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斯文·赫定生日,特轉發此文。斯氏人生最重要的階段在中亞探險中度過。他說自己嫁給了中亞,因此,我在長篇小說《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遠》中特意安排一場浪漫婚禮,把美女樓蘭嫁作他的新娘。</p><p class="ql-block"> 斯文·赫定同左翼作家劉半農交往甚密。劉半農向斯文·赫定推薦魯迅的作品。斯文·赫定覺得魯迅的小說確有獨到之處,很是喜歡。于是他讓劉半農向魯迅探詢,是否愿意參加諾貝爾獎,他很樂意做魯迅的提名人。這并非玩笑,斯文·赫定有相當的資格,他不僅是瑞典皇家學院的成員,也是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據劉半農回憶,魯迅的回答很冷靜和節制。魯迅認為自己沒資格參加諾獎,世界上比他寫得好的作家多的是。魯迅還舉了個例子,說他正在觀看的一本《小約翰》中譯本,作者的水平就遠高于自己。</p><p class="ql-block">斯文·赫定同林語堂,梁實秋等人也均有交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27日,當斯文·赫定率領的“西北科學考察團”部分成員結束新疆考察活動,乘坐“大道吉”,從西向東穿越河西走廊、翻越烏鞘嶺前往蘭州時,他選擇了走水路:從西固區河口渡河到達蘭州城。或許因為在寒冬中趕路,或許是歸國心切,這位把青春獻給中亞、新疆考察的老哥哥竟然在《亞洲腹地探險八年》中對河口古鎮只字不提。推想其因,大概是,從西邊來,即將到蘭州;從東邊出來,剛剛離開蘭州,都沒有理由駐足。時過快一個世紀,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呢?</p><p class="ql-block">那天考察,河口古鎮古韻悠悠,安靜如同壯闊雄美卻又不動聲色涌動的黃河。中午用餐時,恰在河邊的木樓上,遠眺黃河出昆侖群山,從青石津滾滾滾而來,河面愈來愈愈寬;近觀左公柳上的鵲巢兀自獨立,如同張仃的焦墨速寫,格調古遠。這種情景,讓人很容易放松,煮老茶,喝黑啤,有意無意閑聊,打盹,發呆,看佛經,聽古曲,真是難得的亨受!</p><p class="ql-block">斯文·赫定是我非常崇敬的一位探險家、作家,曾在他的文字中徜徉多年。雖然在1935年元月沒有為河口留下只言片字,但根據我對他的理解,他一定駐足河邊,凝望許久,沉思許久。說不定,他還抽了一鍋地地道道的老旱煙呢。</p><p class="ql-block">早年,從河口鎮咸水村到黃河中間夾灘島的纜繩擺渡船,船上一根繩索套在河岸兩邊上空固定的纜繩上,船公只需掌舵,無需施力,渡船便借助河水的沖擊力自然向河對岸駛去,村民們多年來憑它在岸邊與河心島間往返勞作,借此渡河很是有趣!</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在黃河邊散步時,張老師感嘆說,才十多年,城市很多記憶就在飛速發展中被抹去了。理科生開始關注人文,很好。我們搞人文研究、創作,就是努力通過各種藝術形式喚醒或留住人們心靈深處的美好記憶。河口是中原文化的最后一個驛站,前人認為,從這里過黃河后才真正逐漸進入文化風習迥異的“西部”,民俗博物館已經陳列了很多文物和圖片,非常豐富,以后再激活文物內涵和歷史文化方面還有很多工作。例如,在中外關系史中起到過舉足輕重作用的斯文·赫定于1935年1月27日從河口渡口到蘭州,這個歷史事件發生在1927年中國學術團體協會與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聯合組成的西北科學考察團進入收尾階段,很多介紹斯氏及考察團的文章中都沒談到這點,因此,我們需要喚醒這種記憶,并且賦予新的內涵。</p> <p class="ql-block">在克里雅河邊。斯氏曾順流而下考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城县|
青铜峡市|
丹棱县|
宜良县|
甘南县|
西林县|
沽源县|
武宁县|
合山市|
安平县|
和田县|
西宁市|
台中县|
呼伦贝尔市|
儋州市|
基隆市|
台东市|
敖汉旗|
乌鲁木齐市|
松原市|
西乌珠穆沁旗|
马边|
鲜城|
霸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会泽县|
黑龙江省|
精河县|
菏泽市|
台东市|
方山县|
长丰县|
金寨县|
河西区|
卢氏县|
凤台县|
巴彦县|
新安县|
怀来县|
旬邑县|
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