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不盡的思念,無窮的力量---懷念我的父親喬信明

汪滔

<p class="ql-block">作者:喬泰陽(喬信明將軍之子),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原副會長兼秘書長,2003年9月寫于北京,最近整理重發。</p><p class="ql-block">照片:由喬信明將軍子女提供</p><p class="ql-block">編輯:汪滔</p><p class="ql-block">音樂:器樂合奏《人民軍隊忠于黨》</p> <p class="ql-block">2025-4-1晚上9:14</p><p class="ql-block">恭喜!你創作的《不盡的思念,無窮的力量-…》已成為精選,將被更多人看到!希望未來創作更多優秀作品!>&gt;</p> <p class="ql-block"> 喬信明將軍(1909 ~1963)</p><p class="ql-block">喬信明(1909年3月23日~1963年9月4日),湖北省大冶人。新四軍老戰士、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軍學校排長,政治營隊長,瑞金紅軍學校政治營指導員,閩浙贛軍區第五分校政治隊隊長,紅十軍第八十二團團長,紅七軍第八十七團政治委員,北上抗日先遣隊第八十八師參謀長。新四軍軍部教導營隊長,教導團大隊長,新四軍第三支隊六團參謀長,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總指揮部參謀長,挺進縱隊第一團團長,新四軍第一師一旅一團團長,蘇中軍區第二軍分區副司令員。蘇中軍區后勤部部長兼政治委員,華東野戰軍總留守處處長等職務。</p><p class="ql-block">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房產管理處處長,華東軍區空軍后勤部政治委員,南京軍區空軍后勤部政治委員。</p><p class="ql-block">1955年被授予空軍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p><p class="ql-block">1963年9月4日,因病在南京逝世,時年54歲。</p> <p class="ql-block"> 喬信明將軍夫人于玲</p><p class="ql-block">于玪(1917年正月初三~2010.1.9),江蘇省江陰縣人。1937年七七事變前,參加進步讀書會、辦抗日副刊。1939年5月參加新四軍江南抗日義勇軍,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江抗”四路政治部組織干事兼黨支部書記,常熟市塘南區區委書記,“江抗”駐澄辦事處副主任和祝塘常備隊大隊長,江陰縣委宣傳部部長,祝塘中心區祝文區區長,蘇中軍區二分區政治部民運科長,盱眙縣泥沛區委工作,華野總留守處直屬隊協理員和子弟學校副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南京分校秘書科科長,華東空軍后勤部宣教科科長,江蘇省監察廳第二處處長兼廳黨組成員,江蘇省手工業管理局辦公室主任兼局黨組成員,江蘇省中醫院革命委員會副主任、顧問。</p> <p class="ql-block"> 作者:喬泰陽</p><p class="ql-block">喬泰陽,1948年11月出生,湖北大冶人,開國將軍喬信明次子。1968年入伍,中共黨員。空軍少將軍銜。曾任空軍后勤部副部長。</p> <p class="ql-block">喬信明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p> <p class="ql-block"> 喬信明和夫人于玲</p> <p class="ql-block"> 喬信明將軍在南京家中</p><p class="ql-block">父親離開我們已近四十年了。這些日子,回顧父親的革命歷程,追思父親的光輝業績,緬懷父親的音容笑貌,重溫父親的諄諄教誨,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有關父親的記憶,不斷在腦海里翻騰。</p> <p class="ql-block">圖為湖北省大冶市陳貴鎮董家村五幢的繪制圖。</p><p class="ql-block">1929年2月,喬信明就在董家村董才賜家參加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p> <p class="ql-block">父親是1963年9月4日逝世的。那年的8、9月間,我們在南京軍區總醫院度過的那些日日夜夜,幾十年來時常浮現在我的腦際。那時爸爸因連續動了兩次胃切除手術,病情轉危,我們全家都在醫院輪流看護。有一天下午,我獨自一人走進他的病房,白色的墻壁,白色的床柜,白色的被子,映照著爸爸那張蒼白的臉龐。當時他的氣管被切開,已無法說話。我心中特別難過,慢慢走近病床,輕輕地撫摸他的手,爸爸抓住我的手,用滿含期盼和眷戀的目光凝視著我,好像有許多叮囑的話要說,我含著熱淚看著他,不斷點頭,表示我已知道他的意思。前來醫院看望他的一些領導見到我們時都說:“你爸爸真是個好首長、好同志,你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好接班呀!”那時,我還不到15歲,但也就是從爸爸凝視我的那一刻起,我就暗下決心,決不能辜負父輩的期望,一定要接好革命的班。從此,原來無憂無慮、活潑好動的我好像一下子成熟了許多,變得懂事了,老師同學都說我突然變了,變得像個大人了。他們哪里知道遠大的志向和抱負此時已在我心中扎下了根。幾十年來,爸爸這道凝視我的目光一直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底,他那深情的面容更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他那無言的凝視蘊涵著無窮的力量,激勵著我走好人生的道路。在父親搶救期間和逝世以后,他的戰友和同事都對父親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母親更是經常對我們講起父親的坎坷而又光輝的經歷。隨著年歲的增長,我越來越感到,雖然父親過早地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光輝的人生歷程和優秀的品質卻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里,成了我們的傳家寶,激勵我們全家個個努力學習和工作,他也成了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喬信明在上海開刀后剛能站起來。</p> <p class="ql-block">從記事時起,爸爸有一件物品我記得最清楚,那就是他從不離身的拐杖。我小時候非常調皮,時常惹事,一旦被爸爸發現了就想跑開。當時,他曾經癱瘓過七年、雖已治好卻仍不太利索的雙腿使他不能快速追上我,他便用那拐杖的彎把把我鉤回來。當時我不明白父親怎么老帶著這根拐杖,后來我才從母親口中得知父親為什么離不開那拐杖。</p> <p class="ql-block">1939年11月,時任江抗總部參謀長的喬信明在揚中整訓。</p> <p class="ql-block">1939年11月在江蘇江陰西石橋。</p><p class="ql-block">陳毅(后排左四)、前排左起:喬信明、何克希、葉飛、王必成;</p><p class="ql-block">后排左二:劉培善。</p> <p class="ql-block"> 黃橋決戰(1940年)后喬信明在海安</p><p class="ql-block">父親的腳在紅軍時期曾多次受傷,兩次重傷。后來在國民黨監獄里戴九斤半重的腳鐐,吃霉米爛菜,呼吸污濁的空氣,天天經受精神的折磨整整三年,極大地摧殘了他本來就是在缺吃少穿的環境里長大的身體。抗戰初期,新四軍條件艱苦,他們穿著單衣薄褲在冰天雪地里打仗。郭村戰斗中只有他一個團和縱隊警衛營抗擊敵人十三個團的兵力。打黃橋時,他不僅擔負著主力團團長之職,還兼任政委,兩副重擔一肩挑。他承擔了黃橋決戰里解決韓德勤王牌軍獨立六旅和八十九軍軍部的重任。這一個接一個幾乎沒有間斷的戰斗,使他雙腿的傷病日漸加重。在這種情況下,他還堅持坐在擔架上指揮戰斗。當時部隊缺醫少藥,這樣一來,他的身體經不住長時間的疲勞和傷痛,終于癱瘓了。在他和葉飛等首長合影的照片上,幾個級別比他高的首長站著,只有父親卻因雙腿癱瘓而只能坐在椅子上和他們合影。解放以后經過治療,他雖奇跡般地站了起來,但腳趾傷殘,腿部肌肉萎縮,未能完全恢復,走路時仍需借助于拐杖。在這種情況下,他沒有因此在家休養,而是堅持與病魔作斗爭,繼續為黨工作。那根木拐杖也跟隨他東奔西走,被磨得溜光發亮。父親撐著它到上面開會,去機關辦公,下部隊調研,從不離身。可即使有拐杖,他每次最多也只能走一里地,走累了他就拄杖休息,歇歇再走,始終不影響工作。因此父親這根拐杖便遠近出了名,許多同志被父親的這種精神打動。從父親的拐杖上我也悟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什么當年革命軍隊能夠由弱變強地發展壯大?為什么共產黨能夠戰勝千難萬險而建立新中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大批像父親那樣的革命前輩赤膽忠心、艱苦奮斗、前仆后繼。而社會主義的江山要永遠不變色,我們的國家要興旺發達,一個重要的保證,就是要使這種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代代相傳,發揚光大。</p> <p class="ql-block">郭村保衛戰(1940年5月)紀念碑里的展板,第二排左三為喬信明。</p> <p class="ql-block">在兒時的記憶中,父親房間的燈光總是亮著的。我常常一覺醒來,還能看到父親在伏案工作。20世紀50年代初,正是空軍初創時期。時任華東空軍后勤部政委的父親,身體剛剛好轉,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空軍后勤初創階段,千頭萬緒,百事待興。在人員少、物資緊張、經驗缺乏的情況下,他們一邊抓緊組建后勤機關和保障部隊生活,一邊擔負起繁重的作戰訓練的后勤保障,先后組織了抗美援朝作戰、要地防空作戰、解放一江山島戰斗等參戰部隊的供應保障。父親夙夜在公,兢兢業業,為了完成超負荷的工作任務,他經常把文件帶回家連夜批閱,他的同事也時常來家商談要事。一旦接到突擊任務,他就加班加點,通宵不眠,透支著那本來就不太多的健康。后來,在一次又一次地病倒之后,病情逐漸加重,組織上安排他養病時,他不僅念念不忘工作,還盡一切努力,回憶記述方志敏烈士那段彌足珍貴的英勇事跡。許多年來,我常常想起父親帶病堅持工作的情景,想起父親和方志敏烈士的深厚的革命感情和堅強的革命斗志,想起父親房間里那徹夜不熄的燈光,那盞燈就像導航的燈塔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1959年夏,喬信明與于玲合影</p><p class="ql-block">父親和母親總是善于用革命先烈的事跡教育和引導我們,幫助我們從小樹立革命理想。我心目中方志敏烈士的高大形象就是在小時候樹立起來的,并影響我此后的人生道路。</p> <p class="ql-block">方志敏</p><p class="ql-block">方志敏(1899~1935年8月6日), 漢族,江西省弋陽縣人。192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杰出的農民運動領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和紅十軍團的締造者。</p><p class="ql-block">1928年,參與領導弋橫暴動,創建贛東北蘇區。先后任贛東北省、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紅10軍政治委員等職。他把馬克思主義與贛東北實際相結合,創造了一整套建黨、建軍和建立紅色政權的經驗,毛澤東稱之為“方志敏式”根據地。1935年1月29日被捕,8月6日犧牲,時年36歲。</p> <p class="ql-block"> 方志敏同志</p> <p class="ql-block"> 喬信明時任紅紅十軍團20師參謀長</p><p class="ql-block">父親和方志敏同志是患難之交。1933年,父親從中央紅軍學校(瑞金)調到閩浙贛蘇區方志敏同志領導的紅十軍,協助創辦紅軍學校第五分校。父親在中央紅軍學校受到的全面教育、他本人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忠于革命的優秀品質,使他很快受到方志敏等領導同志的賞識,很快被越級任命為紅十軍八十二團團長。1934年7月,父親在戰斗中由于子彈從腳跟穿過腳背,負了重傷。當時的紅軍部隊缺醫少藥,醫生建議截肢以保全生命。給父親截肢的報告送到方志敏同志那里,他非常重視,對這樣一個同志怎能把他的腿鋸掉呢!于是他細致地考慮了如何保住這條腿的辦法,便在報告上批示道:“不管花多少錢,一定要保住這條腿,藥在蘇區買不到,可以到白區去買,錢由省委報銷。”在方志敏同志的關懷下,父親這條腿終于保住了。1934年10月,中央決定組建北上抗日先遣隊,父親被任命為北上抗日先遣隊二十師參謀長。后來,抗日先遣隊在懷玉山被敵人重兵包圍,傷亡很大。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方志敏同志將所有剩余部隊組成一個團,交給敢打硬仗、又最忠勇的父親指揮,全力組織突圍。1935年1月,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紅軍部隊被打散,父親也不幸在懷玉山被捕。他被輾轉送到南昌顧祝同行營看守所,遇到了關押在此的方志敏同志,得到了方志敏同志的秘密指示:堅持獄中斗爭,和敵人戰斗到底。父親被判無期徒刑后,關押到南昌軍人監獄。在三年的牢獄生活中,他根據方志敏同志的指示,成立了秘密黨支部,組織難友和敵人進行斗爭,直到1938年2月被黨組織尤其是徐特立同志的直接營救而出獄。</p> <p class="ql-block">1935年2月3日國民黨《中央日報》報道的北上抗日先遣隊干部被捕情況。</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排第二人為喬信明。此報道是于玲同志在撰寫《回憶方志敏同志》時在南京圖書館找到的。</p> <p class="ql-block"> 方志敏</p><p class="ql-block">因此,方志敏同志在紅十軍中、在北上抗日先遣隊中、在懷玉山被圍困中、在獄中斗爭的可歌可泣、永垂青史的光輝事跡,父親是見證人。解放后,父親感到他有責任將這段歷史寫出來,教育后人。但是他文化水平不高,就拖著病體,邊學習邊寫作。他的《回憶方志敏同志》-文先后在《解放軍文藝》、《星火燎原》、《方志敏的故事》等眾多報刊書籍上發表,甚至被越南人民軍出版社收入他們編輯的《中國革命回憶錄》中。今天我們所知道的方志敏同志在獄中英勇斗爭的事跡和重要指示,有許多是父親和難友們回憶起來的。</p> <p class="ql-block"> 方志敏同志在獄中</p><p class="ql-block">方志敏烈士的光輝形象和崇高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后人為革命而奮斗。在我當學生時,就摘錄下方志敏烈士就義前給全黨同志留下的遺言:“同志們!十分親愛的同志們!永別了!請你們努力吧!我這次最感痛苦的,就是失去了為黨努力的機會。你們要認識到,你們能夠為黨工作、為黨斗爭,那是十分寶貴的,我和劉、王……等同志都是敵人刀口下的人了,是再也得不到為黨、為革命工作的機會了,這是無可奈何的。我能丟棄一切,惟革命事業,卻耿耿在懷,不能丟卻。”后來,每當想起方志敏同志的這段遺言,我都會熱淚盈眶,熱血沸騰,都會增加無窮的力量。我們兄弟姐妹五人正是在革命先烈光輝形象的感召下,在父輩忘我工作精神的影響下,相繼參加革命工作,并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盡心盡責地努力工作的。</p> <p class="ql-block">作為一個從戰爭中走過來的人,父親歷來具有堅定剛強、忠誠正直的品質,可他又始終保持著以誠待人、平易近人的作風。他自己身體不好,卻總在關心周圍的同志。記得那時機關住房緊張,有的干部沒房子住。父親知道后,就騰出房子讓他們住。他有時還把給他燒過飯的炊事員請到家中吃飯。父親平日坐車,見到有腿腳不便需要搭車的熟人,就會請他們上車同行。許多人為此感動不已,多少年過去了,還時常對我們講起這些故事。父親身為將軍,可他從來不擺架子。他常說,我就是窮苦人出身,我們不能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要注意尊重每個人。當他臥病在床時,有維修工人到家里修房子什么的,他都起來給他們倒茶遞煙,完工后,有時還親自把他們送到大門口。</p> <p class="ql-block">父親對自己的子女要求十分嚴格,以便把我們教育成人,建設國家。他教育我們生活要儉樸,不許和別人比吃比穿,我小時候的衣服上就常有補丁,穿慣了舊衣服,剛到部隊后穿新軍衣還感到別扭,總喜歡穿舊軍裝。父親特別注意培養我們熱愛勞動的習慣。院子里有塊空地,就叫公務員帶哥哥和我一起種菜。1962年,上級號召開荒種地,父親帶頭響應,星期天常帶著我們參加勞動。我和哥哥翻土、鋤草、澆大糞。我們拖運肥料跑十多里地,什么活都干。父親對我們的言行舉止、禮貌待人要求也比較嚴格。按他的要求,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吃要有吃相。吃飯時要是站起身來去夾遠處的菜,父親就會皺起眉頭加以糾正。</p> <p class="ql-block">父親就是這樣點點滴滴地注重對我們的教育,因此我們家形成了勤奮好學實干、熱誠和睦儉樸的值得自豪的好家風。幾十年來,我們都十分珍視并保持著這種好家風。</p> <p class="ql-block">父親從苦難中走來,在白色恐怖下參加革命,在槍林彈雨中鍛煉成長,在傷病折磨中堅持工作,為革命和建設貢獻了自己的畢生心血。父親的一生是一往無前堅定革命的一生,是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一生。父親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永遠地學習和懷念。我1968年參軍時就立下誓言,一定要繼承父親的優秀品質,接好革命的班,走好人生的路。入伍三十多年來,從陸軍到空軍,從部隊到院校,從基層到機關,期間幾次面臨個人的進退走留,也遇到不少困難曲折,是各級黨組織和領導教育了我,是父輩的思想境界影響了我,使我能顧全大局,自覺服從黨的安排,埋頭苦干,恪盡職守。回顧往事,不管我走到哪里,不管環境怎樣變化,也不管職務如何調整,我始終沒有忘記父輩的教導,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名普通戰士一級一級走上軍級領導崗位。從父親的一生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一個人為革命工作的機會是難得的,為人民服務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應倍加珍惜這個機會和時間。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努力為黨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多年來,雖然我經受過艱難困苦的鍛煉,也經歷過急難險重任務的考驗,但是每當接到重大任務時,我總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盡心盡力,爭創一流。我常想,與父親那時比,我們的生活環境好多了,我們的工作條件也好多了,能夠與同志們一起努力奮斗,為黨工作,為部隊建設做出貢獻,是我最大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爸爸雖然過早地離開了我們,可他的精神永存。為了紀念親愛的爸爸,也為了更好地了解爸爸,許多年來,我利用各種機會,有時還利用假期,帶著妻女到爸爸曾經生活、工作、戰斗過的地方去參觀學習,搜集爸爸光輝一生的資料。我們先后到過爸爸的出生地和早期革命活動地一一湖北大冶陳貴鎮,到過井岡山、瑞金、長汀,參觀了父親當年學習過的中央紅軍學校,看過爸爸被關押過的長沙監獄,參觀展出父親被徐特立同志營救出獄事跡的湖南長沙清水塘革命紀念館,到過新四軍茅山紀念館,溧陽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舊址,以及爸爸建立過卓著功勛的郭村、黃橋等地,還到過前身為父親擔任過團長的、以能打硬仗著稱的老一團的部隊——現在的二十軍五十八師一七二團。在南京工作期間,每到清明節和父親的忌日,我們都到望江磯烈士公墓的父親墓前去掃墓,以寄托我們的哀思。今年9月中旬,也就是在我的父親逝世四十周年之際,我出差來到江西南昌市,在當地空軍部隊同志的幫助下,我們專門參觀了新建的方志敏烈士紀念堂,拜謁了方志敏烈士的陵墓。那天晴空萬里,陽光燦爛,我們手捧著鮮花獻到他的墓前。那時,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我激動地說,今天我代表全家來給敬愛的方志敏烈士掃墓,這既是我們全家多年的愿望,也是父親生前的一個心愿。我們一定永遠學習先烈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繼承先烈的遺志,做革命事業的可靠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 喬泰陽在方志敏烈士墓前</p><p class="ql-block">光陰荏苒,轉眼四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天真少年如今已成長為一名成熟的軍隊干部,接過父輩的槍,擔負著保衛祖國的使命。父親在天有靈,請接受我莊嚴的軍禮。</p> <p class="ql-block">喬信明在雙腿癱瘓期間,一直依靠警衛員等工作人員幫助他行動,行軍中還幫助他照顧困難的同志。圖為喬信明(騎馬者)和警衛員及飼養員在山東某地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47年喬信明在華野總留守處。</p> <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中旬萊蕪戰役勝利后的慶功會,葉飛(左一)、喬信明(右下坐者)。</p> <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中旬在萊蕪慶功會后,喬信明(中坐者)和葉飛、譚啟龍、湯光恢等同志(自左至右)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和照片拍攝的時間由95歲高齡的湯光恢同志提供。</p> <p class="ql-block">1947年4月喬信明(騎馬者)在華野后方留守處召開第一次保育委員會時和毛維青(左起)、嚴永潔、于玲、朱一、王彤以及喬信明女兒(阿光)、王彤兒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喬信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任南京軍區空軍后勤部政治委員。</p> <p class="ql-block">粟裕大將送給喬信明的放大鏡。</p> <p class="ql-block">喬信明(前左)和高厚良(前右)一起參加春節團拜會。</p> <p class="ql-block">1958年徐特立同志在南京。</p><p class="ql-block">左起:曾如清、劉亨云、徐特立、于玲、喬信明。</p> <p class="ql-block">1958年徐特立同志(中左)到喬信明家作客時和喬信明(中右)、于玲(后右二)夫婦、曾如清同志(后右一)、劉亨云同志(后左一)及喬信明子女合影。</p> <p class="ql-block">1958年夏在黃山討論撰寫小說《掩不住的陽光》時,喬信明、于玲夫婦,曾如清、吳友廉夫婦,王昊、朱耿夫婦及三家的子女等在黃山合影。</p> <p class="ql-block">四難友1959年在北京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曾如清、喬信明;</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賴榮光、單志輝。</p> <p class="ql-block">喬信明和曾如清(左)1959年在黃山。</p> <p class="ql-block">喬信明(前中)、于玲(前右一)夫婦和南京軍區空軍后勤部宣傳科干事等合影。</p> <p class="ql-block">1960年張勉誠(左起)、劉飛、陳同生、喬信明、于玲、朱一祭掃項英、袁國平、周子昆三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1960年喬信明、于玲夫婦為“江抗”副總指揮吳焜烈士掃墓。</p> <p class="ql-block">1960年夏天喬信明和于玲全家照。</p> <p class="ql-block">1960年初冬,葉飛同志邀請喬信明夫婦、鐘期光夫婦、劉先勝夫婦到福建參觀,這是他們在桔園和工人同志們的合影。</p><p class="ql-block">第一排:凌奔(左五)、于玲(左六)、陳子貞(左七);</p><p class="ql-block">第二排:喬信明(左二)、鐘期光(左三)。</p> <p class="ql-block">喬信明和鐘期光(右)</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喬信明(前左三)、于玲(左五)夫婦和邱一涵同志的兒子袁振威(左四)、江渭清兒子江旅安(左一)等合影。</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喬信明(左六)和劉先勝(左二起)、顧復生、陳丕顯、包厚昌以及錢敏(左八)、惠浴宇(左九)等同志合影。</p> <p class="ql-block">1963年7月在南京莫愁湖合影</p><p class="ql-block">左起:戴林溪(林子明女兒)、喬文雷、喬信明、于玲、林子明、喬春雷、馬黎明。</p> <p class="ql-block">1945年在蘇中軍區第一張全家照,中間是1942年出生的大女兒喬阿光。</p> <p class="ql-block">喜添貴子,1946年第二張全家照。</p><p class="ql-block">孩子左起:喬曉陽、喬阿光。</p> <p class="ql-block">又一貴子降臨,1949年冬的全家照。</p><p class="ql-block">孩子左起:喬阿光、喬曉陽、本文作者喬泰陽。</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喬信明、于玲夫婦和兩個兒子喬曉陽、喬泰陽(右)。</p> <p class="ql-block">1950年春喜增一千金,媽媽懷里抱著的是喬春雷。</p><p class="ql-block">孩子左起:喬春雷、喬曉陽、喬阿光、喬泰陽。</p> <p class="ql-block">1951年夏最后一個千金駕到,媽媽懷里抱著的是喬文雷。</p><p class="ql-block">孩子左起:喬阿光、喬文雷、喬泰陽、喬春雷、喬曉陽。</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的全家照。</p> <p class="ql-block">喬信明在世時的最后一張全家照,1963年8月17日拍攝于南京。</p> <p class="ql-block">左起:曾紅、喬春雷、于玲、馬齡松、張震、喬泰陽,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拍攝于南京家中。</p> <p class="ql-block">幸福不望敬愛的父親、爺爺,1999年春節全家祭掃喬信明將軍墓。</p> <p class="ql-block">2009年4月3日在紀念喬信明同志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時,于玲特地從醫院趕到會場和參加座談會的老同和后代們見面,表示感謝。</p> <p class="ql-block">1965年夏天南京第九中學高中同學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喬泰陽、王金巖;</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吳志明、殷春光。</p> <p class="ql-block">1968年3月南京九中同學入伍合影,第三排右一是喬泰陽。</p> <p class="ql-block">喬泰陽1970年提干后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喬泰陽1972年到200師師部開會時在泰山留影。</p> <p class="ql-block">喬泰陽和母親</p> <p class="ql-block">喬泰陽1980年在南京軍區空軍機關工作時在上海一大會址舊址留影。</p> <p class="ql-block">喬泰陽2001年在國防科技大學學習時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考察。</p> <p class="ql-block">喬泰陽2003年參與組織油料系統演習時與總部有關部門領導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喬泰陽2005年到山東威海某工廠檢查工作。</p> <p class="ql-block">喬泰陽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喬泰陽夫人曾紅。</p> <p class="ql-block">喬泰陽、曾紅夫婦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喬泰陽將軍2011年12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傳推介父母親喬信明、于玲合著的長篇革命歷史小說《掩不住的陽光》。</p>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1日上午,喬泰陽將軍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觀禮臺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喬信明將軍墓碑位于南京市功德園紅星園內。</p> <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5日上午,喬家子女前往南京功德園祭奠爸爸喬信明的英靈。</p> <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5日上午,喬家子女前往南京功德園為爸爸喬信明掃墓。</p><p class="ql-block">左起:喬文雷、喬春雷、喬阿光、喬曉陽、喬泰陽。</p> <p class="ql-block">在上海福壽園新四軍廣場紀念碑墻西七碑上鐫刻著喬信明、于玲夫婦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爸爸媽媽,我們每天都在想念您們,我們一直都在深深地懷念您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您們的教誨下,我們深深地懂得:要聽黨的話,做黨的人,永遠跟黨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爸爸媽媽,我們現在都步入中老年,并且已經退出現役,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我們的態度依然和您們生前一樣---若有戰,召必回;你要戰,我奉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爸爸媽媽,您們在天國還好嗎?</p><p class="ql-block">爸爸媽媽,安息吧!</p> <p class="ql-block">編輯:汪滔</p><p class="ql-block">編輯微信號:wt511109</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平市| 桃江县| 浮山县| 高阳县| 阿尔山市| 离岛区| 乌鲁木齐县| 抚松县| 宕昌县| 徐闻县| 山东| 正安县| 台前县| 承德市| 沙洋县| 繁峙县| 安宁市| 呼伦贝尔市| 梁河县| 宝山区| 波密县| 额济纳旗| 兴山县| 广丰县| 诸暨市| 镇坪县| 宝应县| 梅州市| 同心县| 赤峰市| 分宜县| 三台县| 玉门市| 房产| 博野县| 偏关县| 黎城县| 盖州市| 纳雍县| 哈巴河县|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