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晨曦<div>布達拉宮,坐落于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宏偉建筑,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筑群。<br>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據說源于桑珠孜宗堡),中華民族古建筑的精華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幣5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主體建筑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宮殿高200余米,外觀13層,內為9層。布達拉宮前辟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br><div><br></div></div> 仰望蒼穹聽到一種呼喚 跋山涉水為了一種期盼 布達拉宮夜景 在藏語中,“八廓”是“中轉經道”的意思。八廓街是圍繞大昭寺修建的一條拉薩最繁華的商業街。街道以大昭寺為中心,西接藏醫院大樓,南臨沿河東路,北至幸福東路,東連拉薩醫院河林廓東路。八廓街又稱八角街,據說,由于在拉薩四川人占很大比例,在四川話中,“廓”與“角”的發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誤讀成“八角街”了。 “嗡嘛呢唄咪吽”<div>六字真言藏著以后和從前<br>想些什么你全部聽得見<br><br></div> 十萬個長頭叩到你的身邊 雙手合十突然淚流滿面 藏·漢一家親 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雪山之巔觸摸你的指尖 白云柔軟撫慰我的輕嘆 藏式建筑之美 風景如畫 流水潺潺 空明澄澈放下前塵過往<div>沒有孤獨不再終日彷徨<br></div> 海子山姊妹湖<br>海子山位于理塘縣與巴塘縣之間,是一處是非常出名的地理坐標,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封面上經常都能看見他和他山腳下的姊妹湖的身影。海子山主峰雅拉雪山映襯下的秭妹湖,湖水碧藍如同寶石般鑲嵌在山間。 內心平靜就像是湖水一樣 興伊措是海子山最大的湖泊,位于海子山中部,面積7·5平方公里,淡水湖。是稻城河主要源頭,牧草茂盛,是桑堆鄉牧民的放牧基地 羊卓雍措<br>主要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中段在浪卡子縣與貢嘎縣之間,拉薩西南約70公里處,與納木措、瑪旁雍措并稱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羊卓雍措面積675km2,湖面海拔4441米。 納木措<br>位于西藏自治區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約1920km2。 <p class="ql-block">那一年</p><p class="ql-block">磕長頭匍匐在山路</p><p class="ql-block">不為覲見</p><p class="ql-block">只為貼著你的溫暖</p><p class="ql-block">那一世</p><p class="ql-block">轉山轉水轉佛塔</p><p class="ql-block">不為修來生</p><p class="ql-block">只為途中與你相見</p><p class="ql-block"> -倉央嘉措</p><p class="ql-block">那根拉海撥5190米</p> 米堆冰川位于波密縣玉普鄉境內,距縣城103公里,離318國道8公里,最近的村莊離此地僅有2公里,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性冰川。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線海拔只有4600米,常年雪光閃耀、景色神奇迷人。冰川冰潔如玉,景色秀美,形態各異,姿色醉人。冰川下端是針闊葉混交林地,皚皚白雪終年不化,郁郁森林四季常青,頭裹銀帕,下著翠裙。由于冰面氣溫較暖,常年生活著冰蚯蚓、冰蚤和其他各類微生物。受喜瑪拉雅山東段的氣候影響,米堆冰川雖位于北緯29°的位置,但是冰川末端的溫度卻比大約北緯44°的博格多山的冰川還要低,是我國現代冰川中較為特殊的現象。 青稞、民宿、大山、冰川 白馬小帥哥 金沙江大橋 金沙江的源頭是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正源是沱沱河。盡頭到宜賓接納岷江為止。金沙江是中國長江的上游。因江中沙土呈黃色得名,全長2,316公里,流域面積34萬平方公里。 海螺溝紅石灘<br>海螺溝紅石灘位于四川省海螺溝景區雅家埂兩河口地帶。海螺溝紅石不僅神秘,而且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奇觀。 林芝,是西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古稱工布。位于西藏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別與拉薩市、山南市相連,西連那曲市嘉黎縣、東接昌都市,南部部分區域在藏南地區(印度占據)、緬甸接壤,被稱為西藏江南,有世界上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和世界第三深度的峽谷帕隆藏布大峽谷。<br>林芝風景秀麗,很多地帶被譽為“西藏江南”,有林芝桃花節,有豐富多彩的南伊溝等,還有被譽為西藏西雙版納的墨脫縣和察隅縣。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幅員面積11.7萬平方千米。實際控制7.6萬平方千米。 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 南伊溝:位于西藏林芝市米林縣南部的南伊珞巴民族鄉境內,是納伊普曲峽谷,在喜瑪拉雅山脈北麓,距縣城有20公里,縱深40多公里。有“藏地藥王谷”之稱,又有小江南之稱,傳說藏藥始祖宇妥·云丹貢布曾在此地煉丹并行醫授徒,是神秘藏醫藥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南伊溝溝內生態保護完好,氣候濕潤,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平均海拔2500米,被譽為“中國綠色峰級的森林浴場”,“地球上最高的綠色秘境”該景區既是珞巴族民俗旅游點,又是生態旅游區,游覽景觀眾多。 72拐位于川藏線上、邦達至八宿區間,著名的險路,俗稱七十二道拐,也稱九十九道彎,在貴州遵義桐梓縣境內。七十二道拐與青杠哨、婁山關等路段,是全國有名的“魔鬼路段”,長約12公里。天晴時,大型車輛經過七十二道拐需要一個多小時。<br>72拐的地質環境<br>72拐公路集中體現了川藏線的奇險和災害,這里環境惡劣,氣候無常,地質結構復雜,自然災害頻發,常在川藏線上行車的老司機走這段路也得小心翼翼,駕駛員們稱它為“絕望坡”,被有關專家稱為“公路病害百科全書”。 <p class="ql-block">三輛采風車會師72拐</p> 天路十八彎 那曲市是西藏的“北大門”,全國五大牧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江河源”“中華水塔”的榮譽。總體上屬欠發達、落后地區。<br>地處西藏北部的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之間。中部屬高原丘陵地形,西北部海拔較高,北部屬唐古拉山區域,東部屬高原山地,南部屬藏北高原與藏東高山峽谷交匯地帶。 奇特天象 普氏原羚<br>又叫灘原羚、灘黃羊等,體形比黃羊稍小,體長大約為110厘米左右,肩高約50厘米,體重約15千克。尾巴較短,不足11厘米。夏毛短而光亮,呈沙黃色,并略帶儲石色,喉部、腹部和四肢內側均為白色,臀斑為白色。冬季毛色較淺,略呈棕黃色或乳白色。角長約30厘米,角的下半段粗壯,近角尖處顯著內彎而稍向上,末端形成相對鉤曲,這點與朝內后方彎曲的黃羊角不同。<br>普氏原羚是我國特產動物,分布于青海、內蒙古西部、新疆東南部、甘肅北部、寧夏等地。它一般棲息在海拔高度3400米以下比較平坦的半荒漠草原地帶,從不到達更高的山巒,也不到純戈壁地帶活動,所以被稱為“灘黃羊”。有季節性水平遷移現象,集群活動,冬季成群向南遷移,到植被較豐富、雪薄和有水源的地方,夏季復又北返。性喜群居,行動迅速而敏捷,疾馳如飛。雖然嗅覺較差,但視覺和聽覺卻很發達,所以十分機警,能夠在大范圍內活動覓食、飲水,也能逃避敵害。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及其他沙生植物的嫩枝、莖、葉為食,冬季則啃食干草莖和枯葉,忍耐干旱的能力較強。 旱獺屬(學名:Marmota):大型嚙齒動物,共有14個物種。體型粗壯,體長為500毫米,體重4-5千克。尾短為110毫米。四肢粗短,前爪發達,適于掘土。背部毛呈黃褐或淡褐色。春季毛色淡。腹部土黃色。<br>棲息于草原、低山丘陵區。以牧草嫩芽、根為食。秋季啃食莖、葉。一般清明出蟄。早晚活動。出蟄后十天左右開始交配,年產1次,胎產2-9仔。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強,洞道深而復雜,多挖在巖石坡和溝谷灌叢下。從洞中推出的大量沙石堆在洞口附近,形成旱獺丘。白天活動,草食,食量大。取食時,有較老個體坐立在旱獺丘上觀望,遇危險即發出尖叫聲報警,同類聞聲迅速逃回洞中,長時間不再出洞。秋季體內積存大量脂肪,秋后閉洞處蟄眠狀態,冬眠,次年春季3-4月份出洞活動.<div>這也是網上以訛傳訛吃轉基因長大的老鼠<br></div> 月牙泉是敦煌諸多自然景觀中的佼佼者,古往今來以“沙漠奇觀”著稱于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 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確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嘉峪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 嘉峪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全長約60千米。長城城臺、墩臺、堡城星羅棋布,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重疊并守之勢,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體系。 懸臂長城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境內。距離甘肅省嘉峪關市區約11公里,距離嘉峪關關城約7公里,因筑于約45度的山脊之上,形似凌空倒掛,因而得名“懸臂長城”。 懸臂長城是嘉峪關關城的北向延伸部分,是嘉峪關古代軍事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為就地索取的礫石、黃土夯筑而成,只存750米,經1987年修繕,由漫道、垛墻、墩臺組成,在首尾各增修一座墩臺,共有三座墩臺,懸臂長城是萬里長城注入嘉峪關時的最后一條長城,被譽作萬里長城的盡頭。 絲綢古道 人與自然之美 七彩丹霞地貌群位于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鄉南臺村,平均海拔1850米,東西長約45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該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積大、集中,層理交錯、巖壁陡峭、氣勢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斕而稱奇,有紅色、黃色、白色、綠藍色,色調有順山勢起伏的波浪狀,也有從山頂斜插山根的,猶如斜鋪的彩布,在陽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層紅色的輕紗,熠熠泛光,色彩異常艷麗,讓人驚嘆不已。 整蠱 瘋倒板 冰溝丹霞景區是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甘肅省張掖市具有裕固花鄉之稱的肅南縣境內,景區總面積達300平方公里,核心游覽區約占120平方公里,分為小西天景觀區和大西天景觀區。它是中國干旱地區最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同時也是中國發育最完整,造型最為奇特的丹霞地貌之一. 畫中人 黃河遠上白云間,<br>一片孤城萬仞山。<br>羌笛何須怨楊柳,<br>春風不度玉門關。 一路向西 然烏湖,藏語稱然烏錯(錯是藏語湖的發音),位于昌都市八宿縣境內西南角,距離縣城白馬鎮約90千米的然烏鄉。成因是由于山體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在地質運動活躍的藏東南一帶有很多這樣形成的堰塞湖,然烏湖因為緊靠川藏公路而為許多走川藏線旅行的旅行者所熟知。 <p class="ql-block">雅加埂海撥3830米</p> <p class="ql-block">色季拉山口海撥4720米</p> <p class="ql-block">米拉山口海撥5013米</p> <p class="ql-block">唐古拉山口海撥5231米</p> 青海省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沱沱河保護站 颯爽英姿 湖北廣播電視臺一路向西攝制組 揭秘世界之巔 西藏離天最近的地方<br>空明澄澈放下前塵過往<br>沒有孤獨不再終日彷徨<br>內心平靜就像是湖水一樣<br> 西藏離天最近的地方<br>透過云層沐浴萬丈佛光<br>了卻塵緣了卻了悲傷<br>靈魂終于回家<br>終于找到了故鄉 <p class="ql-block">2015年8月,揭秘世界之巔,自駕穿越川藏線、青藏線。</p><p class="ql-block">寶安地產-中國院子</p><p class="ql-block">湖北廣播電視臺一路向西攝制組</p><p class="ql-block">漢口北·中國院子大門前,十多臺越野車在轟鳴聲中集結,向著離天最近的地方-西藏·揭秘世界之巔</p> <p class="ql-block">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往事如煙 </p><p class="ql-block"> 攝影:張洪安</p><p class="ql-block"> 拍攝于2015年8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20日編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肃南|
溆浦县|
望江县|
鲜城|
胶南市|
鄂尔多斯市|
新晃|
临沂市|
加查县|
乌海市|
虹口区|
静乐县|
河北省|
宽甸|
萨迦县|
西华县|
潜山县|
崇明县|
教育|
甘洛县|
云梦县|
明水县|
南宫市|
宜兰县|
延安市|
色达县|
东明县|
乡宁县|
商南县|
太康县|
浮山县|
汝城县|
调兵山市|
汝南县|
榆树市|
三原县|
鱼台县|
诸暨市|
鄯善县|
沂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