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遵義市播州區團溪昌會宗親來電稱想幫父親圓尋根問祖夢。但無從下手,不知道怎么尋根,也不知道是誰遷來。電話溝通中得知其手上有皮紙的舊毛筆字書一本,但因保管不善殘缺不堪。我當即請昌會宗親拍照微信發我參閱。</p><p class="ql-block"> 十來分鐘后昌會宗親發來舊書。確實殘破。但里面文字部分清晰可見。部分人名缺。我一看就知此書就是我們云.貴.川常見的《經單薄》。</p><p class="ql-block"> 此經單薄可見詳細記載了四川省古藺縣聶汝鄉后裔譜中的詩句和派行詩。雖說有的字音同字不同,這是入黔后口述而形成。 我將昌會宗親發來的資料在《聶汝鄉公族譜》中查找后找到了昌會宗親祖上信息。入黔祖聶宗軒記為聶宗宣,宗軒曾祖父以祚記為以座。但這不影響尋根。</p><p class="ql-block"> 昌會宗親祖上世系如下:</p><p class="ql-block"> 聶汝鄉—朝道—惟禮?惟孝? —明啟 —思齋— 永年—聶現— 朋乾 —以祚—天珍—文林—宗軒(遷今貴州省遵義市團溪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此恭喜遵義市播州區團溪聶氏支系。更感謝昌會宗親對我們宗親會的信任和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 “經單薄”是傳統習俗中為家中老人逝去超度亡魂,請佛門或道教兩家之一而設壇誦經演教,而詳記本次法事起于何年何月何時何地,又記本次法事每天課時和誦經幾部。詳記直系祖上生庚亡命何地何時生。祖上娶氏詳記。舊社會時云,貴,川的經單薄是各姓氏的傳家寶。因為無族譜,起壇超度亡魂寫經單薄就將祖上何時何地遷來,一代祖 祖妣,二代 三代往下生庚亡命都詳細記錄下來。云,貴,川有句俗語“你們是什么親?我們是上經單薄的親”這就是必須是有血緣關系名字才能上經單薄。岳考,姻親都有詳記。老親戚因此而來。這給當今后人尋根保存了最真貴最真實的資料。</p><p class="ql-block"> 當今浮躁的社會,傳統習俗做“經單薄”仍依舊。但很多家庭已經不重視這東西了。其原因是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的轉變。傳統的東西正慢慢消失在我們生活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脈派詩</p> <p class="ql-block">始祖汝鄉,二世朝道</p> <p class="ql-block">派行詩</p> <p class="ql-block">入黔祖聶宗軒</p> <p class="ql-block">聶汝鄉族譜中譚溪溝應為團溪</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舒兰市|
兴山县|
偏关县|
徐汇区|
淳安县|
天祝|
慈利县|
城步|
南江县|
乌拉特前旗|
商都县|
杨浦区|
大洼县|
全椒县|
长葛市|
白河县|
平陆县|
南京市|
安顺市|
兴海县|
肃北|
根河市|
舞阳县|
兴国县|
黄平县|
三门县|
长岛县|
镇远县|
罗甸县|
久治县|
潜江市|
重庆市|
镇康县|
永福县|
应城市|
莒南县|
漳浦县|
连江县|
哈尔滨市|
常宁市|