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西是一個充滿歷史故事的地方,都說中國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陜西,華夏古文明在山西體現的淋漓盡致……。“游山西,讀歷史”一點都不為過。</p><p class="ql-block"> 山西還有佛教文化、大院文化、紅色旅游文化、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名城等等。</p><p class="ql-block"> 旅游可以使我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p><p class="ql-block"> 現將一些景點分篇介紹,夲篇介紹晉南運城市各著名景點。</p> <p class="ql-block"> 古代黃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黃河東岸,歷史上著名的蒲津橋和唐開元鐵牛也位于此處。</p><p class="ql-block"> 黃可古道兩岸各四尊鐵牛。鑄于唐開元十三年(725年),為穩固蒲津浮橋,</p><p class="ql-block">維系秦(陜西)晉(山西)交通而鑄。</p><p class="ql-block"> 元末橋毀,久置不用,故習稱“鎮河鐵牛”。</p> <p class="ql-block"> 四尊鐵牛是我國發現的重量最重(每尊45噸——72噸)、歷史最久、工藝水平最高的珍貴文物,在國內外極為罕見。</p> <p class="ql-block"> 唐朝詩人王之渙的著名詩篇《登鶴雀樓》中寫到“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p><p class="ql-block"> 鸛雀樓位于山西省永濟市,該樓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和江南三大名樓,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湖南岳陽的岳陽樓、江西南昌的藤王閣一起統稱為中國古代的“四大名樓”。</p> <p class="ql-block">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上至真命天子,下至州官縣府,都喜歡修建樓閣。中國古代的樓閣,或用來紀念大事,或用來宣傳政績,或用來鎮妖伏魔,或用來求神拜佛。</p> <p class="ql-block"> 山西的鸛雀樓位于永濟市蒲州古成西面的黃河東岸。始建于北周,由于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周圍風景秀麗,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p> <p class="ql-block"> 元代王實甫的作品——《西廂記》是國人家喻戶曉的古代名著,然而知道《西廂記》發生地的人不多,甚至很多山西人可能都不會想到,這個“紅娘月下牽紅線,張生巧會崔鶯鶯”的愛情故亊發生在山西省永濟的“普救寺”。</p> <p class="ql-block"> 普救寺建于唐武則天時代,開始稱呼為西永清寺院,五代時期政名為普救寺。</p><p class="ql-block"> 普救寺被評為“山西省十佳旅游景點”,被國家旅游局授予第一批“四A”旅游景點。</p> <p class="ql-block"> 來普救寺旅游的以青年男女居多,雙雙對對,寺內的連心鎖賣得火爆,幾乎所有的戀人都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希望以鶯鶯與張生作為楷模。</p>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但凡一座寺廟能出名,就得有鎮山之寶,普救寺的奇異之處在于寺內的鶯鶯寶塔,此處寶塔是我國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站在塔下用兩塊石頭相擊,附近能聽到好似蛙叫的聲音,很有趣味。</p> <p class="ql-block"> 永樂宮位于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相傳此地為唐代道教神仙呂洞賓的故里,唐朝人為紀念他,遂將其故里改為“呂公祠”。</p><p class="ql-block"> 元代全真教首領丘處機又將其升為宮,在原址上營建大純陽萬壽宮,因其地處永樂鎮,故俗稱“永樂宮”。</p> <p class="ql-block"> 永樂宮是現存最大的元代道教宮地,以建筑藝術及壁畫藝術而馳名中外,占地248000平方末,建筑面積8000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永樂宮始建于公元1247年,1358年竣工,歷時110年,196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呂洞賓,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師,名巖,字洞賓,道號純陽子,河東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誠人,生于唐朝。</p><p class="ql-block"> 唐宋以來,他與鐵拐李、漢鐘離、藍釆和、張果老、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并稱為“八仙”。在山西民間信仰中,他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間傳說最多的一位。</p> <p class="ql-block"> 永樂宮壁畫是中國古代壁畫的奇葩,藝術價值極高且非常精美,它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巨制。是我國繪畫藝術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 關帝廟為武廟之祖,地處山西運城市解州鎮西關,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北靠鹽池,面對中條山。創建于隋開皇九年(589年),宋、明,清曾擴建和重修。廟內懸掛有康熙御筆“義炳乾坤”,乾隆欽定“神勇”,咸豐御書“萬世人極”等匾額。</p> <p class="ql-block"> 關帝廟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關公信俗”己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名錄,“關公文化節”被評為中國十大人物類節慶活動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在世界168個國家和地區華人居住地都建有關帝廟,在數以萬計的關帝廟中,解州關帝廟始建最早、規模最大、檔次最高、保存最全,被譽為“武廟之冠”。</p> <p class="ql-block"> 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禮元鎮有一個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莊,名叫裴柏村。別看這個村子小,在全國極具盛名,它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叫中華宰相村。</p><p class="ql-block"> 或許你會疑問,這個小村子究竟出了多少宰相,能撐得起這個稱呼?</p><p class="ql-block"> 細細算來,封建社會2000多年的時間里,出了59位宰相、59位將軍。</p> <p class="ql-block"> 其他當官的更是不計其數,根據他們的族譜顯示,還出過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七品以上官員有過3000人。</p><p class="ql-block"> 除了當官的,還有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駙馬21人,封公89人,封候33人等等。</p> <p class="ql-block"> 聞喜裴氏當真是名不虛傳,一個家族能做到如此,讓人不佩服都不行。</p><p class="ql-block">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裴氏這些當官的人中,從來沒有出現過貪官污吏,這在封建帝制時期,是很難想象的。這和他們的祖訓是分不開的:“重教務學、崇文尚武、德業并舉、廉潔自律”。</p> <p class="ql-block"> 裴氏家族的先祖沒有為他們的后代留下深宅大院和萬貫家財,而是留下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力量和修身之中的道德典范,這才是真正的、彌足珍貴的財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延寿县|
郯城县|
休宁县|
梁山县|
巩义市|
漳浦县|
河源市|
北京市|
临颍县|
富蕴县|
祁东县|
盘锦市|
阿克|
鄂州市|
米脂县|
津市市|
高州市|
苗栗市|
雷州市|
高要市|
万年县|
布拖县|
山阳县|
高尔夫|
巴林左旗|
屏山县|
彰化市|
巩留县|
鄂伦春自治旗|
通州市|
广昌县|
义马市|
乾安县|
南京市|
襄城县|
襄垣县|
昌江|
同心县|
连山|
久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