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世界著名大學——英國牛津大學.

山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6年夏季,我們到英國自由行旅游,專門參觀了向慕已久的學術殿堂—牛津大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參觀的過程中,幸得兒子的同學,在牛津大學讀博的K博士全程引導和介紹,并帶我們進去一般游客不能過去的校區,使我們對牛津大學有一個較詳細的了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簡稱“牛津”(Oxford),位于英國牛津,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采用傳統學院制。牛津大學的具體建校時間已不可考,但有檔案明確記載的最早的授課時間為1096年,之后在1167年因得到了英國王室的大力支持而快速發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牛津大學是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該校涌現了一批引領時代的科學巨匠,培養了大量開創紀元的藝術大師、國家元首,其中包括28位英國首相(其中13位來自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及數十位世界各國元首、政商界領袖。牛津大學在數學、物理、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從1902年起,牛津大學還設立了面向全世界本科生的“羅德獎學金”。 截止至2019年3月,牛津大學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有72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九)、3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十)、6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2021-2022年度,牛津大學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QS世界大學排名第2,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5,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7。特別的是,牛津大學于2017-2022年連續6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榮膺世界第1。</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牛津”名字的來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牛津城始建于10世紀,是泰晤士河的重要渡口。牛津,英文寫作“oxford”,“ox”譯為“牛”,“ford”譯為“淺灘、涉水而過”。泰晤士河和徹韋爾河在此地交匯,當時河水不深,用牛拉車即可過河,牛津由此得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牛津大學校園內標志性建筑一圖書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牛津大學校園內著名哥特式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萬靈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它建立是為了紀念百年戰爭戰死者的英靈。它沒有自己的學生。每一年,萬靈學院都會補充新成員,即邀請牛津大學中最優秀的學生參加由萬靈學院組織一場考試,其中最出色的兩名學生將會成為萬靈學院的新成員。成為萬靈學院的成員在英國被認為是最高的榮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學院是由亨利六世(Henry Chichele)于1438年為紀念反法庭之役去世的戰士所建。學院的構架在建立之后都沒有再改變過。如今學院是主要一個學術研究機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萬靈學院幾乎從未接收過本科生。學院成員都是在他處學習了至少三年且大多拿到了學士學位后,才來到這里。一旦被本學院錄取,學員會在這里從事研究或教學活動,以取得神學、法學(包括世俗法律及教法教規)及醫學的更高學位——特別是神學及法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貝利奧爾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alliol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貝利奧爾學院的創辦人約翰·貝利奧爾(John de Balliol)是亨利三世 (英格蘭)時期的貴族,后娶了一位蘇格蘭公主為妻,而他的兒子也曾是蘇格蘭國王。他在杜倫主教(Bishop of Durham)的協助下,于大約1263年決定捐款創建一所高等學府,它是牛津最早創立的幾所學院之一。1269年貝利奧爾去世,他的遺孀決定繼續資助學院,使得貝利奧爾學院能夠生存下來,并在1282年起草了學院的院規,直到今天依然通用。該學院的PPE專業聞名天下,入學競爭十分激烈。所謂PPE,是牛津大學特有的“尊貴”金牌專業,即哲學、政治與經濟學三合一專業(Philosophy, Politics &amp; Economics)。與國內特殊學校定向培養不同,牛津大學PPE專業的學生,畢業后許多未必從政。牛津大學的這個名牌專業有一點象所謂通才教育的金牌證書,PPE金牌證明了學生經歷了嚴格的廣博的學術訓練,對人類文化有相當的了解,僅此而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布雷齊諾斯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rasenose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這所學院名字青銅鼻被認為起源于一個鼻子形狀的青銅門把,那個門把垂懸在學院大廳的高桌上。頗為有趣,該學院建于1509年,位于牛津城的市中心。該學院在牛大里經常被稱作BNC,一直是一個低調的學院,學院氛圍友好輕松。PPE與法律專業名氣很大,入學競爭激烈。體育活動活躍且水準很高。本科生院在世界上最美廣場之一的Radcliffe Square,并且到牛津的其他任何地方步行均不超過15分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基督教堂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hrist Church</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建于1525年,位于牛津城南部,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建筑與景色美侖美奐。其占地以及其建筑都歸學院自己,政府無權干涉。它是Harry Potter的霍格沃茲學校和飯堂的拍攝地。它是世界上唯一一所教堂式學院,這間教堂的建造花了800多年。而這間學院最引以為傲的是在200年內產生了13位首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這座學院的主體,也就是教堂。在教堂的走道的地板上都是對這座教堂建成有貢獻的人的名字,里面還有木乃伊等等。每個星期日都會做兩次禮拜,這時,這個教堂也是開放的。他們還有自己的唱詩班。每年他們都會在全英國尋找嗓音好的小朋友,如果真的特別好的話,會出錢請他們加入唱詩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學院餐廳中掛滿了畫,有的甚至是名畫且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而這些畫都是每屆畢業生送給學校的,所贈送的畫能被掛在墻上,已經算是相當大的榮譽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基督圣體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rpus Christi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建于1517年,與劍大同名學院一樣,是牛大最小的學院之一。學術很強,醫學、PPE和英語尤其出色。因為學院小,氣氛友好親密,人與人之間彼此熟識。圖書館設備一流,24小時開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艾克塞特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Exeter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建于1314,位于牛津城的市中心。牛津最古老的學院之一,建筑緊湊別致,牛津城的書店大多集中于該學院所在的高街和寬街(High Street and Broad Street)。學術非常棒,畢業生中出過很多名人。我國的錢鐘書和夫人楊絳就曾就讀于該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哈里斯·曼徹斯特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是英國牛津大學的38所構成學院之一,原來稱曼徹斯特學院,在大學典禮上稱“Collegium de Harris et Manchester”。哈里斯·曼徹斯特學院是牛津大學38個學院中,唯一一個只能招收21歲以上成年學生的進行本科和研究生學習的學院。1840年至1853年學院在曼徹斯特辦學,1853年至1889年間遷往倫敦,駐于戈登廣場的威廉博士圖書館。1893年,大學從倫敦遷往牛津,進入托馬斯·沃辛頓設計的新學院建筑中,并成為牛津大學一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赫特福德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建于1282年,位于牛津城的市中心。歷史上風云多變的一所學院,如今非常具有現代氣息。雖然女生比例低,卻是最早接納女生的牛津學院,也是最早放棄自設入學考試的牛津學院,即基本以 A level 成績做入學標準。該學院與公立學校關系好,是公立學校學生報讀的熱門學院,且學院氛圍具有英國北方色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學院內的嘆息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牛津大學內嘆息橋,1914年完工,是牛津大學的一個著名景點。它位于牛津大學赫特福德學院,是銀行家托馬斯.巴林慷慨捐助建成。嘆息橋的來歷沒有官方和正史的記載,相傳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畢業考試很嚴格,平時不努力學習的學生,考試通不過,拿不到文憑,往往來到這里嘆息、流淚,后悔莫及。以此來警示學生要勤奮學習,不可懈怠;也有人說,之所以叫嘆息橋,是因為校方總是讓犯了錯誤的學生來到這里兀立反省,作為一種懲罰,學生反省之后,往往嘆息,悔不當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格林坦普頓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盡管就牛津大學的歷史而言,格林學院以及坦普頓學院都是相對比較年輕的學院,但這兩所學院都有他們各自的歷史和文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格林學院:牛津大學格林學院創建于1979年,是當時牛津大學最年輕的學院。學院的名字取自德州儀器的創始人塞西爾·霍華德·格林爵士和他的夫人依達·格林博士。這也是世界范圍內由他們所捐款創建的三所格林學院之一(另外兩所分別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格林學院以及德克薩斯州大學達拉斯分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格林學院專注于人類福祉。因此,當時的學院的主要學術方向為醫學。但與之相關的學科,諸如教育,環境以及社會科學也被囊或在內。在當時,30%的學生來自于醫學專業,20%的學生參與了研究生醫學研究。另外一半的學生則來自于社會科學以及環境、教育專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坦普頓學院:由英國著名股票投資人、企業家與慈善家約翰·馬克·坦伯頓爵士捐款創建。坦伯頓爵士希望以此來提升英國管理學的水平。此次捐款也是英國歷史上最大一筆教育捐款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坦普頓學院專注于個人的長足發展以及培養管理及政策科學領域的領軍人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耶穌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Jesus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學院由伊麗莎白一世創建于1571年6月27日,位于牛津城的市中心。學術很強,物理、化學、工程尤其卓越。大部分課程都在學院內教學。學生中來自威爾士地區的比例很高,因此被稱為威爾士學院。住宿條件在牛津各學院中公認最好。學校建筑是最古老的建筑,在第一方庭,建于16世紀和17世紀初;第二方庭建于1640年和1713年之間;第三方庭建于1906年。1971年學院成立四百周年又建立了宿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圣休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牛津大學圣休學院草創于維多利亞時代的中后期。學院建立伊始是一所女子學院,該傳統一直延續至1986年,亦即學院的百年院慶時才被徹底打破。此后和牛津大學其他眾多學院一樣,開始實行男女生混合教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學院的創始人是伊麗莎白·華茲華斯,也就是英國浪漫主義大詩人威廉·華茲華斯的侄外孫女。建立學院的初衷是為了能讓更多的女性接受優質的大學教育,享有與男性同等的教育權。伊麗莎白·華茲華斯清楚地認識到,當時(十九世紀末)任何一所牛津或劍橋的學院所收取的學費,哪怕是最廉價的學院,都遠遠超過了一個普通女性的經濟承受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于是她慷慨解囊,從父親留給她的財產中拿出一部分(其父曾是林肯郡的主教),在牛津城北購置了一塊土地建立了學院,并以其父家族十三世紀時的先祖,阿瓦隆的休 (Hugh of Avalon) 命名。因其曾于公元1220年被當時的教廷冊封為圣人,故尊稱其為“圣休”。更巧的是,圣休當年管轄的教區恰好包括了牛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基布爾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Keble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建于1263年,位于牛津城的市中心。牛津最大的學院之一,維多利亞風格的紅磚建筑使該學院外觀與眾不同。學術強,科學和數學最出色。學生體育活動水準極高,尤其橄欖球競技一流。住宿條件很好,但價格或許偏高,導致近年來學生與學院當局之間有摩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凱洛格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Kellogg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凱洛格學院(Kellogg College)是牛津大學歷史上的第36個學院,由W·K·凱洛格基金會資助建立。1994年成為正式學院,其名稱是為了紀念美國資本家威爾·基斯·凱洛格(1860年–1951年)。它也是牛津大學最大、最國際化的研究生學院之一。這一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70年代的大學擴張運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瑪格麗特夫人學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Lady Margaret Hall</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建于1878年,位于牛津城外的北部,遠離城市旅游的喧囂,以寬廣優雅的花園風景著稱,建筑多為新喬治亞風格。原先是牛津的第一所女子學院。自1978年開始接受男性學生。學院氣氛輕松友好,學術與體育均屬中游,對政治也缺乏熱情。如果想寧靜致遠,或許是個好去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李納克爾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Linacre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李納克爾學院約有400名研究生,所涉領域極為廣泛。而其中大部分都并不是英國本土學生,該學院是第一個承認男女學習基礎平等的牛津學院。是牛津第一個符合國際公平貿易標簽組織要求的學院。位于牛津圣十字路,與南公園路相連,靠近大學公園,對面是廷伯根大樓。</b></p> <p class="ql-block">牛津大學李納克爾學院成立于1962年,以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托馬斯·李納克爾的名字命名。</p><p class="ql-block">越南第一位白手起家的女性億萬富翁捐款后,牛津大學“李納克爾學院”(Linacre College)決定以越南女首富命名,改為“草學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林肯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Lincoln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建于1427年,位于牛津城的市中心。牛津最小的學院之一,也是最富有的學院之一。因為富有,各種設備設施一流,住宿條件與飲食都是牛津各學院中最好的。學生活動設備同樣豐富多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莫德林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Magdalen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建于1458年,位于牛津市中心的東南側。牛津最美麗的學院,它的Magdalen塔、Magdalen橋、鹿園(Deer Park)都是世界著名的景觀。許多電影在這里拍攝。五月的艷陽天里,Magdalen塔頂唱詩班的歌聲悠揚仙樂飄灑,青年大學生們從Magdalen橋縱身躍入川流不息的Cherwell 河中,這是Magdalen學院、也是牛津一年一度的盛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曼斯菲爾德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Mansfield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建于1886年,位于牛津城的市中心地帶。校園寬敞美麗,靠近大學公園,商業區和圖書館。學生人數最小的學院之一。牛津大學的美國研究中心設在這里,但每年來自美國的訪問學生就有70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牛津大學曼斯菲爾德學院(Mansfield College, Oxford)成立于1886年。排名還不錯。該學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838年成立于伯明翰的春山學院(Spring Hill College),這是一所為不信奉圣公會的英國基督教徒提供教育的學院。學生畢業頒發牛津大學學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墨頓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Merton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建于1264年,位于牛津市中心偏南地帶。與Balliol同屬牛津最古老尊貴的學院。是牛津學術最強的學院,在各學院中始終名列前茅。歷史、法律、英語、物理和化學專業都爐火純青,入學競爭激烈。學生學習氛圍濃郁,相互競爭激勵。學院十分富有,住宿和飲食極佳,價格低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274年,墨頓從皇室職位退休,全身心投入學院的建設中。他對學院條例做了最后的修改,并在牛津城的東南角開始興建學院建筑。到13世紀末,餐廳、教堂以及學院前庭(Front Quad)的其他部分都順利完工。700多年來,這里的學術活動一直延續,學院的建筑也不斷擴展。時至今日,墨頓學院已成為牛津大學學術實力最強、最富有的學院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新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New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建于1379年,位于牛津城的市中心。牛津另一個最美麗的學院。著名的詹姆士.邦名片“明天永在”(Tomorrow Never Dies)在這里拍攝。學院里真能邂逅許多窈窕的“邦女生”。學院的名稱與事實即相符又不相符。不相符之處,New College 是牛津最古老的學院之一;相符之處,它又是牛津最新潮的學院之一。牛津大學新學院(New College, Oxford)是牛津大學中規模最大、資金最充沛的學院之一,是第一個采用方庭院建筑設計的學院,成為之后牛津多所學院模仿的對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納菲爾德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Nuffield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納菲爾德學院創立于1937年,由莫里斯汽車公司創始人威廉·莫里斯提供經費。1937年11月16日,牛津大學與之簽訂協議。莫里斯在牛津城堡附近的新路上為學院買得一塊土地。同時他還捐贈了900,000英鎊用作起始資金并建造學院建筑。為此1949年《時代》雜志將他評為“自中世紀以來大學最偉大的施主”。學院專門研究社會科學(尤其是經濟學、政治學和社會學)。學院規模也不大。2006年,收到財政捐款1.46億英鎊。使其成為牛津大學中經費第四多的學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奧里爾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Oriel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建于1326年,位于牛津城的市中心南側。學術處于中流,學院氣氛十分友好。學術處于中流,學院氣氛十分友好。奧里爾學院的賽艇運動名氣最大,無人能敵,最近15年的院際競賽中有14次奪魁。學院因此被稱做賽艇學院。學院每年還從美國招收最棒的賽艇運動員大學生,給他們提供最好的住宿,免費的豐盛正餐。學院圖書館24小時開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奧里爾學院大教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彭布洛克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Pembroke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牛津大學彭布羅克學院創立于1263年,是牛津大學里歷史最悠久的學院之一,它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中世紀。[1]1624年,該學院成為官方學院,當時英國處在詹姆士一世統治時期。該學院的首任校長是彭布羅克伯爵,名為威廉·荷伯特。學院也以他的爵位名命名。該學院的建筑是典型的牛津式風格———四角的方院和修剪整齊的草坪。[1]約翰·羅納德·瑞爾·托爾金在該學院教書期間寫下了《指環王》系列,從該學院畢業的其他大人物還有:英國保守黨前主席邁克爾·荷塞庭;英國上議院前領袖艾弗·理查德;英國帝國酒店的前主人羅克·佛特爵士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伍斯特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Worcester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建于1714年,位于牛津城的市中心西側。校園寬闊,在綠樹掩映中坐落著巴洛克風格的古典建筑,美麗的花園和寧靜的湖泊,草坪和體育場地連接延伸,是牛津城里的美景之一。學院比較富有,飲食精美價格低廉。圖書館24小時開放。各種學生活動十分活躍。學術中游,法律與工程專業較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沃弗森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Wolfson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建于1965年,位于牛津北部查韋爾河沿岸,遠離喧囂擁擠的市中心,鄉村一般的寧靜。旁邊有Summertown,購物還是很方便的。只接受研究生入學,是牛津大學最國際化的學院,學員來自世界各地75個國家。相當重視平等,所有活動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基本都能申請到校內或學校附近的宿舍,包括博士階段。圖書館24小時開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三一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Trinity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成立于1555年,三一學院背靠圣約翰學院,在圣吉爾斯街(St Giles')和公園路都有入口。學院除了四個主要方庭之外,還擁有一個大型的草坪和寬敞的花園,其中包括小面積的林地。10,000平方英尺(930平方米) 布萊克韋爾書店的諾林頓廳(以前院長阿瑟·諾林頓爵士的名字命名)位于學院的地下。盡管其規模龐大,但是學生人數較少,只有約400人。2010年,三一學院估計獲得捐贈8100萬英鎊。 三一學院產生了三位英國首相,與貝利奧爾學院并列第二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王后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The Queen's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建立之初拉丁文名稱:Collegium Reginae Oxon是牛津大學38個組成學院之一,同時也是牛津大學最富有的幾個學院之一。建于1341年,位于牛津城的市中心。過去曾經有“北方佬”學院的名聲,今日正成為牛津最活躍的學院之一。學院坐落于牛津市中心的高街上 (High Street),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名稱來源于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的王后埃諾的菲莉帕(Philippa of Hainault)。學院以其新古典主義建筑聞名,主要設計者囊括了著名設計師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和尼古拉斯·霍克斯摩爾等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圣彼得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St Peter's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圣彼得學院由利物浦主教弗蘭西斯·詹姆斯·查維斯成立于1929年,當時為StPeter'sHall,1961年獲得正式學院資格,改稱圣彼得學院。位于市中心,出行便利。其下擁有的兩個旅館都成立于13世紀。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圣約翰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St John's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圣約翰學院位于圣約翰學院的建筑位于牛津城圣吉爾斯西部,貝利奧爾學院和三一學院以北,是牛津大學的學院之一。建于1555年,由商人托馬斯·懷特爵士(Sir Thomas White)創建。圣約翰學院是牛津大學資金最富有的學院,2010年學院基金達3.13億英鎊。在校生包括約390名本科生,240-250名研究生;同時擁有100位學院院士和25位學院講師,近乎涵蓋所有大學設置的專業。著名校友包括前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瓦德漢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Wadham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建于1609年,位于牛津城的市中心。學術比較強,政治參與的積極性更高,是牛津學院中的左翼大本營,同時政治見解相當寬容。對學生生活的態度也寬大無邊,因此該學院亦是另一個同性戀的大本營。圖書館24小時開放。學生活動中戲劇、音樂和體育水準都很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圣希爾達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St Hilda's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建于1893年,位于牛津城外西南,Cherwell 河從學院中蜿蜒而過,校園的鄉村自然景觀和花園景色寧靜怡人。雖為女校,學生極為活躍,積極參與大學的各種活動。本院學院免費使用學院的劃艇設備,圖書館設備較好,但整個學院比較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圣十字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St Cross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成立于1965年,只招收研究生,是牛津大學學生人數最少的學院之一。校園很美,古典的建筑,漂亮的庭院,小而精致的藝術館,平時維護得很好。小學院,人不多,至少一半人都臉熟。社交頻繁,晚宴非常好玩,Founder's Feast和Hilary Feast上會有名人演講。 最好的學科有:計算機科學,健康學,發展學,非洲研究,倫理學,社會政策學。而且雖在較中心的位置但游客不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圣安妮學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St Anne's College</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建于1879年,位于牛津城外的北面。原先是一個女子學院,1979年以后開始接受男性學生。由于遠離市區和牛津的其他學院,該學院獨立性較強,但十分低調沒有多少牛津其他學院那種古老尊貴的氣勢,可惜學術一直偏弱。學院圖書館設備與藏書是牛津各學院級圖書館中最好最大的。其中包括大量中文典籍。</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平市| 大埔区| 叙永县| 中宁县| 紫云| 佳木斯市| 蒙阴县| 威宁| 邵武市| 黔西县| 临沧市| 当阳市| 丹凤县| 闻喜县| 永新县| 南澳县| 乌拉特后旗| 连云港市| 宜城市| 遂川县| 曲阜市| 额尔古纳市| 清原| 宁城县| 宝清县| 泰安市| 安阳县| 安仁县| 雅安市| 广安市| 师宗县| 清镇市| 名山县| 郑州市| 克什克腾旗| 中牟县| 四平市| 临汾市| 麻阳| 泽库县|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