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們是廣東省吳川市第二中學七六屆初二(3)班學生,全班同學人數為59人,其中女同學24人,男同學35人,初一班主任是阮國群老師,初二班主任是梁新興老師。這班同學都是在梅錄各小學直升上來的,如東方紅小學、梅錄小學、工農兵小學、永紅小學、水運小學等學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同學們自七六年初中畢業后一直沒有聚集會面,隨著信息的時代我們終于聯系所有人同時加入微信群,許多同學要求大家一起相聚!</p><p class="ql-block"> 同學分別46年今相聚!實現我們的約定~壬寅年正月十六日在吳川市招待所四樓吉祥房歡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晚上李穂同學邀請全體同學到萬和城四樓999房晚茶。</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晚上鄭偉波同學邀請全體同學到翡翠城三樓卡拉OK。</p> <p class="ql-block"> 我們這屆是文革時期的學生,在那“讀書無用”“黃帥反潮流”和“張鐵生交白卷”的年代渡過,而且還有“學校到農村辦學”和“農業學大寨”等運動,當時讀初中只有二年制所以讓我們記憶猶新中最深刻就是如下兩件事情。</p><p class="ql-block"> 其一、我們剛進入校園開學一個多月就要到當時縣的學大寨標兵“吳川縣吳陽鎮白沙村”學習,我們這班十二、三歲的孩子就打著像部隊那樣的行李包,從學校步行到吳陽鎮白沙村全程大約15公里左右,在哪里住三夜四天每天上午就聽白沙村黃炳華書記介紹是怎樣把學大寨的精神運用到村的農田改造,下午就到田里參觀學習,有時還走訪村民了解情況寫作文,每天的午飯和晚飯都是到吳陽鎮飯店吃飯來回步行大約1.5公里。</p><p class="ql-block"> 其二: 到了第二學期就開始響應城市學校到農村辦學的號召,我校就安排在吳川縣長岐鎮紅新村,這條村是屬于水利改造移民村它那里有個山叫~老巴山,就分給我校開荒種甘蔗,這山全是紅泥石仔根本沒有適合種植甘蔗的泥土就靠我們從家里挑來的肥土改良土壤,經一年的努力終于種出又大又甜的甘蔗運到梅錄糖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聊城市|
蒲城县|
桑植县|
台中县|
会同县|
白水县|
息烽县|
灵武市|
鲁甸县|
溧阳市|
长海县|
湖北省|
清远市|
临安市|
北宁市|
共和县|
沐川县|
平邑县|
锡林浩特市|
乌兰浩特市|
沙湾县|
宜良县|
博白县|
双鸭山市|
北辰区|
安宁市|
大安市|
旬邑县|
光山县|
宁河县|
星子县|
霍城县|
临朐县|
攀枝花市|
南通市|
屏山县|
朔州市|
牟定县|
句容市|
龙里县|
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