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2.21幾個朋友相約,自駕云貴,計劃以觀花海(羅平油菜花、萬峰林景區油菜花、平壩櫻花等)觀黃果樹瀑布、九龍瀑布、赤水丹霞大瀑布以及看元陽梯田為主題。</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歇腳長沙。來到著名的橘子洲頭景區(5A景區)。毛澤東當年在此發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天問。</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藝術雕塑位于橘子洲頭望江亭以北,面向東南,以1925年青年時期毛澤東形象為基礎,富有強烈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與橘子洲風景區自然景觀完美結合,突出表現了偉人青年時代胸懷大志、風華正貌的氣概。</p> <p class="ql-block">橘子洲頭雪中綻放的梅花</p> <p class="ql-block">來到長沙,美食怎能錯過。火宮殿,是湖南省長沙市的著名特色景點,本身建筑主體是一個火神廟,此地因聚集了最多的、最正宗的瀟湘美食小吃而著稱。</p> <p class="ql-block">火宮殿小吃,其中臭豆腐為長沙非遺美食,口味超贊!招牌殺豬粉、雞絲馓子、糖油粑粑、龍脂豬血、紅燒豬蹄……品種太多,一次沒法都嘗遍</p> <p class="ql-block">在長沙,“偶遇”暴雪,我們冒雪游韶山。韶山,隸屬于湖南省湘潭市。是毛澤東的故鄉,也是他青少年時期生活、學習、勞動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是全國著名革命紀念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5A景區)。</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故居于1951年開始對外開放。故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土地沖上屋場,坐南朝北,為“凹”字形建筑。上屋場前有一小坪,坪前有兩口并連的水塘。屋后倚青山,松竹茂盛;屋東有菜地、稻田、魚池和曬谷坪。毛澤東就誕生在這座農舍,并在這里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直至1910年的秋天才外出求學。可以說,毛澤東人生的最初17年時光,都是在這里度過的。</p> <p class="ql-block">1959年6月25日至27日,毛澤東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重訪舊居,會見多年未見的親人、朋友。感慨之余,他揮筆寫下著名的《七律·到韶山》。“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p> <p class="ql-block">離開韶山,往貴陽方向走,一路暴雪,為了安全,只能在漣源歇腳,等待天氣轉好。夜里雪終于停了,而且地面沒有結冰。第二天中午繼續出發,但一路積雪還是挺多…好在是走過川藏線的老司機,沒問題??</p> <p class="ql-block">當晚住貴定。第二天游黃果樹景區。黃果樹瀑布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最寬闊壯觀的瀑布之一,5A級景區。1999年被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評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記錄。</p> <p class="ql-block">黃果樹瀑布出名始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經過歷代名人的游歷、傳播,成為知名景點。所以景區一進門,就矗立著徐霞客的塑像。徐霞客當年游黃果樹大瀑布這樣贊嘆到:“搗珠崩玉,飛沫反涌,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偉;所謂‘珠簾鉤不卷,匹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壯也,高峻數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闊而大者”。</p> <p class="ql-block">黃果樹大瀑布是黃果樹瀑布群中最為壯觀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從上、下、前、后、左、右六個方位觀賞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簾洞自然貫通且能從洞內外聽、觀、摸的瀑布。黃果樹瀑布不只是一個瀑布,以它為核心,在它的上游和下游20千米的河段上,共形成了雄、奇、險、秀風格各異的瀑布18個。</p> <p class="ql-block">穿著布依族傳統服飾的姑娘們很是養眼</p> <p class="ql-block">在水簾洞里觀瀑布</p> <p class="ql-block">游萬峰林。萬峰林位于貴州省興義市東南部,南端與廣西交界,西到滇、桂、黔三省(區)交界處的三江口,北接烏蒙山主峰,總面積2000平方千米。萬峰林,長200多千米,寬30-50千米,是中國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p> <p class="ql-block">萬峰林,氣勢磅礴,景觀奇特。峰、龍、坑、縫、林、湖、泉、洞八景分布廣泛,堪稱中國錐狀喀斯特博物館。萬峰林包括東、西峰林,景觀各異,是國內最大、最典型的喀斯特峰林。</p> <p class="ql-block">萬峰林福字田</p> <p class="ql-block">萬峰林八卦田</p> <p class="ql-block">在三百六十多年前,著名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就來到過萬峰林,他發出這樣的贊嘆:“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處峰成林”。</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萬峰林入住的民宿,很有特色,發發呆的好去處。萬峰林有很多這樣不錯的民宿,熱門時節房價從幾百到上千,但現在因為疫情影響好些都關了,堅持營業的價格也下來不少。</p> <p class="ql-block">在房間里萬峰林的風景就一覽無余</p> <p class="ql-block">在民宿二樓的露臺上觀日出,看夕陽,拍云霧,感覺不錯</p> <p class="ql-block">萬峰林所在地—布依族納灰村。很有特色的村寨門</p> <p class="ql-block">萬峰林當地美食—特色柴火雞、(柴火大灶慢燉出來的美味)涼拌豬頭肉、大蒜炒臘肉、辣椒炒雞雜、風味小食炸糯米條花生米</p> <p class="ql-block">游云南羅平九龍瀑布。九龍瀑布群,位于羅平縣城東北22公里的九龍河上。在長約2公里的河道上,形成了大大小小共10級特色各異的瀑布,或雄渾,或秀麗,或險峻,或清奇……</p> <p class="ql-block">順著山路拾級而上,是一座鈣化天生橋,潺潺細流從橋兩側漫入潭內,與橋下的疊水匯成一月牙形鈣化灘,水色碧綠,好似九寨溝的縮小版</p> <p class="ql-block">云南曲靖羅平縣是我國的油菜生產基地,也是蜜蜂春繁和蜂產品加工基地。每年2、3月份,20萬畝油菜花在羅平壩子競相爭放,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金黃。羅平是位于滇、黔、桂三省交界處的小城,素有“雞鳴三省”的美譽,得山川湖泊之靈氣,是理想的旅游地。名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寫下“羅平著名迤東”的贊嘆。</p> <p class="ql-block">羅平螺絲田,位于羅平縣城西北十公里處的牛街,所以也有“牛街”油菜花的別名。這里的梯田是圈狀的,遠遠看去像是螺絲上的旋紋,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牛街“螺絲田”是由串珠巖溶漏斗地質地貌構成的自然景觀,漏斗如此密集,形態如此奇特,目前尚不多見。景觀深50米,呈東北——南西向,梯式水田和旱地,一級級齊整整。在不同的季節中,因不同的農作物,形成各種不同的色塊造型,美的讓人震撼。別看牛街螺絲田藏于深山之中,大名早已蜚聲海內外,許多中外攝影專家都曾來這里拍片,中外著名的畫報、雜志也收集了這里的地形地貌。</p> <p class="ql-block">來到羅平,置身在萬畝油菜花海之中,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道,佳境如畫的風光讓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黔西南布依族名菜-八小碗。其中四碗是肉—干菜扣肉、夾沙肉(兩片五花肉中夾豆沙)臘香腸臘肉、脆皮五花肉、那四碗分別是蒸南瓜、酸菜、小米渣(類似我們的八寶飯)、炒雜菜。幸虧是八小碗,太實在了!值得推薦</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位于貴州省晴隆縣城西南1公里處,從上至下依山勢呈彎道盤旋,計有24個弧形拐彎,全長4公里,蜿蜒于高達1799米的晴隆山西南坡,是320國道中的一段,也正是世界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中極其重要的一段。24道拐,是中國抗戰史的一個地標,象征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當年它作為昆明和貴陽之間的一段盤曲的山路,在抗戰期間成為運送國際援助物資到達重慶的必經之路,是中美聯合抗戰的光輝見證,它的全景照片最先于1945年由美國照相部隊攝影師約翰·阿爾貝特拍攝,并保存于美國檔案館,這張照片成為日后研究那段歷史的重要史料,也是它最終被發現的線索。</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道拐公路依山而建,工程艱險,雖山勢陡峭,彎道頻繁,但其設計之精巧,匠心獨具,彎道的上下堡坎、擋土墻都是由大石砌成,雖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雨侵蝕,如今仍保持完好。現如今公路已經不允許私家車通行,游客只能坐景區觀光車上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到達貴陽</p> <p class="ql-block">甲秀樓,位于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翠微巷8號,地處南明河上,始建于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設樓宇,歷代屢加修葺,現存建筑為清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遺存</p> <p class="ql-block">甲秀樓是貴陽歷史的見證,文化發展史上的地標建筑。</p> <p class="ql-block">貴州美食,首推凱里酸湯魚,還有菌菇白肉鍋,脆皮五花肉,各種干鍋味道是無辣不歡者的最愛。小食我愛吃紅糖粑粑</p> <p class="ql-block">荔波小七孔風景區(5A景區,世界遺產) 地處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高原南緣地帶,總面積46.4平方公里。景區集林、洞、湖、石、水等多種景觀于一體,主要有小七孔古橋、拉雅瀑布、68級跌水瀑布等景點。 </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風景區名字源于清朝道光年間修建的一座七孔古橋,古橋橫跨在美麗的響水河上,是古代黔南通往廣西的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整個小七孔 風景區融山、水、林、洞、湖泊和瀑布為一體,有柔美恬靜的涵碧潭、飛流狂瀉的拉雅瀑布、潭瀑交錯的 六十八級瀑布、盤根錯節的龜背山、林溪穿插的水上森林、密林鑲嵌的鴛鴦湖、悠藍深邃的臥龍潭,嫵媚 而迷人的響水河貫穿了整個風景區,走古橋觀河景是一件愜意的事情,河面幽幽泛著綠光,粼粼微波顯得十分恬靜,河水清澈,仿佛置身人間仙境。荔波,被稱為“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即使你見過了再多的風景,也仍然會為之心動。</p> <p class="ql-block">六十八級瀑布</p> <p class="ql-block">翠谷瀑布</p> <p class="ql-block">因為曾去上海,上海前兩天出現疫情和中風險區域掛星,我的行程碼也掛星了,這樣游覽景區受阻。算下來我離開上海14天摘星時間為4號,為此我們決定在荔波縣住兩天發發呆。這樣下面的行程都不受影響。</p> <p class="ql-block">行程碼順利解除星號,繼續往赤水方向走,路過納雍縣,漫山遍野的櫻花綻放,煞是好看!也彌補了我們去平壩觀櫻花空跑一趟的遺憾。(2017年我們從林芝看桃花回程在高速上看見平壩櫻花,就想下次專程來玩,可今年初春溫度低花期延后)</p> <p class="ql-block">到赤水,去看了紅軍四度赤水紀念館。四渡赤水紀念館位于紅軍一渡赤水河的渡口所在地—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p> <p class="ql-block">四渡赤水是毛澤東軍事指導思想中的得意之筆。四渡赤水主戰場在習水,第一、二、四渡在習水縣,紅軍在習水運動達62天,是中央紅軍長征中歷時最長的縣。1935年1月29日,紅軍主動撤出戰斗,從土城、元厚西渡赤水河,拉開了“四渡赤水”序幕。此后的3個多月,紅軍在土城至茅臺百里地段的赤水河上又三次飛渡,穿插于敵兵之間,馳騁于川滇黔邊廣大地區,終于跳出了40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p> <p class="ql-block">赤水習水縣土城鎮老街感覺就似當年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赤水大瀑布景區(又名十丈洞景區)位于貴州省赤水市南部,赤水河支流風溪河上游,離赤水城區三十余公里。是國家5A級景區,世界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赤水國家級風景區名勝區的重點組成部分。赤水大瀑布景區是赤水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有趣的景區大門</p> <p class="ql-block">赤水大瀑布位于丹霞地貌區,丹霞地貌是我國南方紅色巖系發育的一種特殊地貌。是地殼經過漫長的上升運動,巖層節理變化,雨水河流的沖刷逐步形成的。赤水丹霞與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大著名丹霞地貌景區組合成為“中國丹霞”,并在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通過表決,成為我國第8個世界自然遺產項目</p> <p class="ql-block">十丈洞大瀑布高76米,寬80米,是我國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也是我國長江流域上最大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不喜歡出鏡的我偶然留個影吧</p> <p class="ql-block">瀑水從懸崖絕壁上傾瀉而下,似萬馬奔騰,氣勢磅礴。幾里之外聲如雷鳴,數百米內水霧彌漫,陽光照射之下,呈現五彩繽紛的彩虹,美不勝收。瀑布周圍樹木繁茂,四季蔥蘢。</p> <p class="ql-block">遵義會議舊址,1964年11月,毛澤東主席為紀念館題寫了“遵義會議會址”六個大字。2008年5月16日,遵義會議紀念館列入國家文物局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遵義會議會址,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子尹路96號,會址房屋原為國民黨軍第25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邸,建于20世紀30年代初,建筑物由主樓和跨院兩部分組成。</p> <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義會議(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就在主樓樓上原房主的小客廳舉行。這次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p> <p class="ql-block">離開遵義,我們的貴州游行程就基本結束(去年游了梵凈山,17年游了千戶苗寨和鎮遠古鎮)。原計劃的平壩觀櫻花,因今年初春寒冷,花期延后觀花未果留下遺憾。貴州大美的山水,樸素的民風,讓我們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回程途中我們歇腳景德鎮,打卡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p> <p class="ql-block">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占地83公頃,是集文化博覽、陶瓷體驗、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文化旅游景區,是全國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旅游景區。景區內有歷代古窯展示區,陶瓷民俗展示區,水岸前街創意休憩區三大景區。2013年4月,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獲得“國家5A級旅游景區”榮譽稱號。是我國陶瓷文化的一個集中展示和縮影。</p> <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大門,首先看到的是被尊為"風火仙師"的明代燒瓷技師童賓的塑像。童賓并非神話 人物,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據考證,童賓為明代人,字定新,生活在公元1567一1599年,浮梁里村人。童賓幼年讀書,秉性剛直,因父母早亡,于是投師學藝在瓷窯干活。萬歷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太監潘相奉命抵督造大龍缸來到景德鎮。可是大龍缸體型巨大,工藝復雜,燒造很多次也沒成功。潘相著急了,使出各種手段逼迫和殘害瓷工。童賓憤恨不已,起身抗議,縱身跳入烈火熊熊的窯內,以骨作薪。第二天開窯,龍缸竟然燒成了。為了紀念這位秉性剛直的英雄,瓷工們稱童賓為"風火仙師",并在 窯廠旁邊建起了"風火仙廟"。</p> <p class="ql-block">陶瓷民俗展示區有十二棟明、清時期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瓷音水榭,每天用瓷盤為主要材料的新型民族打擊樂器“瓷甌”進行瓷樂表演。瓷樂團第一次在“99”昆明世博會上亮相,引起轟動。2000年,時任外交部部長的錢其琛同志聽完瓷樂后,欣然題詞“奇瓷神韻”。瓷樂團先后赴日本、俄羅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演出,所到之處,均受到熱烈歡迎。</p> <p class="ql-block">景區清代鎮窯是景德鎮清代蛋形窯的唯一遺存。2009年重新修復鎮窯窯爐,10月份國際瓷博會期間成功復燒,榮獲“世界上最大的柴燒瓷窯”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除清代鎮窯外景區用從近及遠、尋根溯源的方法,2010—2012年逐年復建并復燒了歷代典型瓷窯,包括明代葫蘆窯、元代饅頭窯和宋代龍窯,2013年-2014年復建復燒景德鎮明清御窯六式窯(青窯、龍缸窯、風火窯、色窯、爁熿窯和匣窯)。</p> <p class="ql-block">歷代瓷窯展示區:古代制瓷作坊、世界上最古老制瓷生產作業線、宋代龍窯、元代饅頭窯、明代葫蘆窯、清代鎮窯、明清御窯、風火仙師廟、瓷行等景點,向人們展示了古代瓷業建筑,明清時期景德鎮手工制瓷的工藝過程以及傳統名瓷精品。</p> <p class="ql-block">宋代龍窯,為中國傳統陶瓷窯爐之一,窯爐依山勢傾斜砌筑,形狀似龍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現場還有老技師們展示陶瓷的制作過程</p> <p class="ql-block">江西婺源江嶺景區觀油菜花。在海拔千米的高山上,梯田如鏈似帶,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壯麗雄奇。這是婺源田園風光的代表。從江嶺向下看,只見層層梯田,曲折的線條,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邊聚集的三、四個村莊,四周圍繞著青山,構成了一副極美的婺源農村風光畫卷。作為“中國最美鄉村”中田園風光的代表作“江嶺風光”不僅是世界級攝影基地,更由于古樹、河流、梯田、農舍、農作物合理布局,體現了人與自然的親近、和諧“天人合一”在這里得以完美展示。尤其是山頂人家成了江嶺風光的大背景,遠眺白墻黛瓦掩在黃花綠樹間,陣陣云霧飄來,恍若天上人間。香港著名的攝影家陳復禮曾以此為主題的作品《天上人間》獲得了國際攝影大賽金獎,并贊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我國著名導演馮小剛拍攝的新片《集結號》也曾到此取外景。</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處放眼望去,遍野都是黃、綠的色彩,遠處的青山和粉墻黛瓦的村莊,為這片美麗的花海增添了自然的壯闊和人文的繾綣</p> <p class="ql-block">江西婺源鳳山村,是金庸先生的祖籍地。龍天寶塔,聳立于鳳山村頭浙溪旁,距今有四百年之久。鳳山村建村歷史悠久,有1030余年,全村2000余人,大部分為查姓,查氏后裔旅居海外僑胞眾多。</p> <p class="ql-block">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唐模古村,5A景區。始建于唐、發展于宋元、盛于明清,歷史傳說因其經濟活躍,民風淳樸,而被譽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歷史悠久、人文沉淀深厚的文明古村。游歷其中,如詩如醉。徽州唐模村落在選址和布局上非常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田園風光幽雅別致、亭坊街橋古韻悠悠,青山綠水,粉墻黛瓦,特別是別樣的古老水街,使人倍感吉祥平和,堪稱徽派氣息濃郁的典型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唐模古村始建于唐朝,為唐朝越國公汪華的太曾祖父叔舉所建,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歷代以來,唐模村的民風淳樸且經濟活躍,因此而被稱之為“唐朝模范村”,其名字也由此而來。</p> <p class="ql-block">步入唐模,映入眼中的全是馬頭墻、小青瓦、白粉墻;磚木結構的鋪面,秀氣玲瓏的樓閣、鏤刻精美的花紋圖案,加上小門、大堂、天井、屋與屋之間的深窄小巷,錯落別致,一派古樸典雅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唐模在淺淺淡淡的陽光中格外有情調,一條水道蜿蜿蜒蜒,青石板路是當地人來來回回走過的路,路旁便有在日頭下曬太陽的村民,充滿了生活氣息,雖為景點,商業味卻沒有那么濃重,很多村民世世代代任然生活在這座古鎮之中</p> <p class="ql-block">唐模不僅是一座傳統徽派村落,還是一座水口園林古村,且有著“中國水口園林第一村”的美譽,還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擴展項目,這也是唐模古村與其它徽派古村所不同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家家戶戶門口晾曬著徽州人最愛的刀板香咸肉</p> <p class="ql-block">徽州名菜—臭鱖魚、春筍刀板香,吃了還想吃</p> <p class="ql-block">回想這次“賞花觀瀑之旅”,有收獲,有意外也有遺憾。但無論如何,那些一路追隨的疾風驟雨,藍天白云,繁華盛景,沿途波瀾壯闊的山山水水,還有那些旅途中可能遇到的一切未知,才會讓你真實感受到在路上的美好。期待著疫情趕快過去,期待著下一次再出發!</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光县|
池州市|
汨罗市|
浦城县|
东乡县|
南开区|
安顺市|
洛浦县|
竹溪县|
靖安县|
布尔津县|
三门县|
双柏县|
和顺县|
涡阳县|
廉江市|
安龙县|
察雅县|
新疆|
腾冲县|
竹北市|
大厂|
安图县|
樟树市|
北宁市|
青浦区|
奉节县|
九龙坡区|
镇坪县|
宁强县|
永平县|
仪陇县|
吉水县|
邹平县|
淳安县|
福州市|
织金县|
绩溪县|
若羌县|
正安县|
东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