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青山處處埋忠骨

里文

<p class="ql-block">在九嶺山脈南麓的青洞山下,聳立一座革命烈士紀念碑,在其后面十四米處,有一座陵墓,里面共埋葬著79具土地革命時期的烈士遺骸。這就是宜豐縣潭山鎮石橋村獺形坪烈士陵園。該陵園建于1959年10月,距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正式落成揭幕僅相差一年半時間。</p> <p class="ql-block">圖為1974年重建后的石橋烈士陵園</p> <p class="ql-block">在土地革命時期,許多革命先烈的生命消失在青洞山下的這片土地上,他們的遺骸散落在青洞山各處,解放后被當地群眾陸續發現。時宜豐縣政府將青洞山周圍發現的79具烈士遺骸,統一安葬到石橋,并建烈士陵墓和紀念碑各一座,同時將確認的300多名烈士的姓名鐫刻在紀念碑上,屬宜豐縣最早的烈士陵園。1974年重建。1987年被列為宜豐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在1988年、1996年、2014年、2021年進行過四次修繕。歷次修繕時,又在陵墓后方陸續增加了55名烈士臥墓,使烈士總數達到357名。其中包括數名非土地革命時期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圖為2021年10月修繕后的石橋烈士陵園</p> <p class="ql-block">石橋地處潭山北部,在青洞山與古陽寨東西合抱下,山林茂密,梯田縱橫,宛如仙境。在沒有通公路之前,一條連接修水、銅鼓、奉新三縣的石板路經過這里。沿這條石板路兩側的龍崗、中興、石橋、漢塘、找橋等地曾建有八座古廟,故這塊區域又統稱為八廟。</p> <p class="ql-block">圖為石橋梯田風光</p> <p class="ql-block">自1928年9月初,一支由彭德懷率領的紅五軍二百余人的縱隊首先來到逍遙、天寶。三個月后,原平江縣天岳區委書記鄧余仿領導的七人地下黨組織在八廟開始活動,紅色革命的種子在八廟萌芽。不久就成立宜豐特別區委和赤衛隊。</p><p class="ql-block">1930年5月,宜豐特別區委為鞏固蘇區,從各根據地選拔一千四百余人集中在找橋整編,成立宜豐特別區赤衛軍總隊。7月,為支援彭德懷領導的紅三軍團攻打長沙,修銅宜奉邊特別區委員會將全縣武裝力量集中在漢塘南嶺進行編隊,其中有六、七百人前往湖南平江長壽街集中,參加攻打長沙戰斗,削弱了宜豐蘇區武裝力量,蘇區逐步縮小,期間進行了艱苦的八廟保衛戰。</p> <p class="ql-block">1931年,紅十六軍九師轉戰八廟,并取得第二次反“圍剿”勝利,宜豐蘇區又得到恢復和擴大,目前還可看見許多當時紅軍部隊留下的宣傳標語。石橋和找橋均建立鄉蘇維埃政府。6月12日,在龍崗召開宜豐縣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八廟蘇區數千軍民舉行了盛大集會。</p> <p class="ql-block">圖為紅十六軍九師宣傳標語</p> <p class="ql-block">1931年7月開始的第三次反“圍剿”中,敵調集七十七和五十兩個師的部隊,再加上地方民團對八廟蘇區實施重點進攻,僅八廟蘇區的群眾就被敵抓去一千四百余人,找橋地區僅逃出三十多個群眾,找橋街上只剩下三個老婆婆。此時的宜豐縣委在無任何外援的情況下,率領自己的紅色武裝同敵進行了頑強的游擊斗爭。然而,就在八廟蘇區反“圍剿”最激烈、最艱苦的時候,僅有的宜豐警衛營和赤衛軍共三百余人槍的武裝力量于10月奉命開到湘鄂贛省蘇駐地修水上衫集中肅反。省蘇這一錯誤決定,導致八廟蘇區又一次大部分失陷。宜豐縣委和縣蘇機關就此解散,革命斗爭進入低潮。</p> <p class="ql-block">1932年9月,為重新恢復蘇區,在青洞山下的石橋新屋下召開由湘鄂贛省委委員傅秋濤主持的修銅宜奉縣第二次黨代會,正式成立修銅宜奉縣委。不久,在石橋石壁又召開修銅宜奉縣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修銅宜奉縣蘇維埃政府。</p> <p class="ql-block">圖為開國上將傅秋濤</p> <p class="ql-block">1933年10月,修銅宜奉縣蘇區進入鼎盛時期,又在青洞山下的石橋雙燕堝召開修銅宜奉縣第三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并在石橋大坪山、青洞分別設立兵工廠和醫院。</p> <p class="ql-block">因此,自1930年起至1933年底,青洞山下成為宜豐人民革命風暴中心,是宜豐人民革命斗爭最具有代表性的區域。這是烈士陵園選址在石橋的主要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當瞻仰石橋烈士陵園中的烈士名單時,大部分烈士只鐫刻姓名,已不知他們是哪里人?何年參加革命?又在哪里犧牲?有些烈士則有零星史料記載。如:</p> <p class="ql-block">1、鄒棟才,1933年10月,參加在石橋雙燕堝召開的修銅宜奉縣第三次工農代表大會,當選為縣蘇維埃副主席。會后,被推選為湘鄂贛省第三次工農兵代表大會的代表。在此次湘鄂贛大會上,又被推選為全國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的代表,成為惟一參加了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的宜豐人氏。1934年4月下旬,參加修銅宜奉縣工農兵代表大會,當選縣蘇維埃主席。會上,剛從瑞金回來的他傳達了湘鄂贛省第三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和全國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精神。他說,黨中央、毛主席非常關心修銅宜奉人民的革命斗爭,決定撥給我們一些制造槍炮子彈的工具和四支手槍、一架無線電收發報機(后因環境惡劣沒有帶來)。他的傳達,使與會代表深受鼓舞。6月,湘鄂贛省委、省蘇機關到達修銅宜奉邊后,對修銅宜奉中心縣委、縣蘇作出人事調整,調逍遙中心區委工作。后在中興犧牲,時年二十六歲。</p> <p class="ql-block">2、管仁義:1929年8月,鄧余仿等七人組成宜豐地下黨組織在潭山活動時,率先加入了秘密赤色農會,被選為會長。同年加入共產黨,成為第一批被吸收的黨員。</p><p class="ql-block">1930年5月,與劉小青帶領潭山工會、農會會員等一千余人,發動“五七黃崗暴動”。之后,任宜豐特別區赤衛軍總隊總指揮。6月,參加宜豐特委組織在逍遙斗種坪召開的黨員代表大會,會上宜豐特委改組為修銅宜奉邊特委。1931年6月,在龍崗召開的全縣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宜豐縣蘇維埃主席。1932年5月,任修銅宜奉臨時縣蘇維埃政治保衛分局局長。1933年1月,任修銅宜奉縣蘇維埃軍事部長,后任逍遙工作團副主任兼逍遙游擊隊隊長。1934年8月,與鄭季秋等幸存同志在逍遙山中集會,帶領工作團活動在銅鼓雙坑。1935年4月,率游擊隊燒毀了敵逍遙營房,接著摧毀了石橋橋邊碉堡。1936年3月,被叛徒告密,在銅鼓雙坑受傷被捕,抬到宜豐縣城后被殺害。年僅三十八歲。</p> <p class="ql-block">3、鄭季秋(烈士名單為鄭桂秋),1929年8月,在鄧余仿等七人組成宜豐地下黨組織在潭山活動時,率先加入了秘密赤色工會,次年加入共產黨。先后任宜豐蘇維埃政府事務長,大塅區游擊隊政委。</p><p class="ql-block">1934年“六、七月事件”后,開始嶄露頭角。時修銅宜奉蘇區全部陷落,銅宜奉蘇邊特委書記王銀吾攜獨立團數人逃離,邊特委群龍無首,陷于癱瘓。與幸存下來的管仁義等六人在逍遙山中集會,重新組織新的特委領導班子,分頭尋找失散的黨員和干部,在各地建立起工作團。其帶領的工作團主要活動在逍遙一帶,并組建游擊隊。1936年4月,率八名游擊隊員拔掉了逍遙毛家的大碉堡。5月,修銅宜奉邊特委成立了宜豐縣委,任書記。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在逍遙、天寶、橫嶺、找橋、何思橋、大港、界山、云峰壇、毛崙等地相繼恢復和建立地下黨組織。1937年8月底,國共和解,吳詠湘等奉命駐潭山,尋找和集中分散在修銅宜奉邊大山中的游擊隊員。鄭季秋在潭山參加修銅宜奉臨時特委會議,會議上宣布成立湘鄂贛紅軍抗日游擊第一支隊第九大隊。其負責以逍遙蕭家為據點進行擴軍,同時,替部隊擔任警戒,派人進入區公所和政訓處,了解和監視特務的活動。在修銅宜奉臨時特委的協助下恢復了找橋、逍遙、潭山、高枧、石橋等黨支部,其中以石橋最為健全。不久,湘鄂贛特委派出工作團來潭山,又恢復了院前、會市、同安、水嶺等支部。九大隊離開潭山后,其仍留在宜豐任縣委書記。1938年7月,來到逍遙,準備把以前埋在深山的槍支取出來,供抗日游擊隊使用。被同住一處的剃頭匠出賣,在院前善化堂內被“民眾自衛隊”殺害。年僅四十歲。由于處于國共合作時期,“民眾自衛隊”恐事情泄露,將其遺體放在院前“會仙橋”上架柴燒成灰燼,掃入河中。犧牲后,宜豐縣委也解體,再也沒得到恢復。</p> <p class="ql-block">圖為院前“會仙橋”</p> <p class="ql-block">4、施濟,原湘鄂贛省工會委員長。1934年1月,隨省委副書記傅秋濤來到修銅宜奉邊指導工作,以修銅宜奉縣委為基礎,成立修銅宜奉中心縣委,任中心縣委書記。1934年6月,湘鄂贛省委、省蘇機關到達修銅宜奉邊后,將修銅宜奉中心縣改組,奉命調省。犧牲時間不明。</p><p class="ql-block">5、梁長英,原修銅宜奉中心縣少共書記。1934年6月,湘鄂贛省委、省蘇機關到達修銅宜奉邊后,將修銅宜奉中心縣改組,奉命調省。犧牲時間不明。</p><p class="ql-block">6、鄧維南,1934年1月下旬,成立湘鄂贛軍區第四軍分區時,任司令員。修銅宜奉縣獨立團擴編為獨立師時,兼任師長。犧牲時間不明。</p><p class="ql-block">7、辜裕民(烈士名單為幸裕民),1934年1月下旬,成立湘鄂贛軍區第四軍分區時,任政委。修銅宜奉縣獨立團正式擴編為獨立師時,兼任政委。犧牲時間不明。</p><p class="ql-block">8、唐愷(烈士名單為唐怪),1931年7月,贛北警衛團第四大隊改編為宜豐警衛營時,任政委。1932年8月,宜豐警衛營擴編為修銅宜奉縣獨立團時,任政委。犧牲時間不明</p><p class="ql-block">9、喻行舟(烈士名單為喻行周),1931年1月底,受紅十六軍政治部主任吳天驥委派,成立贛北警衛團第四大隊(習稱宜豐游擊四大隊)時,任大隊長。1931年5月,與紅十六軍七師配合,在雙峰殲敵一個營,史稱雙峰殲敵。1931年7月,贛北警衛團第四大隊改編為宜豐警衛營時,任營長。1932年8月,宜豐警衛營擴編為修銅宜奉縣獨立團時,任團長。1934年1月,修銅宜奉邊成立湘鄂贛軍區第四軍分區時,任參謀長。后接任修銅宜奉縣獨立師師長。1934年2月,修銅宜奉縣獨立師縮編為獨立團時,任團長。同月,協助蕭克指揮的黃沙戰役,防守太子廟方向。1934年5月,率獨立團在找橋花門樓,襲擊敵找橋特別區政治局機關。7月,在修水黃沙港插坑被貼身警衛員許敦芳出賣,遭敵五十師292團抓捕。8月22日遇害于九江。</p><p class="ql-block">10、辛克明,任湘鄂贛省委白區工作部長,深入修銅宜奉邊白區工作。1932年9月,建立高安中心縣委,兼任書記。1933年6月,率省委白區工作團到彭源,建立彭源區委。又深入到良田、渣陂、凌江、十都、敖橋、荷舍、牌樓、棠浦、江洲、新莊等地繼續進行開辟新區的工作。1934年4月,帶領彭澄區委、區蘇干部突圍,安全到達修銅宜奉縣委駐地奉新金洞。6月下旬被叛徒出賣,在宜豐澄塘谷源被捕,旋被解往上海,于9月9日被殺害。</p><p class="ql-block">11、涂弼臣(烈士名單為涂必成),1932年4月,任湘鄂贛省巡視員,與劉彥來到修銅宜奉邊,組織召開四縣邊境區黨政聯席會議。5月,任修銅宜奉臨時縣委宣傳部長。1933年1月,在石橋新屋下,參加由傅秋濤主持召開的修銅宜奉縣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繼任修銅宜奉縣委宣傳部長。同年底,因肅反被抓。犧牲時間不明。</p><p class="ql-block">12、唐奎正,任修銅宜奉邊赤衛軍副總指揮。1930年10月,在八廟保衛戰中被捕,任憑敵人嚴刑拷打,威脅利誘,仍然威武不屈,最后慘遭殺害。</p><p class="ql-block">13、楊淵和,1933年秋,修銅宜奉縣獨立團缺乏子彈,臨時縣委便發動群眾想辦法解決這一困難。找橋鄉團支部書記楊淵和響應號召,幾次潛入敵營,摸出步槍一支、手榴彈兩個、子彈幾百發,交給領導機關,受到縣委、區委的多次嘉獎。后來不幸被捕,被捆綁到木梯,倒掛在找橋橋頭樹上。敵對他開十六槍,英勇犧牲。時年僅十六歲。</p> <p class="ql-block">圖為找橋,楊淵和犧牲處</p> <p class="ql-block">筆者在石橋烈士陵園的烈士名單中僅尋到上述13名烈士的信息,并且有的還不完整。其實每個烈士的每背后都有不為人所知的歷史,可惜大部分找不到了資料。翻閱《宜豐人民革命史》,許多革命者的姓名躍入眼簾。有的記載遭到敵人殺害,但沒列入石橋烈士陵園名單。如:</p><p class="ql-block">1、劉彥,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并任省蘇維埃政府經濟部長。1932年3月,作為省巡視員與涂弼臣到達修銅宜奉邊,參與組建修銅宜奉邊臨時縣委和縣蘇,并留縣協助工作。在1934年春,隨湘鄂贛省機關在修銅宜奉邊突圍中犧牲。</p><p class="ql-block">2、羅棟,原逍遙財糧委員,在一次為紅軍采辦糧食時被捕,面對敵嚴酷的審訊,沒吐露一點情況,最后在敵人的酷刑下犧牲。</p><p class="ql-block">3、劉志新,被捕后,被敵用盡種種酷刑,沒有說出黨組織情況。臨刑前,經過天寶、潭山街上時,昂首闊步,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革命英雄氣概。</p><p class="ql-block">4、賴老八,赤衛隊長,被捕后大義凜然,被活活燒死。</p><p class="ql-block">5、馬德勝,原紅軍戰士。1938年1月,在天寶五神廟附近的張家坪集會,成立“抗日自衛團”。請求地方批準時,被偽區長誣蔑是“暴亂”,在刺殺偽區長后被捕,不久被殺害于潭山小姑廟。</p><p class="ql-block">又有一些曾擔任過宜豐蘇區重要職務的革命者,曾為宜豐革命事業作出了貢獻,有的史料缺失,生死不明;有的中途離開革命,看到了新中國誕生。如:</p><p class="ql-block">1、鄒達邦,1930年4月,與鄧余仿率宜豐游擊隊和赤衛隊襲擊奉新上富硝磺局。7月,任修銅宜奉邊赤衛軍第二縱隊大隊長。8月,率第二縱隊在同安暴動,在紅一軍團紅十二軍的協助下,取得暴動成功。同紅十二軍處決了準備叛敵的紅八大隊大隊長張天縱。紅十二軍離開后,又率第二縱隊在找橋八次挫敗修、銅、宜、奉四縣民團的進攻。9月,在修銅宜奉邊委和邊暴委機關轉移到萬載黎源后,獨自率一支地方武裝,在八廟地區繼續與來犯之敵進行搏斗,史稱八廟保衛戰。之后,不知所蹤,生死不明。</p><p class="ql-block">2、張立生,1930年,組建修水少年先鋒隊,任隊長,跟隨紅八大隊在宜豐活動。1932年5月,成立修銅宜奉邊臨時蘇維埃政府時,被推選為主席。9月,在石橋新屋下正式成立修銅宜奉邊蘇維埃政府時,仍任主席。1933年6月,在石橋雙燕堝召開全縣第三次工農代表大會,繼續擔任主席。1934年2月,在藍家店與到達黃沙的紅十七師取得聯系,向蕭克詳細介紹了敵駐軍、龍垴山地形和紅十六師去向等情況,并發動地方武裝和工農組織,協助紅十七師取得黃沙大捷。4月,接受肅反審查,被撤消縣蘇主席之職。6月,受過審查后,任縣委宣傳部長。7月,率二十幾人的工作團到修水黃沙港活動。在隨后的湘鄂贛省三年游擊戰爭期間,下山脫離革命。1984年仍在世,時縣史志辦辛增明曾采訪過他。</p><p class="ql-block">3、林子芳,1929年8月,鄧余仿等七人組成宜豐地下黨組織在潭山活動。林子芳率先加入了秘密赤色農會,同年加入共產黨,成為第一批被吸收的黨員。1930年3月,參與攻打百丈寺,懲治惡僧。6月,任修銅宜奉邊特委組織委員。10月,任宜一區區委書記。1931年3月,任宜豐縣委副書記。1932年3月,任修銅宜奉邊工作委員會書記。5月,任修銅宜奉臨時縣委書記兼組織部長。9月,任修銅宜奉縣委書記兼白區工作部長,到彭源等地開辟新區,建立鄉支部。1934年1月,任修銅宜奉中心縣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6月,奉命調省。7月,帶工作團到古陽寨活動,在“六、七月事件”中被打散。據《潭山鎮志》載,1936年下半年,林子芳回到石橋尋找組織未獲,遂脫離革命。1957年,重新加入共產黨。1959年,任宜豐縣光榮院院長。11月起,連續任省政協第一、二、三屆委員和縣政協第一、二、三屆副主席。1978年病逝。</p><p class="ql-block">4、胡月望,1929年8月,在鄧余仿等七人組成宜豐地下黨組織在潭山活動時,率先加入了秘密赤色農會。同年加入共產黨,成為第一批被吸收的黨員。1930年6月,任修銅宜奉邊暴動委員會主任。1931年,任宜三區區委書記。據《潭山鎮志》載,1933年,胡月望開始隱藏自己的身份,在店上陳家祠堂側開設“胡義順”飯店,仍秘密幫助革命和營救革命者。建國后,江西省政府派員尋找到了他。1951年9月,作為原湘鄂贛省蘇區代表到北京,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親切接見。回宜豐后,在縣政府領導的陪同下,到全縣各區、鄉宣講這次北京的經歷。1959年9月病逝。</p> <p class="ql-block">自1931年7月成立湘鄂贛省委起,就一直開展內部肅反,不僅省、縣,連區都專門設立了肅反委員會。同所謂“平瀏觀念”糾纏在一起,不加區別地把敵人的破壞同工作上錯誤和分歧混淆在一起,出現了劉學昊這樣的革命敗類,利用肅反,打擊異己,大肆逮捕黨政軍各級領導,后又叛變革命,出賣原先同志。有的烈士沒有犧牲敵人的槍口下,而是倒在內部肅反中。在石橋烈士陵園的烈士名單中,同樣有被錯殺的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石橋烈士陵園在高大幽深的青洞山襯托下,猶顯得安靜又肅穆,盡管它是修、銅、宜、奉四縣中眾多的烈士陵園之一,但它宣示的是宜豐土地革命的歷史。79具革命烈士遺骸安葬在這里,目前還不清楚他們的姓名,應包括在300余名烈士名單中。而那些尋找不到遺骸的烈士,他們犧牲后不知埋葬哪里?他們與各地的青山融為一體,他們的英名則永遠鐫刻在石橋烈士陵園碑上,與79具烈士遺骸一樣,代表著千千萬萬曾在宜豐這片土地上戰斗和犧牲的無名烈士。</p> <p class="ql-block">圖為修繕一新的79具烈士遺骸陵墓</p> <p class="ql-block">而今,為利用好石橋這處紅色資源,作為紅色主題教育場所,潭山鎮政府已對石橋烈士陵園作出整體規劃。去年10月,先期投資對石橋烈士陵園進行修繕,面貌煥然一新。隨后,將繼續利用石橋烈士陵園下的舊房屋,改造成石橋烈士陵園館和宜豐紅色歷史館。同時,增加配套設施,吸引四面八方的群眾慕名來瞻仰石橋烈士陵園,重溫紅色記憶,接受紅色洗禮,傳承紅色基因。每年清明,各機關、團體和學校都會自發地組織到石橋烈士陵園進行祭掃和宣誓活動,通過瞻仰和傳頌烈士的名字,讓革命烈士的英名在心中駐留,讓革命烈士的精神發揚光大,讓紅色血脈永遠賡續下去。</p> <p class="ql-block">圖為石橋烈士陵園清明祭掃活動</p> <p class="ql-block">圖為石橋烈士陵園規劃圖</p> <p class="ql-block"> 壬寅春日 里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日县| 许昌市| 海口市| 任丘市| 平昌县| 邯郸市| 鄱阳县| 田东县| 镇沅| 揭阳市| 桑日县| 易门县| 农安县| 余姚市| 嵊泗县| 泗洪县| 福建省| 七台河市| 湖南省| 双柏县| 西昌市| 田阳县| 句容市| 交城县| 贵南县| 桂平市| 鲁山县| 莲花县| 邳州市| 康保县| 格尔木市| 昆明市| 滕州市| 龙泉市| 尖扎县| 宜昌市| 屯留县| 新和县| 安阳市| 循化| 阿拉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