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楊仁中 1932年2月生于山東省濟寧市。1957年畢業于山東醫學院。楊仁中教授潛心研究人工喉語音康復,1958年研制出“中國人工喉”(第一型煙斗式)。1959年被選為全國勞動模范,曾多次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78年,中國人工喉榮獲全國衛生科學大會獎。中國人工喉的彩色科教影片,在伊朗德黑蘭國際第14屆科教影片節參展,從141部參展影片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一名“金質臺爾芬”獎。1986年楊教授晉升為研究員,歷任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山東省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全國勞模津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除了中國人工喉,楊仁中教授及其語音康復基地還陸續創造了語音康復系列工程,如食管發音與胃代食管發音訓練法、喉——氣管狹窄自調擴張器及其訓練法、電子助講器、中國電子喉等,都填補了國內的空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楊教授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從醫六十多年,他用發明的人工喉,為中外三千多名半路啞人解除了痛苦,讓他們能正常與人交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年輕時的楊仁中教授(照片由楊教授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7年11月,第二屆國際殘疾人康復學術大會在四川成都召開。來自各國的500多名專家學者發表千余篇論文。大會推選兩名代表做不限時間的專題報告,其中之一就是楊仁中教授,他作的“中國人工喉的設計、制造和臨床應用”報告,激起全場一次次熱烈的掌聲。</span></p> <p class="ql-block">楊仁中教授1987年在成都國際會議上(照片來自網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楊仁中教授獲得很多的榮譽:中央電視臺的“東方時空”欄目播放“東方之子——楊仁中教授專訪”;《大眾日報》50年典型回訪欄目以《不衰的強音》為題刊登再訪楊仁中的資料;《老干部之家》雜志“人物專訪”欄目又刊載楊仁中的業績。中國人工喉被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和《新中國萬歲!》等史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楊教授曾任中國人工喉科研組主任、山東省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副所長、中共山東醫學院附院黨委常委兼副院長、中共山東省衛生廳黨組成員兼副廳長、中共山東省委第三屆委員會候補委員、山東省總工會常委,兼任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理事、中國康復協會喉功能康復研究會副理事長、中華醫學會耳鼻喉科學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山東省衛生廳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山東醫藥雜志編委等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楊仁中教授的塑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3月9日,我與濟南十五中的校友李偉華一起,跟隨我們的恩師、楊仁中教授的摯友孫守禮老師,來到濟南市齊魯醫院的宿舍樓楊仁中教授的家中,拜訪了楊老,楊教授的兒媳陪同他老人家接待了我們。</span></p> <p class="ql-block">濟南齊魯醫院宿舍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楊仁中教授,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不僅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名人,也是世界的名人。他的名字和他發明的“中國人工喉”,早已聞名全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的心目中,楊仁中教授永遠是真正的名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小時候就很崇拜楊仁中教授,也懵懵懂懂地知道人工喉。記得我那時候印象最深的是,有介紹說楊教授買了一些帶哨子的泥娃娃,坐在樹底下,摔開泥娃娃,取出里面的哨子一個一個的吹,惹得很多人圍觀,以為他有精神問題。其實是楊教授在找發音的感覺,研究發音的特性。這就是對事物研究的癡迷,只有這種忘我的埋頭鉆研,才能出優秀的科研成果。</span></p> <p class="ql-block">楊仁中教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東電視臺制作的《光耀齊魯》電子書,介紹山東100名科學家,一開篇就是楊仁中教授,片中介紹了楊教授和他發明的中國人工喉。請看小視頻。</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楊教授的家,居室不是很大,卻頗具中國傳統文化,室內布置有中式博古架,上面擺滿瓷瓶等飾物,走廊掛滿字畫條幅。最能引起我注意的是有很多簡易的架子,上面放滿了各個時期歷史資料的文件夾。客廳到處都是書架,書架上滿滿的書。</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楊教授的家(小視頻)</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見到楊仁中教授,沒有五分鐘,就讓我感覺到,楊教授是一位和藹可親、十分謙遜的老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告訴楊仁中教授,我是您的粉絲,我從小就特別崇拜您。楊老笑了笑說,互相學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與楊教授談到,你是第一個研究成功人工喉的,為人類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楊老卻謙虛地說,我沒有做什么,向你們學習,咱們共同提高。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取得了這么大的成就卻依然很謙遜,一身榮譽卻靜若止水。這就是老一輩科學家非凡的氣度和寬闊的胸懷。這是一位老黨員的崇高品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楊老正值耄耋之年,眼不花,耳不聾,記憶力和思維還是那么好。問起楊老貴庚,他說,我是屬猴的,正月初二的生日。我們現場推算,查日歷,發現他老人家的出生年月是1932年2月7日。這與介紹他的資料中,說楊教授出生于1933年的情況完全不符。我給楊老開玩笑,說,我很驕傲,能給介紹您老的歷史資料做一次更正。他老人家笑了。</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和楊教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左起作者、孫守禮老師、楊仁中教授、李偉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孫老師與楊教授是幾十年的老朋友,兩位摯友每周三見一次面。今天也是星期三,兩位老友相見時有說不完的話。</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和校友李偉華與楊教授親切交談并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校友李偉華與楊教授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與楊教授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校友李偉華與楊教授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楊教授談他的家鄉(小視頻)</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楊教授給我們看他從醫六十年、榮獲“功勛醫者”的榮譽證書。這是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六十年,國家給他的最好的褒獎。對于他們老一輩科學家的貢獻,祖國永遠不會忘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楊教授拿來很多過去的資料,打開讓我看,上面的照片、剪報、文字資料他老人家如數家珍。這些資料都是六十多年前的原件,非常珍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楊老跟我談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多次見到毛主席和周總理,曾有八次見到周總理,并去周總理的西花廳家中做客,周總理特別喜歡像他那樣的年輕人。在談話中得知,他曾經四次受毛主席和黨中央的邀請,登上天安門城樓,其中三次是白天和毛主席一起參加觀禮,一次是晚上看焰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楊教授不平凡的經歷和輝煌的成就,讓我很羨慕和欽佩。</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楊教授談周總理接見他的小視頻</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與楊教授的交流中,我聽到了楊老很經典的幾句話:“科研不神秘,人人都可以搞” 、 “科研沒有上下班,你隨時都可以搞”。這簡單的話語,就是楊老成功的秘訣,他的成功,就是全身心的投入,沒有時間概念的拼命工作。這就是他對后人如何取得成功的啟迪。這就是他送給年輕一代人的最大的精神財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楊教授談科研的小視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向楊教授索求一本書留作紀念,他老人家很高興贈書并在上面簽名留念。當孫守禮老師談到我曾出過一本書,讓我突然想起,忘記給楊教授帶來我的那本書,我答應等有機會給他老人家捎過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來后我拜讀了介紹楊教授和人工喉的這本書,從書中得知,楊老在大學里就是高材生,他的老師非常器重他。楊教授在大學就立志攻克因喉癌手術后不能說話的世界難題。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終于成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楊教授在診病中(照片來自楊教授的資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恩師、楊仁中教授的摯友孫守禮老師撰著的書《耕耘半世 桃李天下——孫守禮文選》中,有一個章節《楊仁中影集》序言,是專門介紹楊仁中教授的。</span></p> <p class="ql-block">孫老師撰著的書《耕耘半世 桃李天下——孫守禮文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書中關于楊仁中教授的章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書中文章的圖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書中楊仁中教授照片的插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年我和恩師一起去山東省檔案館查找楊仁中教授的資料,我拍攝了很多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著名的相聲演員李文華,因喉癌做喉部切除手術,后楊教授給他做人工喉的安裝手術,手術很成功。李文華寫來感謝信,這是感謝信的原件。</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是國內外有關楊教授和人工喉的文獻資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拜訪楊仁中教授的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一個多小時了,我們擔心楊教授太勞累,就離開楊老的家。我們臨走時,楊老執意要送我們出門到電梯,他在兒媳的攙扶下,站在電梯門口,依依不舍地揮手給我們說“再見”。我這時候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就揮手告訴楊老說,有機會我們再來看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真誠地向楊仁中教授和無數為祖國做出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致以最崇高的敬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祝楊仁中教授健康長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文屬于個人拜訪看望楊仁中教授的紀實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文中的照片,除片頭的署名網絡的照片外,其他均由作者和孫守禮老師、校友李偉華、楊教授的兒媳共同拍攝。小視頻鏡頭由作者拍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謝謝大家的欣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3月于泉城濟南</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源市|
盐源县|
柯坪县|
寻乌县|
集贤县|
平南县|
克东县|
昌黎县|
东阿县|
大安市|
潼关县|
武乡县|
佛坪县|
赣州市|
满城县|
东港市|
蚌埠市|
虞城县|
油尖旺区|
且末县|
清河县|
金华市|
金门县|
阳新县|
玉林市|
安化县|
南京市|
商南县|
景谷|
云南省|
仁寿县|
仙居县|
德令哈市|
浪卡子县|
左贡县|
上饶市|
昔阳县|
江门市|
馆陶县|
西平县|
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