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梅花攝影的意境表達</p><p class="ql-block">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陸游這首傳頌千古的詩篇《梅花絕句》,將對梅花綻放枝頭上,笑傲寒風中的愛慕之意表達得淋漓盡致。</p><p class="ql-block"> 今年龍城入春以來的梅花季,歷經了一場飛雪以及多日的低溫寒雨,直至近日氣溫逐漸回暖,梅花漸次綻放,給人帶來了豐富的視覺享受。對于攝影人來說,多變氣候下的梅攝,給營造梅花美學提供了更多的創作空間,創造了更廣闊的美學意境。</p><p class="ql-block"> 所謂意境是由客觀物象的誘發而在人們心中產生的境象。作品的意境,是通過畫面欣賞過程所得到的聯想美感。而梅花是中國文化中常見的審美意象,曲折多姿的形態,經霜耐寒的特性,賦予了梅花各種美好的品格。</p><p class="ql-block"> 作為意象的梅花所要表達的主題往往不是梅花本身,只不過是一種載體,通過“載體含義的延伸”來表達某種概念。主觀之意與客觀之象融合為一體,讓梅花的藝術形象既有理性也有感情,以此激發觀者的想象。由此而言,拍攝梅花不是簡單的拍攝梅花的形態,更重要的是一種意境的表達,即借助梅花這一客觀之象,融進自身的主觀之意,以內心情感表達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情景交融是梅花攝影意境表達的基本特點。追求感情的真摯、形象的真實和語境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創造意境常常用“觸景生情”和“緣情寫景”。梅花攝影,由拍形、拍色、拍質,到反映出其神、其韻,實際上是不同的兩個層次與追求。前者為拍而拍,而后者為意而拍。拍攝花卉最難難在拍出意境和神韻,借花言志,傳神抒情。</p><p class="ql-block"> 梅花攝影的創作,是通過生動的花卉形象來傳達。無生動形象,意境的表達便無所依附。僅追求花卉形象逼真,不經一番認真的選擇和縝密的構思,又易落入自然美的陷阱,很難以生動的形象表情達意,傳達攝影師的藝術見解與藝術構思。 因此,拍好梅花,首先要懂得賞梅,重在“形勢”。所謂“形勢”就是梅花的形態和姿勢。古人曰“梅以形勢為第一”,即形態和姿勢。形態有俯、仰、側、臥、依、盼等,姿勢分直立、曲屈、歪斜。梅花樹皮漆黑而多糙紋,其枝虬曲蒼勁嶙峋、風韻灑落有一種飽經滄桑,威武不屈的陽剛之美。梅花枝條清癯、明晰、色彩和諧,或曲如游龍,或披靡而下,多變而有規律,呈現出一種很強的力度和線的韻律感。</p><p class="ql-block"> 其次要傾注情感,以情表意。花卉攝影中的意境創造,離不開攝影者的情感表達。所謂“有情寫景意境生,無情寫景意境亡”。攝影者在進行花卉攝影創作時,只有見景生情,將自己在生活中體驗到的某種情感融會到所要表現的具體形象中去,才能夠緣情取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p><p class="ql-block"> 第三要詩情畫意,含蓄抒情。花卉攝影的主觀表達,不僅要充分蘊釀情感,巧妙構思立意,還應該運用光線、影調、線條等攝影語言,調動疏密搭配、色彩布局、背景處置等藝術手段,憑借嫻熟的技術技巧,努力營造出一種極富詩情畫意,而又優美含蓄、耐人尋味的藝術氛圍。</p><p class="ql-block"> 第四要把控色彩,傳達情感。有效地控制影像的色彩,讓色彩按照攝影師的意愿表達。而在當代攝影中,圖片的后期處理,尤其是色彩控制力成為了衡量一幅作品的重要標準,也給了攝影師更大的空間發揮,呈現更多元化的情緒表達和作品風格。色彩的控制往往決定了梅花攝影作品所傳達的情感,拍攝梅花大多采用冷色調來表達,原因還是在于中國的梅花文化更傾向于冰清玉潔的高冷,形容梅花花香也多用“暗香”來形容。而冷色調更適合傳播這種高冷、神秘的情感。</p><p class="ql-block">(圖片2022年1月23日至3月5日攝于常州紅梅公園、青楓公園、荊川公園及九洲新世界花苑小區)</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河子市|
通州区|
江陵县|
北海市|
阳信县|
黔江区|
肇源县|
通道|
通州区|
金塔县|
四子王旗|
织金县|
沈阳市|
延吉市|
健康|
简阳市|
黄石市|
琼海市|
得荣县|
公主岭市|
称多县|
互助|
白河县|
韩城市|
龙游县|
平度市|
岳阳市|
福海县|
芒康县|
迁西县|
望都县|
休宁县|
自贡市|
烟台市|
景德镇市|
措美县|
皋兰县|
泽州县|
禹州市|
湟源县|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