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導語:1 9 7 9 年 8 月12日 我測繪大隊航測外業隊一隊三中隊某分隊進入靠近祁連山脈班賽爾山峰最近的鏡鐵山鐵礦駐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祁連山脈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由東北向西南方向延伸于青海和甘肅兩省之間。其主峰班賽爾山是祁連山在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海拔高5547.82米,3800米以下是廣闊的季節性草原,3800至4600米之間基本上是不毛之地,滿坡遍地都是大小不一的分化石。4600米以上積雪終年不化,山間冰川連綿。由于測繪祁連山主峰的任務最為艱難,隊黨委對此進行專題研究,決定將此任務下達給航測外業三中隊,由一名隊領導協助三中隊長熊澤民精心組織實施。我和三中隊長熊澤民商量決定:選擇祁連山區氣溫高雨雪少的八月中旬,從坡度較緩的祁連山北坡登山,把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東羊圈 ( 一個游牧民居住點 ) 作為前站出發點。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當地政府得知部隊要上祁連山執行測繪任務,給予了極大幫助和支持,協助我們雇請了兩位身強力壯且熟悉地形的牧民當響導,租用了九匹駿馬,同時準備了一頂帳和睡袋。 (覃事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祁連山峰頂測繪歷險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 險象環生測峰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航測外業三中隊下半年的測區位于祁連山脈主峰地帶,其中李建平分隊的圖幅內有座5547 . 82米的斑賽爾山是祁連山脈最高的山峰之一。因為測圖需要,分隊必須到山頂上的三角點觀測。這山太高太陡且表面多為風化碎石,山頂積雪覆蓋,北坡谷地還是一片冰川,上山難度可想而知。分隊先將駐地搬往離山最近的鏡鐵山鐵礦做好登山準備,然后擇機上山。該鐵礦海拔約2000米,與斑賽爾還有3500米的高差,根據經驗,即使一切順利,登頂至少也需要15個小時以上。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九七九年八月十六日上午八時,我和熊中隊長、李建平分隊長及技術員、戰士共七人,帶著沖鋒槍、手槍、經緯儀、資料、糧油、炊具及帳蓬,騎上租用的馬匹,在兩位牧民的帶領下向祁連山進發了。登頂那天,清晨 5 點起床,背著經緯儀,扛著腳架,帶著絨、棉衣服、雨衣和食品出發了。 當天,天氣晴好,風和日麗,微風蕩漾,草原上綠草茵茵,野花朵朵。開頭天氣還好,爬了一段時間就開始下雨,再往上爬雨變成了雪,繼續爬雪后面還跟著冰雹。我們不斷地添加衣服,先是單,又加絨,再加棉,外面還得穿上雨衣。中午我們吃了點干糧,下午七點左右,我們順利通過草原,登到了4 0 8 5 米高度,在一個山坳上架起帳蓬宿了營。然而由于氣壓和缺氧的原因,野炊出了問題,水溫不到 9 0 度就沸了,米飯怎么也煮不熟。我們只好加水和咸菜、豬肉罐頭一起煮成夾生稀飯,不過大家還是吃得津津有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我們行進的速度明顯減慢了。由于缺氧,除兩位牧民響導外,大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高山反應,頭暈、心慌、乏力,連幾匹馬也喘起了粗氣。我們登到 4 5 1 2 米時,已經到了下午六時三十分。大家顧不得勞累,齊心協力,在一個較緩的斜坡上架上帳蓬,開始野炊。到了這個高度,稀飯都煮不熟了,我們只好用面粉烙餅喝著雪水填肚子。晚上,為防止因缺氧在睡眠中發生意外,我特別提醒大家頭朝山坡而臥。雖然安排了幾名干部輪流值班,但我怎么也睡不著,總是想著戰友的安全,時刻注視著大家的氣息和睡姿。凌晨三點半左右,天氣驟變,狂風大作,冰雪交加,亂石橫飛,把我們的帳蓬掀起了一半。我們不得不摸黑采取加固措施,忙完了,天也亮了。好在租用的當地馬,早已習慣了氣候的變化,遇變而不驚,它們緊緊地擠在一起,沒有給我們增添什么麻煩。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天(八月十八日),進入了冰雪地帶,登山的難度更大了。坡更加陡峭,氧氣更加稀薄,馬已經不能再上了。一名技術員和一名戰士頭暈嚴重,不能繼續上山了。我和熊中隊長帶著分隊長李建平及兩名高原反應較小的戰士,背著儀器、資料和干糧,跟著兩位響導在積雪中一步一步向上爬。每爬上幾米就得坐在雪上歇息一會,不然就喘不過氣來。在我們爬到 5 1 5 0 米高度時,天又刮起了大風,天空中飄起了鵝毛下雪,時而還夾雜有大大小小的冰粒。冰雹打在我們的耳朵上,吹到我們的臉上,加上低度的氣溫,令人疼痛難忍。我們只好脫下上身的外衣把頭包起來。突然,我們身后一陣巨響!回頭一看,原來是我們剛過的地方發生了雪崩,出現了一道近 1 0 米寬的冰溝。真是好險啦,這次雪崩若是提前半小時,我們官兵五人和兩位響導就得長眠祁連山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頂著狂風,冒著冰雪,結對扶攜,相互鼓勵,奮勇向上,午后,大家吃了點干糧繼續爬山,隨著海拔升高開始高山反應,但為了趕在天黑以前登頂再難也得堅持。特別是最后那 2 0 0 米,四個人五體投地是真正“爬”上去的。還好老天照顧,在接近山頂的時候就放晴了,小謝趕忙架起經緯儀,與李建平一個觀測一個記薄,兩個戰士爬上三角標測量覘標高,一切完畢,山頭也被吞沒在了黢黑的夜幕之中。在山上過夜,還是連夜下山?在山上過夜沒帶睡袋,5 5 0 0 多米的峰頂,不把人凍死也得被大風刮跑。最后的一致意見還是摸黑下山。直到這時,大伙才覺得肚子有點餓了,掏出飯袋的包子,早已凍成了冰疙瘩,只能咬一口在嘴里化一口,再慢慢往下吞 。天越來越黑,周圍什么都看不見了,一個小戰士說我們有手電,打著它下山不好嗎?李建平分隊長說不行,電量有限,一會就沒了,后面遇到險情怎么辦?小謝補充說,一旦用上它就會產生依賴癥,一旦沒電了更麻煩。于是中隊長熊澤民前面探路,小謝在后照應,大伙側著身子,半步半步地往下挪動。突然,戰士小王發出一聲尖叫,原來他腳下一滑,身體前傾就要墜山,老熊一把拽住對準一棵樹撲了過去,同時驚出一身冷汗。發生狀況后,老熊讓大伙半蹲半坐地往下蹭,過了一會,老熊感覺不對勁,好像前面有斷崖,小謝忙用手電照去,天哪,老高此時離斷崖僅剩下二三步的距離,無論如何,這山是不能再下了,小謝用手電照著找了一處背風的地方,四個人靠背而坐,過一會就起來活動活動,好不容易熬過了一夜。天剛放亮,大伙又繼續下山,那下山的滋味,一點也不比好受,直到中午一點,他們才回到駐地。從寒冷的“冬季”又回到了炎熱的夏天,每人往身上沖了一桶涼水,飯也沒吃,就埋頭睡大覺去了。想想也是,爬一座大山,上山 1 6 個小時,下山 1 6 個小時,這種對極限的挑戰,除了登山隊員,誰還敢這么個玩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張正輝根據覃事育副教導員提供的資料重新整理而成)</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璧县|
桦南县|
资中县|
永寿县|
绥阳县|
阳泉市|
鹤岗市|
黄梅县|
甘肃省|
肥东县|
札达县|
镶黄旗|
南雄市|
会宁县|
洪湖市|
庆阳市|
固阳县|
庆云县|
云安县|
伊宁县|
普兰店市|
望谟县|
平安县|
娄烦县|
开鲁县|
衡水市|
桃园县|
梅州市|
百色市|
新乡市|
四川省|
象州县|
广饶县|
垦利县|
苏尼特右旗|
祁门县|
兰西县|
广宗县|
甘泉县|
佛山市|
大石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