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第一次看到張林老師下邊的這兩幅作品,我腦海里立即想到老師是把人間煙火繪成了高雅藝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學生閱讀老師作品的一點感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與張林老師學習水彩畫已經三個學期了。閱讀張林老師的作品是不會看上一眼就令人馬上夸贊精彩,而需要仔細的去欣賞,就象閱讀契訶夫的短篇小說那樣:隨著故事的質樸情節,越讀越調動起你全部的神經,最終自然的深陷其中,受到極大的感染。老師的這兩幅作品正是這樣的,越細細品讀越感覺這些人間煙火的味道是多么真實,是詩情畫意的根基與精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早年因為喜歡繪畫閑著時我看過一本記不清是誰(可能是梁啟超)寫的《美術與科學》的書中曾記得清晰的有這樣一段論述“美術之所以能產生科學,是從‘真美合一’的觀念發生出來。因為真即是美,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從求真入手。“真美合一”是美術的最高境界。(大概之意)老師的作品正是平凡而出新奇的“真美合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謝謝老師的佳作分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臨摹張林老師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網絡圖庫臨摹學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上述3張習臨作品把我帶到了53年前,當時我作為老三屆“知青”尚不滿17歲去到了內蒙古烏蘭察布盟一個農牧交界的小山村插隊。我們每天生活的環境和這幾張畫幾乎是一樣的、還差一個亂柴火旁是個大通炕。知青點每天安排一個人在家留守做飯、喂豬、喂雞、上那個經常結著冰的井臺上用轆轆從深井處吊上水挑回。我那時不會作飯,第一次留守蒸饅頭直接將堿面放在面中認為面就可以發起。大家干活兒回來圍坐在大灶旁,我揭開大鍋想著就是給大家端上畫上的大白饅頭,可見到的是一堆蠟黃的死面疙瘩,青友們沒有一句埋怨話,吃的那個香啊,因為太累了、太餓了。那一天我落下了眼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用心畫出的三副畫~永遠抹不去的、青澀的回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以下是臨摹網絡圖庫中市井、平凡生活的題材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餓了,吃上一口面包,郁悶了,和朋友喝上一口老酒。我們不必羨慕什么非凡,也不必為一些事情無休的惆悵、感嘆。因為每個人面對的生活都是寒來暑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歡樂與淚水都很相似,這種人世間的平凡,就是一種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結束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感謝網絡圖庫中的攝影、原畫作者為我創造了學習條件,對于我的臨摹如感不當,有權向我提出異議,我將尊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二年級第二學期昨天開學上課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非常感謝來訪的朋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書于2022年3月14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作者簡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高紀莉 女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1952年出生于天津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1982年獲取律師職業資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國家一級執業律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業余愛好:繪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驻马店市|
江门市|
固原市|
九江市|
大理市|
鹿邑县|
游戏|
榆林市|
揭阳市|
马尔康县|
怀化市|
福鼎市|
准格尔旗|
卓资县|
湘潭市|
潞城市|
加查县|
富锦市|
兴安县|
五家渠市|
容城县|
鹤庆县|
昌吉市|
新和县|
东兰县|
鲁山县|
米林县|
东乌珠穆沁旗|
钦州市|
宝坻区|
明水县|
新田县|
青阳县|
衡阳县|
东方市|
丰镇市|
农安县|
民县|
林芝县|
宝清县|
柘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