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解放軍歷史上,曾有一支十分特殊的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這支部隊1949年2月列編,1950年1月撤編,在短短一年的軍史上,曾創下了攻占南京,打下總統府的壯舉。</p><p class="ql-block">然而,這支部隊身上卻流著兩種血,既包含國民黨乃至偽軍的基因,還有能征慣戰的魯中南縱隊的血脈,最有意思的一點是,35軍的軍長自始至終都是曾被痛罵為漢奸的吳化文。要了解35軍的歷史,必須從吳化文說起。</p><p class="ql-block">吳化文,字紹周,1904年出生于山東掖縣(今萊州市),其出身貧寒,幼年時常衣食無著。1920年16歲的吳化文參加了馮玉祥的西北軍,因為是馮玉祥的勤務兵,加上人比較機靈,一路升遷都是綠燈,很快做到了師參謀長。1930年,中原大戰后,因馮玉祥失敗,吳化文加入了韓復榘,擔任旅長。</p><p class="ql-block">1938年,韓復榘因“不聽命令,擅自撤退”被處決,吳化文部接受國民政府統轄,其部改編為新編第四師,在山東地區抗日。</p><p class="ql-block">后來吳化文投靠汪偽政權,但屢戰屢敗。1945年抗戰勝利,吳化文再次劃入國民政府,被任命為第五路軍司令。然而,吳化文因為出身西北軍,又當過偽軍,在國民黨內一直受到排擠,這讓他心灰意冷。本來就是墻頭草性格,在國民黨里過得不舒服,他想到了共產黨。</p><p class="ql-block">解放戰爭爆發后,蔣介石讓吳化文在前線阻擊解放軍,很明顯是想借解放軍之手消滅他這支雜牌軍。吳化文為了不當炮灰,到上海拜訪了老上司馮玉祥。馮氏夫婦給吳化文指了一條明路,讓他聯系共產黨,這一點正合吳化文的心意。</p><p class="ql-block">跟黨組織接觸之后,吳化文有了投誠的想法。1947年4月,吳化文的部隊改編為國民黨整編八十四師。1948年,受王耀武舉薦,吳化文的部隊又改為整編九十六軍,負責防守濟南西部。然而,不管官職如何變動,吳化文始終感到在蔣軍內部處處受白眼,他的部隊不是蔣嫡系,總是當炮灰,這讓他很是惱火。</p><p class="ql-block">因為一直跟共產黨保持著聯系,當1948年8月解放軍包圍濟南時,吳化文決定起義,9月16日,他率整編八十四師兩個旅、整編九十六軍獨立旅等2萬多人正式起義。</p><p class="ql-block">吳部起義后,關于他們的編制問題,解放軍總部給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政委粟裕發電:一軍編一軍,一師編一師,要名副其實,不要因為歧視對方而縮編,也不要為了籠絡人心而虛編,吳部可以暫編為一個軍。</p><p class="ql-block">隨后吳化文隨部隊撤到濟陽進行整編。9月25日,吳化文向全國發出起義通電,這支部隊正式擺脫蔣軍陰影,涅槃重生,同時獲得正式編制: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p><p class="ql-block">為了表示對吳化文的信任,這只新成立的部隊立刻編入華東野戰軍序列,番號與其他軍平級,去掉了“新編”的前綴,以示一視同仁。解放軍總部派原一縱副司令員何克希為35軍政治委員、華東野戰軍政治部聯絡部部長吳憲為該軍政治部主任,除了政工干部外,35軍下轄三個師的師長全是吳化文的老部下,一個沒動。</p><p class="ql-block">何克希</p><p class="ql-block">正是因為解放軍總部的信任,35軍感受到了在蔣軍內部不一樣的氣氛,戰斗意愿很強烈。淮海戰役進入收尾階段,粟裕命令35軍作為預備隊參戰,然而沒等到上戰場,戰斗就結束了。</p><p class="ql-block">1949年1月淮海戰役正式結束,華野全軍休整,為了便于管理,總部決定將江淮三個縱隊編入三支起義的部隊。其中,魯中南縱隊并入35軍。這個決定遭到了魯中南縱隊的反對,因為解放戰爭初期,魯中南縱隊正是在山東跟吳化文部打仗,雙方原本是見面就紅眼的敵人,現在卻要合并成一個部隊。魯中南縱隊的戰士們都想不通,認為這是“包辦婚姻”,沒有考慮戰士們的感情。</p><p class="ql-block">面對抵觸情緒,陳毅不得不出面調解,他說:“用革命隊伍充實起義部隊,這對起義部隊是有幫助的,“我們沒有把他們當雜牌看待,也沒有當客人看待,而當自家人一樣。”</p><p class="ql-block">吳化文這個時候也當著全軍的面,公開檢討,痛斥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至此,魯中南縱隊的戰士才消了氣,矛盾緩和,35軍順利完成整編,吳化文繼續任軍長。</p><p class="ql-block">實際上,吳化文的2萬人因為逃跑和遣散,剩下的人數并不多,魯中南縱隊充實進35軍,占了全軍的6成,而原起義部隊只在各師留了一個團,從某種意義上說,35軍此時已經變成了一支“根紅苗正”的部隊。</p><p class="ql-block">完成整編的35軍配屬第8兵團作戰。1949年4月8日,8兵團陳兵長江北岸,即將包圍南京。粟裕給35軍的任務是封鎖江面,咬住南京敵人,不要讓對方跑了,等待其他部隊渡江后包抄敵人。具體來說,35軍的作戰目標是蔣軍28軍,粟裕強調35軍不要立即攻占江浦、浦鎮、浦口“三浦”地區,也不要炮擊南京。</p><p class="ql-block">從粟裕的布置看,這個時候35軍的主要任務不是解放南京,而是牽制長江北岸的國民黨28軍,然而經過幾天的激戰,28軍基本上已經失去了戰斗力。4月22日早晨,解放軍東、中、西三路大軍百萬雄師順利渡過長江,蔣軍長江防線崩潰。22日中午,蔣介石放棄南京,全軍撤退。</p><p class="ql-block">解放軍總部本來定的二野第4兵團接管南京,但此時他們仍在安徽皖江,轉移到南京至少要兩個星期,因此取消了第4兵團接管南京的任務。35軍經過戰斗,已經占領了南京“三浦”地區,擁有進入南京的最佳條件,于是,35軍就順理成章地成了解放南京的先頭部隊。</p><p class="ql-block">粟裕向第8兵團發電:“如南京之敵逃竄,則35軍應立刻渡江,進占南京,維持秩序。”22日下午,35軍在浦口火車站開會,制定了作戰方案,23日上午,軍各部相繼到達浦口,準備渡江。經過一天一夜運輸,35軍全部抵達南京城。</p><p class="ql-block">因為敵人已經撤退,南京事實上成為一座空城,35軍沒有遇到激烈抵抗就進了城。24日,104師312團特務連搶先一步占領國民黨的總統府,隨后105師315團進入總統府,在府門樓上升起了鮮艷的紅旗。至此,吳化文和何克希率領的第35軍和兄弟部隊一起完成了解放南京的光榮任務。</p><p class="ql-block">第35軍政委何克希后來回憶:“能夠在其他部隊的配合下圓滿解放南京,這是我們35軍的最大光榮!”</p><p class="ql-block">4月29日,粟裕命令第8兵團的24軍前往南京接防,35軍調往浙江,到金華剿滅蔣軍殘部。大半年后,1950年1月16日,華東軍區命令第30軍和第35軍番號撤銷。</p><p class="ql-block">35軍軍部及軍屬炮兵團劃給剛成立不久的人民海軍,所轄三個步兵師調歸浙江軍區。至此,成立僅一年的35軍退出了人民軍隊的編制,完成了歷史使命。吳化文也提交了因病告老還鄉的請求,得到組織批準。</p><p class="ql-block">35軍是解放軍歷史上存在時間最短的一支部隊,它的戰斗經歷不長,但并不平凡,蔣軍雜牌的出身,讓其不甚光榮,雖然接受了魯中南縱隊的輸血,改變了基因,可仍舊背著揮之不去的歷史包袱,直到光榮解放南京,這支部隊終于告別了過去,證明了自己。</p><p class="ql-block">35軍雖然歷史短,但通過浴血奮戰,為自己在解放軍的譜系中找到了一個無法磨滅的位置,完成了歷史使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凉市|
上高县|
鄂托克旗|
宿州市|
新和县|
安陆市|
汨罗市|
平顶山市|
上杭县|
汽车|
利川市|
海淀区|
封丘县|
肃宁县|
阳春市|
平山县|
日照市|
大埔县|
九江市|
米易县|
峡江县|
通海县|
和平区|
清丰县|
日土县|
台湾省|
行唐县|
石狮市|
界首市|
固镇县|
新野县|
巫山县|
塘沽区|
丹凤县|
香港
|
右玉县|
肇源县|
新源县|
麻江县|
宽城|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