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開年大戲《人世間》一經(jīng)播出,口碑和收視雙雙爆棚,不僅拿到了二輪播出,還收獲豆瓣9.2的高分好評,成為2022年收視霸榜神劇!<br> 該劇主要講了居住在東北某省會城市的一戶周姓人家三代人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塑造了一群在歷史大潮中起起落落的平民形象。故事開始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周姓一家人,按照每家只留一個孩子的政策,長子響應(yīng)國家號召前往建設(shè)兵團,姐姐不辭而別后,小弟被動留在城市的故事為開篇。后來的劇情,涵蓋親情、愛情和友情故事,讓觀眾通過一戶人家半個世紀內(nèi)的生存繁衍、命運轉(zhuǎn)折中,體會時代這只大手滄桑厚重的力量,讓人們看到普通人也可以肩扛責任、過上正直而有自尊的生活。<br> 《人世間》有淚點,有笑點,也很真實,劇中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讓觀眾在看劇的同時,思考自己的人生。尤其是愛情部分,周家人為觀眾呈現(xiàn)了一段段神仙愛情故事,平凡人都很渴望這樣相知相守的愛情。 <font color="#ed2308"> 一、為什么《人世間》會那么火?</font><br> 因為那種小人物之間命運糾結(jié)的真善美打動了我們,那是人世間最為真實的情感。編劇的改編深得人心,太圓滿了。<div><br> <font color="#ed2308"> 1.劇情真實</font><br> 《人世間》的特質(zhì)之一就是真實,從劇情方面就可以看出來劇作的扎實程度。其中,最火的兩個角色就是劇中宋佳飾演的周蓉和殷桃飾演的鄭娟。<br> 劇中的周蓉很自私,卻又很真實。美,但不是“綠茶”。周蓉的愛人蔡曉光,他喜歡周蓉身上特別閃耀的優(yōu)點,也愿意包容她的缺點。<br> 周蓉的缺點是清高、不通人情,這正好是蔡曉光擅長的部分,也是兩人能互補的部分。這要是換成前夫馮化成,他就看不懂周蓉的清高、不通人情,所以經(jīng)歷一地雞毛之后最終還是徹底分開了。<br> 鄭娟,一個命運多舛的年輕寡婦,從不壓抑自己的情感,坦坦蕩蕩對周秉昆表白:“人想人,想死人。” 那段表白戲被不少觀眾覺得是最浪漫的表白戲之一,比全是鮮花氣球的甜寵劇更加感人至深。</div><div><br> <font color="#ed2308"> 2.演技過硬</font><br> 劇中鄭娟有一段感情戲,她捧起周秉昆的臉親他的那種懵圈的表情特別到位,讓觀眾覺得鄭娟很真實,她是真的喜歡周秉昆,兩個人濃濃的愛情被演繹的淋漓盡致!兩位演員都是妥妥的演技派!<br> 幾位主演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劇中的配角也都很出彩。黃小蕾飾演的喬春燕,做事習(xí)慣于“投機倒把”和“見風(fēng)使舵”。黃小蕾吃透了人物的特點,她憑借扎實的演技,把一個敢愛敢恨,女人味十足的喬春燕塑造得十分鮮活,第一次亮相就牢牢抓住了觀眾們的眼球。<br> <br></div> <font color="#ed2308">3.對待婚姻的智慧</font><br> 從這部劇里我們也看到了各種婚姻狀態(tài),看似不同,卻都有相同之處。我們既要整體看,也要拆成個體看。夫妻關(guān)系的起因都是愛情,但能不能走到終點,不僅僅是三觀合不合,更多的是取決于對待婚姻的智慧。例如,秉義的智慧與格局是馮化成不能企及的,鄭娟的悲苦包袱是周蓉和冬梅無法體會的。鄭娟的隱忍和堅強成就了自己的愛情,他們把柴米油鹽的生活演繹得溫暖又動人。<br> 好的劇情、好的演技塑造了劇中一段段真實的愛情故事,讓我們在感動之余,也為不少觀眾描繪出了心目中的“理想型”,“如果他/她怎么樣,或者像誰那樣該多好”。<br>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神仙眷侶、相濡以沫的愛情畢竟少數(shù),更多的是柴米油鹽、雞毛蒜皮。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該如何與伴侶相處融洽?當愛情出現(xiàn)紅燈時,我們該如何處理?<br> 相濡以沫可抵歲月靜好,一部《人世間》為我們演繹了平凡生活樸實的愛情。愿我們都能收獲溫暖而真摯的感情,在歲月里守望,互相體諒,互相扶持,互相依靠。 <font color="#ed2308"> 二、心性現(xiàn)實主義范式的成熟之作</font><br> 《人世間》透過東北江遼省吉春市同樂區(qū)光字片街道工人周志剛一家三代近50年奮斗歷程,展現(xiàn)了中國當代社會從20世紀60年代到21世紀頭十余年間紛紜繁復(fù)的人世間景觀,帶給廣大觀眾以豐富而深厚的意義品味。這部劇誠然可以從若干不同視角去評論,但在這里不妨簡要地說,它的出現(xiàn)本身就構(gòu)成一個鮮明的信號,表明探索日久的中國式現(xiàn)實主義文藝范式在此刻已臻于成熟之境。<br> 這部劇在外來現(xiàn)實主義美學(xué)原則與中國文化傳統(tǒng)之間的相互結(jié)合或交融上有著突出的建樹。作為創(chuàng)作原則之一的現(xiàn)實主義,在進入中國后一百余年間,歷經(jīng)“寫實主義”“革命現(xiàn)實主義”“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革命現(xiàn)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等若干階段探索,在這部劇中終于找到一條與中國文化藝術(shù)傳統(tǒng)相結(jié)合的獨特道路,演繹成不妨?xí)呵曳Q為心性現(xiàn)實主義的中國式現(xiàn)實主義原則。心性或稱心學(xué),在這里是一個可以包括儒家的仁義之心、道家的天地之心和佛家的即心是佛等諸多學(xué)說的以人的心性涵養(yǎng)為核心的思想傳統(tǒng)和行為模式,要讓真理在主體的心性涵養(yǎng)中獲得自明,釋放出豐富而又蘊藉深厚的意味。此前的一些年代劇,如《金婚》(2007)、《溫州一家人》(2012)、《圣天門口》(2012)、《正陽門下》(2013)、《父母愛情》(2014)、《平凡的世界》(2015)、《雞毛飛上天》(2017)、《白鹿原》(2017)、《情滿四合院》(2017)、《大江大河》(2018)等,都已經(jīng)在這種心性現(xiàn)實主義范式探索上作出了彼此不同而又同樣重要的美學(xué)建樹。而正是在《人世間》從長篇小說到電視劇的跨門類文藝轉(zhuǎn)變中,這種心性現(xiàn)實主義范式在以往探索基礎(chǔ)上顯示出成熟的美學(xué)風(fēng)范。<div><br> <font color="#ed2308"> 首先,仁厚評價滲透于真實描繪中。</font>這部劇對于過去50年間中國社會歷次風(fēng)云變幻都作了沒有刻意回避的如實描繪,讓觀眾能夠在心靈深處喚起深切共鳴,仿佛周志剛和李素華夫妻間長期分離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一樣。再有就是沒有沿著“好人有好報”的套路走下去,而是忍心讓好人遭遇偶然或必然等原因造成的苦難。作為鄭娟和周秉昆心頭肉的兒子周楠,不料考入美國大學(xué)后突遇槍擊而亡,而周秉昆又在憤怒地與駱士賓的搏斗中致死對方而入獄,這個歷經(jīng)重重苦難而修煉成的模范夫妻之家驟然間落得家破人亡的結(jié)局,實在是好人卻無好報。但與此同時,該劇也沒有讓觀眾一悲到底而不可收拾,而是在對于悲劇性苦難的如實描繪中始終滲透入中國式心性智慧,特別是儒家式仁厚之心及“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等堅韌毅力的傳達。這在劇中的具體表現(xiàn)就在于,全部人物幾乎都沒有一壞到底之壞人或惡人,而是多數(shù)是好人,即使是少數(shù)有過失或過錯的人物也都有其善的或由惡轉(zhuǎn)善的機會。曾經(jīng)出于私心而對周秉義惡意舉報的德寶和春燕夫妻,最終也由于周秉昆和鄭娟夫妻的仁厚、憐憫、仁慈之心感召而幡然醒悟,重新回到“六小君子”群體中,和好如初。這顯然是真實性追求受到仁厚之心的過濾或制導(dǎo)的緣故。<br> </div> <font color="#ed2308"> 其次,理想抒發(fā)與冷峻反思相交融。</font>既然是現(xiàn)實主義作品,無疑需要對于所描繪的當代社會現(xiàn)實予以冷峻的審視。這一點該劇確實做到了:對于所涉及的當代歷史遺留問題以及現(xiàn)實中仍然存在的問題,該劇都沒加回避。對于周秉義周圍官場中那些不法之徒或不正之風(fēng),包括他的“哥們”姚立松的腐敗和墮落等不良現(xiàn)象,該劇主要通過周秉義的正派作風(fēng)及其堅守之不易,以及對于姚立松的誠懇規(guī)勸,作了無情的暴露。相比而言,該劇注意高揚正面力量和理想主義精神的能動性一面,特別是讓這種正面力量和理想主義精神不僅來自中國城市的普通市民周志剛和李素華夫妻的日常言行中,而且也來自郝省長和金月姬夫妻等正派高級干部家庭中,并且更讓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在這兩個家族的后代中獲得傳承。當郝冬梅向母親金月姬責備丈夫周秉義不幫助即將被出版社開除的周秉昆說情時,金月姬回答說:“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都是從小事開始的,現(xiàn)在社會上公權(quán)私用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大家都習(xí)以為常了,要是人人都覺得手中有權(quán)、不用作廢,那這個社會就離崩潰不遠了,從這個意義上講,秉義是對的。”這席話體現(xiàn)了當今正面力量和理想主義精神的引導(dǎo)力。而周秉義在工作中也確實是這樣以身作則地履行的。他不僅身正廉潔而且力求開拓進取、為民造福,在明知喝酒傷身的情形下,為了爭取投資商,竟然帶著胃痛的虛弱之身去拼酒而住進醫(yī)院。這樣的正義為官的風(fēng)范,始終受到正面力量和理想主義精神的引領(lǐng)。<div><br> <font color="#ed2308">再次,從本質(zhì)洞察到傳神寫照。</font>這部劇不是像在19世紀歐洲狄更斯、巴爾扎克、庫爾貝等經(jīng)典現(xiàn)實主義文藝家手中那樣,要透過社會的真實性或客觀性刻畫而獲取對于現(xiàn)實的本質(zhì)或規(guī)律的科學(xué)性認知,而是自覺地傳承了中國式興味蘊藉傳統(tǒng),在周志剛家族故事以及相關(guān)故事的敘述中留下了大量不予硬性評價的“空白點”或“未定點”,蘊含意味深長的意義空間,允許觀眾自動進入其中去填空和品評。對于周家三兄妹的人生道路,觀眾完全可以引申出各自的不同體驗和評價,無論是仰視、認可、贊美,還是不解、反對、鄙夷等。當然,如果觀眾仰視但無法企及周秉義剛正有為的上層為官之道,理解但不認同周蓉孤芳自賞的為學(xué)之道,憐憫而贊美周秉昆憨實仗義的普通打工者之道,也都是正常的事。對于所描繪的人世間風(fēng)云,該劇留下了多義、不確定而又可以反復(fù)回味的廣闊空間,而把終極仲裁的權(quán)利開放地留給觀眾。一邊看周家三代故事演變,一邊回想自家人生歷程,觀眾想必都會給出屬于他們自己的多樣而又合理的評判。當這些六、七十高齡的老者,年屆四、五十的中年人以及正當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都把自己不同的人生體驗競相投寄到故事縫隙之間,得出他們各自的人生體驗和領(lǐng)悟時,該劇的敘述任務(wù)就已經(jīng)完成了。一部好作品的意義,不應(yīng)讓觀眾感覺一覽無余或只獲得一種解讀,而應(yīng)余意豐盈,余興悠長,讓他們在作品的“深文隱蔚,余味曲包”中自主地領(lǐng)略其傳神寫照的多義美學(xué)效果。</div> <font color="#ed2308"> 三、堪稱完美的改編,讓電視劇更加精彩</font><br> 相比原著,電視劇的改編更加貼近老百姓的接受程度,更加具有昂揚向上的引領(lǐng)作用,讓觀眾對社會和生活更加充滿了希望。<div><br> <font color="#ed2308"> 1.好人有好報,符合中國大眾的普遍審美觀</font><br> 在原著中,周秉義因為胃癌惡化去世,臨終遺言讓冬梅改嫁,冬梅改嫁后,秉昆深知自己跟他嫂子的這一層關(guān)系,歷史地徹底結(jié)束了。隨著周秉義的去世,秉昆和周蓉和曾經(jīng)的嫂子都不會再有持續(xù)地往來了。這里讓我看了挺為之痛心的,也因為此,很多人在看了原著的結(jié)局后,都會說冬梅太過薄涼,如果曾經(jīng)深愛過一個人,怎么可能會那么快就改嫁遠赴異國他鄉(xiāng)了呢?難不成曾經(jīng)的婚姻不是美好的,讓她在丈夫去世三個月后,就迫不及待地抽離。<br> 很不能理解,盡管我去勸慰自己“冬梅改嫁是人之常情”,但是細想之后,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太過薄涼。好在電視劇沒有這么演,要不然飾演郝冬梅的演員肯定少不了挨罵。<br> 還有秉昆和德寶以及春燕的和解,原著中他們的關(guān)系漸行漸遠,再次聚會的時候,德寶和春燕換了手機號碼未能前來。秉昆和朋友們聚會的時候多了幾分傷感,總覺得曾經(jīng)是那么好的朋友,現(xiàn)如今形同陌路,大家都挺為之遺憾的。<br> 電視劇中讓他們和解了,他們還是最好的朋友,還是當初的“六小君子”,哥們兒,姐妹兒。沒有什么仇恨值的你記恨一輩子,你恨他人又何嘗不是在傷自己呢?原諒無妨,誰還沒做過錯事呢?只要認識到有所反省就可以了。<br> 《人世間》大結(jié)局的改編可以說是深得人心,微博上有這樣一個熱搜:對《人世間》大結(jié)局的改編滿意嗎?要我說,太滿意了!這是我想要的結(jié)局。</div><div><br> <font color="#ed2308">2.蔡曉光沒有出軌,是人間理想</font><br> 原著中周蓉去法國找女兒馮玥,這一走就是12年,在周蓉離開的這十二年,蔡曉光可是一刻沒有閑著,他也不孤獨,他有四個情人。對于蔡曉光有過四個情人這件事,他的死黨、包括秉昆、周蓉,他們都是知道的,而且還都能理解。<br> 蔡曉光談自己跟情人關(guān)鈴的關(guān)系:“她是我的情人,是我這個男人今生今世無論多么希望報答都無法報答的情人。我需要她以愛垂憐于我,從精神到肉體,而她全部都給予了我。對我來說,她是一個無私的情人。這使我們的關(guān)系成為一種特別純粹的情人關(guān)系。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在我的妻子回國之前,她在我心中就是這么一個位置。”<br> 看原著的時候,關(guān)于蔡曉光有情人這檔子事,我反反復(fù)復(fù)看了好幾遍,來回地想,試圖讓自己去理解,我特別想知道梁曉聲先生為什么這樣寫蔡曉光。我也一直在想,愛情是這樣的嗎?你愛一個人精神和肉體真的可以分離嗎?蔡曉光怎么可以讓自己這么虛偽,口口聲聲說愛周蓉,結(jié)果背地里卻不閑著,有四個情人。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太過荒唐,太過可笑。<br> 如若蔡曉光十二年有4個情人是為了滿足生理需求是可以理解的,那么鄭娟是不是該在秉昆入獄后等他的十二年期間也要有幾個情夫呢?<br> 為什么鄭娟可以愛秉昆守了十二年,蔡曉光卻做不到呢?所以說,原著中蔡曉光這一段是無法讓人理解的。電視劇中的蔡曉光就是人間理想了,他一心一意地愛著周蓉,從年少的癡戀到青年的守候再到中年的相偎相伴,以及遲暮之年的相守。這樣的愛情才是我們所推崇的,至于把肉體和精神上的戀愛分開,我覺得還是太過理想化了,即便是圣人也很難做到吧。</div><div><br> <font color="#ed2308"> 3.馮玥沒有愛上老男人,而是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font><br> 原著中的馮玥愛上了一個有婦之夫,還跟他同居了,那個男人的老婆誓死不離婚,不斷地往省市婦聯(lián)告,要求婦聯(lián)主持正義。馮玥的所作所為讓一向注重門風(fēng)的周家丟盡了臉面,也牽連了周秉義。周蓉氣得差點要跟女兒斷絕關(guān)系。<br> 周楠是意外身亡了,可是馮玥就能這么自甘墮落嗎?如果愛過那么美好的一個人,不應(yīng)該讓自己懷揣著美好替他好好活下去嗎?怎么反而用當小三的方式去自甘墮落。<br> 電視劇中的馮玥就討喜多了,在清華大學(xué)研究生畢業(yè)后她在水哥的公司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她開始變得懂事起來,也經(jīng)常去看小舅和小舅母,她對她們是有感恩之心的。她也理解了自己的母親,跟母親的關(guān)系和解了。馮玥一直都沒有再找,她把美好的愛情留在了心底,對于她而言,愛情不是最重要的,唯有事業(yè)才是。<br> 我們的愛情有時候會天天遂人愿,如果愛的人不幸去世了,你唯有好好活下去才是對他最好的報答,這才是我們世人所希望的,這也是你跟他的那份愛情帶給你的美好以及對未來生活得不放棄。</div><div><br> <font color="#ed2308"> 4.馮化成看破紅塵,選擇出家</font><br> 原著中的馮化成回到北京后因為事業(yè)上的失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軌,他用酒精來麻痹自己,他把自己的不如意都撒氣在周蓉身上,他還說:“愛上我你不吃虧,現(xiàn)在我讓你成了北京人。知道不?有的女人為了北京戶口甘愿與任何男人上床!”<br> 馮化成還騙了周蓉十年,他并非未婚人士,回到北京后他就跟曾經(jīng)拋棄自己的前妻勾搭在一起了,他跟前妻舊情復(fù)燃并不是真的還愛著前妻,而是為了攀上這位父親是高官的女兒,為了自己將來有更好的發(fā)展。<br> 周蓉一次又一次原諒了馮化成,最后忍無可忍才選擇離婚的。離婚后的馮化成還以“政治避難”的名義把女兒擅自帶到了法國,這才有了周蓉為了尋找女兒的十二年出走。<br> 原著中的馮化成沒有悔意,他一直在法國游蕩著。<br> 電視劇給了馮化成一個很好的結(jié)局,他本就是詩人,有著太多的浪漫情懷,當他回到北京后會遭遇理想和現(xiàn)實的落差,他也想給家人很好的生活,想接回女兒,但是他不如意,一直沒有做到。再加上當時周蓉也沒有理解他,然后才有了他一時的出軌,意識到自己錯了之后不可挽回,他主動跟周蓉提出了離婚。<br> 馮化成最終還是選擇回到貴州的一座寺廟里,他說“在人世間失而復(fù)得,此生無憾”,人生唯有這樣活過才算是真的活過吧,曾經(jīng)失去了初心,最終還是找回了自己,也便沒什么遺憾了。<br> </div> <font color="#ed2308"> 5.周聰很成器,還是娶了個好女人</font><br> 原著中周聰娶了個不討周秉昆喜歡的女人,這婚后生活也沒有過得很如意,基本上是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周秉昆也不知道他兒子跟兒媳的婚姻能維持多久。他們周家到了周聰這一代也就沒落了,他覺得在往后的許多代中,都未必能再出一個像他姐姐周蓉這樣的大美人,也再難出一個像周秉義這樣的好官了。<br> 周家是一代不如一代,這么一想,以至于秉昆的眼淚不禁往下流。電視劇中的周聰是秉昆和鄭娟最好的慰藉,也是,那么好的父母,怎么可能養(yǎng)不出好的兒女。兒女未必要非常有出息,但是最起碼的做人的品格是不能丟的。周聰很理解和孝順自己的父母,他媳婦生了三胞胎,他們老周家又有了兩個孫子和一個孫女,實在是圓滿啊。<br> “關(guān)于兒女會不會好,其實只要根是好的,兒女都差不到哪里去。” 這句話我送給看我文章的很多父母們,希望你們一心向善,以身作則,你們就是兒女最好的老師。不是會讀書才有出息,行行出狀元,也別太焦慮,只要兒女做人端正,一直在提升自己,這將來就不會差到哪里去。<div><br> <font color="#ed2308"> 6.周秉義的臨終遺言改了,實為妙哉</font><br> 原著中周秉義的臨終遺言是讓冬梅改嫁,但是電視劇中周秉義說了這么一句話:<br> <font color="#39b54a"> “咱爸咱媽是世間難得的好夫妻好爹娘,他們的三個兒女此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他們找對了各自人生的另一半。我想對你們說,對曉光、鄭娟,這兩個加入我們大家庭的并最終和我們血肉相連的人要有感恩之心。恩愛夫妻,最值得珍惜。<br> 秉昆曾經(jīng)問我,對自己的一生滿意嗎?我說,很少有人對自己對一生是完全滿意的,我這輩子最大的幸運,就是遇見你們的嫂子,如果將來我不在了,嫂子的親人就只有你們了,替我照顧好她。長兄如父,我還想給你們倆一點囑咐,我們周家的人以后可以成為各種各樣的人,但絕不能成為沒有德行的人。我們周家的人,以后不必非要成為大家所認為的成功的人,但絕不能成為不愛家不愛國的人。好好生活吧,就像咱們曾經(jīng)所經(jīng)歷并為之奮斗的那樣。”</font><br> 周秉義說的這一大段話,我想送給所有的看了我文章的你。我們這一生怎么做兒女怎么做夫妻怎么當父母,該成為怎樣的人,秉義的話都告訴你了。周秉義的臨終遺言改得實為妙哉,這也是電視劇能夠帶給我們觀眾深思的人生觀、價值觀。</div><div><br> <font color="#ed2308"> 7.郝冬梅沒有改嫁,她仍是周家的大嫂</font><br> 深愛一個人,怎么可能那么快就改嫁了呢?再說了,已經(jīng)臨近70歲再改嫁有什么意義呢?改嫁就能過得好了嗎?郝冬梅跟周秉義相依相伴的一生,他們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深愛著彼此。周秉義退休后跟其回到定情之地,那是他們愛情的初始,茍富貴,勿相忘,他們都做到了。<br> 一個人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度,而是在于寬度,周秉義這一生也是值得的。他們倆之間的愛情讓我們看到了愛情的真善美。</div><div><br> <font color="#ed2308">8.秉昆和德寶以及春燕的和解</font><br> 我們要恨一個人一輩子嗎?你恨別人,又何嘗不是恨的是自個兒。德寶和春燕他們也是一時糊涂了,辦了糊涂事,都是可以原諒的。原諒他人也是寬恕自己,畢竟曾經(jīng)他們是好朋友,也是真心相待過的。都活了大半輩子的人了,還有什么看不開的呢?</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四、精彩中留有些許遺憾</span></p><p class="ql-block"> 或許原著中有些情節(jié)不好拍攝,或許因為某些原因,拍攝的鏡頭刪減了很多,呈現(xiàn)給觀眾的電視劇《人世間》,存在一些瑕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一、個別細節(jié)經(jīng)不起推敲</span></p><p class="ql-block"> 《人世間》中最普通,最平凡但是卻最討喜的一個角色,必然是雷佳音飾演的周秉昆,他雖然有慫的時候,但是卻一直十分血性。從前期的劇情來看,當鄭娟告訴他自己被駱士賓強暴的遭遇之后,周秉昆更加心疼鄭娟。包括在原作小說中,周秉昆面對駱士賓回來要孩子也是憤怒的果斷拒絕。</p><p class="ql-block"> 從劇中與楠楠的相處就能看得出來,周秉昆是真的把楠楠當自己的親兒子,而他對鄭娟的心疼也是真的,不單單是因為鄭娟是他們家的恩人,更重要的是他愛鄭娟。</p><p class="ql-block"> 然而劇版改編后的周秉昆種種做法讓人無奈,明明鄭娟的遭遇他是最清楚的,但是他卻能說出駱士賓也不容易這樣的話,僅僅只是因為他一個月給鄭娟35塊錢。不僅如此,還動了讓楠楠認駱士賓做父親的念頭。原小說中周秉昆對駱士賓的厭惡到了極致,但是經(jīng)過改編之后,周秉昆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太大,有些經(jīng)不起推敲。</p><p class="ql-block"> 在周楠遇到意外前,用駱士賓的話說是,周家人對我挺友好的,駱士賓和周秉坤和解了,相處是比較融洽的。但在周楠遇槍擊身亡后,兩個有喪子之痛的大男人,因為一句話而失去理智撕打,讓人有些突兀的是,這兩個大男人,一個是一向老實、善良的周秉坤,一個是有億萬資產(chǎn),被社會改造和認可的成功人士駱士賓,并且還得讓周秉坤過失殺人。雖然說,無巧不成書,可還是讓人難以接受、不敢相信,也太巧了,編劇也太狠了點,好人受罪,也不能這么狠吧。</p><p class="ql-block"> 同樣讓人一頭霧水的還有周楠的變化。在《人世間》中,周楠成了最大的白眼狼,周秉昆將他養(yǎng)大,但他在知道真相之后,卻不再管他叫爸爸,而是稱呼為他,甚至還埋怨鄭娟當時為什么不把自己打掉。周楠的生活條件不差,父母也對他很好,突然變成了白眼狼,屬實有些莫名其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二、支線劇情有些亂</span></p><p class="ql-block"> 不可否認,《人世間》是一部精彩的群像劇,每一個角色形象都十分鮮活,但是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卻能夠明顯的看出輔助人物顯得十分多余,且動機讓人難以理解。</p><p class="ql-block"> 一個是知三當三的孫小寧,沒來由的喜歡周秉昆,又沒來由的因為周秉昆的一段話就決定放棄,甚至在摸了鄭娟的手之后,說鄭娟的命真好。從前期的人物塑造來看,孫小寧是公然挑釁原配且毫無廉恥心的人,僅僅是因為周秉昆的一段話就變了性子,屬實邏輯不通。</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水自流,年輕的時候他因為涂志強的感情而對鄭娟心生愧疚,提議讓駱士賓給鄭娟錢。原作中的水自流也一直都是向著周秉昆的好人,但是到了劇中,水自流卻站在了駱士賓這一邊,似乎與駱士賓一樣幾乎沒有愧疚之心。</p><p class="ql-block"> 主要是人物的轉(zhuǎn)化沒有任何的動機,如果僅僅是因為廠子里的問題無法解決,顯然是說不過去的。這也使得水自流成了一個較為多余的人物,純粹是為了給觀眾添堵的負面形象。而周秉昆對水自流的態(tài)度也十分奇怪,他明知道水自流也是間接傷害鄭娟的人,也一直站在駱士賓一邊,但卻一直在不停的喊對方水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三、節(jié)奏有時有些拖沓、有的情節(jié)有些牽強</span></p><p class="ql-block"> 從目前的劇情來看,《人世間》的節(jié)奏也相當拖沓,蔡曉光和周蓉的感情一直沒有進展,明明周蓉對馮化成已經(jīng)沒那么喜歡,兩人也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但是始終沒有向下推進。</p><p class="ql-block"> 包括一些強行狗血的片段,如孫小寧愛上周秉昆,在原作小說中并沒有這樣的情節(jié)設(shè)定,這處劇情的加入也不過是告訴觀眾,鄭娟是一個大氣的女人,而周秉昆也是一個深情又專一的好男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四、有的細節(jié)讓人感覺太不近人情</span></p><p class="ql-block"> 為了凸顯階層的差異,郝省長兩口子至死都沒和周志剛兩口子見面。作為經(jīng)歷過革命年代的老干部,或許他們出身于地主或資本家家庭,但經(jīng)過多年黨的教育,即使工作再不方便,怎么就不能和工人親家見個面呢?那個年代,高層干部幾乎都很親民,因為他們很多都出身于社會底層,經(jīng)過了戰(zhàn)爭洗禮,和人民群眾都能打成一片,如果連親家都不愿意見,這不符合社會現(xiàn)實也不符合人之常情。</p><p class="ql-block"> 為了顯示周秉義的清廉,周秉坤刑滿釋放后想買車開個搬家公司,周秉義和周蓉兄妹倆因為6萬塊錢鄭重商量,那是2001年,已經(jīng)進入了新世紀,市場經(jīng)濟體制已經(jīng)確立多年,公務(wù)員和大學(xué)教授工資已經(jīng)比較高了,就是靠死工資,一個高官一個大學(xué)教授,周秉義一直沒孩子,周蓉的孩子馮玥已經(jīng)大學(xué)畢業(yè)了,他們幾乎沒有重要的支出,他們誰拿不出6萬塊錢呢?是不是有些過于失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五、為了凸顯好人,讓好人受的磨難太多,太虐心</span></p><p class="ql-block"> 周秉坤在出版社做臨時工,沒多久,就出資1700元買了一套房子,一家人住進去很舒服,后來房主突然回來,周秉坤被迫又搬回父親蓋的老家。觀眾難免奇怪,他做臨時工那么短的時間,用雜志社邵主編的話說,比別人賺得多的多,多好幾倍。在雜志社那么多年,后來還轉(zhuǎn)正了,甚至又開了書店,難道好幾年,就沒再攢下買房的錢?那可沒到21世紀呢,房價可不高。即便沒有買房的錢,租房不行?非要再回一家人根本住不開的老房子嗎?</p><p class="ql-block"> 看到這里,觀眾也許嘿嘿一笑,這是導(dǎo)演的安排。</p> <h1> <font color="#ed2308"> 五、電視劇表達的思想足夠深遠</font><br> 《人世間》毋庸置疑是近年來難得的好劇,引發(fā)了社會各基層的追劇和熱議,編劇、導(dǎo)演、全體演員都獲得了巨大成功。<b></b><br> <font color="#39b54a"> 導(dǎo)演李路說:“我從來不贊同去歌頌苦難,值得歌頌的從來不是苦難本身,而是在生活的重壓下依舊不向命運低頭的那股血性,那種不屈不撓,以及艱難生活下小人物之間的守望相助,這是當代年輕人所缺少的。</font><br> 心中有干勁兒,生活有奔頭兒,向上向善,這也是我想要通過《人世間》傳達出來的。”<br> 《人世間》的深得人心的改編,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哪怕生活中會遇到苦難,我們也得向上向善,我們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不管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后代以后成為什么樣的人,都要愛家愛國,基本的德行不能丟。也不要去抱怨自己所遇到的苦難,而是要讓自己迎難而上,生活是有奔頭的,人世間是有真善美存在的。<br><br></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南|
深州市|
万荣县|
廉江市|
泽普县|
铜陵市|
辉县市|
武威市|
安远县|
怀柔区|
上林县|
富川|
唐海县|
阳城县|
安平县|
麟游县|
云龙县|
陕西省|
阳山县|
峡江县|
洮南市|
新河县|
稷山县|
南岸区|
定南县|
泾源县|
辰溪县|
奉贤区|
昌平区|
蕲春县|
兴隆县|
旺苍县|
邳州市|
澄迈县|
绍兴市|
读书|
越西县|
天长市|
碌曲县|
菏泽市|
同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