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革命導師馬克思在1843年提出了振聾發聵的一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边@是無比正確的一句話。讀書的時候,歷史老師告訴我們,只要問“根本原因”就往“經濟問題”思考。事實上,今天的俄羅斯,烏克蘭的局勢,也正是經濟問題的集中爆發。今天我們從經濟角度簡單分析俄烏戰爭背后的一個原因。</p> <p class="ql-block"> 先說結論,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歷經東歐劇變以后,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波羅的海諸國等國家在經歷了短期的所謂停滯后,經濟迅速發展,如今它們的社會成熟度、經濟富裕度都處于發達國家水平。</p><p class="ql-block"> 反觀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經濟水平,令人瞠目結舌</p><p class="ql-block"> 2021年俄羅斯GDP總量大約是1.77萬億美元,同年我國廣東省GDP總量約為1.9萬億美元。 2020年烏克蘭的GDP為1.56千億美元,2021年重慶的GDP總量是4.3千億美元。</p><p class="ql-block"> 為何兩國經濟發展如此差勁?原因還得從二戰以后的馬歇爾計劃說起。</p> <p class="ql-block"><b>經濟互助委員會的誕生</b></p> <p class="ql-block"> 二戰結束之后,歐洲崩潰,美國一家獨大,舊世界經濟體系崩潰,美國也面臨著產能過剩、國內市場無法消化產品的尷尬境地。為了擴大市場,美國推出了對外援助的“馬歇爾計劃”,旨在促進各國重建,共同繁榮,恢復世界經濟體系。</p><p class="ql-block"> 為了與西方抗衡,蘇聯倡導成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簡稱經互會。理論上說,只要具備超越國家的經濟組織,都可以給參與的各國帶來比內部更廣闊的市場,有利于各國的經濟發展。不過,經互會卻有其特殊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蘇聯成立經互會的根本目的,是要與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對抗,在經互會的運作機制當中,優先發展有利于對抗西方的重工業、軍事工業、航空航天工業等被放在了最優先的位置,并且能夠以蘇聯對各國發號施令的形式貫徹。</p><p class="ql-block"> 蘇聯模式的核心就是重視重工業,輕視輕工業。這樣的經濟互助模式從立定之初就埋下了隱患。</p> <p class="ql-block"> 俄羅斯、烏克蘭是蘇聯的主要個國家,所以最尖端的產業都布局在這兩個國家,而其他中歐國家則主要為蘇聯生產所需要的上游產品、中間產品。</p><p class="ql-block"> 由于蘇聯在經互會中的領導地位,它可以對俄羅斯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氣任意定價,而中東歐國家則別無選擇。</p><p class="ql-block"> 經互會的貿易機制在蘇聯和中東歐國家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后果。</p><p class="ql-block"> 一方面是俄羅斯、烏克蘭的大型國有工業企業、能源企業賺錢太過容易,只要堅決貫徹執行蘇聯的指令,就可以躺著賺大錢,久而久之這些企業的運作變得十分低效。</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是中東歐國家因為在經互會中被蘇聯盤剝,逐漸萌生出民間的經濟新動能,利用地理上與西歐接壤的便利,沖破蘇聯在政治上的重重封鎖,一點一點回到歐洲經濟體系中去。</p><p class="ql-block"> 俄羅斯和烏克蘭則完全沒有任何途徑,也沒有任何動力,產生民間經濟力量擺脫蘇聯的政治控制。這為日后中東歐國家轉軌成功和俄羅斯、烏克蘭轉軌失敗埋下了伏筆。</p> <p class="ql-block"><b>當指揮棒消失后</b></p> <p class="ql-block"> 在戈爾巴喬夫時代,蘇聯推動了經濟改革,其主要的改革動作幾乎都發生在俄羅斯境內。為了解決國有企業效率低下的問題,戈爾巴喬夫強行推進國有企業的重組,大量工人“下崗”,但成效不彰。</p><p class="ql-block"> 根本原因在于,國有企業的所有權不清晰,改制造成了大量的資產所有權從全民手中直接跳轉到了有限的個人手中,而這些個人往往都是手握政治權力的人,他們的資產所有權是用政治權力換來的。</p><p class="ql-block"> 這樣的產權變革,最終導致俄羅斯經濟寡頭的產生,而這些寡頭所擁有的壟斷地位與曾經的國有企業并無二致,低效的問題在實行資本主義私有化的俄羅斯依舊存在。</p> <p class="ql-block"> 1992年,“休克療法” 出現在了俄羅斯市場化經濟轉型中。</p><p class="ql-block"> 俄羅斯實行價格自由化,全面放開物價,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價格,并實行盧布可自由兌換和浮動匯率,取消國家在外貿領域的壟斷,所有生產經營單位都有權經營進出口業務。</p><p class="ql-block"> 但由于前期已經飽受物資短缺之苦,價格自由化之后引起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俄羅斯采取穩定措施,壓縮財政赤字,控制貨幣發行,限制信貸規模</p><p class="ql-block"> 這些舉措都沒有一個整體規劃,在物資短缺的狀況下,放開物價的腳步邁得太大。后來為了解決通貨膨脹而縮減政府赤字,限制信貸規模,又犯了在衰退期奉行緊縮政策的錯誤,讓經濟衰退雪上加霜。</p><p class="ql-block"> 此時的俄羅斯人,由于缺乏共治基礎,沒有辦法團結一致解決國家的問題。他們太過依賴于蘇聯時期的國家統包,也太過相信像葉利欽這樣的人能夠帶領國家走出困境。</p> <p class="ql-block"><b>錯錯錯,一直在犯錯</b></p> <p class="ql-block"> 烏克蘭曾經也是蘇聯的重要成員,經濟與話語權僅次于俄羅斯。</p><p class="ql-block"> 前文說,蘇聯將重要重工業和高技術產業的布局在烏克蘭,讓烏克蘭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收益,烏克蘭人在蘇聯內部的生活水平僅次于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波羅的海三國。</p><p class="ql-block"> 問題就在于,烏克蘭人并沒有認清目前的較高生活水平是怎么來的,總覺得本國的發展不依賴蘇聯的其他部分,因而對于脫離蘇聯、擺脫俄羅斯的影響,表現的非常積極。</p><p class="ql-block"> 烏克蘭忘了離開了蘇聯其他貧困地區的長期輸血,烏克蘭的經濟發展是不可持續的。但烏克蘭人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們僅僅是希望越快離開蘇聯越好,卻不知道離開蘇聯之后到底應該怎么辦。</p> <p class="ql-block"> 1990年,烏克蘭經濟開始下滑,到1994年原蘇東各國已經止跌回升,而烏克蘭的下滑卻反而加速了。整個20世紀90年代,烏克蘭已經從“老大哥”變成了原蘇東陣營各國當中最差的。</p><p class="ql-block"> 盡管如此,烏克蘭人千年以來經歷了反蒙古、反波蘭、反德國、反俄羅斯的斗爭,好不容易才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國家,尤其是烏克蘭西部地區,民族成分中俄羅斯族最少,反俄斗爭最激烈,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愿意選擇重新與俄羅斯整合市場、優化配置資源,而是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努力融入西歐經濟體當中去。</p><p class="ql-block"> 但是融入西歐也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長期的陣營對立,西歐國家的整個社會體系都與烏克蘭有相當的區別,他們不愿意也不可能無障礙地接納烏克蘭。</p><p class="ql-block"> 同時,烏克蘭東部地區由于俄羅斯族人比例很高,而蘇聯的重工業也主要布局在東部,這些地方的人對于融入西歐不感興趣。這造就了烏克蘭在20世紀的幾次政治動蕩,以及如今的社會撕裂。</p> <p class="ql-block">拋開戰爭性質,侵略與反侵略來說。經濟問題就是根本矛盾。我們說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各國發展不平衡,二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各國發展不平衡加劇。俄烏兩國的現狀與矛盾是一個積累與爆發,是從內政延展到外交,30年的時間,沒有解決問題,沒有作出改變。這是很引以為戒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恰县|
琼结县|
朝阳区|
柘荣县|
夏邑县|
汉寿县|
罗田县|
西乡县|
灌阳县|
舒兰市|
孟村|
会同县|
同江市|
日土县|
龙口市|
广灵县|
北海市|
个旧市|
庄河市|
揭阳市|
恭城|
社旗县|
策勒县|
怀宁县|
浪卡子县|
阳原县|
驻马店市|
屏边|
青阳县|
叙永县|
同心县|
东海县|
同江市|
鄂伦春自治旗|
崇明县|
会同县|
固始县|
闽清县|
凤阳县|
兴安盟|
大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