,鉛灰色的天空像吸滿水的海綿,久久不愿灑落。涼風漸起,隱伏許久的雨終于忍不住滴落下來。這又是一個下雨的時候,冰冷的雨飄在臉上,心都被浸濕了,我們感受到凄雨的悲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記得去年的這一天,也是下著小雨,連日的淫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父親離開了我們。老天都在哭泣,嗚咽著為老紅軍戰士送行。我們手捧黨旗覆蓋著的父親英魂,在溟濛煙雨中駛向那片紅色故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里是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的紅軍墓園。整整一年了,爸爸,你在這里和你的戰友們在一起。我們來過多次,但不敢打擾你。紅安縣最后的兩位紅軍老戰士——你和張世魁叔叔,都在2021年離開了我們。都是百歲多的老人,紅燭漸漸熄滅,可明燭光亮永照我們心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在暮年,心心念念都是你當年的戰友和那些刻骨銘心的烽火歲月。你曾說過:“我的那些戰友、兄弟伙計們一個個都走了,現在就剩下我一個了。我是天上漂浮的云??!”我們把你這朵漂浮的紅云帶回了老家,帶到了你曾經戰斗過的稞子山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讓我們不要忘了這稞子山。我們記得。1931年11月的黃安戰役,紅四方面軍將國民黨軍趙冠英第六十九師圍困在黃安縣城。你所在的黃安獨立團擔任著稞子山高地的主攻任務。戰斗打響,你的親哥哥秦懋保排長帶領突擊排攻占了敵人的機槍陣地。一個小旗手先沖了上去,紅旗在搖動。槍炮聲中,小旗手突然身軀一挺,扶著旗桿慢慢跪了下來,鮮血染紅了分不清是什么顏色的軍裝。懋保伯父一手摟著小戰士,用肩膀護著那面紅旗,一手揮槍射擊。他張嘴呼喊著,槍炮聲、手榴彈的爆炸聲淹沒了他的聲音。而那面千瘡百孔的紅旗正裹著寒風和硝煙在稞子山敵陣地上獵獵飄揚。你跟隨曹光南團長沖上了稞子山主峰,加入了戰斗。稞子山上殺聲震天,敵人繳槍舉手投降。黃安縣城的制高點被攻克,各路紅軍發起最后的攻勢,槍炮聲連成一片,火光中,敵人的碉堡坍塌,工事翻飛,鹿砦著火。趙冠英苦心經營的那“堅如磐石”的防御陣地,在滾滾濃煙中飛灰煙滅。黃安戰役取得了勝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些刻骨銘心的戰斗,那些永不忘懷的戰友。血拼七里坪、突圍漫川關、激戰子午鎮、風雪大巴山、夜襲青龍觀、強渡嘉陵江、攻克劍門關、爬雪山過草地、喋血百丈關、太行烽火、延安風云、中原突圍、堅持荊楚,冰與霜、血與火,直到迎來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硝煙散盡,麗日晴空,老戰友們都不在了。你是替他們活著的,你替他們看到了新中國,看到了你們為之奮斗的好日子。如今這稞子山成為紅軍墓園,這里安葬著你當年那些戰友和兄弟。秦基偉、劉昌毅、王誠漢、閔學勝、戴克明、李天德、林愷成、闕子清……都長眠于此。你眷念紅安這片紅色的故土,想念家鄉的父老鄉親,思念當年同生共死的戰友們。你最后要與戰友們相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紅安,這片熾熱的土地,誕生了兩任國家主席——董必武和李先念;223位將軍同一故鄉;從這里走出了三支紅軍主力部隊,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和紅二十八軍;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奉獻了14萬優秀兒女的寶貴生命,其中登記在冊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2552名。當年穿上軍裝參加紅軍的就有60000多人,新中國成立時僅剩600多人。幸存者百分之一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紅安,這片紅色的土地,我們不敢忘記,也不能忘記。當年這稞子山上倒下的烈士們,如今安息在這里的紅軍前輩們,我們都記得,只要我們記得,他們就活著,永遠活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還下著雨,綿綿春雨蕩滌著塵埃,蒼松翠柏植根在這稞子山上,一排排墓碑肅穆聳立,講述著無聲的故事。親愛的爸爸,一次離別,竟成了永別;一聲再見,就再也未見。如今硝煙散盡享太平,這盛世,如你所愿!</p><p class="ql-block"><br></p> 1. 紅安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div><br></div> 2. 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碑。<div><br></div> 3. 小小黃安<div> 人人好漢</div><div> 銅鑼一響</div><div> 四十八萬</div><div> 男將打仗</div><div> 女將送飯</div><div><br></div><div>這首唱遍紅安大街小巷的革命歌謠,就是當年紅安兒女前赴后繼、不怕流血犧牲的真實寫照。</div><div><br></div> 4. 紅安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奉獻了14萬優秀兒女的寶貴生命,這面烈士墻上鐫刻著22552位烈士的英名。<div><br></div> 5. 秦基偉(1914-1997),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人。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歷任云南軍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div><br></div> 6. 劉昌毅(1914-1999),原名劉昌義。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人。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歷任青島基地司令員,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北海艦隊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div><br></div> 7. 王誠漢(1917-2009),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人。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歷任西藏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軍事科學院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div><br></div> 8. 紅軍墓園里安息著200多位紅軍老戰士。<div><br></div> 9. 2006年,父親和新四軍老戰士夏牧原回到曾經戰斗過的紅安,紀念園留下他們的手跡,鐫刻在石碑上。<div><br></div><div>“牢記紅安歷史 開創美好未來”</div><div>“一紅而天下安” </div><div><br></div> 10. 紀念黃麻起義60周年合影,左起:周世忠少將、錢運祿全國政協副主席、秦忠、陳再道上將、張學奇少將。<div><br></div> 11. 紀念黃麻起義80周年尚還健在的紅安籍老紅軍。<div>左起:張煥潮、汪運祖、張克彬、秦忠、張毅、王德彥、秦光。<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12. 前排左起: 秦 忠、王誠漢</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 謝建華、黃麗文</p><p class="ql-block"><br></p> 13. 親愛的爸爸,一次離別,竟成了永別;一聲再見,就再也未見。如今硝煙散盡享太平,這盛世,如您所愿!<div><br></div><div><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龙陵县|
平定县|
西乌珠穆沁旗|
永登县|
海阳市|
中宁县|
湟源县|
通许县|
望江县|
布拖县|
无为县|
定安县|
昂仁县|
宣化县|
奉化市|
蓬莱市|
太湖县|
东乌珠穆沁旗|
凤阳县|
台州市|
伽师县|
邳州市|
尤溪县|
勃利县|
全椒县|
曲阳县|
交口县|
德化县|
定州市|
科技|
孝义市|
景洪市|
元阳县|
吉安县|
临颍县|
长沙县|
公安县|
慈利县|
嘉祥县|
慈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