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浮山,嶗山山脈西南端的高峰,是青島市區一座著名山峰,它跨越市南、市北、嶗山三區,因與城市交叉相融,山峰與民居和諧共生。浮山故事多,青燈古佛云霧繚繞也為云云浮山蒙上神秘的面紗……</p> <p class="ql-block"> 根據青島氣象預報的大風黃色預警風力5—6級陣風7到8級,風是大些卻絲毫沒動搖要登浮山的計劃。2022年3月1日清晨背上裝備和腳架,乘坐2號線地鐵海川路站下車,出站口不遠處沿路很快行至上山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 走近山腳下,登上七觀臺遠遠望去連綿相接的幾座山峰,巍峨挺拔很是壯觀……</p> <p class="ql-block"> 浮山,又名浮峰山,是嶗山山脈西南端的一座高峰,最高峰海拔368米,山上九峰逶迤,斗折蛇行,俯瞰大海,峻峭秀拔,呈東北至西南走勢,長約4公里,寬約2公里,面積約7.5平方公里,有“浮山九點”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茫茫煙水接天秋,影見扶桑天際流。滿目驚濤風正怒,千層雪浪認漁舟?!边@是清代萊陽文人孫篤先的詩篇《浮山觀?!贰?lt;/p> <p class="ql-block"> 大概風大的緣故吧,沿著山路拾級而上,環顧四周卻始終沒見到有登山的人影,幾位身著消防護林工作人員迎面而來例行公事的檢查,還友好地合影拍照留念呢。</p> <p class="ql-block"> 經攀談得知,浮山的山峰各有名字,主峰叫老寨頂,三峰峭立,排列如屏,山頂有一塊巨石,因為酷似海螺,所以有“田螺石”之稱。其他的名字有小雞石、窗戶欞、壇屋頂等等……這次登臨浮山加深了進一步的理解,在我心目當中的浮山,始終是個難解困惑的謎……</p> <p class="ql-block"> 據悉,無論是登上浮山,還是在浮山腳下不遠處眺望,在天要下雨的時候,都能看到山霧繚繞的景象,山峰聳立在云層之間,如果霧氣夠大,則山峰會被完全蓋住。峰巒之間,云霧升騰,就是著名的“浮山戴帽”,曾經是青島的一大景觀……</p> <p class="ql-block"> 老青島人之間曾經流行這樣的諺語:“浮山戴帽,下雨一瓢。”足以說明,當時山頂之浮云,是預測天氣的晴雨表。著有《嶗山志》的藍水,在詩中寫道:“排撻九峰海岸橫,隨波上下若蓬瀛。直疑澤國蜃樓起,如筑長城雉堞成。分歧參差仍附麗,去天咫尺勢崢嶸。掛帆南去回頭望,應識浮山所以名?!彼J為,浮山的得名應該與海霧彌漫、海市蜃樓有關吧……。</p> <p class="ql-block"> 據文史專家魯海先生稱,山東大學地質系師生到浮山考察時,在半山坡發現了貝殼、蠣皮,由此得出結論,浮山曾經在海中,山峰浮出水面,所以名叫“浮山”……這也是浮山的一種說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初上浮山,給人印象最深的還是這座山峰的陡峭和“冷峻”,不同于信號山、小魚山、青島山的“柔和”,浮山山石層巒疊嶂,山石林立。奇石,是它的一大特點……</p> <p class="ql-block"> 引人注目的是,山上的奇峰怪石眾多,都各具姿態、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 巨大的人像似乎像是歪著腦袋伸著手向你打招呼呢!</p> <p class="ql-block"> 瞧這酣睡的樣兒!大概沉睡了幾千年了吧?</p> <p class="ql-block"> 當我在半山腰攀巖中看到影影綽綽,迎風飄逸的一串上下翻飛的五彩小旗,漸漸接近了,清楚地看到懸掛了些許紅黃藍綠的彩旗,旗子上的字母像是梵文,又是一個搞不明白的謎……莫不會是佛教中的守護神寫的吧?</p> <p class="ql-block"> 飽經滄桑的石老人默默地注視著時代的變遷,見證了翻天覆地的浮山灣……</p> <p class="ql-block"> 雛鳳峰的半山腰發現有一個不起眼的暗堡入口,忍不住好奇,鉆了進去,里邊黑漆漆的,幸虧有手機照明,磕磕碰碰地足足摸黑走了幾百米,中途發現左右分別都有延伸通道的遠處有亮光……出乎意料的是,自己闖進了當年的一戰遺址了……經過考證,這里曾經德軍駐守陣地與日軍激烈爭奪戰……</p> <p class="ql-block"> 登上了第一高峰浮山,兩個大山洞橫穿山體,據說很多人來這里打卡……</p> <p class="ql-block"> 該下山了。這次登浮山有了滿滿的收益和收獲,心中釋然了。尤其特別值得提及的是;只要去過天安門廣場的人都會被屹立于廣場中央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所震撼,而這個紀念碑是新中國為紀念在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犧牲的人民英雄而修建的,通高37.94米,整體由17000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總重量大約在萬噸左右。整個紀念碑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的一整塊碑心石,這塊碑心石長14.7米,寬2.9米,重量在60噸左右,極為罕見,而關于這塊碑心石的來歷,正是來自青島的浮山,這也是青島人民的驕傲和自豪。也許好多人還不知道呢!</p> <p class="ql-block">攝影 文字 編輯 憨馬 2022.3.6 終稿</p><p class="ql-block">(文中資料源自網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南县|
伊宁县|
湾仔区|
张北县|
桑植县|
宁津县|
长治县|
田东县|
固阳县|
壤塘县|
建平县|
涟水县|
毕节市|
达拉特旗|
高碑店市|
日照市|
河曲县|
武陟县|
林芝县|
香河县|
资溪县|
贞丰县|
临泽县|
汾西县|
克什克腾旗|
白水县|
高碑店市|
浮山县|
闻喜县|
南康市|
巫山县|
夏河县|
佛教|
凤城市|
葫芦岛市|
古交市|
家居|
昌平区|
垣曲县|
玉屏|
镇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